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册期末复习资料•第四单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末复习资料•第四单元(高二必修三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第四单元13、灯下漫笔14、漫话清高15、巴尔扎克葬词16、短文两篇知识体系构建本单元大多是偏重说理的散文。因此,学习时重在鉴赏散文作品所表达的情和理。【单元知识图谱】篇名 作家、作品 体裁 相关内容《灯下漫笔》 鲁迅(杂文集:《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 杂文 对封建文化的深
试题预览
第四单元
13、灯下漫笔
14、漫话清高
    15、巴尔扎克葬词
16、短文两篇
知识体系构建
    本单元大多是偏重说理的散文。因此,学习时重在鉴赏散文作品所表达的情和理。
【单元知识图谱】
 篇   名    作  家、作 品   体   裁    相  关  内  容
《灯下漫笔》 鲁  迅(杂文集:《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   杂  文 对封建文化的深刻揭露和无情批判
《漫话清高》 金开诚(北大教授,著有《文艺心理学》、《中国书法文化大观》等论著) 随  笔
(议论性散文) 对“清高”的理解和阐释:生活清贫、无艳羡妒恨富贵的人格操守和志趣、有过人的才华
《巴尔扎克葬词》 雨果(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演讲词 深切悼念、高度评价、预言巴尔扎克逝世的远大意义
《美腿与丑腿》 富兰克林(美国政治家、外交家、著述家、科学家、发明家。在许多领域都有建树)   随  笔 事物的存在具有两面性,应该全面看待事物
《我为什么而活着》 罗 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散文作家和社会活动家。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品:《西方哲学史》、《幸福之路》等)   随  笔 阐述伟大的情感对人生的积极意义,充满乐观主义精神

 【单元要点回顾】
    情理交织,意味深长
   《灯下漫笔》情理交融,文章在冷静的理性分析中包含强烈的激愤之情;《漫话清高》分析古人对“清高”既严格又模糊的标准,阐明当前市场经济的社会里保持必要的“清高”的意义;《巴尔扎克葬词》,蕴含深刻思想,语言充满激情、意味深长;《美腿和丑腿》,文体独特,语言精妙;《我为何而生》,展现作者博大情怀。总之,我们要通过作品的形式去触摸、咀嚼、深味其内在的情和理。
【字音字形、词语辨识】
5.灯下漫笔
1)字音  
纷乘(chéng)  嗜(shì)好   累(léi)坠   兑(duì)现   勒(lè)令   偕(xié)同
钦(qīn)定书    编纂(zuǎn)  万姓胪(lú)欢   墁(màn)地    数(shuò)见不鲜
国粹(cuì) 
2)字形(括号里的字是错别字) 
提炼(练)  情理交融(容)  灯下漫(慢)笔   羡慕(幕) 心悦诚(成)服  磕(瞌)头    直截(接)了当    攥(攒)住    国粹(萃)发祥(详)  执(知)迷不悟 
3)词语辨识 
(1)品位•品味 二者读音相同,但词性和意义不同:“品位”指作品或产品的档次,名词,如“作家只有深入社会生活,才能写出高品位的作品”;“品味”指品尝,动词,如“这篇散文含义隽永,值得仔细品味”。 
(2)嗜好•癖好 二者都形容对某一事物表现出特别的兴趣,都是形容词。不同的是,“嗜好”形容特别深的爱好,多指不良的喜好。“癖好”形容积久的特殊嗜好,也指不良的喜好,语义程度比“嗜好”更重一点。 
(3)兑现•兑换•对换 三者都有“换”的意思,不同的是:兑现指凭票据向银行换取现款,或比喻说到做到,实现诺言,如“他的诺言已经兑现了”。“兑换”指用一种货币或物品折换另一种货币或物品,如“用十斤白面可以兑换十二斤大米”。“对换”指对位互换,如“对换工作岗位”。
(4)审查•审察 相同点:都有查看的意思,都是动词。不同点:“审查”指检查核对是否正确、妥当,多指计划、提案、著作、个人资历等,如“试卷答完后,要仔细审查”。“审察”指仔细观察,如“经过反复审察,他终于找到了案件的侦破线索”。 
(5)祛除•驱除 相同点:都表示除去,动词,中性。不同点:除去的对象不同。“祛除”指除去疾病、疑惧或迷信人所谓的邪魔等,如“祛除病魔”。“驱除”指赶走,除掉,主要用于入侵的人等,如“把敌寇驱除出境”。 
6.漫话清高
1)字音 
怪癖(pǐ)  褒(bāo)义   恬(tián)退   蓬(pén )蒿   宫阙(què)  禅(shàn)让
馨(xīn)露   勾(gòu)当    混(hùn)水摸鱼 
2)字形(括号里的字是错别字)
因缘(原) 德高望(往)重   样板(版)   典型(形)  竟(竞)然   规(轨)定
显贵(桂) 高卧隆(陇)中   辅(扶)佐   丞(拯)相   固(故)然   实至(致)名归 
梅(霉)妻鹤子   隐(殷)居    疏(梳)影横斜(邪)   浮(肤)动     烟(菸)火
传诵(颂)  做(作)官 
3)词语辨识 
(1)传诵、传扬  二者都有把好的事情传播出去的意思。不同的是:“传诵”指辗转传布颂扬,褒义,如“他的事迹广泛传颂”;“传扬”指传播开去,没有辗转之意,中性。 
(2)坚挺•坚强  二者都有“坚”的意思。不同的是:“坚挺”形容硬而直,强调“挺”,多用于客观事物;“坚强”重在“强”,形容坚固,不可摧毁,不动摇,多用于抽象事物。 
(3)包含•饱含•包涵 三者都有含有的意思,但含有的浓度或对象不同。“包含”仅指里边含有,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饱含”指所含的量特别充足,如“饱含着深厚的阶级感情”。“包涵”指客套话,请人原谅,如“唱得不好,请大家多多包涵”。 
