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南通市初三新课程结束考试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中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09年南通市初三新课程结束考试(九年级下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9年初三新课程结束考试语文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5分)1.根据拼音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初夏的景致美得令人zhènhàn:小草在炽热的阳光爱抚下,将生命里所有的美丽一起释放,无边无际的绿色原野把各色怒放的花朵衬托得鲜艳欲滴,蓝天也在视野里变低了,似乎弯了腰屈
试题预览
2009年初三新课程结束考试
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基础知识及应用(25分)
1.根据拼音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初夏的景致美得令人zhènhàn         :小草在炽热的阳光爱抚下,将生命里所有的美丽一起释放,无边无际的绿色原野把各色怒放的花朵衬托得鲜艳欲滴,蓝天也在视野里变低了,似乎弯了腰屈尊来与小草亲近。身处大自然,人会觉得qièyì        极了,不由得就有了对美好未来的chōngjǐng           。
2.用古诗原句填空。(①-④题必做,⑤⑥两题选做一题)(6分)
①羌笛何须怨杨柳,                      。(王之涣      《凉州词》)
②竹外桃花三两枝,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③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游山西村》)
④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饮酒》)
⑤李白《行路难》一诗中 “                       ,                   ”两句表达了作者虽在政治上遭受挫折,但仍坚信远大的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是鼓舞人心的名句。
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                   ,                   ”两句巧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描绘出塞外冬天奇丽的雪景。
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2分)
A.这种小松鼠特别敏感,只要听到人声,就会消失得杳无音信。
B.这里的敬老院环境优美,服务周到,老人们在这里饱食终日,都感到快乐满足。
C.生活在这个快节奏时代,我们已经很少静得下心来好好读书了,难得有对着美食大快朵颐式的阅读快感。
D.我家和周明家一个在城东,一个在城北,每天放学一出校门我们就分道扬镳。
4.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改正。(4分)
①创建绿色网络空间,实践网络文明是我们中学生作为祖国的希望和网络的使用者应尽的责任。②网络需要去糟粕取精华,需要去低俗存高雅,需要减少纷扰创建和谐。③网络应该成为每个中学生表示自身素质的平台,成为每个中学生联系世界的窗口,成为每个中学生与他人交流的纽带,在网络这个世界中不允许有低俗存在。④既然这样,网络就能更加文明,网络世界才能更加和谐,网络文化才能真正代表当代优秀中学生的精神风貌。
第       句,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5.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宿城南亡友别墅
唐  温庭筠 
水流花落叹浮生,又伴游人宿杜城。
还似昔年残梦里,透帘斜月独闻莺。
[注]杜城即下杜城,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南。
①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2分)
答:                                                    
②结合作品,从下面的关键词中选一个词,简要地分析其在诗中的表达效果。(关键词:“水流花落”、“还似”、“独”)(2分)
答:                                                    
6.丰富多彩的初中语文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初三年级组织了一次“我心中的语文”专题学习活动。在这次活动中,请你完成以下任务:(6分)
①有人说:语文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微型百科全书。有人说:语文是一棵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知识大树,学语文就是摘果子。
你心中的语文是什么?请模仿上面的说法,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用一句话概括你对语文的内心感受。(2分)
                                                                           
②品读语文,就是与智者倾心对话;感受语文,就会开启智慧的大门。初中三年,我们接触了许多文学作品,其中一定有触动你心灵的佳作,请选择一篇(部)你最喜欢的文学作品,谈谈你的阅读收获。(提示: 50字左右)(4分)
示例:我最喜欢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人在恶劣环境中的坚强和对生命的热爱让我惊叹,也让我更加懂得了要珍惜现有的幸福生活。
                                                                               
