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田家炳中学200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doc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盐城市田家炳中学200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doc(高三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盐城市田家炳中学2006届高考模拟语文试题(2006.05)第一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编程煸炒贬谪痛砭时弊翩跹起舞 B.拮据狙击拘泥鞠躬尽瘁囤积居奇 C.咽喉呜咽哽咽狼吞虎咽咽气吞声 D.鞭笞妍媸痴迷嗤之以鼻龇牙咧嘴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
试题预览
"盐城市田家炳中学2006届高考模拟
     语文试题    (2006.05)

第一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编程   煸炒   贬谪   痛砭时弊   翩跹起舞
 B.拮据   狙击   拘泥   鞠躬尽瘁   囤积居奇
 C.咽喉   呜咽   哽咽   狼吞虎咽   咽气吞声
 D.鞭笞   妍媸   痴迷   嗤之以鼻   龇牙咧嘴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临近高考了,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要合理地安排好学习时间,做到劳逸结合,一张一驰。
B.“网上阅卷”改革了传统的阅卷模式,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扫描技术,实现了全程监控,提高了阅卷质量。
C.1月14日晚,青岛海啸球迷协会200多名英超铁竿球迷欢聚一堂,一起观看了英超曼城--德比大战,协会的10多名足球宝贝还到现场热舞助兴。
D.中华民族是礼义之邦,历来讲究礼义廉耻忠孝仁爱,现代的中学生应当牢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20分钟的发言中,作为课题组主要负责人,侯祥麟抖擞精神,字斟句酌、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我国油气的特点。
B.接受卫视记者采访的这位本年度高考理科状元侃侃而谈他在高中的各种生活以及自己在学习上的各种经验、教训。
C.外企职员王芳从大学时就是学校BBS星座版的资深版主,工作后对星座占卜和网络算命依然是乐此不疲
D.年过八旬的抗日战士郭光说,我作为一名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听了总书记的讲话,真是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乱收费的存在,既有认识不到位、经济利益驱动的原因,也有教育体制不健全、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监督检查不严等原因造成的。
B.神六飞天对于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和国际地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C.过去的一年中,美元汇率在全球外汇市场上一路下滑和人民币在国际上信誉日增,一直是金融专家和媒体关注和评说的话题。
