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05—2006学年度综合练习(三)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北京市东城区2005—2006学年度综合练习(三)(高三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北京市东城区2005—2006学年度综合练习(三)高三语文YC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注意事项: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试题预览
"北京市东城区2005—2006学年度综合练习(三)
         高 三 语 文YC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项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庇(pì)护    蹊(qī)跷      恣(zì)意妄为      戛(jiá)然而止
B.桎梏(gù)    拥趸(dǔn)     蛊(gǔ)惑人心      别出机杼(zhù)
C.干涸(kū)    羞赧(nǎn)     断井颓垣(huán)    方枘(ruì)圆凿
D.祛(qū)除    应届(yīng)    觥(guāng)筹交错   色厉内荏(rě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践行 绵里藏针 了以自慰 识时务者为俊杰
B.博弈 敷衍迁就 劳民伤财 多行不义必自毙
C.诽闻 令人心仪 面黄饥瘦 画虎不成反类狗
D.斩获 了无声趣 前倨后恭 解铃还须系铃人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郭敬明的抄袭问题败露之后,一些机构与所谓权威人士竟然继续为他         ,甚至将抄袭命名为“高级模仿”。
②在相同的服务成本和服务条件下,北京消费者比外地多付一倍的移动通讯资费,这种价格政策         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③专家指出,绍兴诸暨市“枫桥经验”中的人民调解,代表着政府预防和         社会矛盾的一个工作方向。
A.辩白    伤害    化解 B.辩白    损害    解决
C.辩解    损害    化解 D.辩解    伤害    解决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刚刚开通的可视电话,可以双向实时传输通话双方的语音和图像信号,实现人们打电话时既能闻其声、又能见其人的梦想,真可谓咫尺天涯。
B.在国家药监局主持核心业务的医疗器械司的两任司长,在半年时间内,先后都因涉嫌受贿被检察机关刑拘。看到这样的报道,令人触目惊心。
C.大城市的居室、办公楼、饭店或娱乐场所的污染程度已经不亚于室外,甚至有过之无不及,然而许多人对此并不很了解甚至是一无所知。
D.35年前,发达国家在联合国做出承诺——富国拿出国民生产总值的0.7%来援助穷国,但富国一味空谈,口惠而实不至,一直未兑现这一承诺。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首都博物馆新馆中,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展品看得观众眼花缭乱,同时被它们所折射      出的北京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艺术魅力深深震撼。
B.准备捐资5亿元免费治疗15万白内障患者的实业家余彭年,对于某地宫员把他捐赠的10台救护车变成自己的座驾感到非常气愤。
C.由于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源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容易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所以用它很容易查验领导干部的品格。
D.如果一群人都在闯红灯只有一个公民停步等候绿灯,而这个仅仅尽了义务的人被当成遵守公德的楷模并广为宣传,这就成了一件很滑稽的事情。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古之圣王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御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仅此则止,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役,修其城郭,则民劳而不伤;以其常正,收其租税,则民费而不病。是故圣王作为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辟怪也。故节于身,诲于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财用可得而足。
当今之主,其为宫室则与此异矣。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以为宫室台榭曲直之望、青黄刻镂之饰。为宫室若此,故左右皆法象之,是以其财不足以待凶饥,赈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也。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也,当为宫室不可不节。
古之圣人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适腹而已矣。故其用财节,其自养俭,民富国治。
今则不然,厚作敛于百姓,以为美食刍豢、燕炙鱼鳖,大国累百器,小国累十器,前列方丈。目不能遍视,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
古之民未知为舟车时,重任不移,远道不至,故圣王为舟车,全固轻利,可以任重致远,其为用财少,而为利多,是以民乐而利之。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劳而上足用,故民归之。
当今之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全固轻利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女子废其纺织而修文采,故民寒,男子离其耕稼而修刻镂,故民饥。人君为舟车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奸邪多则是刑罚深,刑罚深则国乱。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舟车不可不节。
(取材于《墨子·辞过》)
6.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则民费而不病 病:困苦
B.强体适腹而已矣 适:使安适
C.故民归之 归:归附
D.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 恶:罪恶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故节于身,诲于民                     其为宫室则与此异矣