(4)树立•竖立  “树立”指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如“树立榜样”。“竖立”指物体垂直,一端向上,一端接触地面或埋在地里,如“门前竖立着一根旗杆”。 
7.巴尔扎克葬词
1)字形(括号里的字是错别字) 
举国哀悼(吊) 为之震(振)惊   涌(拥)现  显赫(郝) 名列前茅(毛)佼佼(姣)者
至(致)善至美    粗卑(鄙)   愤世嫉(疾)俗    熠熠(亦)发光   不知疲(罴)倦
奥秘(密)  诚挚(贽)  不厌其烦(繁)  睿(锐)智   永恒(衡) 
2)词语辨识 
(1)显赫•烜赫 二者都形容名声、声势很大。不同的是:“显赫”还用来形容权势盛大,如“显赫一时”、“地位显赫”。“烜赫”只形容名声很大,声势很盛,如“气势烜赫”。 
(2)奥秘•奥妙 二者都可指未知的领域,不同的是:“奥秘”指奥妙神秘的东西或道理等,如“探索宇宙的奥秘”。“奥妙”多用来形容道理、内容深奥微妙,如“奥妙无穷”。
8.短文两篇
1)字音 
瑕疵(cī)  怏(yàng)怏不乐    畸(jī)形    苦难(nàn)  吹拂(fú)  边缘(yuán)
战栗(lì)  境界(jiè)   矫(jiǎo)正    微薄(bó)   遏(è)制   
2)字形(括号里的字是错别字) 
遏制(治)  单纯(醇)   阵阵巨(具)风    动荡(档)不定    生涯(崖)  深沉(陈)
绝(决)望   孤(狐)寂   冷酷(苦)无底   深渊(源)   缩(宿)影   饥(讥)饿 
折磨(摩)  孤苦无依(倚)  微薄(溥)  减(简)轻    欣(新)然接受    赐予(于)
 3)词语辨识 
(1)抱负•报复 “抱负”指远大的志向,褒义,如“青年人应该有理想,有抱负”;“报复”指对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进行反击,贬义,如“他善于对提意见的人打击报复”。 
(2)以致•以至 “以致”表示某种做法所产生的结果,多用于不好的结果,“以至”表示程度的延伸。 
(3)遏制•遏止 “遏制”指制止,如“政府官员的腐败现象现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遏制”;“遏止”指用力阻止,如“不可遏止的革命洪流”。 











【单元综合练习】

第四单元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兑 (duì)现   筵(yàn)宴    睿(ruì)智     犀(xī)角烛怪
B.荟萃(huì)    卓(zhuó)著   显赫(hē)      默化潜(qián)移
C、殉(xùn)情    国粹(cuì)    诅(zǔ)咒      妇孺(rú)皆知
D.怜悯(mín)   灰烬(jìn)     鬓(bin)角     数见不鲜(xiǎn) 
2.下列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蒸蒸日上    心悦诚服    怨天忧人    高风亮节
B.朝三暮四    妇孺皆知    吹毛求疵    淋漓尽至
C.泰然自若    愤世疾俗    仗义直言    偃旗息鼓
D.德高望重    怏怏不乐    夸大其词    根深蒂固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散文可记叙,可说明,可议论,可抒情,然而这几种方式经常交替出现,杂处于一起。
B.巴尔扎克的创作经历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作家必需客观地、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C.《记忆》中关于“勇士可以忘掉自己的功勋,而人民却不会忘记勇士欣慰的笑容”的议论,就属于就个别事实点出它的普遍意义的一种议论。
D.巴尔扎克由他自由的天赋和强壮的本性,由他具有我们时代的聪明才智,身经革命,更看出了什么是人类的末日,也更了解什么是天意….,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盛世。
B.当一个人张开他的众目睽睽的天才的翅膀,久久飞翔在群众的上空,忽而展开另外的看不见的翅膀,消失在未知之乡的时候,我们心中只能充满严肃和诚挚。
C.一个献出自己的芳华,也要向人间启示“春华秋实”的哲理的人,那枝头硕果就是他赠予耕耘的甘美的记忆。
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虽寥寥十四字,对方生与垂死之力量,爱憎分明。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巴尔扎克葬词》是雨果在安葬巴尔扎克的现场宣读了的这篇文章。
B.在《灯下漫笔》中,从一件生活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C.屠格涅夫这个名字对中国青年并不陌生,他的《猎人笔记》《前夜》等作品很早就被译成了中文。
D.从今以后,他的声名在作品的顶尖熠熠发光。
6.下面有关文学常识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一生创作颇丰,一生著、译作品近千万字。
B.雨果是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批判作家.他的作品,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作了愤怒的揭露,对人民的苦难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C.《美腿与丑腿》的作者富兰克林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
D.《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作者罗素是英国哲学家、数学家。
7.下面句子中用的顿号有错的一项是(    )
  A.有一时,就是民国二、三年时候,北京的几个国家银行的钞票,信用日见其好了,真所谓蒸蒸日上。    
