小石潭记中考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小石潭记中考试题(八年级上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06中考《小石潭记》试题选1.2006年河北省课改区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6分)小石潭记(节选)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
试题预览
06中考《小石潭记》试题选
1.2006年河北省课改区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6分)
小石潭记(节选)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文章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 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1分)
6.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①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②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通过谢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6年太原市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注] 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_____________   ②以其境过清   清:__________ 
③南流数十步      南:__________       ④不可名状     名:__________ 
1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湖北省天门市2006年中考语文试卷(11分)
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4)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10.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暮寝而思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B.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满井游记》)
c.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答司马谏议书》)    以塞中谏之路(《出师表》)
D.其真无马邪(《马说》)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愚公移山》)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理解填空。(2分)
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如写石:“_____________”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⑧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____________________”是动。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________________,实为写_______________,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13.选文第四段的景物描写十分精当,请结合作者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06年湖北仙桃江汉油田中考语文卷
三、阅读与探究(共40分)
(一)(12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 ,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子城①西北隅,雉堞圮毁②,榛莽③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④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⑤,幽阒辽⑥,不可具状⑦。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⑧然;宜投壶⑨,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⑩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节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注】①子城:城门之外的套城,也叫瓮城、月城。②雉堞(zhìdié):城墙上矮而短的墙。圮(pǐ):毁坏。③榛:丛生的杂树。莽:深密的荒草。④月波楼:在湖北省黄冈县城上。⑤平挹(yì)江濑(lài):意思是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汲。挹:汲取。濑:沙滩上的流水。⑥阒(qù):静。(xiònɡ ):远。⑦状:描述。⑧丁丁(zhēnɡzhēnɡ):棋子敲击声。⑨投壶:古代宴饮时举行的一种娱乐游戏,用箭往壶里投,以投中次数决定胜负。⑩公退:办公归来。被:同“披”。华阳巾:道士戴的头巾。第:只。
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水尤清冽(           )
(2)不可具状(           )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乃记之而去           公退之暇
B. 其岸势犬牙差互       待其酒力醒
C. 潭西南而望           野芳发而幽香
D. 以其境过清           以中有足乐者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2分)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段理解。(6分)
(1)甲文第二段共有三句,其中侧面描写潭水清澈透明的是第______________句;乙文第一段中由远及近写景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乙文中暗示了作者在政治上的遭遇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_”。(3分)
(2)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遭贬后为排解内心愤懑而寄情山水的心境,请根据两文内容,结合作者的心境,补写下面的对联。(3分)
见永州石潭,乐山水树竹,感受凄寒之景;
登黄冈竹楼,宜琴棋诗壶,____________。

5.2006年湖南永州初中毕业会考语文试卷(新课程)
(三)阅读柳宗元《小石潭记》,完成19-24题。(17分)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有删节)
 19.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伐竹取道  
十年春,齐师伐我 
B.参差披拂 
参差不齐
C.全石以为底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D.乃记之而去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每句2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作者抓住小石潭的________________特点,写出了自己_______________的感受。(2分)
23.读了第②段文字,你最深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4.古诗词中,有许多像本文一样将思想情感融入自然景物描绘中的名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相连的两句,并简要赏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06年遵义市初中学业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三)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伐竹取道         伐:__________      ②下见小潭      见:__________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__________      ④以其境过清    清:__________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南京市(09江苏省)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淑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注]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②罅(xià):裂缝。③掉:摇动。
  7.下列句中加点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
  D.似与游者相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疾趋,度石罅 必为有窃疾矣
  D.山行之极观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8.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无从致书以观 B.或以钱币乞之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皆以美于徐公
  9.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翻译: ▲
  (2)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
  翻译: ▲
8. 衢州市(09浙江省)
  (二)(12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唐代柳宗元《小石潭记》)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 (2)伐竹取道 伐:
  (3)佁然不动 佁然: (4)其岸势犬牙差互 差互: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心乐之 (之:指代篁竹) B、不可知其源 (其:指代小溪)
  C、以其境过清(以:因为) D、乃记之而去 (乃:于是,就)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0.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9. 上海市(09)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上文选自《小石潭记》,作者是____。我们在教材中还学过他的《____》(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3分)
  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
  B.第三自然段写小石潭险峻的岸势和源头。
  C.第四自然段写潭的四周环境和作者感受。
  D.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10、舟山市(09年浙江省)
  (二)(10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伐竹取道
  (2)佁然不动 (4)其岸势犬牙差互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心乐之(指代篁竹) B.不可知其源(指代小溪)
  C.以其境过清(因为) D.乃记之而去(于是,就)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2)斗折蛇行,明来可见。
  20.文章第四段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氛围?表现了怎样的心情?(2分)
11、(荷泽市)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 以其境过清     (       )        ② 不可名状   (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2.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4分)
甲文:                                                                        
乙文:                                                                        
13.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 (123.5.47.0)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上一个『高中语文必修三期中试卷』  下一个『上饶县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