A. B.
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孤寡者冻馁                           奸邪多则刑罚深
C. D.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8.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之圣王)以其常正,收其租税 B.今则不然,(当今之主)厚作敛于百姓
C.(方丈)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 D.(舟车)全固轻利,可以任重致远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古之圣人”生活节俭和“当今之主”奢侈无度的一组是(    )
A.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   B.古之圣人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
       
其财不足以待凶饥,赈孤寡           以为美食刍豢、蒸炙鱼鳖
C.其为用财少,而为利多 D.重任不移,远道不至

       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            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代圣王建造宫室时,只求方便于生活,而不是为了美观和享乐。
B.当今之主讲究宫室曲折多姿和装饰华美,左右的人也都纷纷效法。
C.当今之主以为刍豢、蒸炙、鱼鳖才是真正的美食,实际上吃不到。
D.墨子反对当今之主追求舟车的华美艳丽,提倡俭朴节用的风尚。

第Ⅱ卷(共120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1.把第二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辟怪也(3分)
  译文:                                                                    
②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劳而上足用(3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马致远的散曲[双调·新水令]《题西湖》(节选),完成①—②题(6分)
    [庆东原]暖日宜乘轿,春风堪信马,恰寒食有二百处秋千架。向人娇——杏花,扑人衣——柳花,迎人笑——桃花。来往画船游。招飐①青旗挂。
    [枣乡词]纳凉时,波涨沙,满湖香芰荷蒹葭②。莹玉杯,青玉斚③,恁般楼台正宜夏,都输他④沉李浮瓜。
    [挂玉钩]曲岸经霜落叶滑,谁道是秋潇洒⑤。最好西湖卖酒家,黄菊绽东篱下。自立冬,将残腊,雪片似江梅,血点般山茶。
    注解:①招飐(zhǎn):飘动。 ②芰(jì)荷蒹葭:荷花与芦苇。 ③斚(jiǎ):古代的盛酒器,圆口,三足。 ④都输他:都胜过。 ⑤潇洒:凄清、凄凉。
    ①填空:方括号内的“庆东原”“枣乡词”“挂玉钩”都是散曲的           ,马致远与           、          、           四人合称“元曲四大家”。(2分)
②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提出“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强调四时景物变化可以触发文学创作。以上三段曲词是怎样表现西湖四季之景“岁有其物,物有其容”的?试作赏析。(4分)
答:                                                                       
                                                                           
                                                                           
13.在横线上默写原句。(6分)
从诗文名篇中,可以对古代先贤的荣辱观了解一二。
唐代韩愈在《师说》中,批评了贵族子弟耻于相师的风气,他说:“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列举事例,一些士大夫知道“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了他们的不明智,从而论证“耻学于师”的风气实在是愚蠢而奇怪的。
同为唐宋八大家的北宋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想起六朝统治者竞逐繁华,亡国覆辙相蹈的可悲历史,“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于是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无限感慨。
四、本大题共同体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4—17题
大木结构是古建筑的主要结构材料,英才苑其损坏程度往往决定了维修工程的性质。抢险
