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兴文二中高三迎“市三诊”模拟考试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四川省兴文二中高三迎“市三诊”模拟考试(高三下册 所有版本都)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四川省兴文二中高三迎“市三诊”模拟考试语文2006.5.10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对峙  桎梏   行同狗彘   栉风沐雨D.干涸  隔阂   一气呵成   一丘之貉B.信笺  眼睑   兼收并蓄   草菅人命D.悭吝  掮客   黔驴技穷   谦
试题预览
"四川省兴文二中高三迎“市三诊”模拟考试
语  文    2006.5.10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对峙  桎梏   行同狗彘   栉风沐雨
D.干涸  隔阂   一气呵成   一丘之貉
B.信笺  眼睑   兼收并蓄   草菅人命
D.悭吝  掮客   黔驴技穷   谦谦君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醇香  天随人愿   锋芒毕露   天机不可泻漏
B.收讫  连篇累牍   凭心而论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C.告戒  风靡一时   头昏脑涨   好了伤疤忘了痛
D.贸然  乔装打扮   甘拜下风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收藏家、古董贩和专家学者通力______的今天,发现大小作家们尚未公开发表的作品,已成为文学研究领域里发展特别快的新行业了。
②水和矿物质盐类虽然也是生物体所______的,而且也参与躯体的组成,但是它们不能提供能量,跟一般食物不同。
③在奔向成功的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挫折,会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挑战,_____是所有成功者的共同性格。
A.协作  必须   坚忍   B.合作  必需  坚忍
C.协作  必需   坚韧   D.合作  必须  坚韧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粤、沪、闽、桂、浙5个目前已经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的省区市在上海召开联防区首次会议,宣布启动联防联控工作,携手遏制血吸虫病东山再起的潜在危险。
B.如今,东方明珠塔成了上海的第二个名字,浦东也成为中国经济改革奇迹的代名词之一,两者相映成趣,共同诠释今日中国的时代精神。
C.研究表明:把孩子娇惯成飞扬跋扈的“小皇帝”,或训导成惟命是从的“小绵羊”,都不利于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
D.今年9月,在川东北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危急时刻,宜汉县人武部政委肖昭灿力挽狂澜带领民兵投入抗洪抢险斗争中去。后为营救受困群众,不幸壮烈牺牲。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在中国美术馆《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的展览大厅里,那些滞留在世界名画前久久不愿离去的观赏者,或激动,或满足,这本身就成为一道可叹的文化景观。
B.刘东生用科学家的语言,描述了黄土高原的沧桑巨变:那曾经的风吹草低,满目苍翠,因何变为黄土漫漫,沟壑纵横,为此,他于2004年2月20日荣获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C.秦汉帝国一统天下,中国开始了帝国时代。所以,中国古代由原始到文明,进而循着“古国、方国、王国、帝国”的方向不断向前发展。
D.李清照的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把“愁”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比喻成实在的物体,并搬上了船,从而突出了“愁”的沉重,十分新颖。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四川成都一带的乡镇企业之所以发展这么快,是因为抓准了商机,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并且有个很大的生产者队伍。
B.因特网作为传媒,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使各地的人们凭借计算机的互联来共享信息,对此经常上网者大都深有体会。
C.求职人员来到人才交流中心,找用人单位派出的工作人员咨询,双方介绍了情况,然后选择合适的单位报名。
D.傍晚时分,老红军刘德全漫步在延河之畔,看着巍巍宝塔山倒映在水中的美好的倩影,不禁想起当年在延安时的峥嵘岁月。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蛋白质是自然界中最复杂、最令人迷惑的物质之一,它与生命有特别的关系,几乎生命过程中所有环节都与蛋白质有关。
科学家经过100多年研究,对蛋白质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蛋白质不仅是构成生物体的主要成分,也是生物体内各种机制的物质基础。催化反应、机体运动、新陈代谢、遗传变异、记忆思维,免疫防卫等无不与蛋白质有关。
