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市第二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姜堰市第二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必修四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姜堰市第二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48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黜(chù)恶 睥睨(nì) 渑(miǎn)池 不怿(yì) 溷藩(hùnfān)B.取缔(dì) 汤镬(huò) 愧怍(zhuò) 鬈曲
试题预览
  姜堰市第二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 一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48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黜(chù)恶 睥睨(nì) 渑(miǎn)池 不怿 (yì) 溷藩(hùn fān)  
B.取缔(dì) 汤镬(huò) 愧怍(zhuò) 鬈曲(quán) 疏浚(jùn) 
C.鲰(zōu)生 刎(wěn)颈 桮(fǒu)杓 瞋(chēn)目 褶皱(zhě zhòu)
D.玉玦(quē)    参乘(shèng) 赊账(shē) 飨(xiǎng) 邂逅(xiè hòu)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脉膊        骷髅        色彩班斓         步履维艰
B.威慑        苗裔        经史典籍         苍桑巨变
C.诀别        凑合        不容置疑         浮想联翩
D.疆硬        枷锁        含垢忍辱         沁人脾胃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对沿街乞讨的流浪人员和精神病患者的强制管理中,“影响市容”成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B.2006年6月,第一次来到风光旖旎青岛海边,小胡望洋兴叹:“我所见过最壮美的风景就是这片海了!”
C.小巨人姚明进入高手如林的NBA不久,就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相信他将越战越勇,成为NBA的明日黄花。
D.据这家慈善机构最后的统计,这次为残疾儿童捐款数量最多的并非那些大方之家,而是生活在底层的许多普通的市民。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人民,还是发展中国家人民,都在逐步形成一种共识:并不仅仅是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文化思想也同样创造财富和社会进步。
B.访谈调查一般可按照编拟问题、设计目录表、确定课题、正式谈话并记录、选择对象、整理并分析谈话记录几个步骤进行。
C.在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南京—西安铁路沿线地下文物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在堰墩发现了西周中晚期的村落遗址。
D.为方便广大学生及家长了解国家教育收费政策,接受广大群众对教育乱收费问题的投诉或举报,教育部日前开通了教育乱收费举报电话。
5.依次填入下文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无聊的时候我会像鸭子一样,一个猛子扎到水的下面去,睁开眼睛,在水韭菜的中间鱼翔浅底。那个世界是水做的,空气一样清澈,空气一样透明。                   
我是一只光秃秃的鸟,我还是一朵皮包骨头的云。
①可是鱼虾们不一样,它们的泪水是一串又一串的气泡,由下往上,在水面上变成一个又一个水花。
②当我停留于水面上的时候,我觉得我飘浮在遥不可及的高空。
③我们在空气中呼吸,而那些鱼在水中呼吸,它们吸进去的是水,呼出来的同样是水。
④不过有一点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哭了,我们的悲伤会变成泪水,顺着我们的脸颊向下流淌。 
A.③①②④                          B.③④①②
C.②③④①                          D.④①②③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飓风:自然的暴力 
飓风是一种热带气候,它是热带海洋上的一个强低气压区,被狂暴的旋转风包围。在北大西洋、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东北部太平洋以及东经160度以东的南太平洋上,它被称为台风,在印度洋上又称为旋风。
当热带气旋的风速达到每小时120千米,就正式称为飓风,风速在每小时120千米以下都称为热带风暴。每年,热带地区海洋上产生大约100个热带气旋。其中约 50个达到飓风强度。飓风一词源于“Hudcan”,是加勒比海传说中的邪恶之神。
飓风的形成需要精确的气象条件:海平面温度需要高于26.5℃。它们的动力是水蒸气释放的能量:温暖的热带海平面上的空气吸收海水热量后迅速旋转上升,形成一片超低压区域,成为风暴眼。
飓风季节从6月1日开始,持续到11月30日结束,最具破坏力的飓风通常出现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
首先,在最极端的情况下,飓风可产生最高速度每小时320千米的强风,只有最坚固的建筑才能抵挡如此强的风。其次,它们总是携带暴雨,可能引发灾难性的洪水。第三,最为可怕的是,飓风有时会引发风暴潮现象。所谓风暴潮就是狂风和超低气压携手造成的海平面上升。上升的高度最高可达到7.5米。飓风推动水位提升的海水抵达海岸可能造成洪水滔天。
飓风一旦抵达陆地,由于断绝了热海水提供的热能,通常迅速偃旗息鼓。但是,如果在开阔的海洋上,则可持续两个星期,甚至1个月。
科学家试图弄清楚海面温度如何影响热带风暴的形成。部分影响是直接的:海面热水相当于飓风的燃料;但是,专家相信飓风的形成并非如此简单。海面温度变化总是伴随着部分大气变化,而大气变化又会影响海洋信风的强弱和降雨量的多少。1999年9月15日,联合国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预测在21世纪,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更频繁、更严重的热带风暴、洪水、龙卷风。气象学家彼得森说:“我们确实知道,飓风的猛烈程度与海水温度直接相关。如果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持续下去,造成海水温度上升,更多、更强的飓风将接踵而至。”但除了人类的影响,各种自然循环同样影响着热带风暴的形成。比如说,当厄尔尼诺——赤道东太平洋南美沿岸海水温度激烈上升的现象——出现时,高海拔风向受到影响,这时大西洋上产生的热带气旋相对较少。飓风的形成同样与同温层风向、海洋局部区域温度、西非的降雨有关。