加固工程,是针对古建筑险情所采取的、临时性的、加支撑等附加构筑物应急的安全措施;维护保养工程,主要是指以日常保养性的工作为主的维护工程。如屋面除草、零星的小修小补、室内油饰、粉刷以及零星的补配等;维修工程,又可分为一般性维修和重点维修工程。一般性维修包括:少量的大木修补和墩接、屋面局部揭瓦、墙体修补、局部拆砌、地面修补局部挖补、油饰彩画以及化学保护等;重点维修工程包括挑顶打牮拨正,局部及全部大木落架①及墙体大面积重新拆砌等。
古建筑的维修工程应以“修”为主,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忽视技术规范(1)中强调的“损坏程度超过规范(2)应优先考虑加固”的这一环节,只注意强调“超过规范(3)必须更换”,文物建筑在维修中木件更换量过大的现象屡见不鲜。年久失修的古建筑经过大修甚至一般维修,文物原构件及价值损失量就已很大,如果再增加一些不必要的更换,就可能使修缮后的古建筑的文物价值降低很多。
在古建筑的维修工程中,勘察柱子是否糟朽时,普遍的现象是,工程涉及的柱子,凡有包砌,都要拆开检查。这种比较盲目的常见检查方式,会使许多古建筑中没有问题柱子两侧的墙体也同样被“开膛”,所以,应采取钻探等一些更科学的办法,尽量减少因对古建筑的修缮而给文物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修缮方案中,常见到的一句话就是“糟朽严重”,好一点的,描述一下糟朽高度和深度,未做勘查的则在说明中注明“待施工中进一步勘查后再定”,在实际修缮中这类方案操作起来比较困难,给工作带来难度。所以,需要仔细研究、具体分析,查清糟朽原因、深度、高度和具体位置,同时说明结构的安全状况,尽可能用数字量化。
选用维修木材也是文物保护工程的一个关键因素。当前,木材含水率普遍较高,如果使用这些含水率较高的构件,日后木材易变形糟朽,从而给古建筑埋下新的隐患。即使修缮时木料含水率符合要求,但修复中由于施工和天气的原因,还会出现二次含水率超标的问题。所以不要只看木材表面干了就进行油饰封护,应该恢复隔年开春油饰这种好的传统,以确保古建筑百年大计。
注解:①落架:将建筑各部件按照严格顺序拆下,然后再按拆时顺序逐一组装的维修方法。
14.据06年3月29日《北京日报》报道,举世瞩目的故宫太和殿维修工程,工程性质为“现状保护维修”,具体项目有:墩接、修补腐朽的木柱;更换破碎琉璃瓦、恢复瓦面釉色,清洗加固装饰构件;复原外檐彩画……从上述描述来看,这一工程最接近文中提到的哪一类工程?(3分) (    )
A.抢险加固 B.维护保养工程 C.一般性维修工程 D.重点维修工程
15.下列对第二段划线语句中三处“规范”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1)与(2)不同,(2)与(3)相同。 B.(1)(2)(3)都相同。
C.(1)与(2)相同,(2)与(3)不同。 D.(1)(2)(3)都不相同。
16.作者所强调的“古建筑的维修工程应以‘修’为主”这一观点,主要针对以下哪种操作误区?(3分) (    )
A.维修工程中,木制构件的更换量往往过大。
B.勘察柱子时,对柱子包砌的拆开范围过大。
C.制定方案时,对糟朽细节未做详细的勘查。
D.常选用含水率较高的木制构件,埋下隐患。
17.从全文看,修缮从哪些方面给古建筑带来损失?请分条概括。(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大题共同体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
西行路上左公柳
徐  刚
一过酒泉,西风更烈。
西行路上的荒漠与废墟,更加浓重地扑面而来,更大的戈壁更多的沙漠似乎一直延伸到了祁连山下,荒凉感震撼着我。晃动着金色叶片的小叶杨,蓬首垢面地屹立在风沙中的红柳,都留在身后了。真正高远的蓝天上,没有一丝云絮,戈壁滩上没有一只鸟,太荒凉太寂静。
华夏民族鼎盛时期产生的丝绸之路,在它的必经之地河西走廊上留下了无数重重叠叠的脚印,以及残损的、至今依然壮观的历史、地理、人文的景观。不妨说,那是人类行进的使命未竟,上苍殷殷的照拂未断。丝绸之路的相当一部分被沙漠埋没之后,河西走廊尽管历尽战乱、凋敝与风沙的进逼,至今不仅仍然存在着,且因为三北防护林①的崛起,有了再度辉煌的可能。
在兰州,在酒泉公园,不断有人告诉我这样的话:这是左公柳。
那是苍老的纪念。风雨未及卷走的站立着的斑驳。历时一百二十余年的老杨树老柳树老榆树,粗糙的树皮如同当西征丁勇的盔甲一样,那横伸枝节的树冠虽然被厚厚的尘沙压着,却有掩不住的苍老的绿色,显示着植物世界生命的强大与韧性。
因为这树,人们不能不想起左宗棠。
左宗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西安到兰州到新疆开辟了一条三千多里长的大道并且在道路两旁种了三千多里树木,有效地阻挡了风沙线推进的官员。
后人的诗赞实在不为过:
       上相筹边未肯还,
       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度玉关。
左公柳后来的命运如何?当年那一块告诫人们“勿翦勿伐”的告示牌,挡得往随后的风雨和贫困吗?对大西北的人民来说,维持生计所急需的是粮食与柴薪。对于身陷贫因中的人来说,要求他目光远大是天方夜谭。河西走廊的树木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无数次地遭受到人为的滥伐,以致河西的沙漠化日甚一日,富庶之地变得穷困潦倒。而在近代惟一一次最大规模的有组织的以军队为主力的植树,实际上是改变中国西北生态环境的一次伟大的实践。然而,这“新栽杨柳三千里”,在左宗棠离任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几乎砍伐殆尽。