D.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协同合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合作”即互相配合做某件事和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二、(9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 题。
手机病毒
    手机病毒是一种以手机为攻击目标的电脑病毒。它以手机为感染对象,以手机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为平台,通过病毒短信等形式,对手机进行攻击,从而造成手机异常。世界首例手机病毒“VBS.Timofnica”,2000 年6月发现于西班牙。该病毒会通过运营商的移动系统向系统内任意用户发送辱骂短信。
总的来说,手机病毒通过三种途径进行攻击造成危害。一是攻击手机本身系统,影响其正常服务。这是手机病毒目前的主要攻击方式,主要以“病毒短信”的方式发起攻击。用户在网站上注册了带有病毒程序的短信服务,会收到由乱码组成的病毒短信,并无法对短信进行操作,因为任何操作都会导致关机等异常情况。二是通过信息传播感染其他手机,对主机造成破坏。“卡比尔”病毒就属于这种类型。“ 卡比尔”病毒能通过手机的蓝牙设备传播,使染毒的蓝牙手机通过无线方式搜索并传染其他蓝牙手机。病毒发作时,手机屏幕上会显示“Caribe-VZ29/a”字样,中毒手机的电池将很快耗尽,蓝牙功能丧失。三是攻击和控制“网关”,向手机发送垃圾信息,致使网络运行瘫痪。“网关”是网络与网络间的联系纽带。如果手机病毒编写者能找到手机网络中的网关漏洞,编写病毒攻击网关,一旦攻击成功,将对手机网络造成影响,使手机的所有服务都不能正常工作。
由于缺乏系统统计,手机遭受病毒攻击的程度还难以做到比较准确的量化,但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零星报道。金山反病毒中心的数据显示,从2001 年到2004 年,国内针对手机的破坏程序和病毒增加了2.5 倍。具备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增多,给黑客传播手机病毒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渠道。美国加特纳公司分析家帕斯卡托里预测,到2006年,手机病毒问题的严重程度将与今天的传统电脑病毒问题相当。
研究人员曾在实验室中进行过模拟,以评估手机病毒可能造成的危害。实验显示,通过手机号码簿发信息,可以使病毒大批量复制。病毒有可能使未经授权的用户获取手机密码或访问存储在手机中的重要数据信息。黑客还有可能利用病毒实现对手机的操纵,任意拨打电话或发送信息。此外,病毒还有可能删除手机中的全部内容,或将每次通话都进行录音。有专家认为,由于手机涉及个人隐私,手机病毒在信息安全方面的危害将超过电脑病毒。
(选自《新华电讯》)
5. 下列对手机病毒“卡比尔”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卡比尔”是世界上的首例手机病毒,2000 年6 月在西班牙首先发现的。
B. 用户在网站注册带“卡比尔”病毒的短信服务,可使同型号的手机传播它。
C.“卡比尔”可以感染手机的蓝牙设备,并能自动搜索传给其他蓝牙手机。
D. 手机感染“卡比尔”后,手机短信显示固定的字,蓝牙功能部分丧失。
6.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手机病毒的传播目前有三种方式,都会使手机系统异常,不能享受正常服务。
B.“网关”是网络与手机间联系的纽带,是手机病毒攻击的主要对象。
C. 具备上网功能的手机是手机病毒首先攻击的对象,给黑客提供了方便的渠道。
D. 手机病毒可以使未经授权的用户获取手机密码或访问手机储存的信息。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手机只要使用就必须在通信网络上运行,所以手机病毒更容易传播。
B.目前,全球手机超过了电脑,手机病毒造成的危害也会像今天的电脑病毒一样严重。