  B.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
  C.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像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
  D.这位惊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在同我们一起旅居在这世上的期间,经历了充满风暴和斗争的生活,这是一切伟大人物的共同命运。
8.从修辞格的角度来审视,与例句画线部分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崇高而又扎实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
A.这位哲学家,这位思想家,这位诗人,这位天才……
B.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
C.他觉得自己不久于人世,希望再看一眼他的祖国,就像一个人出门远行之前,再来拥抱一下自己的母亲一样。
D.他的这种研究不像莫里哀那样陷入忧郁,也不像卢梭那样愤世疾俗。
二、课内阅读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2题。
    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湾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看来,是给“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说:“为圣天子驱除云尔。”
现在入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但看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明,道学家的热心复古,可见于现状都已不满了。然而我们究竟正向着哪一条路走呢?百姓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人教堂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总而言之,复古的,避难的,无智愚贤不孝,似乎都已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就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但我们也就都像古人一样,永久满足于“古已有之”的时代么?都像复古家一样,不满于现在,就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么?
自然,也不满于现在的,但是,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9.对“爱排场的学者们”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指上文编纂“历史教科书”一类东西的人。
B.说“咱们向来就好” 的人。
C.历代反动统治者的走狗文人。
D.对中国历史缺乏真知灼见的人。
10.对“现在入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这句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出于气愤至极,已不清楚当时的时代属于哪个时代。
    B.作者并非真的不清楚,这只是委婉的说法。
    C.这句话说明作者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是非常不满的。
    D.这里作者的讽刺矛头指向前面所说的“国学家”“文学家”“道学家”的同时,也指向了那些“避难”求“稳”,“安于”甚至“神往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百姓。
    11.“‘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中“先”的含义是        ,“先儒”是指           。所谓“治”即指文中的              时代,“乱”是指                时代。
12.最后一段中的“第三样时代”应该是什么样的时代?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在当代,清高曾经长期受批判,但由于它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概念和价值观念,在人们心中影响很深,因此虽然批了,却仍然没使许多人的观念真正转变;也就是说清高的价值在人们心中实际上并未降低。至于现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逐步建立的过程中,种种价值观念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而从抽象的道理上说,清高与市场经济几乎是绝不相容的;但实际情况却使人感觉到清高概念所包含的某些内涵,其价值趋向不仅未见疲软,反有坚挺之势,这①似乎又一次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系列正反互补思想的奥妙。在市场经济中,有的人并不能发财致富,那么保留一点清高的气度,也不失为一种精神安慰,至少能减轻一点心理失衡。就是对发财致富乃至既富且贵的人来说,倘若能够讲一点清,讲一点高,对人对己也是没有坏处的。也许,这②就是许多人不愿彻底扬弃清高这个传统文化中的独特概念,并继续有意无意地维护其价值的原因。
13.在当代,清高曾经长期受批判,但清高的价值在人们的心目中并未降低,原因是什么?
