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三单元测试卷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三单元测试卷
(高一必修三 语文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三单元测试卷一、基础知识。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的小说源远流长,它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是唐代以后的事。B、唐代经济文化比较发达,文人的思想比较活跃,于是产生了依照传说创作成的传奇小说。到了
试题预览
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
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的小说源远流长,它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是唐代以后的事。
B、唐代经济文化比较发达,文人的思想比较活跃,于是产生了依照传说创作成的传奇小说。到了宋代,随之而起的是话本。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例如《警世通言》、《三国演义》、《西游记》等。
C、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前三部小说的作者是明朝人,后一部作者是清朝人。
D、我国明清小说不但取材广泛、故事生动,而且语言多样。如《聊斋志异》、《三国演义》是文言,《水浒传》是古代白话。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敛(liǎn)裙 孝悌(dì) 嫒(yuàn)女 蜿蜒绵亘(gèng)
B、罗绮(qǐ) 果脯(fú) 踟(chí)蹰 栖(qī)于会稽
C、商贾(jiǎ) 恪(kè)守 深邃(suì) 豁(hùo)然开朗
D、拜谒(yè) 休憩(qì) 内疚(jiù) 锲(qì)而不舍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缥缈 风致 缘故 变幻莫测 残羹冷灸
B、磨练 悲残 酣眠 至理名言 游目骋怀
C、和睦 烦躁 蔑视 毕恭毕敬 卧薪尝胆
D、桂冠 树阴 袅娜 戛然而止 没精打彩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B、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C、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可能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D、只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难以形容的野蛮迫害,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5、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小说通过典型的语言描写,把这几个有着不同性格的妇女形象惟妙惟肖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B、他的画技高超,真可谓妙手回春,令人赞叹不已。
C、他的一席话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许多人接着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
D、那天,我和他在车站依依惜别,而后就南辕北辙,各奔东西了。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走出陌生的境地。
B、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C、一些国家级示范高中不但开展了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而且有的普通中学也开展了这方面的活动。
D、青年组的设计方案令人耳目一新,整座大桥横跨河面的部分,没有一个桥墩,桥身全靠铁索拉起,这在国内还是先例。
二、文言文阅读:读下面一段选文,完成文后问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7、下列加点的实词含义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臣闻求木之长者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B、善始者实繁 / 春华秋实 / 叶徒相似,其实不同
C、振之以威怒 / 振长策而御宇内 / 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D、塞源而欲流长也 / 流水不腐 /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8、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克终者盖寡 /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B、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 而况于明哲乎
C、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 臣闻求木之长者
D、而况于明哲乎 / 青取之于蓝
9、下列句子翻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帝王位高权重,处在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历代帝王,接受上天使命,刚开始人才兴旺,到后来却成了孤家寡人。
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
D、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
10、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阐明的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
B、第一段用了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德,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可长治久安。
C、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
D、第二段指出了历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民的力量。
三、课内语段阅读。读下面一段话,完成文后各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札?”心下想时,
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 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11、语段开头是写王熙凤的出场,她的出场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主要是什么?
