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模拟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中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初中语文模拟试卷(九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初中语文模拟试卷一 二 三 总分 第一部分:语言积累与运用(22分)[一]完成1-7题(22分)1.请根据下列提示填空(任选四题):(8分)(1)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2),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论语》)(4)成语“居安思危
试题预览
"初中语文模拟试卷
   

一 二 三 总分


   第一部分:语言积累与运用(22分)
   [一]完成1-7题(22分)
   1.请根据下列提示填空(任选四题):(8分)
   (1)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2)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4)成语“居安思危”和《孟子》二章中的“               ,                  。”都告诫我们要有忧患意识。
   (5)友情,历来为人们所珍重,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留下真诚勉励友人的千古名句“                ,                          。”   
(6)据悉,目前厦门市人均住房面积已超过20平方米,如果杜甫再生,不必感慨            
 ,                   。”了。(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作答)
   (7)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歌豪放飘逸,历来为人们所称颂。李白的诗歌,我们在课内外也过不少,请你从已背诵过的李白的                       ,                           。

   2.名著阅读。(3分)
   《西游记》、《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这四部名著中,你最喜欢哪一部名著中的哪个人物?说出你喜欢的理由,并简述一个关于他(她)的故事。



   3.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答(3分)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A.zǎi B.zài)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语段中的一个错别字是     应改为     ;“载”的读音是      (填序号);“年年如是”的“是”在这里应解释为          。
   
 4.模仿例句的写法,展开联想,在下面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2分)
   种子在泥土中等待,因为它渴望光明;小溪在奔流中等待,因为它心系大海;

  ———————— ——,———————————— 。
  5.今年龙岩要争创“全国首批文明城市”,请拟一则宣传标语,为龙岩人的努力呐喊加油。(2分)

   6.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2分)
   (本报讯)昨天,在圆明园的后湖施工现场,轰鸣的挖掘机正挥着大铲抹平已经“翻新”过的湖底,工人们正将一层白色的塑料膜夹进湖岸的石头层里。在旁边休息的工人高师傅称,圆明园的防渗漏工程从2月16日开始,现在全部湖底的防渗漏塑料膜已基本铺好,整个过程接近尾声。针对此举,许多专家、学者正呼吁有关部门立即停止这种行为。


7.本场考试结束后,假如你的家长不停地询问你语文考试的情况,你既想让家长放心,又想赶快转入下一场考试的准备,你该怎样对家长说?(2分)


   第二部分:阅 读(68分)
   [一]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10-13题。(15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④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节选自王嘉《拾遗记》)
   [注] ①任末:东汉新繁人,字叔本,少习《齐诗》,学识渊博,游京师,教授十年。 
   ②笈:书籍。    ③庵:茅草小屋。   ④麻蒿: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6分)
   (1)媵人持汤沃灌(     )  (2)同舍生皆被绮绣(       ) (3)腰白玉之环(      )
   (4)削荆为笔(      )     (5)观书有会意处 (        )  (6)题其衣裳(       )  
  9.选出与“以衾拥覆”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俯身倾耳以请               B、常以净衣易之 
C、以记其事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10.王嘉认为:“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你赞同他的看法吗?为什么?(3分)
   

