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09-10第一专题综合练习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日常阶段测试
试题
名称
必修二09-10第一专题综合练习(高一必修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虔﹙qián﹚诚钥﹙yào﹚匙稽﹙qǐ﹚首颤﹙zhàn﹚动B.宿﹙sù﹚命猝﹙cù﹚然坍圮﹙pǐ﹚恪﹙gè﹚守C.咆﹙páo﹚哮瞅﹙qǐu﹚出殡﹙ìn﹚一幢﹙zhuàng﹚D.人寰﹙huán﹚浑身解﹙xìe﹚数拜谒﹙yè﹚一模﹙mó﹚一样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
试题预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虔﹙qián﹚诚    钥﹙yào﹚匙    稽﹙qǐ﹚首    颤﹙zhàn﹚动
B.宿﹙sù﹚命    猝﹙cù﹚然    坍圮﹙pǐ﹚    恪﹙gè﹚守
C.咆﹙páo﹚哮    瞅﹙qǐu﹚    出殡﹙bìn﹚    一幢﹙zhuàng﹚
D.人寰﹙huán﹚   浑身解﹙xìe﹚数    拜谒﹙yè﹚    一模﹙mó﹚一样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老贝尔曼的充血的眼睛老是迎风流泪。他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大不以为意,讽刺的咆哮了一阵子。
B.现在实行新课标,一些地方期中、期终结业考试乱糟糟的没有一个标准,使老师们莫衷一是。
C.老张今年50多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不比年轻人差。
D.今年的雨水虽然比去年大,但是并没有发生交通中断的现象,这归功于交通部门未雨绸缪。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前几年下海的他事业有成,开了一家美术设计公司,手下都是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平均年龄在30——50岁之间。
B.我校第五次学代会结束后,全体与会者和大会主席团成员在新落成的教学楼前留影纪念。
C.没有师傅和同行的帮助,他怎能够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工作效率和业绩得到大幅度的进步呢?
D.生活中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如果细细的咀嚼或探索,常能感到它们给生活增添了一种况味,一种情趣。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游学徐士,兼通数经。沛相陈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则愈。当其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需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逢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固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督邮徐毅得病,佗往省之。毅谓佗曰:“昨使医曹刘租针胃管讫,便苦咳嗽,,欲卧不安。”佗曰:“刺不的胃管,误中肝也,食当日减,五日不救:”遂如佗言。
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佗闻其呻吟,驻车往视,语之曰:“向来道旁有买饼家,蒜齑大酢,从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县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小儿嬉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疾者前入坐,见佗北壁县此蛇辈约以十数。……佗之绝技,凡此类也。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心解分剂,不复称量      分:分量
B.逢腹膏摩,四五日差      膏:用药膏
C.或难其异                难:诘问
D.县车边,欲造佗          造:成就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②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B.①督邮徐毅得病,佗往省之
   ②古之学者必有师
C.①刺不的胃管,误中肝也
②呜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①见佗北壁县此蛇辈约以十数
   ②虽董之以严刑
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华佗曾游学徐州一带,沛相陈圭推荐他,太尉黄琬征召他,他都不去就职。
B.华佗在给病人动手术时,先让病人喝下一种叫做麻沸散的药,病人便无知觉,他这才开始手术。
C.华佗在给徐毅看病时,发现他针灸时误中了肝脏,虽然饮食每天减少,但五天就不治自愈了。
D.华佗为一吃不下饭的病人看病,这个病人到他家拜访,看见华佗家北边的墙上挂了十几条蛇,和他吐出的蛇类似。
三、按要求做题。
7.根据上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
(1)给下列语句加上标点。
 佗 曰 寻 当 下 之 延 当 发 汗 或 难 其 异 佗 曰 寻 外 实 延 内 实 固 治 之 宜 殊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译文:                                                            ______