                                                                               
14.语段中加点的“这”分别指代什么?
                                                                               
15.“其价值趋向不仅未见疲软,反有坚挺之势”中的“疲软”、“坚挺”分别是什么意思?试结合语段分析;“趋向”一词能否换成“取向”,为什么?
                                                                               
                                                                               
16.“而从抽象的道理上说,清高与市场经济几乎是绝不相容的”能否删去?为什么?
17.语段中两次提到“清高”是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概念,从选文来看,“清高”独特在何处?从全文看,如何理解“清高”的独特?
                                                                               
                                                                               
三、课外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两个得到安慰的人
            [法]伏尔泰
    大哲学家西多斐尔,有一天对一个确实有理由伤心的女子说:  “太太,伟大的亨利四世的女儿,英国的王后,曾经和你一样的遭难:她被逐出国;遇到大风暴,几乎死在海洋里;又眼看她的丈夫英王被送上断头台。”“我代她难过。”那太太说完,又叹起自己的苦经来。
    “可是,”西多斐尔说,“你别忘了玛丽•斯图亚特,她诚心地爱着一个音乐家,嗓子很好的男中音。她的丈夫当着她的面把音乐家杀了。接着,玛丽的至亲好友,  自称为童贞的伊丽莎白女王,把她关了19年牢,又在断头台上挂着黑布,砍了她的头。”那太太回答:“那真是残酷极了。”说完她又一味想着自己的悲痛。
    安慰她的人又道:  “拿波里的王后,美丽的耶纳被人捉住而掐死的事,也许你听人说过吧?”那太太回答:’我大概有点记得。”  
    哲学家说:“我得告诉你另外一个女王的故事:就在我年轻的时候,她吃过晚饭被人篡位,后来死在一个荒岛上。”太太回答:“这件事我全知道。”
    “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公主,我要把她的遭遇告诉你,我还劝慰过她呢。她和一切大名鼎鼎而美丽的公主一样,有一个情人。公主的父亲走进她卧室,撞见了她的情人。看见他脸上升火,眼睛亮得像红宝石,公主的脸色也非常兴奋。父亲看了那青年的脸,大为厌恶,打了他一个本省从来没有人打过的大巴掌。情人拿起一把钳子砸破了岳父的头,好容易才治好,至今留着伤疤。女的吓昏了,从窗里跳下去,跌坏了脚,到现在走路还看得出是瘸的,虽则腰身很好看。男的因为把一个伟大的诸侯砸破了头,被判了死刑。你不难想象,看着情人被押去吊死,公主是怎么样的心情。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常到牢里去看她;她自始至终只和我提到她的苦难。”
    那太太道:“那么你为什么不许我想到我的苦难呢?”哲学家道:“因为那是不应该想的;因为有那么多的名门贵妇受过那么大的罪,你再灰心绝望就不大得体了。你得想想埃居勃,想想尼奥勃。”那太太回答:“如果我碰到这两人的遭遇,或是碰到那许多美丽的王后的遭遇,如果你为了安慰她们而对她们讲我的苦难,你想她们会听吗?”
    第二天,哲学家的独养儿子死了,他痛不欲生。那位太太叫人把所有死了儿子的帝  王,列成一张表,交给哲学家:哲学家看了,认为很正确,可并未因此减少他的悲痛。过了三个月,他们重新见面,很奇怪地发觉彼此心情都很愉快,他们叫人替时间立了一座美丽的像,下面题着:
    只有你能使人安慰。
18.文章的标题“两个得到安慰的人”,指的哪两个人?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六段中,那位太太说:“如果你为了安慰她们而对她们讲我的苦难,你想她们会听吗?”分析那位太太这样说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最后一段说:“只有你能使人安慰。”这个“你”指谁?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章中,哲学家用诸多例子去劝解那位伤心的女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以至        于那位女子也想让哲学家用自己的苦痛去劝解别人。 
    B.哲学家不想让那位女子想到自己的苦痛,是“因为有那么多的名门贵妇受过那        么大的罪,你再灰心绝望就不大得体了。”   
    C.哲学家富于理论,可是并不对那位女子讲大道理,而是让事实说话,可见他很        实际,没有书卷气。
    D.哲学家因其独养儿子死了而痛不欲生,是时间这座“美丽的像”给他解除的痛      苦,让他得到了安慰。
E.这篇文章实际上写的是哲学家与那位女子的对话,对话构成文章的主体,也有     记叙、抒情、议论的语句。
四、语言运用题。
22.把下面的长句改成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为清楚。(不得改变原意,但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
    苏州城里,有不少这样长长的、瘦瘦的、曲曲又弯弯,石子路面,经夜雨洒过,阵雨洗过,光滑、闪亮的别致的小街小巷。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在横线处填人恰当的语句,组成与原句有一定联系的排比句。
    春秋战国,是一个纷争不断的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大唐盛世,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意大利布雷西亚流行病研究所所长弗里索尼和芬兰老年病专家卢西加的新研究发现,一种过去认为只是起控制在血液中运送脂肪作用的基因有3种变异体,分别为E—2、E—3和E—4。其中,E—2变异体在长寿中发挥着作用。
    据分析,E—2之所以与长寿有关,可能是因为它有助于增强内分泌系统的作用,能使大脑和各器官之间更好地传递生理信息,使机体细胞和组织能更有效抵御疾病的袭击。
    但是,弗里索尼6日在罗马介绍上述研究成果时也强调说,基因虽然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并非决定长寿的惟一因素。他认为,环境和生活习惯在长寿方面所起的作用可能达到6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大学者王国维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在这里,王国维用三句宋词形象地表达了做大学问、成大事业者,必定经过高瞻远瞩、确定方向,艰苦探索、百折不挠和获得成功与水到渠成之日这样三个阶段。
    其实,何止成大事业、大学问如此,社会、人生诸种事情,何尝不如此?看到王国维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悟呢?
