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测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测试卷(高二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测试卷先秦诸子部分一解释划线字(任选八题1×8)1丈夫之冠也,父命之。2今日病矣。3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4人不得,则非其上。5无他,利与善之间也。6涂有饿殍而不知发。7久要不忘平生之言。8躬自厚则薄责于人,则远怨矣。9叔孙武叔毁仲尼。10明日,子路行以告。二、翻译3×41、举直
试题预览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测试卷
先秦诸子部分
一解释划线字(任选八题1×8)
1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2今日病矣。
3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4人不得,则非其上。
5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6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7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8躬自厚则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9叔孙武叔毁仲尼。
10明日,子路行以告。

二、翻译3×4
1、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2、君子之于天下也,

3、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三、回答问题2×4
1、孔子说过:“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说过“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看法,




2、孟子说:“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小说部分32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3题。
时宝玉尚未做完,才做了“潇湘馆”与“蘅芜院”两首,正是“怡红院”一首,起稿内“绿玉春犹卷”一句,宝钗转眼瞥见,便趁众人不理论,推他道:“贵人因不喜‘红香绿玉’四字,才改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子偏又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他争驰了?况且蕉叶之典故颇多,再不想一个改了罢,“宝玉见宝钗如此说,便拭汗说道:“我这会子说想不起什么典故出处来!”宝钗笑道:“你只把‘绿玉’的‘玉’改作‘蜡’字就是了。宝玉道:‘绿蜡’可有出处?”宝钗悄悄地咂嘴点清头笑道:“亏你今夜不过如此,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唐朝韩翊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干’都忘了么?”宝玉听了,不觉洞开心臆,笑道:“该死,该死!眼前现成的句子竟想不到。姐姐真是‘一字师’了!从此只叫你师傅,再不叫姐姐了。“宝钗也悄悄地笑道:“还不快做上去,只姐姐妹妹的!谁是你姐姐?那上头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呢。”一面说笑,因怕他耽延工夫,遂抽身走开了。
宝玉续成了此诗,共有三首。此时黛玉未得展才,心上不快。因见宝玉构思太苦,走至案旁,知宝玉只少“甲”一首,因叫他抄录前三首,却自己吟成一律,写在纸条上,搓成个团子,掷向宝玉跟前。宝玉打开一看,觉得比自己做的三首高得十倍,遂忙恭楷眷完哇上。元妃看道是:
有凤来仪
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
竽竽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迸砌防阶水,穿帘碍鼎香。
莫摇分啐影,好梦正初长。
蘅芷清芬  
蘅鞭满清苑,萝薜助芬芳。
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湿衣裳。
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怡红快绿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
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清烟。
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元妃看毕,喜之不尽,说:“果然进益了!”又指“乙”一首为四首之冠,遂将“浣葛山庄”改为“稻香村”。又命探春将方才十数首诗,另以锦笺誉出,令太监传以外厢。贾政等看了,都称赞不已。
1、“金殿对策”的意思是(    )3分
A、在大殿之上接受了做皇妃的姐姐的当面测试。
B、在皇宫参加皇帝主持的科举殿试。
C、在宫廷中为国家大事出谋划策。
D、在宫廷中与文武大臣一同商讨政事国策。
2、文中“甲”“乙”两处应真入的内容是(    )3分
A、甲:杏帘在望  乙:稻香村
B、甲:稻香村  乙:杏帘在望
C、甲:杏帘  乙:杏帘在望
D、甲:杏帘在望  乙:杏帘
3、作者写宝钗是宝玉的“一字师”,黛玉代宝玉作“杏帘”诗,表达意图是(    )3分
A、宝钗关心宝玉,并不在乎是否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黛玉也关心宝玉,但更关心自己才华的展示。
B、宝钗比黛玉文学功底更深厚,为人处世更谦虚。
C、宝钗和黛玉都非常关心宝玉,而且都比宝玉更有才华。
D、以宝钗、黛玉的过人才华反衬宝玉的才疏学浅。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4—7题。
何藩台听了这话,越想越气。本来躺在床上抽大烟,站起身来,把烟抢一丢,豁琅一声,打碎一只茶碗,泼了一床的茶,褥子潮了一大块。三荷包见他来的凶猛,只当是他哥哥动手要打他。说时迟,那时快,他便把马褂一脱,卷了卷袖子,一个老虎势,望他哥怀里扑将来。何藩台初意丢掉烟枪之后,原想奔出去找师爷,替他打禀帖给抚台告病。今见兄弟撒起泼来,一面竭力抵挡,一面嘴里说:“你打死我罢!”起先他兄弟俩斗嘴的时候,一众家人都在外间,静悄悄的不敢则声。等到后头闹大了就有几个年纪大些的二爷进来相劝老爷放手;一个从身后抱住三老爷,想把他拖开,谁知用了多大的力也拖不开。还有几个小跟班,不也进来劝,立刻奔到后堂告诉太太说:“老爷同了三老爷打架,拉着辫子不放。”太太听了,这一吓非同小可!也不及穿裙子,也不要老妈子搀,独自一个奔到花厅。众跟班看见,连忙打帘子让太太进去。只见他哥儿俩还是揪在一块,不曾分开。太太急得没法,拼着自己身体奔向前去,使尽生平气力,想拉开他两个。那里拉得动!一个说:“你打死我罢!”一个说:“要死死在一块儿!”太太急得淌眼泪说:“到底怎么样!”嘴里如此说,心上到底帮着自己的丈夫,竭力的把他丈夫往旁边拉。何藩台看太太这个样子,心早已软了,连忙一松手,往旁边一张椅子上坐下。
4、说说画线词语在表现人物形象方面所起的作用。
                                              
                                              
                                              
5、从文中画线句子体会众跟班拉架时的心态?5分
                                              
                                              
                                              
6、你觉得兄弟俩打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分
                                              
                                              
                                              
7、结合课文,谈谈你对“兄弟阋墙”的理解?5分
                                              
                                              
                                              
四、综合部分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
《论语.子路》里有句名言:“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说,作为君子,要善于调节和各种矛盾冲突,要善于跟别人和谐相处;但与此同时,自己也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的独立见解和风格,而不能随风倒随大流。
这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以前的古代中国,但是却被古今中外的许许多多人所认同。有的学者说,“和而不同”的思想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你怎样看待呢?请以“和而不同”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之内。

参考答案
一、解释
1、 男子 2、倦困 3、“纳” 4、责怪、非难 5、距离、差别 6、“途” 7、“约”贫困 
8、离开 9、诽谤 10、第二天
二、翻译
1、选拨正直的人安置到邪恶的人之上,能够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
2、小心办好学校教育,反复向学生讲明孝敬老人,顺从兄长的道理,头发花白的人就不用自己在路上背负东西了。
3、人世间的一切道理,我的本性中都具备了,反省自己,自己是真诚的,再没有比这更大的快乐了。
三、1、要点  A解释  B本质相通,否定、肯定2、要点 A翻译B仁爱之心,只不想不想,没有能不能关键句为
(一)、1、B  2、D  3、C
(二)、4、刻划心理  “脱”:一不做二不休  “卷”:临战前的准备  “扑”象对敌人一样凶残5、私事不便插手,只能“静悄悄的不敢叫声”,再不拉架会出事,甚至可能丢饭碗。拉不开,只能让自家人调节。总之,依情况行事。6、金钱关系7、言之有理即可
四、综合部分(按高考作文要求)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2006三元区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语文质检』  下一个『第四单元复习与训练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