                                                                              
二  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7—10题(14分)
海水淡化的困境(节选)
王若谦
①随着近几年淡水资源的不断枯竭和海水淡化成本日益降低,海水淡化工业已经像全球变暖一样炙手可热。(A)据统计,到2006年初,全球已经拥有了12000多座海水淡化厂,有每天制造4000万立方米淡水的能力。预计到2010年底,这个规模还能增长12%。
    ②所谓海水淡化,其实是从海水中提取淡水的一项复杂而艰难的技术。反过来讲,海水淡化过程也可以被看做是一个“海水浓缩”的过程。就拿目前比较流行的反渗透处理法为例吧:当海水从半渗透膜通过时,只有像水分子那样小直径的分子可以来去自如,而像盐分子这样的大个分子却只能“吃闭门羹”,被乖乖挡在外面,由此而增加了海水的浓度。科学家们为了保证淡化的质量,防止小孔被过多的盐分子堵住,浓缩的海水需要被及时带走。这就导致海水淡化会产生副产品——“淡化废水”,这种废水既高盐度,又高碱度,并且其中富含重金属,对水下生物会造成破坏性很大的影响:如果淡化废水来自蒸馏淡化水厂,排出的废水还会改变海洋的温度,对海底生物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建设一个日产10万吨的海水淡化厂,只要连续三天直接把浓盐水排入海中,8平方千米的海域盐度就会提高20%,如果排放一个月,盐度提高20%的面积将会上升到23平方千米。要知道,盐度超过4%,部分海洋生物就已经开始奄奄一息了。
 ③淡化废水排放虽然不像化工厂泄露那样见血封喉,但是排放出来的化学物质数量也是十分庞大的。这些物质会被海底淤泥中的生物摄入,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大型海洋生物体内。 和单独的物理化学分析不同,现实中的淡化废水不是简单的毒性叠加,而是一个毒药的“满汉全席”。通过复杂的机理,盐度、碱度、高温和化学属性很有可能相互增强。然而我们对这些潜在的复合毒性还知之甚少,需要更多相关的研究来揭示其中的奥秘。另一方面,海边生态环境对淡化废水的排放也有很大影响。(B)例如,海底的海草、水藻和珊瑚礁都能降低海水的流动和海底沉淀物的迁移,从而把废水排放问题转换为局部环境的灾难。因此,淡化废水排放口的位置应该尽量躲开这种海底动植物茂密的地方。
④纵使海水淡化困境重重,然而面对日益紧张的淡水资源,海水淡化仍然是我们需要给予考虑的方法之一。目前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和十全十美的,因地制宜和正确地施用科学,它才能够给我们带来我们需要的东西。          ( 摘自《百科知识》2008/9/下)
7.目前海水淡化面临怎样的困境?请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概述。(4分)                                 
                                                                              
8. 海水淡化工业飞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9.仔细阅读文章,然后选出下列选项中说法与课文不符的一项(        )(4分)
A.海水淡化过程即利用一定的技术将淡水与海水中的盐分子分离,提取淡水,排出含盐度高的浓缩海水。
B.海边生态环境对淡化废水的排放也有很大影响,如果水藻、珊瑚礁等海底生物不密集,对海水的流动没有太大影响,淡化废水对环境的破坏力相对较小。
C.如果淡化废水来自蒸馏淡化水厂,排出的废水还会改变海洋的温度,对海底生物产生巨大的影响。
D.面对淡水资源日益紧张的状况,海水淡化工业必须发展,这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10.请从文中划线的句子中选择一句进行分析,在下面横线上写出那个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说明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1-14题(14分)
谋生与乐生
梁丽娜
①人生其实很简单,只有两件事:谋生与乐生。
②“谋生”是一个苦涩的词语,意味着忍受、付出、疲惫、无奈,披星戴月、流泪流汗……谋生是人之为“人”必需的本事,会谋生才不会成为社会的负累,才能担当家庭的各种责任。
③人一生下来就被父母教以各种谋生的必备要素。想想小时侯学走路时摔倒,父母告诉我们要坚强,要自己爬起来,这已是在训练我们的谋生能力。尔后,我们不停地读书学习,学习各种知识技艺,领悟各种人生道理,这是在为日后的谋生做准备。参加工作后,努力地敬业、进取、忍耐,承受身不由己的各种事情,这是真正开始谋生。
④是的,当我们必须回报,必须担起各种角色所赋予的责任时,我们就被推到谋生的角斗场之中了。这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人生义务,每个人都必须履行。所以,不要怨恨和拒绝这一切,这是你应该做的。
⑤而“乐生”却是一个愉快的词语,它意味着物质、情趣、品味……乐生是属于精神层面的,是一种心态,与物质没有多大关系。物质富裕的人不一定乐生,而贫穷的人也不一定不乐生。如果你能热爱生活、博爱众生,放一轮明月在心中,那么,任何苦难便都能从容面对,并从苦中掘乐。
⑥人的一生中,烦恼总是如影随形,杨绛的《我们仨》中有一段文字:“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真是令人唏嘘啊!
⑦人生苦短,我们不能任由烦恼淹没快乐,不能一生都活在与烦恼的牵缠中。心是烦恼的根源,亦是快乐的根源。我们无法像佛一样除尽烦恼,了脱生死,到达涅槃,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学会操纵自己的心,让它有光明的一面。只有心明净了,快乐就会萦绕在你的身边。
    ⑧学会了乐生,才不枉来人间一趟,才能在任何时候都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11.好文章或让人感动,或让人明理。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心得?请简要地谈谈。
(4分)
                                                                                 