2005年的风暴有:阿琳、布雷特、辛迪、丹尼斯、艾米丽等。造成严重损失的飓风有卡特里娜飓风、丽塔飓风,二者分别是今年大西洋上的第11次和第17次热带风暴。                      
(节选自2005年第9期《青年文摘》)
6.有关飓风的形成要件或飓风威力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热带气旋的风速得达到每小时120千米(含120千米每小时),才能成为飓风。
B.海平面温度要高于26.5℃,借助水蒸气释放的能量作动力。
C.飓风的强风风速都在每小时320千米以上,破坏力极强。
D.飓风会造成海平面快速上升,携带暴雨,造成洪水滔天,引发灾难性洪水。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6月1日开始到11月30日结束,持续6个月的飓风季节中,8月中旬至10月中旬是飓风破坏力最强的时期。
B.风暴潮的出现是飓风的淫威表现之一,它是海平面在狂风和超低气压作用下造成的高度达到7.5米的海平面上升现象。
C.风暴眼是温暖的热带海平面上在海水热量的作用下空气迅速旋转上升而形成的超低压区域,飓风需要风暴眼的支持。
D.热带风暴的形成与人类影响造成的气候变暖有很大的关系,但也不能忽视各种自然循环的影响。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每年,热带地区海洋上产生大约100个热带气旋,其中约50个形成了飓风。
B.形成于海洋上的飓风抵达陆地后,失去了水蒸气释放的能量动力,立刻就会消失。
C.专家相信飓风的形成不可能只是海面温度的影响,但其猛烈程度与海面温度直接相关。
D.科学家已经搞到了海面温度影响热带风暴形成的第一手资料,弄清了海面温度影响热带风暴形成的原因。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9~12题。(12分)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啗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记》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内:通“纳”,让……进去
B.哙遂入,披帷西向立             披:穿戴
C.故遣将守关者                   故:特意
D.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如:到……去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项王按剑而跽曰            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C.今日之事何如?            邻之厚,君之薄也。
D.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近的一项是(     )
A.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则思虚心以纳下
D.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12.下列各项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三言两语,通过神情描写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了樊哙的虎虎雄风。
 B. 樊哙的语言豪壮威严,条理清晰,通过层层剖析,直指项羽理亏之处,可见樊哙是粗中有细之人。
C. 樊哙带剑拥盾入军门,进帐后即怒视项王,可当项王赐酒后却拜谢而饮,可见樊哙也只是个可以用酒肉收买的赳赳武夫。
D.樊哙不顾卫士阻拦,侧其盾撞倒卫士,说明樊哙勇猛无畏,闯帐之时,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16题。(12分)
李若水字清卿①, 州曲周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若水言:“俅以幸臣躐跻显位②,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靖公议也。”章再上,乃止。……二年,金人再邀帝出郊,帝殊有难色,若水以为无他虑,扈从以行③。金人计中变,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金人曳出,击之败面,气结仆地,众皆散,留铁骑数十守视。粘罕令曰④:“必使李侍郎无恙。”若水绝不食,或勉之曰:“事无可为者,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若水叹曰:“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若水叱之曰:“吾不复顾家矣!忠臣事君,有死无二。然吾亲老,汝归勿遽言,令兄弟徐言之可也。”……粘罕令拥之去,反顾骂益甚。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又骂不绝口,临军挝破其唇,噀血骂愈切⑤,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年三十五。
〔注〕①李若水:北宋末年人,官至吏部侍郎。靖康二年随钦宗至金营,不屈而被害。②躐跻:越级升官。 ③扈从:随从护驾。④粘罕:金国贵族,官至都元帅,执掌国政。多次率军攻打北宋。⑤噀血:含血喷出。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所以靖公议也  靖:平息。        B.金人曳出,击之败面  曳:蜂拥
C.若少屈,冀得一归觐  觐:拜见。    D.我为国死,职耳  职:职分。
14、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俅以幸臣躐跻显位   ②得全首领以没 ③扈从以行   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B.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     故事:指先例。
B. 得全首领以没             全首领:指保持高位
C. 而有司循常习故           有司:指主管官吏。
D. 公父母春秋高             春秋:指年龄
1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李若水认为高俅败坏军政,以致金人入侵,应降低他生前官爵俸禄的等级, 而不应循常习故,用隆重的礼节为他治丧。皇上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
B. 金人邀请宋钦宗出郊,却又中途变卦,逼钦宗改换服装以侮辱宋朝。李若水坚守气节,大骂金人,虽惨遭毒打,仍未动摇自己的忠心,并以绝食对金人的诱降表示抗争。
C. 李若水不愿为了能回家侍奉父母而投降,他严词拒绝了仆人要他屈从金人的劝说。但又流露出对父母的牵挂,要仆人转告兄弟慢慢地禀告父母,不要惊吓了老人。
D. 粘罕诱降李若水遭到失败,于是下令杀掉他。李若水义无反顾,骂不绝口,金人打破了他的嘴唇,他喷血痛骂,愈加激切,以至遭裂颈断舌而死,景象十分惨烈。

