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湖南师大附中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2010届湖南师大附中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高一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湖南师大附中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说明: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00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要求书写工整。一、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契阔谈讌/签订契约朝谇夕替/改朝换代 B.雨雪霏霏/风雨交加能裨实用/大有裨益 C.靡室靡家/望
试题预览
  湖南师大附中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 
说明: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00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要求书写工整。
一、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契阔谈讌/ 签订契约       朝谇夕替/ 改朝换代
B.雨雪霏霏/ 风雨交加       能裨实用/ 大有裨益  
C.靡室靡家/ 望风披靡       渐车帷裳/ 换洗衣裳
D.载饥载渴/ 车载斗量       倚歌和之/ 一唱一和
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抑郁    侘傺    否极泰来    义愤填鹰
B.葳蕤    杂糅    刮目相见    得拢望蜀
C.守拙    樊笼    责无旁贷    大庭广众
D.肄业    聘请    病入膏肓    世外桃园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王大妈提起这些事,就
       气愤不已。
B.针对如何确保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目标得以实现这一问题,两会代表和委员们各抒
       己见,集思广益。
C.新劳动法的颁布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护,但如果劳动者不能拥有依法维权
       的底气与通畅渠道,法律也将成为纸上谈兵
D.有经济问题的人士在被调查之初,总会信誓旦旦地讲出一番豪言壮语来证明自己的
       清白,只有证据确凿,他们才会低头认罪。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全省范围内公开选拔12名“副厅”干部的举措,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
   原则,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许。
B.巍巍长城逶迤万里,雄伟壮观,千百年来经风沐雨,巍然不动,她是我国劳动人民
       的智慧结晶,是伟大祖国的天然屏障。
C.在美国主持召开的有四百多位科学家参加的国际性固氮学术会议上,这两个模型受
       到了高度重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D.财政部长在中央国家机关财务大检查中说:“各机关要从严自查,作出表率,只有这
       样,才能防止这次财务检查不走过场。”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            ;杨朱的贵我人格,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          ;荀子的君子式人格,           ;再有一种便是庄子式的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
①威武不屈,正气浩然            ②平和公正,循规蹈矩
③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 ④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A.②④③①       B.①④③②       C.③④②①       D.③④①② 
二、文言文阅读(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一)(10分)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又非君所详       详:详细 B.故作不良计       故:故意
C.作计乃尔立       立:定下来 D.多谢后世人       谢:告诉
7.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因求假暂归                     怅然遥相望
          或因寄所托                           其声呜呜然
         磐石方且厚                       阿母为汝求
         不出,火且尽                           余不忍为此态也
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
A.我有亲父母     B.昼夜勤作息 C.便可白公姥  D.逼迫兼弟兄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是互文的一项是 (    )
A.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B.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C.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D.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10.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项是 (    )
A.本诗是一首叙事诗,它不仅有故事情节,还运用了多种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本段
就通过对刘兰芝语言、动作、外貌、神情的描写来表现她坚决果断,忠于爱情的性
格特点。
B.男主人公焦仲卿虽有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但他性格软弱,优柔寡断。兰芝殉情之
       后他还“徘徊庭树下”,更是表明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反抗性不及刘兰芝。
C.诗歌结尾以鸳鸯双飞作结,既与诗歌开端的孔雀失偶相呼应,又表现出人民群众对
刘焦爱情的美好祝愿,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这种以美禽喻指夫妇的写法是民歌里常
用的。
D.诗歌以“磐石”“蒲苇”作比,两次在诗中出现,是为了表现刘兰芝和焦仲卿之间忠
       贞不渝的爱情就像磐石一样坚定,像蒲苇一样有韧性。这就是“比”的表现手法。
(二)(14分)
浣 花 溪 记
                                       钟惺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碑皆不堪读。    
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    
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迫暮趣归。是日清晨,偶然独往。楚人钟惺记。(选自天启刊本《隐秀轩集》)
注:钟惺,明代散文家。浣花溪,在成都西郊,一名濯锦江,又名百花潭。溪畔有杜甫故居浣花草堂。
1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覆以水槛                 槛:栏杆 
B.像颇清古,不必求肖       肖:相像,类似
C.出城欲雨,顷之霁       霁:雨过天晴     
D.迫暮趣归                 趣:兴趣
12.下列各句中加点“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句:石刻像一,附以本传。
A.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B.伏清白以死直兮
C.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D.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浣花溪“清幽秀丽”的一组是(2分)(    )
     ①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
②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③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  
④水木清华,神肤洞达 
⑤缚柴编竹,颇有次第  
⑥碑皆不堪读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浣花溪清幽秀丽,在成都城下回旋萦绕,但一定要到草堂一带,然后才有“浣花溪”
       这一专门名称,是因为杜甫的浣花故居在那儿。
   B.杜工部祠中杜甫像清朗古朴,但不一定就是那个样子,只是人们的想象罢了。还有
       一个刻在石碑上的肖像,附有何仁仲为杜甫写的传记。
   C.杜甫的两处居所,浣花溪显得清远,而东屯显得险奥,各有各的特色。作者借此赞
       赏了杜甫在穷愁奔波中犹能择胜而居的宽阔胸怀。
   D.文末作者写到朝廷使臣出来游玩,大都由当地官府招待,因此到处热闹哄哄,引发
       了作者极大的赏玩兴趣,也间接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15.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4分)
   译:                                                                          
                                                                                
