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0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检测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浙江省杭州市200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检测(高三选择性必修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浙江省杭州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试题预览
浙江省杭州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憎恶    赈灾    诤言    饮鸩止渴
B.圈养    眷顾    隽永    卷帙浩繁
C.湍急    喘息    揣摩    意兴遄飞
D.嶙峋    徇私    驯鹿    以身殉职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由于长期干旱导致粮食欠收,目前肯尼亚东部和北部地区面临严重的饥荒,成千上万的灾民和大量的牲畜正受到死亡的威胁。
   B.为保护太湖鱼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根据江浙两省出台的《太湖封湖禁渔通告》,从2月1日起,太湖开始进入一年一度的封湖禁渔期。
   C.继成都、杭州、南京等城市派发的消费券初显“疗效”后,更多的城市开始跃跃欲试,购房消费券、旅游消费券也应运而生。
   D.我坐在月光飞舞、萤火萦绕的竹林里,没有了人语,没有了灯火,只是听着溪流,感受着露水在叶脉上滑动,这夜晚多么让人流恋啊。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我们只有以冷静的心态沉着应对,等闲视之,才能开拓创新,化危机为机遇,找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B.眼下,房地产商应该放弃暴利幻想,尽快将房价降下来,如果寄望于炒房团,那是病急乱投医,不仅治不好病,反而将病拖得更重了。
   C.一行人登上泰山,极目远望,只见云涛翻滚,仿佛沧海横流,此时大家虽无“一览众山小”的感怀,却也着实被眼前壮观景象震撼了。
   D.这支组建才一年的年轻球队,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劲,这次遭遇强劲对手,全队上下干脆破罐子破摔,放手一搏,居然赢得了胜利。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沪杭铁路客运专线的开工建设,对完善长三角区域的综合交通,推动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实现和促进长三角地区协调联动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B.针对法国法院驳回关于要求停止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兔首铜像拍卖的诉讼,中国律师团律师对记者表示,律师团将继续做出努力,追索流失文物。
   C.上海交响乐团和上海移动共同打造了国内首个交响乐互动课堂“乐工房”,通过体验面对面的教学模式,让现场观众在“玩”的同时学习音乐。
   D.近年来,不法厂商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引起了消费者的极大愤慨,一些名人或因无知、或受利益驱动而成为虚假广告的代言人,在社会上也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3分)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趣味。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
                                                                                  
   ①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
   ②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
   ③所以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
   ④你的心界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