生物化学家们很早就发现,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中共有20多种氨基酸。人吃了蛋白质类的食物不可能直接为人体吸收,食物中的蛋白质要经过蛋白质降解酶的作用降解为氨基酸,才能够被人体吸收。科学家对这一过程研究得比较清楚,他们认为这一过程大多是在细胞外进行的,而且不需要能量。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的研究表明,要打碎细胞内部的蛋白质是需要能量的。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色列的三位科学家进行了一系列的生物化学研究,成功地揭开了细胞内蛋白质降解之谜。他们认为是一种叫做泛素的物质在这个过程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泛素是一个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高度保守的多肽链,因其广泛分布于各类细胞而得名。泛素具有这样的功能,它能将准备“处理”的蛋白质贴上标记然后送到特定的地方降解。在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过程中,有三种酶E1、E2、E3参加了反应。它们存在于细胞之中,这三种酶在蛋白质降解的过程中各有分工,E1酶负责激活泛素分子。这个过程需要ATP(三磷酸腺苷)供应能量。激活后的泛素分子被运送到E2酶上,E2酶具有把泛素分子绑在需要降解的蛋白质上的功能,但是它并不知道哪一个蛋白质应该被降解。E3酶具有辨认需要降解蛋白质的功能,在E3酶的指引下,E2酶携带着泛素分子接近指定的蛋白质,并把泛素分子绑在蛋白质上。
这一过程要进行多次,直到被指定的蛋白质绑上足够多的泛素分子,这个蛋白质就被送到细胞内一种叫做蛋白酶体的结构中;进行降解处理。科学家把泛素分子捆绑指定蛋白质的过程戏称为:“死亡之吻”。因为蛋白质一旦被泛素分子捆绑住了,它的命运就是被降解——走向死亡之路。
泛素除了能清除细胞内被认为应该淘汰的蛋白质之外,还担负着质量监督员的重任。细胞这个化学工厂,既能降解一些蛋白质,也能合成细胞需要的物质。但是这种合成的物质的质量是否合格是需要通过质量检验的,泛素就是这样的检验员。
科学家大量的研究表明,大约有30%新合成的蛋白质是不合格的,在检验的过程中被泛素捆绑起来,严加处理。但是这个检验的标准是科学家十分关注的问题,因为执行的标准过严,就会使合格的蛋白质供应不足,如果降低标准,一些不合格的蛋白质就会蒙混过关。一旦出现这样问题,人体就会发生变化,轻者引起疾病,重者导致死亡。
细胞内可以合成很多有用的蛋白质,科学家发现一种被称为“基因保卫者”的P53的蛋白质具有抑制细胞癌变的功能。
蛋白质在细胞内的生死存亡是一个系统工程,蛋白质降解过程是这个系统工程中重要的一环。(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04年12期,有删节)
       
7.下列对“泛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泛素是一种广泛分布在各类细胞中的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高度保守的多肽链。
B.泛素能将准备“处理”的蛋白质贴上标记然后送到细胞内的蛋白酶体的结构中进行降解。
C.泛素是一种复杂的物质,打碎细胞内部蛋白质,实现降解所需能量就是泛素提供的。
D.蛋白质降解过程,是蛋白质在细胞内的生死存亡这一系统工程中重要的一环,而“泛素”在这个过程中能起关键性的作用。
8.下列不属于“泛素降解蛋白质的过程”的一项是
A.在蛋白质降解过程中,存在于细胞中的E1、E2、E3三种酶参加了反应。
B.在ATP的驱动下,E1酶激活泛素分子并把它送到E2酶上,在E3酶的指引下,E2酶携带着泛素分子接近指定的蛋白质,并把泛素分子绑在E3酶所指定的需降解的蛋白质上。
C.E1、E2、E3三种酶参与反应的这一过程反复进行多次,直到被指定的蛋白质绑上足够多的泛素分子为止。
D.被绑上许多泛素分子的蛋白质最后被送到细胞内一个叫做蛋白酶体的结构体中,进行降解处理。
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B.泛素的作用就是将细包内部不合格的蛋白质消灭,让合格的蛋白质降解为氨基酸,进而被人体吸收。
C.食物中的蛋白质降解并被人体吸收,这一过程大多在细胞外进行,而且不需要能量;细胞内的蛋白质降解是需要能量的。
D.人体的疾病、死亡,与蛋白质的质量及数量关系密切。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几乎生命过程中所有环节都与蛋白质有关,因此,一旦机体运动、新陈代谢、记忆思维等方面出了问题,从蛋白质方面查找原因,也是一个重要途径。
B.食物中的蛋白质降解为氨基酸后才能被人体吸收,降解得越充分,人体吸收得就越充分。
C.人们已经发现一种叫P53的蛋白质具有抑制细胞癌变的功能,因此,人类成功研制出攻克癌症的药物已成为可能。
D.目前这些关于蛋白质的研究成果,实际上是发现了蛋白质的管理系统。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
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1)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请室①,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淮南王朝,杀辟阳侯,居处骄甚。袁盎谏曰:“诸侯大骄必生患,可適削地。”上弗用。淮南王益横。及棘蒲侯柴武太子谋反事觉,治,连淮南王,淮南王征,上因迁之蜀,槛车②传送。袁盎时为中郎将,乃谏曰:“陛下素骄淮南王,弗稍禁,以至此,今又暴摧折之。淮南王为人刚,如有遇雾露,行道死,陛下竟为以天下之大弗能容,有杀弟之名,奈何?”上弗听,遂行之。
