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八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初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班别:姓名:学号:题 号 一(1-4) 二(5-9) 三(10-13)(14-18) 四(19) 附加题 合计得 分 说明:1.全卷共7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6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00分。3.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
试题预览
"初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班别:           姓名:            学号:  
  

题 号

(1-4)

(5-9) 三

(10-13)     (14-18)            

(19)
附加题
合 计
得 分


说明:1.全卷共7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6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00分。
3.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试卷上,但不能用铅笔或红笔。
一、基础整合(l2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3分)
A、阻遏(è)    寒噤(jìn)    诘问(jié)      狼藉(jí)
B、提防(tí)   霹雳(lì)     蹒跚(shān)     取缔(dì)
C、骷髅(gū)   滞笨(zhì)    颓唐(tuí)      琐屑(xiè)
D、掳走(lǔ)   踌躇(chú)    愧怍(zuò)      惶恐(wǎng)
2.下列成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错别字应改为:    ;(2分)
A、转弯抹角    B、张惶失措    C、深不可测    D、不能自已
3.为下面这段新闻拟一个能概括其核心内容的标题,字数在20字以内(含标点符号)。(2分)
北京时间2004年8月28日凌晨2点40分,雅典奥林匹克运动场,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铭记的时刻,刘翔在奥运会男子110米跨栏决赛中以12秒91的成绩获得了奥运金牌,实现了中国在奥运会男子田径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
答:                                                                                 
4.班上准备开展题为“话说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参考资料《感动中国2004年颁奖词》(节选),按后面要求做好准备。(5分)
感动中国2004年颁奖词 (节选)
任长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⑴请你从读过的文学名著中推荐一位令自己感动的英雄人物。(2分)
人物姓名:           作品名称:《                                   》
⑵写一段简短的话,向同学们介绍这位令你感动的英雄人物。要求像“颁奖词”一样简洁流畅,既能概述其主要事迹,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3分)
答:                                                                                  
                                                                                      
