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七年级下册 语文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班级姓名分数一、积累与运用(20分)1、给下面选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所给的拼音写汉字。(2分)骆驼一进关,清风徐徐,送来了一阵阵泥土的温馨和花朵的芬芳。走出关口,豁然开朗,只见一片好风光:草坪绿得可爱,像铺上了用纯羊毛织出的最精致的绿毯子。草坪后面,是花团锦cù()的花坞,春夏秋冬四季
试题预览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给下面选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所给的拼音写汉字。(2分)
   骆驼一进关,清风徐徐,送来了一阵阵泥土的温馨和花朵的芬芳。走出关口,豁然开朗,只见一片好风光:草坪绿得可爱,像铺上了用纯羊毛织出的最精致的绿毯子。草坪后面,是花团锦cù(      )的花坞,春夏秋冬四季的花都在开放。花坞前面是一道清清的小溪,它淙淙(      )潺潺地唱着欢乐的歌,流进了一个水波粼粼、银光闪闪的大湖。湖面的尽头是隐隐的青山,峰峦起伏,像座翡翠的绿屏风。屏风上,点缀着无数红花,老远望过去,又像一张“万绿丛中点点红”的风景图......
2、下列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后在方框内改正。(2分)
       班门弄斧    明辩是非   脉膊跳动   按部就班  扬长而去
       一愁莫展    相形见绌   义不容词   循规蹈矩  掉以轻心
错误
改正
3.默写。(10分)
(1)                   ,悠然见南山。

(2)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写江水浩渺、视野开阔的景色的是:
                                ,                                

(3)                   ,小桥流水人家,                          。

(4) 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的是:
                        ,                             

 (5)天街小雨润如酥,                               
 
(6)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                          
                  ,                                        。
4.(1)“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个英雄的故事还有很多,请你写出这个英雄的名字:                      (1分)
(2)《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故事的名称):                                                  。(1分)

5.仿照例句的格式,发挥想象,再写出二个关于书的比喻句。(2分)
例: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书是阶梯,能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①                                                                            。
②                                                                            。
6.星期天,小林到白云湖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白云湖怎么走?老实告诉我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2分)
(1)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
                                                                               
(2)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请写出你问路的话。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比较阅读(15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8.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⑴谈笑有鸿儒(         )               ⑵水陆草木之花(         )
⑶无案牍之劳形(          )          ⑷陶后鲜有闻(         )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⑵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0.填空。(4分)
在《陋室铭》中,描写作者居室环境的句子是                                   
   描写,作者交往的人物的句子                                                在《爱莲说》中,表达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美名远播的句子是                        
                      表达君子志洁行廉,又仪态庄重的句子是                    
11.请写出有关“莲”的诗句,一句即可。(1分)
                                                                                
12.《陋室铭》表现出室主人                   的节操和                     的情怀。
   《爱莲说》寄寓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自己对         
                                        的鄙弃。(4分)
(二)课内阅读(10分)
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也要它引亢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平剧里的净角出场。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现。我们走近鸡或鸭,这鸡或鸭一定让步逃走。这是表示对人惧怕。所以我们要捉住鸡或鸭,颇不容易。那鹅就不然: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但这傲慢终归是狂妄的。我们一伸手,就可一把抓住它的项颈,而任意处置它。家畜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同时最容易捉住的也无过于鹅。
   (选自《白鹅》)
13两段选文写了两方面的内容,请就这两个方面概括鹅的特点。(2分)
⑴                                                                           
⑵                                                                            
14第一段写鹅的叫声,为什么还要写鸭和狗的叫声?(1分)
                                                                                 
15.同鸭和狗的叫声相比,鹅的叫声                            ,鸭的叫声           
                     ,狗的叫声                            。(3分)
16.“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句有什么作用?                              (1分)
17.鹅的步态“傲慢”体现在那些方面?                                             
                                                                     (2分)
18.鹅不怕人的性格,导致的后果是什么?                                    (1分)
(三)课外阅读(15分)
善待生灵
有时,动物界也会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
有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约摸半小时后,羚羊群分成了两类,老羚羊为一类,年轻羚羊为一类。一只老羚羊走出来,朝年轻羚羊群叫了一声。一只年轻羚羊应声跟老羚羊走到悬崖边。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突然朝前奔向悬崖对面,紧接着,老羚羊也飞跃出去,只是跃起的高度要低一些。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子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对面的悬崖上,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礅的生命桥。那情景是何等神圣!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
动物在生命危急之时的举动,令人肃然起敬。它留给人类的思考是什么呢?
“当地球上最后一只老虎在林中徒劳地寻求猎物时,当最后一只雄鹰从高空坠向大地时,当鳄鱼的最后一声哀鸣不再在湖泽上空回荡时……人类,从某种意义上也已看到了自己的结局。”这是人类对动物的哀怜,更是动物对人类的警示。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和动物都是大地之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善待生灵,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19.引用“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两句诗,目的是为达到                                                                             
                                                              的艺术效果。(2分)
20.第一段中所说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是指(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21.“猎人们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2分)        
                                                              
22.揭示全文主旨的语句是               ;这一句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2分)
23.“动物在生命危急之时的举动”指(不超过30字)(2分)                                


24.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修辞手法。(3分)                    



25.请以“爱护动物”为主题拟一条标语。(不能摘录原文中的语句)(2分)





三.作文(从下面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你比较拿手的来写)(40分)
1、【写作是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可要慎重对待呀!请不要匆忙下笔,应先考虑几分钟,理清思路,打好腹稿再动手。另外,可别忘了抄写题目和开头。】
下面是一则童话的开头,请你发挥想象,为它补上合理的情节,使之成为给人启示的童话故事。续写的内容应在500字以上。
飘落的黄叶
在那高耸入云的大树上,好几片叶子慢慢地发黄了,就要与树枝告别了。


2、有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学会了感谢,他就成熟了。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有
很多人,很多事物,都给了我们帮助、教益和启迪。
请以“感谢____________”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2  字数在600字以上。

七年级(下)语文期中参考答案
一. 积累与运用
1、.辩 膊 愁 词 — 辨 搏 筹 辞。2、簇    cóng  3、略。 4、⑴武松  ⑵大闹天宫  5、例:⑴书是良药,能够帮助人们医治愚昧。⑵书是渡船,能够把我们渡到成功的彼岸。    6、(1)批评小林没礼貌   (2)示例:老大爷,请问到白云湖怎么走?离这儿还有多远?   7、略
二、阅读理解 
(一)比较阅读
8.⑴大 ⑵结构助词  的⑶使……劳累⑷少  9、⑴这是简陋的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语文版 七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成都实验中学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题/人教版』  下一个『初一(下期)语文第六单元练习题(一)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