淮南王至雍,病死,闻,上辍食,果甚哀。盎入,顿首请罪。上曰:“以不用公言至此。”盎曰:“上自宽,此往事,岂可悔哉!且陛下有高世之行者三,此不足以毁名。”上曰:“吾高世行三者何事?”盎曰:“陛下居代③时,太后尝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衣,汤药非陛下口所尝弗进。(2)夫曾参以布衣犹难之,今陛下亲以王者修之,过曾参④孝远矣。夫诸吕用事,大臣专制,然陛下从代乘六乘传驰不测之渊,虽贲、育⑤之勇不及陛下。陛下至代邸,西向让天子位者再,南面让天子位者三。夫许由⑥一让,而陛下五以天下让,过许由四矣。且陛下迁淮南王,欲以苦其志,使改过,有司卫不谨,故病死。”于是上乃解,曰:“将奈何?”盎曰:“淮南王有三子,唯在陛下耳。”于是文帝立其三子皆为王。盎由此名重朝廷。
(节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注]①请室:汉代囚禁官吏有罪者的牢狱。②槛车:囚车。③代:封国名。④曾参:字子舆,孔子弟子,以孝著称。⑤贲(bēn)、育:战国时勇士。⑥许由:相传尧要让与君位,他逃至箕山下,农耕而食;尧又请。其为九州长官,他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臣相与共畔诸吕     畔:通“叛”,反叛,反对
B.已而绛侯望袁盎曰     望:埋怨
C.唯袁盎明绛侯无罪     明:明白,知道
D.今又暴摧折之       摧折:打击、严惩
1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宗室诸公莫敢为言      ②何故怀瑾握瑜,而令见放为
B.①上曰:“以不用公言至此。”  ②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C.①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②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D.①且陛下有高世之行者三    ②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13.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明袁盎坚持大义、能言善辩的一组是
①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樱臣  ②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
③绛侯得释,盎颇有力        ④且陛下有高世之行者三,此不足以毁名
⑤上弗听,遂行之          ⑥盎由此名重朝廷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①②④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盎认为臣下与主上不可缺失礼节,君主要有君主的威严,否则臣子就会骄矜无礼。皇上接受他的建议,后来上朝的时候,皇上显得较为威严,丞相也就比较敬畏了。
B由于袁盎向皇上谈了自己对绛候的看法,绛侯就放出话来表示对袁盎十分不满。袁盎不为所惧。这说明盎能秉公办事,刚正不阿。
C.淮南王刘长进京朝见,杀了辟阳侯,举止骄横。袁盎认为诸侯太骄横必然会生祸乱,就劝谏皇上取消他的封地。
D.袁盎为了宽慰皇上,找了两个理由:一是皇上有三样高出世人的行为,二是淮南王之死是因官吏护卫不周造成的,与皇上无关。
第Ⅱ卷(共108分)
四、(18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

(2)夫曾参以布衣犹难之,今陛下亲以王者修之,过曾参孝远矣。
洛 桥
1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李益
金谷园中柳, 春来似舞腰。
那堪好风景, 独上洛阳桥。
注:“洛桥”,一作“上洛桥”,即天津桥,在唐代河南府河南县(今河南洛阳市)。当大唐盛世,阳春时节,这里是贵达士女云集游春的繁华胜地。但在安、史乱后,已无往日盛况。河南县还有一处名园遗址,即西晋门阀豪富石崇的别庐金谷园,在洛桥北望,约略可见。
(1)诗歌前两句情景交融,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氛围?(2分)
(2)这是一首咏史诗,诗的主题是抒发对好景不常、繁华消歇的历史盛衰的感慨,请从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的角度谈谈诗歌的独特意境和情调。(4分)
17.补出下列各句空缺处的内容。(4分,任选1个小题)
(1)雨本寻常,但却常常能淋湿诗家的心。读——————  的《临安春雨初霁》中的诗句“———————————————————— ,深巷明朝卖杏花”,我们能体会到一种清闲与淡然;而读李清照的《     》中的诗句“———————————————— ,到黄昏,点点滴滴”,便感到那点点冷雨从词人的心中落下,滴到我们的心中,霎时凄凉浸遍全身。
(2)“—————————————————,便引诗情到碧霄”是唐代诗人——————笔下的秋,写秋却让人体会不到萧瑟与凄清;“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 —————————— ” 则是———————— 笔下的秋,笔触虽明媚,却总有几分落寞。多情的文人就是这样用自己的感情为景物染色。
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失根的兰花
陈之藩
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的一个小的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花圃有两片,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如在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吧!