C.今天的手机病毒可以获得手机用户的密码或访问存储在手机中的重要数据信息。
D.手机用户防止手机病毒较好的方法是不打开来历不明的短信,且直接删除陌生短信。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苏世长,京兆武功人。十余岁,上书周武帝,帝异其幼,问读何书,对“治《孝经》《论语》”。帝曰:“何言可道?”答曰:“为国者不敢侮于鳏寡。为政以德。”帝曰:“善。”令于兽门馆读书。 
   入隋,为长安令 ,数条奏便宜。后为王世充太子太保,与豆卢行褒戍襄阳。高祖与之旧,数遣使者谕降,褒辄杀之。 
   洛阳平,世长始与豆卢行褒归,帝诛褒而诮世长,顿首谢曰:“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禽之,万夫敛手。岂有获鹿后忿同猎者,问争肉罪邪? 且武功旧人,乱离以来,死亡略尽,唯臣得见太平。若杀之,是绝其类。”帝笑释之。授玉山屯监。与语平生,调之曰:“卿自谓佞邪,直邪?”对曰:“愚且直。”帝曰:“若直者,何为背贼归我?”对曰:“洛阳平,天下为一,臣智穷力竭,乃归陛下。使世充不死,臣据汉南,尚为劲敌。”帝大笑,嘲曰:“何名长而意之短,口正而心之邪?”世长曰:“名长意短,诚如圣旨。口正心邪,不敢奉诏。昔窦融以河西降汉,十世侯之;臣举汉南以归,唯蒙屯监。”帝悦,拜谏议大夫。世长有机辩大率如此。
   从猎泾阳,大获。帝入旌门,顾谓朝臣曰:“今日畋,乐乎?”世长曰:“陛下废万机,事游猎,不满十旬,未为乐也。”帝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邪?”曰:“为臣计则狂,为陛下计则忠。”  侍宴披香殿,酒酣,进曰:“此炀帝作邪?何雕丽若此!”帝曰:“卿好谏似直,然诈也。岂不知此殿我所营,乃诡云炀帝邪?”对曰:“臣但见倾宫、鹿台,非受命圣人所为者。陛下武功旧第,才蔽风雨,时以为足。今因隋之侈,民不堪命,以归有道,陛下宜刈奢淫,复朴素。今乃即其宫加雕饰焉,欲易其乱,宁可得乎?”高祖深然之。
世长简率无威仪。初在陕,邑里犯法不能禁,乃引咎自挞于市,五伯疾其诡,鞭之流血,世长不胜痛,呼而走,观者咸以为笑,议者方称其诈。
贞观初,使突厥,与颉利争礼,不屈,拒却赂遗,朝廷壮之。后出为巴州刺史,舟败,溺死。
……
赞曰:始唐有天下,惩刈隋敝,敷内谠言,而世长仇然献忠,时主方褒听,藉以劝天下,虽触禁忌,而无忤情。及祸乱已平,君位尊安,后者视前人之为,犹以耿论期荣,故时时遭斥让,为所厌苦。非言有巧拙,所遭之时异也。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帝诛褒而诮世长,顿首谢曰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莫忘
B.乃诡云炀帝邪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五伯疾其诡                       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
D.欲易其乱,得乎                   秦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世长有机辩”的一组是(   )
①为国者不敢侮于鳏寡。为政以德。
②岂有获鹿后忿同猎者,问争肉罪邪?
③为臣计则狂,为陛下计则忠。
④酒酣,进曰:“此炀帝作邪?何雕丽若此!”
⑤何名长而意之短,口正而心之邪?
⑥世长仇然献忠,时主方褒听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
A.苏世长少小爱读书,有胆魄,十余岁就上书皇上,谈治国之道,深受周武帝赏识。后历经隋唐两代,以机辩敢谏著称。
B.苏世长曾出使突厥,与突厥首领抗争,拒绝对方索礼的要求,朝廷认为他勇敢。
C.苏世长在陕引咎自挞,围观的人讥笑议论他诡诈,他不能忍受,呼叫着逃跑了。
D.作者认为苏世长敢于进言,且多被采纳,而后来不少人进谏却多遭斥责,是时代情况不同了,而非劝谏技巧有高低。