第Ⅱ卷(非选择题112分)
五、
17、把文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3分)


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2分)

⑶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3分)


18.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    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两首诗的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2分)


   (2)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了什么。(4分)


   19、补写出下列各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哀民生之多艰。(1 分)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                。 (1 分)
(3)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
                             。 (2分)
(4)吾所以为此者,                           。(1分)
(5)臣心一片磁针石,                            。 (1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20分)
寂寞书院冷
叶文玲
四月间走洛阳途经嵩山,发现了一处“新大陆”——嵩阳书院。
驻足留连时,相识恨迟的感慨油然而生。
这处在我是第一次见识的所在,早在宋代就享有盛名,是与庐山白鹿洞书院等齐名的我国四大书院之一。可是,它如今悄悄立于深山的清高,它少有游迹的冷寂,令我讶然。
书院和寂寞,本是绝不相称的对立词,可是,寂寞于书院,在特定的时代和情境中,仿佛是注定的宿命。
古往今来,人们无不知嵩山,知它崛立中原,峻崖千仞。是名贯中外的中华四大名山之一;如今年轻人也知嵩山,只知它脚下的名刹少林寺,一场电影教少林寺跻身为全国旅游点之最;《牧羊女》的歌声至今绵绵不衰,李连杰因为少林寺而成为武林和影坛双杰,投身商海引起的商业效应也为别的从商者望尘莫及。
同样位于嵩山怀抱中的书院,就全然不是如此了。
我无法得知书院的当年规模,但见它选择在这样一处深山腹地辟地起宅,是很见开辟者的一番苦心的。它所背倚和面朝的,都是壁立千丈的嵩山,巍巍嵩岳,是喻示学问的高深,还是比拟攀登的艰难?门前门后那早已湮没却依稀可辨的荒草小径,院里那两棵历时千年几人抱不过来的汉柏“大将军”和“二将军”,都增加着它无以言喻的苍凉。
书院古老矣,但它曾经在人们心里生下的根,却不会衰败;它曾经传道解惑所立下的功德,也应为所有的受惠者铭记不忘。
我在那两棵古意森森的汉柏间徘徊,诚如我在《嵩山古柏》中所叙,这两棵古树是我平生所见最具生命象征的老树,它虬枝盘曲,清气自流,越时千余年而依旧岁岁华生翠叶,遭大雷击劈而临绝不毙!当在书院留连良久后,我更觉得它们的存在,就是书院的天然见证和最佳伴侣,它们已到龙钟之年却巍然挺拔的身躯,它们多皱而苍黑的树纹叶脉,无一不是中华民族文化教育史的生动具象。
书院的现址只剩下了前后两进的小小屋舍。是否是当年院舍自然也难考究。历尽风霜,几经浩劫,价值连城的国宝文物尚且荡然无存,何况这几近湮没的书院?因此,空落的院舍中,诸如什么先贤手译文书宝卷自然是没有的。但是,我依然钦佩那些想到要标识它尊奉它的有识之士,钦佩努力设法恢复它的旧迹的人们,他们毕竟想到在热热闹闹的少林寺高处,还有这处对世人有所教益的所在。
世上事也许就这样:越不是行中人,越能激发新鲜的刺激和感触。我也如是。越对照少林寺的热闹,我越为这书院的清冷而感到不是滋味——在我流连的个把小时中,几乎没有第二茬游人光顾此地。我在想,假如改一个字——将书院的“书”改为“寺”;假如将这张讲案换成几尊红头赤面的什么菩萨大佛,这儿肯定香火袅袅,游人不绝,门票高昂,收入丰盈。管理员或主持者肯定也会成为如今的小康人物。而与此相应的,书院所代表的历史文化,书院的教学精神,却就真的从此湮没无闻,而烛火阑珊中,再也无人记得嵩山深处曾经有过这么一所不凡不俗的嵩阳书院。
看来,寂寞和清冷果真是书院和做学问者的宿命。
话又说回来,与其向热闹得不伦不类亵渎了精神品格的世俗投降,我宁可见它继续清冷下去。因为,背倚高山的它,至少承载过光荣的使命,至少贮留了我们对它的怀念和思考,至少拥有山中高士的那份清雅胸襟,至少还拥有“尽收城廓归檐下,全贮湖山在目中”的那份怡然和旷达。(有删节)              
20.文章题目中用了“寂寞”和“冷”两个词语。 
(1)从文章内容看,书院的“寂寞”除“少有游迹”外,还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4分) 
答:                                                                                          
(2)“冷”字在文章中有三层含义,一是                                   二是                       
                 三是                                        (3分)
21.作者写嵩山及少林寺的热闹,其用意是什么?(4分)       
 答:                                                                                                                 &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月考试卷


上一个『胜利第一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下一个『楚州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