答:①出场方式: 。
②作者用意: 。
12、文中画线的文字,表现了王熙凤的哪些特征?
答:
四、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书与人的随想(节选)
①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新世界,比如海洋,太空,微生物等等。凡新世界都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但真正大的世界是是书籍,它是平行于物质世界的另一个精神世界。有位养生家说过一句话:“健康是幸福,无病最自由。”这是将作为物质的人。正常人生下来没有任何疾病,一张白纸,生机盎然,傲对来世。以后风寒相侵,细菌感染,七情六欲,就灾病渐起,有一种病就减少一分活动的自由。作为精神的人正好与此相反。他刚一降生时,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迷蒙蒙,怯生生,茫然对来世,于是就识字读书,读一本书就获得一分自由,读的书越多,获得的自由就越大。所以一个学者到了晚年,哪怕他是疾病缠身,身体的自由度已极小极小,精神的自由度却可达到最大最大,甚至在去世之后他创造的精神世界仍然存在。哥白尼一生研究日心说,备受教会的迫害,到晚年困顿于城堡之中,双目失明,举步维艰,但他终于完成了划时代巨著《天体运动》。到去世前一刻,他摸了摸这本刚出版的新书欣然离开了人世,这时他在天文世界里已获得了最大的自由,而且还使后人也不断的分享他的自由。
②中国古代有人之初性恶性善之争。他却说,人之初性本愚,知识后来靠读书才解疑释惑,漫漫开启智慧。凡书籍所记录、所研究的范围,所涉及的东西,他都可以到达,都可以拥有,不读书的人无法理解读书人的幸福,就像足不出户者无法理解环球旅游者或者登月人的心情,既然书总结了人类的一切财富,那么读书就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知识、才能、气质。当然读书之后还要实践,但这里又用到了高尔基的那句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你脚下不踏一梯,你的实践又能走多远呢?那就只能像一只不停刨洞的土拨鼠,终其生也不过是吃穿二字。你可以自得其乐,但实际上已比别人是少享受了半个世界。
③一个人只有当他借助书籍进入精神世界,洞察万物时他才算跳出了现实的局限,才有了时代和历史的意义。古语言:书读知理。谁掌握了真理谁就掌握了世界。所以读书人最勇敢,常一介书生敢当天下。像毛泽东当年不就是一青年知识分子而独上井冈,面对腥风血雨,坚信必能再造一个新中国,他懂得阶级分析、阶级斗争这个理。像马 初那样,敢以一朽老翁面对汹汹批判,而坚持到胜利。他懂得人口科学这个理。他知道即使身不在而理亦存,其身早已置之度外。读书又给人最大的智慧。爱因斯坦在伽利略、牛顿之书的基础上,发现了相对论,物理世界一下子进入了一个新纪元。马克思穷读了他之前的所有经济学著作,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一下子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他们掌握了事物之理看世界就如疱丁观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这是常人之所难及。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读书造人。你要成为某方面有用的人,就得攻读某方面的书,你要有发现和创造就得先读过前人积累的书。毛泽东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要给以总结,历史也就真的产生了毛泽东、邓小平这样的巨人。着就是为什么一个民族的甚至世界的伟人,必定是一个知识分子,一个读书人,一个读书最多的人。
13、第①段“作为精神的人正好与此相反”中“与此相反”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14、第②段“你可以自得其乐,但实际上你已比别人少享受了半个世界”中“半个世界”是指的什么?
15、“如果你脚下不踏一梯,你的实践又能走出多远呢?”中的“不踏一梯”的意思是什么?
16、“读书知理”中的“理”包含那些方面?
17、“爱因斯坦在伽利略、牛顿之书的基础上,发现了相对论”中的“书”指代的是什么?
18、下面是对“书”的解释,其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书给人以自由,书读多了,就能获得绝对的自由。
B、书能医愚,能开启人的智慧。
C、书能壮胆,读书人最勇敢。
D、书能造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五、语言运用。
1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6分)
人类的智慧要靠书籍来交流,传播历史文明也要靠书籍。书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部好书,引导人们健康成长,而且能帮助人养成优美的品德和情操,给人以知识;然而,也毋庸讳言,一些内容不健康甚至反动的书读了只能使人精神颓废,受到毒害,因此,读书必须有所选择。
修改为:
20、仿照例句,以“我喜欢”开头,重新造两个句子,使之和原句和谐。字数不必完全相同(6分)
例句:我喜欢李清照,虽是“人比黄花瘦”,也高歌“不肯过江东”,清新婉约之中不乏逼人英气;
我喜欢 ;
我喜欢 。
六、写作(60分)。
21、阅读下列有关项羽的材料,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知识,以“英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李清照《咏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参考答案:
1、D 2、B 3、B 4、C 5、A 6、B 7、A 8、A 9、B 10、C
11、不见其人,先闻其声;表现了她在贾府特殊身份和地位。
12、在美丽和善的外表下隐藏着刁钻和狡黠。
13、作为精神的人刚一降生时一无所知,随着读书的增多,获得的自由度就越大。
14、“半个世界”指的是“精神世界”。“吃穿”属于物质世界,“一个人只有当他借助书籍进入精神世界,洞察万物时,他才算跳出了现实的局限,才有了时代和历史的意义”。
15、不借助书籍。
16、①阶级分析、阶级斗争 ②人口科学 ③相对论 ④剩余价值规律
17、智慧
18、A、书给人以自由,读的越多,获得的自由度就越大。
19、书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的智慧要靠书籍来交流,传播历史文明也要靠书籍。一部好书,给人以知识,而且能帮助人养成优美的品德和情操,引导人们健康成长。
20、我喜欢鲁迅,虽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也低吟“怜子如何不丈夫”,疾恶如仇同时不掩慈父柔肠。我喜欢陆游,虽是“夜阑卧听风吹雨”,仍固守“位卑不敢忘忧国”,困苦失意之时尤有豪迈意气。(答案不唯一)
21、(略) (61.163.193.72)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语文版
高一
必修三
单元练习
上一个『
慈溪市2008学年第二学期中考模拟试卷
』  下一个『
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四单元测试卷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