                                                                                
②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2分)
   译:                                                                           
                                                                                
                                                                                


三、现代文阅读(共13分)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文后各题。
离太阳最近的树
毕淑敏
    (1)30年前,我在西藏阿里当兵。
    (2)这世界的第三级,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寂寥。不知是神灵的佑护还是大自然的疏忽,在荒漠的皱褶里,有时会不可思议地生存着一片红柳丛。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风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到藏区巡回医疗,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3)一天,司务长布置任务——全体打柴去!
(4)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原之上,哪里有柴?!
    (5)原来是驱车上百公里,把红柳挖出来,当柴火烧。
    (6)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
    (7)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
    (8)我说,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
    (9)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这个账吧!
    (10)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锹、镐头和斧子,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11)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遥远的边缘。
    (12)我很奇怪,红柳为什么不找个背风的地方猫着呢?生存中也好少些艰辛。老兵说,你本末倒置了,不是红柳在沙丘上,是因为有了这棵红柳,固住了流沙。随着红柳的渐渐长大,流沙被固住的越来越多,最后便聚成了一座沙山。红柳的根有多广,那沙山就有多大。
    (13)啊,红柳如同冰山。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
    (14)红柳的枝叶算不得好柴薪。它们在灶膛里像闪电一样,转眼就释放完了。炊事员说它们一点后劲也没有。真正顽强的是红柳强大的根系。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一旦燃烧起来,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量,好像把千万年来从太阳那里索得的光芒压缩后爆裂出来。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傲然不屈的英魂。
    (15)把红柳根从沙丘掘出,蕴含着很可怕的工作量。红柳与土地生死相依,人们要先费几天的时间,将大半个沙山掏净。这样,红柳就枝桠道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这时需请来最有气力的男子汉,用利斧,将这活着的巨型根雕与大地最后的联系一一斩断。整个红柳丛就訇然倒下了。
  (16)连年砍伐,人们先找那些比较幼细的红柳下手,因为所费气力较少。但一年年过去,易挖的红柳绝迹,只剩那些最古老的树灵了。
(17)掏挖沙山的工期越来越漫长,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于是人们想出了高技术的法子——用炸药!
(18)只需在红柳根部,挖一条深深的巷子,用架子把火药探进去,人伏得远远的,将长长的药捻点燃。深远的寂静之后,只听轰的一声,再幽深的树怪,也尸骸散地了。
(19)我们餐风宿露。今年可以看到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睑,怒向苍穹。但这触目惊心的景象不会持续太久,待到第三年,那沙丘已烟消云散,好像此地从来不曾生存过什么千年古木,堆聚过亿万颗沙砾。
(20)听最近到过阿里的人讲,红柳林早已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
(21)有时深夜,我会突然想起那些高原上的原住民,它们的魂魄,如今栖息在何处云端?会想到那些曾经被固住的黄沙是否已飘洒到世界各处?从屋顶上扬起的尘雾,通常会飞得十分遥远。
16.第2段中“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风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一句从哪两个角度描写了红柳树?并分析其中“微笑”一词的修辞手法和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司务长和“我”关于挖红柳的一段对话中,一连用了四个“对不对”,请你分析它的表达效果。(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第11-15段对红柳根进行了具体而形象的描写,试概括其特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默写和语言运用(共13分)
20.补写出下列课文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小题1分)
  (1)淇则有岸,           。总角之宴,            。(《诗经•氓》)
  (2)          。食野之苹。我有嘉宾,              。(《短歌行》)
  (3)          ,依依墟里烟。           ,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
  (4)还顾望旧乡,     &nb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2010届高一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  下一个『澄海中学三模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