  ②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
 译文:                                                            _______
必修二第一专题综合测试题060
班级:                姓名: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1题。
山      影
方  叶
    ①不知你喜不喜欢,淡淡的山影是我生命的一种底蕴。
    ②山影无疑是一种美,一种宁静无言的美。山,无论崔嵬高峻,还是峥嵘峭拔,山影永远是灵秀而含蓄的。比之庞然实体来,淡淡的山影显得更加空灵,超脱。那份宁谧,那份幽远的韵致,让人如啜饮清泉,一下涤净了心头的尘俗。
    ⑧古往今来,人们游历山川,除了欣赏大自然的秀美风光,获取履艰越险的快慰之外,更多的是为了让自己的心灵与静美的山水相洽相融,排遣胸中的郁结。而山庐梦影,既真实又缥缈,既可亲可感,又可寻可思,理所当然是高人雅士抒情写意的最佳具象。看唐代诗人笔下的山影何等瑰丽多姿!“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在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之涣、王昌龄的眼中,山影是多么苍凉、壮阔和空旷啊。作为山水大诗人大画家的王维,原本就倾心于凄美的风光,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波折,更加看破世事,觉得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烟云,不值依恋,于是,他平静地走出浑浊的世道,投向佛寺和大自然怀抱,把自己的身影彻底地融入浓浓淡淡的山影里。无论置身于“空山新雨后”,还是“独坐幽篁里”,也无论品味“山色有无中”,还是聆听“深山何处钟”,山影勾勒出的是他那种怡然自得,超凡脱俗的心态;行行句句,无不充满了清幽恬淡的禅意和孤寂深远的意趣。
    ④人们对于山影的喜爱,纯然是精神上的快乐和抚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辞去归来,在寻常的山中采菊,种豆,除草,饮酒,写诗,抚琴,悠远的山影雕塑了一位高洁伟岸的形象。同样的,敬亭山也不孤高绝寰,而李白照样“相看两不厌”。个中奥妙,是敬亭山的山影里栖立着诗人那种“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傲然不羁的心曲,以及对趋炎附势、溜须拍马时尚的轻蔑。尽管敬亭山的山影并不巍峨奇峭,却历尽了千载而不朽。
    ⑤对于讲求写意畅神的中国水墨画,飘渺空灵的山影,更是不可或缺的意境。从王摩诘破墨点染的《雪石图》,到董源平淡天真的《夏山》,从米芾意似未已的《溪山雨霁》,到石涛恣肆苍莽的《黄山八胜图》,我们读到的自然不仅仅是峻峰云岭,松石板桥,茅舍僧寺,透过那些淋漓酣畅的笔墨,更可以窥视到孤拔豪迈的心境和活跃通脱的灵气。静穆的山影看似平常,其实情长意浓,意境深远,深深烙印着画家们的审美情趣争理想情操。
    ⑥许多年来,攀山涉水,深入林谷,山影始终是我一个无法走出的梦境。山影把大自然的一切拥入自己的怀抱,相济相融。酿造出自然界的一种大和谐,大完美。常常沐浴在这种宁幽净洁的氛围中,人自然会渐渐变得神怡意远起来。
8.第①段中说“淡淡的山影是我生命的一种底蕴”。请结合文章有关内容,解释“底蕴”的具体含义。
                                                                                     
9.结合全文,请分条简述古往今来人们喜欢游历山川的原因。
                                                                                     
10.文章最后一句写道:“常常沐浴在这种宁幽净洁的氛围中,人自然会渐渐变得神怡意远起
  来。”你是否赞同?请简述理由?
                                                                                     
11.中国古代文人有寄情山水的传统,“山”在中国古诗文中是个极为特殊的意象,它往往成为古代文人安顿灵魂的精神家园。下列诗句中,未直接体现山与人的关系的一项是 (      )
  A.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陶渊明)
  B.“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C.“山色无远近,看山终日行。”(欧阳修《远山》)
  D.“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游终南山》孟郊)
12.文章最后说:“常常沐浴在这种宁幽净洁的氛围中,人自然会渐渐变得神怡意远起来。”请摘引本段六个字概括“这种”具体指代的内容。
    

13.阅读文章第③段,请分点指出唐代诗人笔下瑰丽多姿的山影具体包括哪几个方面,并用原
  文回答山影成为抒情写意最佳具象的原因。
                                                                                     
14.文中大量引用诗画材料,请简要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15.下列对作品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 古往今来,人们游历山川,只是为了欣赏大自然的秀美风光:获取履艰越险的快慰。
  B.敬亭山的山影并不巍峨奇峭,而李白照样“相看两不厌”,个中奥妙,就在于诗人轻蔑趋炎附势、溜须拍马的时尚。
  C.“山影始终是我一个无法走出的梦境”,形象地表现了山影的魅力和作者对山影的特殊感情。
  D.作品把“我”和众多古代文人画家对山影的情感融为一炉,显示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自身的审美情趣、理想情操。

五.16、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词语,使语意前后呼应,连贯畅通,句式一致,比喻恰当。人有生理的青春,那是用年龄来衡量的,也有心理的青春,                 。有的人正当年少却胸无大志而暮气沉沉,年轻时就已经老了;有的人                 ,                 。生理的青春是可贵的,如春兰秋菊,但它不能永开不败;心理的青春也许更可贵,                 ,可以傲对时间的风霜。
17、猜出下面的谜语,并且根据谜底写出带有此字的两句古诗。
谜语:一边绿,一边红,一边喜雨怕虫, 一边怕水喜风。(打一字)谜底:       
写出带有谜底这个字的两句古诗:                    ,                    。