12.作者在第⑤节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3分)
13.你是如何理解“心是烦恼的根源,亦是快乐的根源”这一句话的?(4分)
                                                                             
                                                                              
1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文章,说说你对“感动中国人物”中的李桂林夫妇的看法。
链接材料: 李桂林、陆建芬,悬崖小学的支教夫妻。他们是彝族村寨二坪村的代课教师。二坪村,在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村民上下绝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进出极为艰难,这里落后、贫苦。1990年,李桂林夫妻来到这里,强烈的同情心和民族感使李桂林坚定了扎根二坪搞教育的信心。他与妻子18年如一日地教书育人,他们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使二坪这个过去的“文盲村”“穷山村”,现在成了“文化村”。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云梯”,而他们每月的工资至今只有两百多元。其实他们都是能人,也曾有过不少改行的机会:李桂林开矿山的朋友曾高薪邀请他加盟;陆建芬在西班牙定居的弟弟,几次劝她放弃工作,过去帮助管理宾馆,开出的条件是月薪600欧元(1欧元相当于人民币9元左右)。但是他们一直坚持教学到今天。有人对他们的举动感到不解,请你结合本文说说你的理解。(3分)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19题(17分)
                                                  
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 
        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日日里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 
        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我不由自主地站在那里,仰视着这棵不同寻常的树。 
        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 
        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非分的妄想只能毁灭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顺势而生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 
        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
        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 
        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颗榆树而感动。
        又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 
        一个老人背负着一棵树蹒跚而行。正是砖垛上的那棵树。
        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垛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艰难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
        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度过的。
        老人边走边自言自语道:“当初砖每块五分,现在涨到三毛七。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竟活了十八年。若不是用砖,要活成精呢!” 
        我看见肩负在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竟然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几十条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老人背负着那棵老榆走了。一个自言自语的老人背负着另一个不言不语的老人,走了。宛如沉甸甸的历史背负着一个厚重的民族,就那么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
        一种热热的液体,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15.作者为什么要向一棵树鞠躬?谈谈你的看法。(3分)
                                                                                     
16.作者在文中写道:“我看见肩负在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竟然是老人的翻版。”你觉得他与它有何相似之处?(4分)
                                                                                
                                                                                 
17.作者在叙写树的成长历程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选择其中一句加以赏析。(提示:至少要从修辞及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4分)
                                                                                 
18.文章倒数第二节开头两句中的“背负”一词改为“扛”好不好?为什么?(3分)
                                                                               
19.根据文章内容,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3题(15分)
吴王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伍子胥谏,吴王不听,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益疏子胥之谋。
其后四年,吴王将北伐齐,越王句践用子贡之谋,乃率其众以助吴,而重宝以献遗太宰嚭。太宰嚭既数受越赂,其爱信越殊甚,日夜为言于吴王。吴王信用嚭之计。伍子胥谏曰:“夫越,腹心之病,今信其浮辞诈伪而贪齐。破齐,譬犹石田,无所用之。且盘庚之诰曰:‘有颠越不恭,劓殄灭之,俾无遗育,无使易种于兹邑。’此商之所以兴。愿王释齐而先越;若不然,后将悔之无及。”而吴王不听,使子胥于齐。子胥临行,谓其子曰:“吾数谏王,王不用,吾今见吴之亡矣。汝与吴俱亡,无益也。”乃属其子于齐鲍牧,而还报吴。 
吴太宰嚭既与子胥有隙,因谗。吴王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伍子胥仰天叹曰:“嗟乎!谗臣嚭为乱矣,王乃反诛我……”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乃自刭死。(节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
(注:有颠越不恭,劓殄灭之,俾无遗育:有不顺的,要彻底毁灭,不留下后代。鲍牧:齐大夫,鲍叔牙之后。抉:挖出,剜出。)
20.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益疏子胥之谋(         )         太宰嚭既数受越赂(      )
若不然,后将悔之无及(      )    子胥临行,谓其子(     )     
2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中的意思。(3分)
抉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
                                                                                   