                                                                                      
二、古诗文阅读 (19分)
5.默写古诗文。(9分)
⑴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1分)
⑵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1分)
⑶存者且偷生,                        。(1分)
⑷杜甫在《望岳》中写出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两句诗是
                ,                 。(2分)
⑸把杜甫《春望》默写完整。(4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指出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
  A、便舍船/屋舍俨然                  B、寻向所志/寻病终
  C、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              D、香远益清/精益求精
阅读刘禹锡的《陋室铭》,完成第7至9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                                                   
⑵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8、用原文语句回答下面问题。(2分)
“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限四个字)
9、文章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一种             的节操和             的情趣。(2分)
三、现代文阅读。(29分)
(一)两位父亲的背影(14分)
(甲)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棚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于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乙)……母亲高兴地点上小油灯,我便逐字逐句地朗读《背影》。当我念到那位父亲为远去的儿子买橘子,蹒跚地穿过铁道,又爬上月台,儿子瞧着他的背影流眼泪的时候,我母亲竟也哭了。我念完了,她还久久不平静。过了一会儿,她说:“这书写得太真切了。就像你爹去高丽国,每次我看着他跨过东河大桥,他只留给我一个背影,我这一辈子看了他多少背影!可现在,一连三年没见他的背影了!”
那时,我爹在朝鲜手头拮据,为了把路费节省下来,给家多捎几个钱,已经三年不回家了。所以母亲谈及,格外伤心。母亲的眼泪,使我也想起爹的背影,并月在以后的多年,不断忆起那个背影:一个中等个儿,头戴褐色毡帽,身穿深灰色的粗布夹袍,上罩着线呢马褂,肩上背着一个土色帆布旧钱褡子,出了家门,脚步匆匆,只见褡子的一头在他背上鼓鼓囊囊,那里面装着煮熟的鸡蛋、甜饼,还有母亲亲手给他做的纳底鞋。
……
爹的这个背影,长久不变,直到他接近60岁的时候,我仍然追着他过大桥,不过那时,那背影已不是那么挺直和硬朗,脚步也蹒跚起来了。唉,那是多么悲凉的背影!当我懂得一点人生以后,我常想,有谁能够把我爹的背影写出来啊?
没有料到,后来我自己踏上了文学工作之路。自然,我常常想到我爹的背影,他已经去世了,我却一直没有找到一支顺手的笔。于是自怨自艾,觉得对不起我爹,他用血汗养育了我,可是我报答了他什么?我也对不起从很早就对我抱着期望的可怜的母亲啊!
10.请用横线在(甲)(乙)两文中画出描写背景的语句。(2分)
11.(甲)文两次写“我”流泪,其原因不完全相同:前者侧重于为                            
  而流泪,后者侧重于为                                而流泪。(4分)
12.(乙)文写“我母亲竟也哭了”,其原因有两个:一是                                    ;
  二是                                                                      。(4分)
13.(甲)(乙)两文所表达的感情不同,(甲)文侧重于表达                                  ;
(乙)文侧重于表达                                                (4分)
(二) 沉默的竹笛(15分)
     16岁一个忧伤的春夜,我躺在集体宿舍临窗的床铺上。A洁白的月光潮水一般漫进窗户,清冷的微风捎来潮湿的花香。我陷入少年无端的愁闷思绪里,分外孤单寂寞。这时,一缕悠扬的笛声由远而近,停留在我的耳畔。那笛声仿佛是清澈的泉水,流过神话中迷人的花园,一路上集合了蝴蝶和黄莺的梦想,决心要给我的心灵来一次彻底的洗礼。我陶醉在悦耳的笛声里,忧伤早已悄悄地散去,心情澄澈空明。那晚,我的心中暗暗地滋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做一个快乐的吹笛手。
     好长一段日子,我为能拥有一枝笛子而心神恍惚。终于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从一个摆地摊的老人那里买到了我盼望已久的竹笛。
     第一次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是我人生中最美丽的一个下午。我清楚地记得我吹着竹笛走在乡村田野上的情景:B落日如一颗水灵灵的红草莓点缀在暮霭笼罩的山尖,横过头顶的归鸟翅膀上涂着夕阳粉红的胭脂,嫩绿的小草在晚风中飘动,像是生命活泼的舞蹈。我一边吹着竹笛——显然是不成曲调的呜呜声,一边大踏步地把苍茫暮色下的动人风景甩在身后。这时我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漂泊天涯的江湖侠客,心里汹涌着英雄纵横天下的豪情。
     从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开始,我就决心把自己训练成一个优秀的吹笛手。为了学会吹笛子,我付出了许多汗水和心血。清晨,我常常拿着竹笛,跑到学校后面的山坡上,对着葱郁的群山大声吹着,让笨拙的笛声唤醒崭新的一天。深夜,同学们沉浸在梦乡里,只有我坐在空旷的操场上,如痴如醉地吹着竹笛。笛声一点也不悠扬动听,但我吹得特别认真。竹笛在人家手里是一根音乐的神奇魔术棒,在我的手里却成了一根没有灵感的干枯竹枝。唉,想不到吹笛竟会是这样的艰难。
     在一次班会上,班主任老师要求每个同学表演一个节目。几个调皮的同学就恶作剧地起哄,要我为大家表演吹笛子。天哪,我根本吹不成一首完整的曲子,但强烈的自尊心迫使我孤注一掷。面对全班同学,我终于勇敢地拿起了竹笛,涨红了脸,坚持着把最后一个音符吹完,便逃出了教室。在无人的山坡上,我抚摸着被泪水浸润的竹笛,伤心欲绝。从那以后,我发誓再也不吹笛子了。
     后来,那枝带给我幸福和耻辱的竹笛一直静静地悬挂在我的窗前。岁月悄然而过,多少年后,当我凝眸竹笛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回想少年时代的往事。有些梦想是永远不会开花结果的,但播种梦想的人从不放弃流汗流泪的机会,只是因为生命里那些动人的细节丰富了生命的内涵。沉默的竹笛啊,我无心再次吻你于唇,吹一曲欢快的歌谣,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你便足够了,你的沉默其实高奏着我对少年烂漫心事的凭吊和酸涩的回忆。

14.全文以竹笛为线索,叙述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填空。(2分)
    忧伤 → 恍惚 →              →             → 感悟
15.文章围绕“竹笛”写了哪几件事?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答:                                                                                  
                                                                                      
16.本文景物描写很精彩,请从文中A、B两处选择一处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3分)
答:选    。 赏析:                                                                   
                                                                                      
17.文中的“我”一心想做个“快乐的吹笛手”,到后来那枝竹笛却“沉默”了。你能找到哪几点原因?请把它写下来。(3分)
答:                                                                                  
                                                                                      
18.作者从自己的经历中感悟到人生的一些真理,品读文章,你又有什么新的感悟?请结合你的经历回答。(3分)
答:                                                                                  
                                                                                      
   
 四、作文(40分)
19、请以“          的乐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文章。
要求:⑴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⑵文体自选;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题目:                   










                                                                             100









                                                                                        200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高三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下一个『《齐桓晋文之事》练习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