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广东高考模拟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07年广东高考模拟试题(高三上册 粤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清远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含详细答案和优秀作文范文本试卷分两部分,共六道大题,23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
试题预览
"清远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含详细答案和优秀作文范文 
 
本试卷分两部分,共六道大题,23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2. 
      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Ⅰ卷   (阅读共73分)
      甲  必考题( 45)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3题(共9分)
      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社会转型时期,旧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就难免存在道德紊乱的现象。这种议论似乎是在说,今天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的出现是因为道德标准过时了。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自古及今,道德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没有发生变化,在社会实际中客观存在着一条“道德黄金律”。“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准则。谈到做人的道德,涉及到一个人的修养和待人的态度和方式,在这一点上,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一个大致相近的基本标准,就是要求人们“待人如己”。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样的基本标准,它的意思与“待人如己”是一样的,说它是“道德黄金律”最早的充满伦理智慧的体现,也并不过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是不要对别人施与你不喜欢的别人以此待你的行为。
      你只要不把你所厌恶的东西让别人来承受,就达到了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许多人并没有达到,因为这些人心中没有“他人”的位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私自利。“自利”一词在单独使用时并不是贬义,它只是表示一种行为特点。人人都具有自利的倾向,而且要有自利的能力,才可以生活。但“自私自利”表示的是“自私”,而“自私”则是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就是在任何情况下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感受、要求和愿望,要求一切都以自己的意愿来体现。自私自利的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设定对自己有利的标准。所以,有时候有人虽知道不能以己所不欲待人,但还是做了对别人不好的事。反之,一个能够经常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来思考问题、善于体谅他人的人,他的行为常常会符合“道德黄金律”的基本要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是告诉我们不能做什么,还没有提出能做什么和鼓励做什么。孔子又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起来,构成可普遍化的要求,就是要“推己及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讲满足自己的欲求和愿望的时候,也希望并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只要你自己所欲求的,哪怕你还没有满足或实现,也希望别人能实现。当然,它和“先人后己”还是不一样的。“先人后己”是很高的道德标准,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道德的基本标准,体现了“道德黄金律”的第二个层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你不愿自己受到恶待,就不要恶待别人。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自己好的同时,也希望他人更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命令人不许做不道德的事情,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人要追求高尚,做一个主动帮助别人的人。
       
      1.下列各项对“道德黄金律”解释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3分)(    )
      A.是针对社会转型事情提出的公共道德基本原则。
      B.是世界各民族间相同的待人态度和方式的标准。
      C.是有普遍适应性的人人都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
      D.是孔子最早总结出的有伦理智慧的世界性理论。
      2.文章阐释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下列阐释不符合文章的一项是(3分)(     )
      A.文中画横线的话的意思是:如果别人对待你的行为让你不满意,那么你就坚决反击,不要让别人有可乘之机。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人们不要把自己感到厌恶的东西,再加到别人身上,让别人来承受。
      C.“自私自利”是一种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者的行为,常常达不到符合“道德黄金律”的行为准则。
      D.有些人之所以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中心,而忽视他们相关者的利益。
      3.综观全文,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
      A.社会转型时期,仍应要求人们遵守道德的普遍准则,准则的核心是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B.在新时期,必须确立和推行中国的“道德黄金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C.孔子“推己及人”的思想和世界各个民族“待人如己”的准则是一致的,这个思想对当代社会道德的规范有积极意义。
      D.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研究社会道德规范原则时,应当重视对中国传统道德中有益成分的继承与弘扬。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完成4~8题。(21分)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郡人也。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缺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
      或劝谧修名广交。谧以为“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①,然后为名乎”。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或有箴其过笃,将损耗精神。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
      城阳太守梁柳,谧从姑子也,当之官,人劝谧饯之。谧曰:“柳为布衣时过吾,吾送柳不出门,食不过盐菜,贫者不以酒食为礼。今作郡而送之,是贵城阳太守而贱梁柳,岂中古人之道?是非吾心所安也。”
      时魏郡召上计掾,举孝廉;景元初,相国亦尝诏之,谧皆不应。其后武帝频下诏敦逼不已,谧上疏自陈,辞切言至,遂见听许。自表求帝借书,帝送一车书与之。太康三年卒,时年六十八。所著甚多,并重于世。(《晋书•皇甫谧传》)
      【注释】①鞅掌:事务繁杂。
      4.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修身笃学,自汝得之       笃:重视,专心
      B.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   稼穑:种植和收割,泛指农业生产劳动
      C.耽玩典籍,忘寝与食       耽玩:潜心玩味
      D.自表求帝借书          表:表达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何尔鲁钝之甚也      甚矣,汝之不惠
      B.心不入道,无以慰我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C.当之官,人劝谧饯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D.所著甚多,并重于世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皇甫谧原来不好学,游荡无节制,经过叔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诲,终于受到感激,从此勤学不辍。
          B.有人规劝皇甫谧追求美名,到官府广交朋友,皇甫谧则认为身处田园也可享受尧舜的思想,不必因看重名利而走向仕途。
          C.皇甫谧与梁柳有亲戚关系,当梁柳要去就任城阳太守的时候,有人劝皇甫谧为梁柳饯行,而皇甫谧仍然遵守古人的做人之道:贫者不把酒食作为礼节。
          