[二]阅读《美丽的徐闻珊瑚世界》一文,回答14—18题。(18分)
     ⑴在我国大陆最南端,湛江雷州半岛徐闻县西海岸,有一个闻名全国,被誉为“水族大观园”的珊瑚自然保护区,区内的珊瑚礁绵延20多公里,面积达2000公顷。据专家研究,珊瑚礁已有近万年的发育史。
     ⑵徐闻西海岸一带岸礁众多,海水清澈,水温、盐度稳定,非常适合珊瑚虫的繁殖生长。多年来当地一直十分注重生态的保护。保护区内的珊瑚种类繁多,达五十多个品种,其中软体珊瑚有千年佛、白汽泡、鸡冠花;硬体珊瑚有角星、海脑、扇形等等。
     ⑶艳阳高照,风平浪静的日子,乘着小船在珊瑚丛上面缓缓滑行,犹如在一片美丽的丛林中漫游。那密密麻麻的鹿角、牛角、羊角几乎探出水面,触手可及;还有散落在“丛林”中的“翡翠”、“玛瑙”,形态各异;时隐时现的“鲜花”,橙黄蓝白红,煞是可爱,美不胜收。不时还可见五彩缤纷的鱼儿与游船一起穿梭漫游,构成一幅奇异的海底风景画。
     ⑷珊瑚礁群向来被海洋学家称为海上“热带雨林”。它占海洋面积不到0.2%,却栖息了1/4的海洋生物,供养着9万多种鱼类。我国的海南岛沿岸本来有中国最大的珊瑚礁群,历史在十万年以上,但因过度开发,仅10多年,有的地方已成了海底废墟。而徐闻的珊瑚礁群作为目前祖国大陆保存最完好的珊瑚自然生长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观光者。为了永远给子孙后代保留这一片天赐的生态自然景观,当地政府已制订了以保护为前提,结合生态和环境旅游的利用计划,要让这一颗明珠永远闪亮在祖国大陆南端的西海岸边。
  11.文中为什么称珊瑚礁群(区)为“水族大观园”和“热带雨林”?(4分)
   

12.文章第⑴⑵段分别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徐闻珊瑚自然保护区?(4分)
   

13.文章末段写海南岛珊瑚礁群受损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2分)
   
14.请从写作手法或语言运用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⑶段的表达效果。(4分)
   

15.读完本文,你一定有所感悟。厦门也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也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假如你生活在美丽的厦门,你该如何做才不辜负这份大自然慷慨的馈赠?(4分)
   

    


[三]阅读《春天》一文,回答19-22题。(15分)
     ⑴刚刚抖落掉冷酷的冰雪,刚刚穿越逼人的寒风,春天的微笑还很矜持。
     ⑵还来不及静静地梳理梦想,还来不及铮铮地鼓起勇气,春天就拔节出活力。
     ⑶浅浅的绿意渲染了浓浓的生气,淡淡的花香装点出烈烈的诗情。似乎春天突然给久久郁闷的人们一个朗朗的心情,突然给肃杀的世界一个暖暖的美景。
     ⑷于是,春天成了一年之计,也成了一年之极。
     ⑸重重的赞美把嫩嫩的花蕾压得在春寒中瑟瑟发抖,柔柔的和风把深深的期待幻化成神话中的玫瑰迷雾。清明的无限春光给了人们无限的思绪却也遮住了人们沉静的目光,盎然的春色唤起了人们一时的激情却也迷离了人们久远深刻的企盼。
 ⑹春天的绚丽景象太容易让人误以为景象已达绝美。
     ⑺其实,春天只是在初绽的冻土里播下种子,希望的果实还需要承接夏日骄阳和暴风雨的考验;春天只是在嫩绿的枝头绽出一抹新芽,金色的收获还需要厚实的秋天定格。
     ⑻走进春天时的激动远远替代不了从春天开始的漫漫无语的生长。
     ⑼走进春天,固然要以浓烈的深情书写壮志,以畅快的豪情激荡锐气,以饱满的激情挥洒雄风,但更需要以清醒的头脑沉淀躁动,以厚道的心地稳住偏激,以沉稳的步履踏破沉醉。
     ⑽走进春天,请不要用缥缈的辉煌打扰我清新的构思;请不要用遥远的成功动摇我亲切的脚步;请不要用浅薄的结果撩拔我稚嫩的寻找。
     ⑾走进春天,请勿打扰。
     ⑿还是让我们不要为突然冒出的绿意而洋洋得意吧,绿色的升华注定需要执著的生长。
     ⒀还是让我们不要为短暂诱人的花香而流连忘返吧,硕果的培育注定需要艰难的劳作。
     ⒁还是让我们恭敬地开始,谦卑地起步,孤独地酝酿吧,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春天里不要做秋天的梦。”
     ⒂所以,我不客气地说:走进春天,请勿打扰。
   16.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于是,春天成了一年之计,也成了一年之极。
  
17.从全文看,作者有个性地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看法是从哪一段开始的?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对春天的富有个性的感受。(4分)
   