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样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来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宫殿阶台,或亭阁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落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十几岁,就在外面飘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的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事物,也见过完全相同的事物;同也好,不同也好,我从未因异乡事物不同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看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看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中拣过与香山上同样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太庙中同样老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虽然那些时候,我穷得像个乞丐,而胸中却总是有嚼菜根用以自励的精神。我曾骄傲地说过自己:“我,到处可以为家。”
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到,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均不可以为家了。
美国有本很著名的小说,里面穿插着一个中国人,这个中国只是生在美国的,然而长大之后,他却留着辫子,说不通的英语,其实他英语说得非常好。有一次,一不小心,将英语很流利地说出来,美国人自然因此知道他是生在美国的,问他,为什么偏要装成中国人呢。
他说:“我曾经剪过辫子,穿起西装,说着流利的英语,然而,我依然不能和你们混合,你们拿另一种眼光看我,我感觉痛苦……”
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八岁时拿着小镰刀跟着叔父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
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显得纯朴可爱。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可感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静肃墓庐,把它点缀美丽了。
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流可藉,依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万紫千红的春天。
宋朝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土,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行枯萎了。
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深觉出个中滋味。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亡。”
(选自《20世纪中国散文》,2003年9月版)
[注]陈之藩:1925年生,河北霸县人。电机学者、散文家。散文集有《在春风里》、《剑河倒影》、《一星如月》、《陈之藩散文集》等。
18.在第三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我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4分)

19.作者在第四段说“我,到处可以为家”,而在第五段却又说“到处均不可以为家了”。这在表情达意上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20.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6分)

2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引用美国小说里的一个中国人的故事,意在说明,在不同的文化中,即使生于斯长于斯,却因血缘,而不能融人这一文化。不能融人的事实,让人压抑,让人痛苦。
B.“这童年彩色的板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一句,运用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和深切记忆。
C.文章写宋朝画家郑思肖画兰,并州“流”、“飘”来叙写,不仅形象地展示了飘泊之人地理空间的不定感,而且以徐缓而沉郁的节奏突出了游子精神上的痛苦。表达了希台湾能早日回归祖国的强烈愿望。
D.这篇散文以“花”为写作契机,由虚到实,虚实结合,抒写情思。文中运用了繁复多姿、富有中国文化特征的意象,叹出一串串颇具诗意的惆怅。
E.本文虽是以一已之经历抒发个人情思,其实整体上具有象征意味——所有侨居海外的华人对于故乡的牵挂。因此,文章的内涵厚重,超出一般感时伤怀之作,体现出文化心态写真的意味。
六、(12分)
22.请用一句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60字以内)(4分)
既然GDP只是政府用来进行国民经济活动分析和国民经济核算的一种工具,那么它就不应当成为政府或整个社会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是,假如回答仅限于此,是很难说服人们、特别是政府官员放弃现行的、惟GDP为上的意识形态或行为准则的。
GDP指标作为国民经济核算工具,会受到货币与人口等因素的干扰而失去准确性。尽管可采用不变价格与人均GDP等计算方法来予以修正,但是,货币政策传递过程中的复杂性和越来越频繁的人口在区域甚至国家之间的自由流动,都会使这些修正方法受到相当大的局限而产生重大误差,以致不能向决策者和整个社会提供经济增长的准确信息。此外,任何国家和地区事实上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各样因政府管制而造成的地下经济,它们通常无法被计入官方GDP指标,这部分统计上的遗漏在像中国这样的转型经济国家中数量特别巨大,因此也会造成GDP指标的信息失真,从而导致决策失误或政策错误。
GDP指标不能用来度量社会福利,因为迄今为止经济学家们还不能找到满意的指标体系来度量休闲、幸福、健康、环境等直接或间接决定或影响人们福利状况的基本因素。当人们砍伐一片森林,并用砍伐的树木加工成为各种家具或其他物品,然后通过市场销售而进入消费过程,这时,从GDP看,这个国家或地区似乎变得更加富有了。但是,从经济福利的角度来看,这个国家或地区很可能会变得更加贫困,假如人们没有对被砍伐的森林重新加以种植,从而导致水土流失和洪水泛滥,并使得人们因此而失去家园和生存空间,那么当期的GDP增加必将造成长期的贫困,结果,从长期来看,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们不是变得更富有,而只会变得更加贫困。
23.下面是某商场的一则“海报”的主体部分,语言上存在着一些毛病,请修改。(任选4处,把序号和修改答案填人答题卷相应的表格中。不能改变原意)(4分)。
①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生活需求,清理仓库中积压的商品,②加快资金周转的进度,③经研究,我商场将于本月10日开始,在一楼设置特价商品专柜。④销售的商品有:家用电器、男女手表、陶瓷、服装和日用小百货。⑤专柜所有商品一律五折出售。⑥售出后,如有质量问题,可在当日内退换。
24.今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对联体现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风土人情,深受大家的喜爱,请你也拟一副对联,鲜明地表现兴文县的地方特色。(4分)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小刘和小李结伴到山里去露营。晚上睡觉的时候,小刘问小李:“你看到了什么呀?”