左宗棠之后,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于中国北部及中部建造森林”,主张“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可惜这位高瞻远瞩的政治家受到社会、历史的种种条件的限制,孙中同先生的造林设想如同他热衷的修铁路一样,只能托付后人勉力为之了。
今天的安西,在公柳已经寥寥了。代之而起的是西接敦煌东连酒泉的防护林及星星点点的固沙植被。三北地区8000公里的风沙线上,如今已建设了十五年的防护林体系,可以说凝聚着民族的智慧、先人的眼光、历史的重托。其壮观景象已经不是左公柳可以同日而语的了。然而,它所面临的困扰却与当年仿佛。“西北苦,甲天下,”至今犹是。风沙沿线的人民为三北防护林所奉献的人力与热情还能维持多久?建国四十五年来汗水浇灌的林场普遍萧条,比三北防护林更艰难的三期及以后的工作又如何去完成?
与引同时,局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并没有改变整体恶化的态势,中国每年沙漠化土地的速度与面积仍然高居世界领先地位。一个伟大的工作,开头难,坚持下去更难,使之成为真正的绿色长城,庇荫半壁河山之日,那真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节日!
(取材于徐刚《中国风沙线》)
注解:①三北防护林:国家在西北、华北、东北这三个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建设的大型防护林工程。
18.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
A.文章首句的“西风更烈”,既点明当地的天气特点和作者的实际感受,也容易使人联想到下文西行路上所见会更加荒凉。
B.第三段末句的“再度辉煌”呼应下文提到的曾经的辉煌,即左宗棠率领湖湘子弟改变
中国西北生态环境的伟大实践。
C.作者引用后人的诗赞,一方面直接表现、歌颂了左宗棠造福后人之功,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文章的文化色彩和历史气息。
D.左公柳在随后很短的时间内几乎砍伐殆尽,行文至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当地人破坏生态环境的愤怒与谴责。
E.由“建国四十五年来”“如今已建设了十五年”等语句可知,本文写于1994年,三北防护林始建于1979年。
19.最后一段的划线句子中,“局部……改善”指什么?“整体恶化”又指什么?这句话表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6分)
答:①“局部……改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整体恶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在文章最后感叹:“一个伟大的工程,开头难,坚持下去更难。”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更难”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本文的题目是“西行路上的左公柳”,请说说作者怎样用古今对比的手法写“西行路”和“左公柳”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22.用不超过40字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分)
在圆明园西洋楼的遗址上,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历经沧桑的断壁残垣上被涂上了“勿忘国耻,发愤图强”的黑色字迹。在大水法的一角,有“保护文物古迹请勿攀登刻画”的提示牌。从“大水法”向西,许多遗迹上都有游人用黑色油笔写的小字,其中“勿忘国耻”写得最多。
一位游客说,她非常能理解写字的这些人,但不会以这种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愤怒。一名老人则明确地表示,这样的“勿忘国耻”其实是“无耻”,“这种没有公德的人不配谈‘爱国’”。
也有些游客提出了另一种意见:这些遗址的确容易令人想起那些屈辱的历史,如果能够再修一道专门给游客刻字,表达自己心情的石墙,与公园内的国耻墙相呼应,“也许这会成为另一种风景。”

答:


23.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3个相对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一首出自于无线音乐团队“K铃制造”之手,以2005年的“禽流感”事件为创作主题,配以幽默的歌词、搞笑的动画,并用童声演唱的网络Flash及彩铃音乐《我不想说我是鸡》2005年底开始在网络上迅速流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下面是贴在某高校自习教室门口的一张纸条,其书写格式和表达得体方面都有不当之处,请各指出一处并修改。(5分)
   &n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盐城市田家炳中学200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doc』  下一个『论据的使用与论证的角度(议论文写作指导之三)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