必修二第一专题练习参考答案
1、D ﹙A项“颤”应读chàn  B项“恪”项应读kè  C项“瞅”应读chǒu ﹚ 
2、A.﹙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此处应为“不以为然”,即不同意,不认为是正确的。﹚
3、D﹙A.平均数只能用确数。B.“全体与会者”和“大会主席团成员”并列不当。C.“工作效率”和“进步”搭配不当。﹚
4、D.(应为“拜访” )
5、D.(A.于是/趁机;B.他/的;C.句末语气词/句中表舒缓语气;D.都做介词,意思都是“用” )
6、C(“不治自愈”有误)
7、(1)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固治之宜殊。(2)①通晓养生之道,当时的人认为他将近百岁却有壮年人的容貌。②华佗走在路上,看见一个人患吞咽困难的病,很想吃饭却咽不下去。
8、能涤净心头尘俗的那份宁谧幽远。(或:会使人变得神怡意远的宁幽净洁。言之成理
    即可。)
9、①欣赏山川之美   ②获取履艰越险的快慰   ③心灵与静美的山水相洽相融,排遗胸中的郁结。 ④寻求精神上的快乐和抚慰
10、答案要点:自然陶冶情操,反之,自然是客观的,要看心灵如何观照。
11、D
12、大和谐,大完美
13、苍凉、壮阔和空旷;怡然自得和超凡脱俗(或:孤寂深远清幽恬淡)。  山影既真实又缥缈,既亲切可爱,又可寻可思。
14、①把山影具体化    ②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
15、C、D
16、那是用精神(心态、思想、智慧)来衡量的;业已苍老却心藏锦绣(胸怀大志)而英姿勃勃,年迈时仍然年轻;如青松翠竹。
17、秋。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落霞与孤鹜起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华佗传》译文——《三国志》陈寿(三国、西晋) 


【译文】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又名敷。离开家乡,到徐州地区求学,通晓数种经书(指《诗》、《书》、《易》、《春秋》等儒家经典)。沛国的相陈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任用,(他)都不去就任。(华佗)懂得养生的方法,当时的人们认为他年龄将近一百岁,可外表看上去还象青壮年的容貌。又精通医方医药,他治病时,配制汤药不过用几味药,心里明了药物的分量、比例,用不著再称量,把药煮熟就让病人服饮,告诉病人服药的禁忌及注意事项,(华佗)离开后,病就痊愈了。如果需要灸疗,也不过一两个穴位,每个穴位不过烧灸七、八根艾条,病痛就应手消除。如果需要针疗,也不过扎一两个穴位,下针时(对病人)说:“(针刺感应)应当延伸到某处,如果到了,告诉我。”当病人说“已经到了”,应声便起针,病痛很快就痊愈了。如果病患集结郁积在体内,扎针吃药的疗效都不能奏效,应须剖开割去的,就饮服他配制的“麻沸散”,一会儿(病人)便如醉死一样,毫无知觉,于是开刀后取出结积物。病患如果在肠中,就割除肠子患病部位,清洗伤口及感染部位,缝合刀口用药膏敷上,四五天后,病好了,不再疼痛,病人自己也不觉得,一个月之内,伤口便愈合复原了。 
郡守府中的官吏倪寻、李延同时到来(就诊),都头痛发烧,病痛的症状正相同。华佗却说:“倪寻应该把病它下来,李延应当发汗。”有人对这两种不同疗法提出疑问。华佗回答说:“倪寻是外实症,李延是内实症,所以治疗它们应当不同。”马上分别给两人服药,次日早晨两人一同起来(即都已病愈,行动自如了)。 
督邮徐毅得病,华佗前去看望他。徐毅对华佗说:“昨天让官府内负责医疗的小官吏刘租针刺胃部终了,便(感到)味苦咳嗽,想要躺下不安宁。”华佗说:“针刺未及胃部,误中肝脏了,食量应会日益减少,过五日不能挽救。”接著像华佗所说的那样。 
华佗行在路上,看见一个人患咽喉堵塞的病,想吃东西却吃不下,家里人用车载著他去求医。华佗听到病人的呻吟声,车马停止去诊视,告诉他们说:“刚才我来的路边上有家卖饼的,有蒜泥和大醋,你向店主买三升来吃,病痛自然会好。”他们马上照华佗的话去做,病人吃下后立即吐出蛇(这里指一种寄生虫)一条,把虫悬挂在车边,想到华佗家去(拜谢)。华佗还没有回家,他的两个孩子在门口玩耍,迎面看见他们,小孩相互告诉说:“像是遇见咱们的祖公了,车边挂著的‘病’就是证明啦。”病人上前进屋坐下,看到华佗屋里北面墙上悬挂著这类寄生虫的标本大约有十几条。 
华佗的卓绝医技,大都像这些(指上文所述各病例)。 (122.48.100.75)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日常阶段测试


上一个『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  下一个『2009年秋季惠安滨山中学初三年第三阶段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