第二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一卷中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高祖与之旧,数遣使者谕降,褒辄杀之。 
                                                                            
(2)昔窦融以河西降汉,十世侯之;臣举汉南以归,唯蒙屯监。
                                                                            
(3)今因隋之侈,民不堪命,以归有道,陛下宜刈奢淫,复朴素。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问题。(8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永州愚溪作者住宅以西。
(1)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联写景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作简要分析。(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                    。 
(王勃《滕王阁序》)     
(2)人们在比喻细致入微的思想教育时,常爱引用“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俗语和“              ,             ”(杜甫诗)的诗句。人们在说明当事人往往不能客观地看清全局时,常爱引用苏轼《题西林壁》中的两句                 ,

                 。人们比喻子女的心意不论如何诚挚都不能报答父母的恩情,常引用孟郊《游子吟》中的两句:              ,              。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江 南 雨 巷 
董滇宁 
①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是啊!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辩识来去,不妨就让这江南雨巷的烟雨旧梦浸润你已疲惫的心灵! 
②轻轻地走入小巷。暮春的细雨在两旁的瓦棱上跳跃,忽而又顽皮地跳到青石板的路上,和他们在青石板上的伙伴们嬉闹着、喧哗着。踩在青石板的路上,这一刻,随着细雨,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③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呼吸着空气里的清新,和岁月积淀下来的味道;江南的盛世在烟雨中落下了帷幕,惟有这雨后的江南小巷,褪尽纤华,延展着世人的想象。 
④空气中浸透着静谧。幽远的小巷中,我的移动和杂着雨儿们的跳动,成全了小巷的生动。小巷的两边是安然矗立着的老屋子。一幢幢灰瓦白墙的老屋子,饱受了风雨的侵袭,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黯然。灰白色的墙面在班驳间隐现时光的痕迹,青黑的瓦片耐不住寂寞,邀了几根闲草做伴。 
⑤几间铺子半敞着门面。铺内,几人横靠着帐台边的木柱,正在打盹;忙碌着的小二,手脚极为麻利地端茶递水之间,仿佛都不会激起哪怕一丝尘屑的飞扬。大多数的屋子已是人去楼空,一把铁锁,锁住了一屋子的寂寞春秋。透过门扉间的夹缝,瞅见一口八角的古井,井沿上残留着几片风吹落的树叶;眨眼间,似乎看见一个梳着两条小辫儿的蓝衣少女蹲在井边,手中拿着极粗的衣捶,露出一口极白的牙齿,对着这边轻轻地微笑;一阵风吹过,扫落了井沿的树叶,也带走了姑娘的影象……依然是个空落落的院落,一把生了锈的铁锁! 
⑥雨停了。收起纸伞,听着檐下滴答的水声,由心底升腾起一种恍如隔世的落寞。风儿抚过脸颊,把雨的湿气驻留在我的眼窝。眼前的小巷变的迷蒙,心在此刻却显得犹为的澄净。 
⑦一些墨绿的青苔粘在墙角,吮吸着雨露,淡漠了这多情的江南,绵绵的愁绪。抬眼望去,一只燕子飞掠而去。是否是从王谢堂下飞出的那只?可还能在这物是人非之外,辩识出你的故居吗? 
⑧巷的尽头,是一座小石桥。扶拦上的雨滴落入水中,荡起一层层的涟漪。在繁华与颓废之间,吹箫女子的面庞有了几多的改变?碧波还聚而来的,不是那提着油纸伞的栗色长发,却是那伤心桥下的惊鸿艳影。 
⑨沉浸在江南的幽幽梦幻里,抬头,眼前已是那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街市。回望小巷,雨后的它显得更为平静与安宁。寥落的水泡,在小巷的那头冉冉升空;街市这头袭来一阵强流,一瞬的光景,五彩的霓虹映亮整个天宇,嘈杂与躁动在这个节界中无限延伸!小巷深处隐隐透出的阑珊灯火,闪动着清亮的光芒,也足以照亮夜归人的路!。一座小桥,两方天地,是两势对立下的无奈疏离,也是历史白描地书写下的自然并存!是也罢,不是也罢,小巷犹在,而雨——今年下,明年下,一千年以后,还会下。 
⑩走过雨巷,别无其他,清香盈鼻…… 
14. 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                                    (1分) 
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                                        (2分) 
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1分) 
15.第⑤段既有现实的描绘,又有对历史上的江南小巷曾有过的情景的怀想。请说说作者写井边“姑娘的影象”“似乎”出现又消失的用意。(6分)
                                                                   
16.江南雨巷的特点有哪些?它给人什么感觉?(6分) 
                                                                    
17.第⑨段与上文构成什么关系?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 
                                                                   
六、(15分)
1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要求回答问题。(5分)
近日公布的一项对中、韩和新加坡等亚太国家和地区的817名患者的调查发现,患者中有59%的人将因特网当作他们的医疗信息来源,55%的人表示会与医生讨论他们从媒体上获悉的新医疗信息,37%的人表示在通过媒体了解到特定品牌处方药物后会向医生咨询有关药物的详细情况。专家指出,上述调查结果表明,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患者自主性正在增强,已不单纯依赖医生获取健康信息。由于越来越多的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借助从媒体获得的信息,因此媒体有责任确保其提供的健康信息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概述上述信息①从患者角度:                                         
②从媒体角度:                                         

19.读下面歌颂青春的名言,把它们改造成以“青春”领头的一个连贯的排比句。(5分)
①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李大钊
②青春是不耐久藏的珍宝。                             ——莎士比亚
③春天是一年的青春,青春是生命的春天。               ——雨果
④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
——马克思
⑤啊!青春!青春!或许你美好的全部奥秘不在能够做出一切,而在希望做出一切。                                                ——屠格涅夫

答: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江苏省高淳中学200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doc』  下一个『北京市东城区2005—2006学年度综合练习(三)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