6.树人中学文学社准备请校友、著名作家刘枫先生来学校作一次写作讲座,为此,文学社让小张带着请柬登门邀请。不巧刘先生不在家,开门的是他儿子。于是小张对他说:
    “           。”刘先生回家后,他的儿子拿出请柬,向父亲转述了小张的来意
“               。”(4分)        
请在横线上分别填写小张和刘先生儿子说的话。要求:语意明确,语言得体,每句不超过60字。
小张对刘先生的儿子说:“                      。”
刘先生的儿子对父亲说:“                       。”
7.大学毕业的小肖暂时没有找到工作,在家人的支持下,几经努力,开出了一家小书店。开张那天,她特意让人写了“花香酒香,难得书香”八个字贴在门口。试从其创意的角度对这八个字加以评说。(5分)
创意:                                  。(不超过100字)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l题。(12分)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这已是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共识。出于对自己祖先的崇敬,也出于增强华夏民族凝聚力的考虑,现在不少地方每年都有对黄帝的祭奠活动,应当说是十分有意义的。但各个地方都争着说黄帝是自己那个地方的人氏。或说黄帝是在自己那儿出生的,或说黄帝是在自己那个地方故去的……黄帝到底是什么地方的人氏?他又是怎样成为我们民族的共同祖先的?作为历史学者,应当对这些问题有一个科学的回答。
    首先我们应明白,黄帝作为华夏民族的祖先,只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华夏族作为一个民族所具有的共同文化在民族心理素质上的表现,它与真的历史并不是一回事。我国华夏民族形成于战国时期,那个时期成书的一些有关古帝王的谱系书,如《世本》、《帝系》、《五帝德》等,便已经将黄帝和其他古帝王编在了一个共同的谱系上,并以黄帝作为这些古帝王最早的祖先;其后司马迁作《史记》,更将这个谱系收录在他的《五帝本纪》里,又将黄帝列在了华夏最早的五位帝王之首,并以黄帝作为这五位帝王的直系祖先,甚至以后的夏商周秦的各位帝王,也都被说成是黄帝的后嗣裔孙。由于《史记》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黄帝的祖先地位就这样确立了。
    然而,这种按“五帝”谱系排列的古史系统并非真的历史,它并不符合古代历史发展的实际,而只是出于战国晚期之人的人为编排。黄帝既不可能是所有五帝三王的直系祖先,也不一定生活在其他古帝王之前,他与其他各位古帝,实际上都是我国上古各个具有不同血缘亲属关系的氏族部落的首领,他们各自生活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地域,谈不上有何亲缘关系。其时也未有如同以后秦汉皇朝那样的一统国家,甚至也未有夏商周那样早期国家的出现。
    早在上世纪40年代,我国著名的古史专家徐旭生先生就曾指出:“我国近二十余年史学界所公信的一点观念:我国有记录历史开始的时候,也同其他民族的历史相类。这就是说,它是复杂的,合成的,非单一的。”在他之前,著名的“古史辨”派大家顾颉刚先生亦曾表达过我国春秋以前各古老部族非出于一元的观点,他认为,只是到春秋以后,大国攻灭小国,疆界日益扩大,民族日益合并,种族观念渐淡而一统观念渐强,于是许多民族始祖的传说亦渐归到一条线上,才有了将这些民族始祖统一编排进一个谱系,或编排成君臣上下关系等等说法。
    实际上,考古材料也可以证明我国古代民族非出于一元的论断。从各地发掘的众多新石
器时代的遗址看,与传说中黄帝那个时代相当,我国黄淮江汉广大地区分布着的,确实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考古文化,即使在中原地区,其内部各个区系的文化也是自成系列的。有学者用 “满天星斗”这个词汇来形容我国文明起源的多元性质,应当说是符合实际的。尽管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解说清楚某某考古文化,即是传说中某某部落集团的物质文化,但由此判断我国传说时代各古老部族非出于一元,应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我国文明初期各氏族部落及其首领,都不可能出自某位共同的祖先,所谓以黄帝为首的“五帝”系统,以及以黄帝作为五帝三王共同祖先的安排,都只能出自后世人们的主观意识,是居住在黄淮江汉范围内各古老部族通过长期交融,最终形成为一个统一的华夏民族以后,为了构建自己新的共同历史的产物。
8.下列对“黄帝”的解说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