    要求:
    ①请以“三境界”(或其中一境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②可以联系生活、学习、工作、做人等等,展开联想,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③可以编故事,发表见解,记叙经历,抒发感情等,写法可以多样化。④题目自拟,文体不限。⑤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1.C ( A筵yán  B.潜qián  D.悯mǐn)  2.D (A忧—尤;B至—致;C疾—嫉,直—执)   3.C(A句无转折义,B句当为“必须”,D句两个“由”当为“由于”)  4.B(应为“有目共睹”)   5.D(A句式杂糅,B句介词“在……中”淹没主语;C主客体颠倒)   6.B(雨果是浪漫主义作家)  7、A (泛指不加顿号)  8.C(画线部分,明显是比喻(借喻),而A、B二项则是排比,与例句不相同;D句中虽然有“像”,但只表示比较关系,而不表示比喻)
二、(一)9.D (“爱排场的学者们”用的是讽刺手法,讽刺那些有意粉饰历史、为统治者贴金的人;也就是津津乐道“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文人和那些崇尚国粹的国学家、赞叹固有文明的文学家、热心复古的道学家们)    10.A   11.对已故人物的尊称    孟子   暂时做稳了奴隶的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    12.是一个走出了“一治一乱”的历史循环怪圈,从而迈向民主与自由的时代,是一个老百姓告别“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而真正成为社会主人的时代。总之,“第三样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第三样时代”是针对“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而言的。既然前两种时代人民没有民主和自由,像牛马一样没有做人的价值,那么,“第三样时代”显然应该是它们的反面,从这一角度入手,即可得出结论。这里体现了鲁迅先生对青年的希望、召唤和激励)
(二)13.由于清高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概念和价值观念,在人们心中的影响很深,所以,它的价值在人们心目中并未降低。     14.①“这”指的是:在市场经济的情势下,清高的价值趋向“不仅未见疲软,反有坚挺之势”。②“这”指的是:“清高”“这个传统文化中包含了许多正反互补的思想”。 15.疲软:价值下跌。坚挺:价值稳定。“趋向” 不可以换为“取向”,“趋向”即趋势的意思,而“取向”是说价值判定的方向。文中是说清高在现在的价值趋势,而不是价值判定,所以用“趋向”,而不用“取向”。  16.不可以去掉。因为只有有这一句,才可以和下一句一起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反互补”现象。    17.从选文看,“清高”的独特主要表现在它一方面被批了,但又仍然没有使许多人的价值观念真正转变;其价值不仅未见疲软,反有坚挺之势。从全文看,理解“清高”的独特主要是古人评价清高的标准既严格又模糊。
三、18.(1)哲学家,(2)那位伤心女子。   19.那位伤心女子对喋喋不休的哲学家的讽刺。    20.(1)时间  (2)时间可以解除痛苦,给人以安慰。    21.C、E
 四、22.苏州城里有不少这样别致的小街小巷;长长的、瘦瘦的、曲曲又弯弯,石子路面,经夜雨洒过,阵雨洗过,光滑、闪亮。    23.是一个国泰民安的时代,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是一个不断创新的时代。(扣住“盛唐”特点作答即可。)    24.意大利与芬兰科学家发现了与长寿有关的基因。 (218.6.128.98)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必修三 期末试卷


上一个『高中语文第三册期末复习资料•第三单元』  下一个『高中语文第三册期末复习资料•第五单元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