      D.官府、相国和皇上都多次征召皇甫谧出来做官,皇甫谧都没有应召。在皇上下诏敦促催逼不止的情况下,皇甫谧上奏不做官,结果不但被允许,还赐给一车书。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3分)
       
      (2)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3分)
       
      (3)今作郡而送之,是贵城阳太守而贱梁柳,岂中古人之道?是非吾心所安也。(4分)
      8.用“/ ”为下面的句子断句(2分)
         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缺何尔鲁钝之甚也!
      (二)诗歌阅读(9分)
      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树栖鸦”写的是夜深人静,鸦雀无声,静谧中透出一片死寂。
          B.“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让人联想到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C.“今夜月明人尽望”描绘了十五之夜,月色明朗,人们放眼远望,心境开阔。
          D.在炼字上,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静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2)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也是以“月”为意象进行表达。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中的“情”与本诗之情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6分)
      10.补写下列古诗文中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 )
      (1)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2)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               ,            
      ”,今人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3)人们常用屈原《离骚》中的诗句“                ,                
      ”来表达对理想、对事业的矢志不渝、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                   
      ,可谓好学也已。”(《<论语>选读》)
       
                       乙       选考题(28分)  
                请在以下三、四两大题中任选一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11~14题 
      土地    韩少功
      吃着自己种出来的瓜菜,觉得他们每一样都有来历,每一样都有故事。什么时候下的种,什么时候发的芽,什么时候开的花……往事历历在目。
      虫子差点吃掉了新芽,曾让你着急。一场大雨及时解除了旱情,曾让你欣喜。转眼间,几个瓜突然膨胀了好几圈,胖娃娃一般藏在绿叶深处,不知天高地厚大乱家规,大哭大笑又大喊大叫,必定让你惊诧莫名。
      有时候,瓜藤长袖飘飞,羽化登仙,一眨眼就缘着一根电线杆攀向高高蓝天,在太阳或月亮那里开花,让你搬来椅子加上梯子,仍然望天兴叹。你看见一条弯弯的丝瓜挂在电线上,像电信局悬下来一个野外的话筒:刚才是谁在这里通话而且是与谁通话?或者说这么多电话筒从瓜藤下来,从土地里抛出来,一心想告知我们远古的秘密却从来无人接听?
      你想像根系在黑暗的土地下嗞嗞嗞嗞地伸长,真正侧耳去听,它们就屏住呼吸一声不响了。你想象枝叶在悄悄地伸腰踢腿挤眉弄眼,猛回头看,它们便各就各位一本正经若无其事了。你从不敢手指瓜果,怕它们真像邻居老吴伯说的那样一指就谢,怕它们害羞和胆怯于是气呼呼地不再合作,总之,它们是有表情的,有语言的,是你生活的一部分,最后来到餐桌上,进入你的口腔,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这几乎不是吃饭,而是游子归家,是你与你自己久别后的团聚,也是你与土地一次交流的结束。
          