小李回答:“我看到满天的星星,深深感觉到宇宙的浩瀚,造物主的伟大,我们的生命足多么的渺小和短暂……那你又看到什么了?”
小刘冷冷地道:“我看见有人把我们的帐篷偷走了。”……
请以“浪漫与现实”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A(皆读zhì B.呵hē,余读hé C.睑jiǎn,余读jiān D.悭、谦:qiān,掮、黔:qián)
2.D(A.泻一泄B.凭—平C.戒—诫)
3.B(合作、协作:都有共同做某事的意思。合作:共同合力地从事同一工作,参加者无主次之分。协作:通常以一方为主,另一方协助执行。必需:是动词,表示一定得有,说明对某种事物特别需要,决不可少。必须:是副词,表示一定要这样做,非此不可。坚忍:多用来形容人的个性、意志,特别是在艰难困苦的逆境下,具有坚持而不动摇的毅力,决不改变自己的意志。坚韧:原指物体虽变形而不易折断,后引申为人坚强不易被困难压垮、摧残,历经磨难却斗志不懈的精神。)
4.C(A东山再起:此词是中性的,只适用于人;某种势力或组织。应为“卷土重来”或“死灰复燃”。B项的“相映成趣”不合语境,应为“相得益彰”。相映成趣:两者互相衬托,显得饶有趣味。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补充,双方的优点或作用就更显著,褒义。力挽狂澜:比喻用巨大的力量去挽回危险的局面。一般用孕稳菡瘟α炕蚓僮闱嶂氐拇笕宋铩#?/P>
5.D(A项中的书名号应改为引号。B中的冒号只管到“纵横”,所以,“纵横”后的逗号应改为句号。C项中的三个顿号应改为破折号,因为引号中的四个词系跃进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
6.B(A句是逻辑错误,强加因果。“有个……队伍”不是“发展快”的原因,而是发展的表现。C项主语残缺。由于隔了句子,所以“然后选择”之前必须补出主语“求职人员”。D项是赘余。倩:美好,所以再用“美好的”修饰,实属多余。)
二、(12分,每小题3分)。
7.C(“泛素”并非唯一能量)
8.A(是“降解”所需要的条件,非“降解过程”。)
9.B(“让合格的……吸收”不属于泛素的作用。)
10.B(原文无根据)
三、(12分,每小题3分)
11.C(明:说明、证明。联系前句“诸公莫敢为言”。)
12.B(两个“以”都是连词,因为。A.介词,替;助词,反问语气,呢。C项,副词,才;表判断,是。D项,连词,况且;副词,将,将要)
13.D(③是袁盎出力救绛侯的行为。⑤是皇上的态度。⑥是对袁盎的评价)
14.C(“可適削地”中的“適”通“谪”,此句应译为“应给予降职的责罚,削减他的封地。”)
四、(18分)
15.(8分)(文言文译句见“译文”画横线处)
(1)所谓、社稷;肯定判断句、否定判断句;(3分)
(2)以、布衣、难、修、过,感叹句式。(5分)
译文:
袁盎是楚地人,字丝。他的父亲曾经做过强盗,后来迁居安陵。吕后时期,袁盎曾经当过吕禄的家臣。到了孝文帝即位,袁盎的哥哥袁哙就保举袁盎当了中郎。
绛候当丞相,退朝后快步走了出来,很是志得意满,皇上对他很恭谨,常常亲自送他。袁盎进谏说:“你认为丞相是什么样的人?”丈帝说:“国家的重臣。”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所有版本都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临沂市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查考试(二)』  下一个『洛阳市200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doc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