18.你认为文中提到的“走进春天,请勿打扰”一句的含义是什么?(3分)
   

19.美丽的春天总会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请写出你对春天的个性化的感悟。(4分)
   

[四]阅读《机遇》,完成23-29题。(20分)
     ⑴机遇,一个让人倾慕和神往的词。它,也许预示着一个个体人生的转折,也许潜隐着一个时代社会的变化,它指向了“ , ”的豁然开朗,传递“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颖悟,也点化出“着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荫”的意外收获。
     ⑵那么,什么是机遇?英语中,机遇被译成opportunity,或favourable circumstances,两个词虽有差别,但主要意义是共同的,就是把机遇看成是一种良机。显然,机遇是一个机会,且非一般的机会,而是一种有利的机会。这个机遇也许是你正苦苦等待的,也许是你模模糊糊的意念中所渴望的,它有助于你的人生发展,为个体或社会提供进一步前行的契机。比如,一个工作机会对于茫然于人才市场的求职者而言是一个机遇;一个升学机会对于专注于书海的学子而言是一个机遇;改革开放政策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一个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机遇。
     ⑶但,机遇并非空穴来风,机遇也并非横空出世,机遇从来就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的。科学史上一个著名的例子,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的门捷列夫,在成功之前其实已经思考了半年,在一次偶然的梦境中,他突然梦见了这张周期表,于是水落石出,成了化学元素之父。但,如果你说这一切都是机遇的功劳,那就错了,没有长期的思索探求,这样的梦境是不会造访门捷列夫的,机遇不过是推波助澜而已。
     ⑷只是,也许我们冥思苦想终不得,“为伊消得人憔悴”,依旧望不尽天涯路。机遇如寒塘鹤影,稍纵即逝。如何捕捉机遇?无捷径可走,只有在平日多积累,多观察,多思考,积累各方面的知识,才使你拥有面对机遇沉着应对的能力。观察事物的细节,思考事物之间的联系,机遇才有可能在复杂纷乱的事物之缝隙凸现,就好像“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捕捉到机遇,实在非一日之寒,它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硕果。
     ⑸有了机遇,还得利用。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遇往往与挑战共存,只有突破个人或社会心理的思维定势,不怕曲折和失败,坚定努力地去做,才能“长风破浪”,才能“直挂云帆济沧海”。机遇,不仅仅是一种盼望,它是实践,是努力,是人生的一个个驿站。
    21.将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2分)
   “没有长期的思索探求,这样的梦境是不会造访门捷列夫的。”
   
22.依语境在第⑴段画线处填入宋朝陆游的两句诗。(2分)
   
23.细读第⑵段,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什么叫“机遇”。(3分)
   

24.文中列举门捷列夫的事例要证明什么?请你再列举一个能论证此观点的论据。(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均可)(5分)
  

25.文中⑶⑷两段的顺序可否互换,为什么?(3分)
   

26. 读完这篇文章你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简要谈谈你的感受。(5分)
   

   
                         第三部分 作 文(60分)
    
   27.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美国作家霍桑,曾经是个小职员。一天,他垂头丧气地回家对太太说:“我失业了。”谁知,他的太太听后不但没有不满,反而兴奋地叫了起来:“这样你就可以专心写书了!我一直相信你有写作的才华,你一定会写出名著来的。”有了太太的鼓励,霍桑终于成功了。
   其实,鼓励很简单,有时只是投一瞥赞许的目光,送一句热情中肯的话语,甚至只是抚一下头,拍一下肩,鼓一次掌,喝一次彩……
   请以“鼓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或描述经历,或抒发情感,或表述说明,或阐述观点,考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②字数不少于500字,诗歌不少于15行。
   ③题目或正文中不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若需要请用A、B、C……等字母代替。
   (2)题目:这里有 (如亲情、信任、希望、欢乐、竞争、春天、阳光、丰富的宝藏等)
   要求:①选用括号内所提供的词或短语(也可自己另选),补足题目,扣题作文。
   ②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500字,诗歌不少于15行。
   ③题目或正文中不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若需要请用A、B、C……等字母代替。 (218.86.97.99)"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上一个『宿迁市2006学年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二)(新考纲)』  下一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