   A.是我国古代氏族部落的共同首领。
   B.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而不是真实的氏族部落的同一首领。
   C.是最早居住在黄淮江汉的五帝三王的共同祖先。
   D.是华夏最早五位帝王之首,是夏商周秦的各位帝王的直系祖先。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战国晚期之人人为地将“五帝”编在一个共同的谱系上,这种按古史系统编排的方式并不符合古代历史发展的实际。
   B.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世本》、《帝系》、《五帝德》是最早把黄帝列为古帝王祖先的谱系典籍,而确立黄帝祖先地位的是《史记》。
C.将民族始祖统一编排的说法是与春秋以后国家兼并、疆界扩大、民族日益合并、种族观念强化的历史背景联系在一起的。
D.从考古发现看,新石器时代在黄淮江汉地区分布着的文化不只是单纯的一种,在中原地区,其内部各个区系的文化也自成系列。
10.下列不能用来证明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    )
A.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种族是复杂的、非单纯的,各古老部族并非出于一元,因此也就不可能有统一的始祖。
B.各位古帝生活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域,谈不上有亲缘关系,其时也未有国家的统一,因此不可能有同一的直系祖先。
C.历史学者应当对黄帝到底是什么地方的人氏,他怎样成为我们民族的共同祖先等问题有一个科学的回答,还历史以真实。
D.我国文明起源的多元化如“满天星斗”,各个种族原是各有各的始祖,以黄帝为首的“五帝”系统不符合我国的历史实际。
11.许多地方纷纷祭奠黄帝,作者认为是“出于对自己祖先的崇敬,也出于增强华夏民族凝聚力的考虑”,你是否赞同作者的看法?为什么?(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
没有名字的东西
(法国)奈保尔
波普自称是个木匠,可他的建造物只有自家后院芒果树下的那个马口铁小工棚。就是这么个小工棚他也没有盖完。不过波普可从不闲着。他总是在锤呀、锯呀、刨呀,忙得不亦乐乎。我喜欢看他工作。我喜欢那些木头——乔木、香树和蟾蜍树的香味,我喜欢那些木屑的颜色;也喜欢那些锯末像粉一样撒在波普卷曲的头发上。
“你在做什么呀,波普先生?”我问。
波普总是说:“啊,孩子!这个问题提得好。我在做一个没有名字的东西。”
我就喜欢波普这一点。我觉得他就像个诗人。
我觉得波普特别健谈。他谈的都是关于生死、工作之类的严肃话题,我发觉他真地爱跟我说话。
但在街上,波普却不是招人喜欢的人。哈特常说,“你们听,波普也太傲气了。”
波普从不挣钱,都是老婆出去工作。好在他们没有孩子,这样倒也方便。波普说,“女人爱干活就让她们干吧,反正男人也干不好。”
有一天,我发现波普在他的工棚里伤心。他坐在一块木板上,拿木屑在手指上缠来绕去。
波普说:“你阿姨走了,孩子。”
“去哪儿了,波普先生?”
“啊,孩子!这个问题提得好。”他说到这便再没往下说。
波普的工棚里不再有锤子和锯子声。木屑闻起来也不新鲜了,颜色也变黑了,几乎像烂泥一样。波普开始酗酒,他身上有一股朗姆酒味,经常大哭大叫,然后就发火想打人。这使他被那帮人接纳了。
哈特说:“我们过去错怪了波普,他是个好汉,和我们一样。”
波普从不以为我年纪小,有些话不该对我讲。
“孩子,等你到了我这把年纪,”有一次他说,“你会发现你一心喜欢的东西一旦得到后,你就不再会珍惜它们了。”
他讲话就这个风格,像谜一样。
终于有一天,波普离开了我们。
波普回来后完全换了个人。我一跟他说话他就对我大吼大叫。
哈特说:“你们看,女人把那家伙整疯了。”
往日那熟悉的声音又从波普的工棚里传了出来。他拼命干活。我真想知道他是否还在做
没有名字的东西。但我害怕没敢问他。
他往工棚里拉了一盏电灯,开始在夜间干活。他家门外总停着许多车子,将东西拉选拉出。后来波普又忙着漆房子,将房子漆成大绿色,又将屋顶漆成大红。哈特说:“这家伙准疯了。”
又补充道:“怕是他又要做新郎官了。”
哈特没有全说错。大约两星期后的一天,波普回来了,还带来了一个女人,是他老婆,我的阿姨。波普很快又恢复了过去的生活方式,他仍然把时间都花在做那没有名字的东西。他又停止了工作,他老婆又到我们学校附近的那户人家做了厨娘。
后来发生的事太突然,我们都不知道会出这种事。哈特也是读了报纸后才知道的:小木匠被捕入狱。
这太不可思议了,原来波普是个作恶多端的梁上君子。所有那些新家具,用哈特的话说都不是波普做的。他偷来别人的东西然后把它们重新组装起来。实际上他偷的东西太多,有时只好把不要的那些卖掉。他就是这么被抓住的。现在我们才明白以前为什么总有许多车子停在波普家门口。
哈特说出了我们大家的心里话。他说:“这老兄真笨,为什么他要去卖他偷来的东西呢?
告诉我。为什么?”