22.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      ) (4分)
A.越王句践用子贡之谋   辍耕之垄上
B.必树吾墓上以梓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乃兴师北伐齐         吴王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
D.汝与吴俱亡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23.阅读《出师表》选段,回答问题。(4分)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请根据诸葛亮所述的这一番话,分析一下吴王犯了什么错,并结合上文中的故事情节阐述。
                                                                                
                                                                                

三 作文(65分,其中含写字分5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的体会各不相同。也许幸福就是饥渴时有人递来一杯凉开水,也许幸福就是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小憩片刻,也许幸福就是昨天的考试终于得到了满分……只要用心体会,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就生活在幸福之中。你曾经感受过怎样的幸福呢?写出来吧,让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幸福感受。
请以“幸福就是这样”为题目,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①文中要有具体的生活故事,要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2009年初三新课程结束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一  1.震撼  惬意 憧憬 (3分,每词1分)2.(⑤⑥两题选做一题,每空1分,共6分)①春风不度玉门关。②春江水暖鸭先知 ③ 山重水复疑无路④ 采菊东篱下⑤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⑥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3. C (2分)
4.第③ 句,修改意见:将“表示”改为“展示” ;第④句,修改意见:将“既然……就”改为“只有……才”(4分,每句2分)5.①表达了人生无常的感伤之情(或物是人非的怅惘之情、友人已逝的悼念之情等)(意思对即可)(2分) 
②(意对即可)例:“ 水流花落”借景抒情,暗写故人逝去的伤感;“还似”二字将前两句的“抚今”——由自然界的变化觉人世间的无常,和后两句的“追昔”——友人已逝残梦犹存的孤寂凄清联系了起来,突出了感伤之情。“独”写出了宿亡友别墅时想起故人,内心感到孤独,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2分)6.①(2分)  略 ②(4分)  略                                                                          
二  (一)7.海水淡化的过程中会产生“淡化废水”,而淡化废水的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4分)8.近几年淡水资源的不断枯竭和海水淡化成本日益降低(2分)9.D(4分)10.A处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的数字说明了海水淡化工业飞速发展的情况。  B处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海边生态环境对淡化废水的排放也有很大影响 。(4分)(二) 11. 出于生存的需要和各种责任,我们必须学会谋生的本领,但是乐生才是更高层次的生活。(言之成理即可)(4分)12.乐生是属于精神层面的,只要热爱生活,就能乐生。(3分)13. 烦恼与快乐都是人内心的感觉,如果只看到生活沉重的一面就会觉得烦恼难解,活在与烦恼的牵缠中;如果能保持良好的心态,热爱生活、博爱众生,任何苦难便都能从容面对,并从苦中掘乐。(对两个分句的理解各占2分,共4分)14.略 。可结合文中“热爱生活、博爱众生,任何苦难便都能从容面对,并从苦中掘乐”作答。(3分)(三)15.  这棵树在困境中成长,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令我敬佩,而且它也让我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意对即可)(3分)16.(从形似和神似两方面回答,各2分)两者在外形上相似:蓬蓬松松的枝叶,像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几十条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两者在精神上相似:同样饱经风霜,历经磨难,同样坚忍。(4分)17.例:“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运用排比的修辞表现这棵树历经磨练。“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树在生长过程中顽强求生,但是外在环境很不好。(4分)                                                                         
18. 不好,用“扛”这个词只能写出动作,不能表现精神力量。“背负”一词既写动作,又与下句“宛如沉甸甸的历史背负着一个厚重的民族”中“背负”一词相呼应。(3分)19.向一棵树鞠躬  (阅卷老师把关)(3分)(四)20.更加   多次、屡次  这样   告诉,对……说 (4分)21.挖出我的眼睛挂在东门上,(让我)看越国侵略者灭掉吴国 。(3分)22. C(4分)23.  吴王“亲小人,远贤臣”,亲信收受越国贿赂的太宰嚭,不听伍子胥的劝告。(4分)三24.作文(65分,其中含写字分5分)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61.177.201.94)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上一个『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下一个『淮阴区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查测试高二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