      你会突然想起以前在都市菜场里买来的那些瓜菜,干净、整齐而且陌生,就像兑换它们的钞票一样陌生。它们也是瓜菜,但它们对于享用者来说是一些没有过程的结果,就像没有爱情的婚姻,没有学习的毕业,于是能塞饱你的肚子却不能进入你的大脑,无法填注你感情的空空荡荡。难怪都市里的不少孩子都不识瓜菜了,鸡蛋似乎是冰箱生出来的,白菜似乎是超级市场里长出来的,看见松树就说是“圣诞树”,看见鸭子就说是“唐老鸭”。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这真是让人遗憾。
      什么是生命呢?什么是人呢?人不能吃铜铁和水泥,更不能吃钞票,而只能通过植物和动物构成的食品,只能通过土地上的种植与养殖,与大自然进行能量的交流和置换。这就是最基本的生存,就是农业的意义,是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只能以土地为母的原因。英文中culture指文化与文明,也指种植和养殖,显示出农业在往日文化与文明中的至尊身份和核心地位。那时候的人其实比我们聪明。总有一天,在工业化和商品化的大潮激荡之外。人们终究猛醒过来。终究会明白绿遍天涯的大地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得多。
      那才是人类culture又一次伟大的苏醒。
       
       11.根据原文,概括“土地”两层含义的要点(每点不超过8个字)。(共4分)
       
      12.“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从全文看,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内涵?(不超过40个字)(共6分)
       
      1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12分)
        (1)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6分)
       
        (2)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6分)
       
      14.归纳本文的主旨。(6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15-18题。
      在北地,考验他的人格的,是比杀头更严峻的诱降。诱降决无刀光剑影,却能戕灭一个人的灵魂。但见,各种身份的说客轮番登门,留梦炎,就是元人打出的第一张“王牌”。
          
      留梦炎是谁?此公不是凡人,想当初,他和文天祥,曾同为南宋的状元宰相。然而,两人位同志不同,就是这个留大宰相,早在1275年的临安保卫战中,就伙同权奸陈宜中,暗里策划降元。为此,他极力干扰文天祥率军驰卫,而后又弃城、弃职逃跑。待到临安沦陷,他又拿家乡衢州作献礼,摇身变成元朝的廷臣。
      留梦炎一见文天祥,就迫不及待地推销他的不倒翁哲学。他说:“信国公啊,今日大宋已灭,恭帝废,二帝崩,天下已尽归元朝,你一人苦苦坚持,又顶得了什么用呢?那草木,诚然还是赵家的草木,那日月,却已经是忽必烈大汗的日月了。”
      天祥转过身去,只给他一个冷背。真的,你让葵藿如何与狗尾巴草对话?你让铁石如何与秽土论坚?留梦炎之流的后人对乃祖的投降哲学又有发挥,最形象,最真白的是“有奶便是娘”。岂知这种“奶”里缺乏钙质,他们的骨头永远不得发育。此辈精神侏儒,哪里识得文天祥的“千年沧海上,精卫是吾魂!”哪里配闻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不识相的留梦炎仍然摇唇鼓舌,聒噪不已。天祥不禁怒火中烧,他霍然转身,戟指着留梦炎痛骂:“你今天来,就是给我指这条出路的吗?你这个卖国卖祖卖身的奸贼,你,身为大宋重臣而卖宋,可是卖国?身为衢州百姓而卖衢州,可是卖祖?身为汉人而卖汉节,可是卖身?……”
      “你、你、你,老夫本是一番好意,你不听也罢,凭什么要血口喷人?”留梦炎饶是厚脸昧心,也搁不住文天祥的这一番揭底剥皮,当下脸上红白乱窜,低头鼠窜而去。
      ——(卞毓芳《文天祥千秋祭》节选)
       
        15.文段开头说“是比杀头更为严重的诱降”,为什么?(4分)
        
        16.在选文的第二段,作者较详细地介绍留梦炎的身世、经历,有什么作用?(4分)
        
        17.本文在写作技巧上有什么特点?(6分)
        
        18.你对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怎样理解的?谈谈你的看法。(14分)
       
      Ⅱ卷   表达与交流(共77分)
      五、(17分)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在不久前结束的28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空手套白狼,在一些原本没有任何优势的项目上斩金夺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突破。
          B.走过场是不行的,一定要认真自查,查出问题后,再研究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会来检查的。
      C.李洪志一伙,当面锣,对面鼓,明里装人,暗里弄鬼,打着替人治病消灾的幌子,做尽了祸国殃民、丧尽天良的勾当。
      D.令人瞩目的110米栏比赛结束了,我国选手刘翔以绝对优势获得冠军,美国、法国、古巴等所有选手只能望其项背,眼睁睁的看着刘翔冲刺。
        
        20.请纠正下面标题的错误并说明理由。(共6分)
         (1)深夜偷钓丧命  亡妻愤然上告(2004年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粤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山腰中学2006-2007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检测\语文版』  下一个『高明纪念中学2006-2007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