我们都认为他这么做确实太蠢。
波普出狱后成了英雄。他成了那帮小子中的一员。但对我来说,他变了。这种变化使我伤心。    
因为他开始干活了。
他开始为别人做莫利斯式椅子、桌子和衣橱。
有一次我问他:“波普先生,你什么时候再做没有名字的东西呀?”他竞臭骂了我一通。
“你他妈的真讨厌,”他说,“快滚开,否则我非揍你不可。”
注:奈保尔,英国作家,以其“富有洞察力的叙述和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将扭曲的历史中的真实展现出来”,获得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12.这篇小说运用了象征的写法。请根据全文内容,指出题目“没有名字的东西”的象征意义。(3分)


13.小说开头描写波普忙碌的情形,其作用是什么?(3分)


14.“我”眼中的波普与众人眼中的波普有什么不同?你如何看待这种不同?(4分)


15.简要分析“我”在小说中的作用。(5分)


16.波普从做没有名字的东西到做有名字的东西,他的人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认为这种变  化是可喜,还是可悲?请写出理由。(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
马钧传
南北朝•傅玄
马先生钧,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当此之时,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
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哂之日:“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模,而衡者所以定物之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先生日:“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此一异也,又不可以言者也。从是天下服其巧矣。
居京师,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先生乃作翻车,令儿童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此二异也。
其后人有上百戏者,能设而不能动也。帝以问先生:“可动否?”对日:“可动。”帝曰:“其巧可益否?”对日:“可益。”受诏作之。以大木雕构,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设为女乐舞象,至令木人击鼓吹箫;作山岳,使木人跳丸掷剑、缘垣倒立,出入自如,百官行署,舂磨斗鸡,变化百端。此三异也。
有裴子者,上国之士也,精通见理,闻而哂之。乃难先生,先生口屈不能对。裴子自以为难得其要,言之不已。傅子谓裴子日:“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巧也;马氏所长者巧也,所短者言也。以子所长,击彼所短,则不能不屈;以子所短,难彼所长,则必有所不解者矣。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有所不解而难之不已,其相击刺,必已远矣。心乖于内,口屈于外,此马氏所以不对也。”
言之武安侯,武安侯忽之,不果试也。此既易试之事,叉马氏巧名已定,犹忽而不察,况幽深之才、无名之璞乎?后之君子,其鉴之哉!马先生之巧,虽古公输般、墨翟、王尔、近汉世张平子,不能过也。公输般、墨翟皆见用于时,乃有益于世。平子虽为侍中,马先生虽给事省中,俱不典工官,巧无益于世。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
                                                                  (有删改)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如试之易效也     效:效果
B.其巧可益否     益:改进
C.后之君子,其鉴之哉     鉴:引为教训
D.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     恨:遗憾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不自知其为巧也 后世必为子孙忧
B.其功百倍于常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C.则必有所不解者矣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D.能设而不能动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9.下列句子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
A.心乖于内,口屈于外     B.夫何远之有
C.乃有益于世     D.闻贤不试以事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马钧是天下之名巧,他巧妙的技术连古代的公输般、近汉的张衡也没有超过,但由于“言不及巧”,所以一直没有被重用。
B.马钧复制指南车、制造水车、改造机器人,充分表现了他具有科技方面的才能,但还是受到他人的轻视,作者对此深表痛惜。
C.作者采用叙议结合的写法,前五段侧重叙事,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这样写既易于介绍钧的独特才能,也利于阐述事理,表达观点。
D.作者对科学发明予以肯定,对科学家给予同情,同时对轻视、压制科学人才的昏庸官僚作了有力的讽刺和谴责。
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


②此既易试之事,又马氏巧名已定,犹忽而不察,况幽深之才、无名之璞乎?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2—23题。(6分)
送魏万之京
李  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22.这首诗要表明的主要旨意是什么?(2分)


23.此诗以长于炼句而为后人所称道。请就二、三两联赏析其炼句之妙。(4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1)(2)两题。(4分)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日:“正弟子不能学也。”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4.(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与孔子的“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2)请简要评析“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教学方法。(2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3小题)(6分)
   (1)夫仁者,             ,              。(《论语•仁者爱人》)
   (2)哀吾生之须臾,              。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3)丰草绿缛而争茂,              ,草拂之而色变,               。(欧阳修《秋声赋》)
   (4)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
(李白《蜀道难》)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韩三平从四川大学毕业后进入四川峨嵋电影制片厂,做了一名照明工。三十多摄氏度的高温让人热得汗水直流,他还要上上下下地调度灯光设置……他工作勤快,肯动脑,很快做了场记,之后,又由场记做到副导演、艺术中心主任、导演。他说,人生要勇于追求,不断地创造价值,这样才能彰显意义。
    韩三明是个矿工,18岁便开始挖煤生涯。他皮肤黝黑,长相普通,因为在影片《三峡好人》里扮演四处找媳妇的挖煤工而出了名。有人说,这回老韩可放了光了,他说,我不是演员那块料,还是老老实实挖我的煤,一样能养家糊口。
    韩三平执著于梦想并为之努力,终于获得了璀璨的人生。韩三明抛弃意外而来的“功  名”安稳于实际生活,一样过得怡然自得。可以说,韩三平和韩三明的不同追求都是人生的智慧。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  B    2.C    3.  B    4.D
5.②①④③(3分,答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6.示例:小张说:“您好,我是树人中学文学社的小张,想请刘老师去给我们文学社作一次写作讲座,这是请柬,请您转交给他好吗?谢谢。”
儿子说:“爸爸,今天树人中学文学社的小张来过了,想请您去给文学社作一次写作讲座,这是文学社给您的请柬。”(4分,各2分。意思完整,用语得体即可)
7.示例:酒香和花香给人快乐,使人陶醉,好书让人心灵得到感应,精神得到享受;酒香花香易得,书香难得。这八个字通过巧妙的对比和烘托,突出了读书的意义,引导人们去书中寻觅充满“香气”的精神食粮。(5分,意义和表达两方面各2分,语言1分,有欠缺酌扣)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12分)、
8.B    9.D    10.C
11.赞同:肯定其人文性,同时强调也要尊重历史的科学性。不完全赞同:这些行为的背后更多的可能是经济利益的驱动。(3分。言之有理即可)
(二)(20分)
12.诗意的生活,或追求精神的生活,或追求理想的生活。(3分,意思符合即可)
13.突出波普工作的诗意,表达了我对波普的赞美欣赏之情,为下文写波普的转变铺垫。
    (3分,写出一点得2分,写出两点得3分)
14.“我”眼中的波普热情、健谈、具有诗人气质,后来变得嚣张,令人害怕;众人眼中的波普傲慢、无用、不受欢迎,后来变成了英雄。表现了理想世界(儿童世界)与现实生活(成人世界)价值观的不同取向。(4分,不同2分,价值观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15.“我”是故事的见证人,以“我”来展现主人公,拉近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真实自然;“我”是小说的线索,小说借“我”的情感态度揭示了作品主题。(5分,写出一点得3分,写出两点得5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6.从追求精神(诗意)(理想)到追求物质(实际)(现实)。可悲:是对现实的妥协。
消失了理想和诗意的生活,工作就会失去情趣性,尽情想像的创造性就会缺失,与世    俗趋同的人生将会是平庸的人生。可喜:虽诗意但脱离现实的生活,必然会被生活抛    弃,走出理想的空中楼阁,脚踏实地生活和工作,是真实而理性的人生。(5分,第一问2分,第二问3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18分)
17.A  18.C  19.B  20.A
21.①于是两人就把这事报告明帝,明帝下令先生把它制作出来,后来,他就把指南车造
    成了。
    ②这已经是很容易考验效果的事情,而且马钧的精巧技术已被公认,还忽略而不去考
    察,何况那些被埋没的人才,不出名的玉璞呢?
    (6分,各3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二)(6分)
22.告诫魏万不要消磨时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2分。意思符合即可)
23.第二联先出“鸿雁”“云山”这些感官接触的物象,然后写“愁里听”“客中过”,由景生情,合乎认识规律,也唤起读者共鸣;第三联写记忆中的形象,联系气候、时令,有声有色,“催”字更见推敲之功。(4分,一联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三)(4分)
24.(1)不矛盾;前者说的是教学方法,后者说的是教学态度。(2分,各1分)
   (2)赞同:这是一种受之于鱼,不如受之于渔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促使受教学者自    主寻找规律,活用知识;不赞同:教学者要根据学习者的不同情况施教,要诲人不倦。
    (2分,言之成理即可)
(四)(6分)
25.(1)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2)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
   (3)佳木葱茏而可悦   木遭之而叶脱   (4)地崩山摧壮士死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6分,每空格1分。有差错不得分)
四、作文(60分)
26.按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分五等评分。
    一等:51一60分     二等;45—50分
    三等:39—44分      四等:33—38分
五等:32分以下 (125.125.154.9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三 选择性必修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2009年初三语文二摸试题(语文版)』  下一个『语文粤教版必修五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