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海安高级中学高三第二次统测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江苏南通:海安高级中学高三第二次统测(高三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三年级第二次统测  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作文纸(分别写上班级、学号、姓名、考号)一并交回。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各考生妥善收好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注意:1.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
试题预览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三年级第二次统测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作文纸(分别写上班级、学号、姓名、考号)一并交回。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各考生妥善收好试卷。                                 
第 Ⅰ卷 (选择题,共42分)
  注意:1.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一卷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挟制xié    脸颊 jiá    隽永jùn      拈轻怕重niān
B. 矫饰jiǎo    蜷缩 juǎn   渲染xuàn    怙恶不悛hù 
C. 濒临bīn    造诣yì      油渍zì     含英咀华jǔ
D. 稽查jī     围歼 jiān   偌大ruò      锃光瓦亮chéng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实惠   拾人牙慧    滑稽    无机之谈
B. 记帐   为虎作伥    激励    厉行节约
C. 躬行   事必恭亲    渔利    坐受渔利
D. 急躁   戒骄戒躁    黄梁    余音绕梁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探索用技术及管理手段对农村及城乡            部的生活污水及废物进行可持续的生态的综合管理,提高生态卫生水平,改善环境和生活质量,这个项目的经验将向其他地区推广。
②据韩国联合参谋总部透露,8日下午2时30分左右在距白翎岛东面9公里的海面上,一艘朝鲜导航船导航2艘小型船舶,越过了北方    0.5英里,遭到了韩国海军高速艇编队的警告射击。
③茶叶初制后的产品称毛条。毛条通过    过程的筛分、风选处理后,达到分清外形规格、整饰外形、剔除杂质、适度干燥以及合理拼配调剂与增进品质的目的。
④应聘学生们表示,死守某个价位是不明智的,市场有冷热起伏,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期望值。相比薪酬,他们更    在用人单位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A.结合  界限   精致   看重     B.接合 界线  精制   看中
C.接合  界线   精制   看重     D.结合 界限  精致  看中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下课之后,班上的几个“混世魔王”扔书包、弄本子、拍桌子、踢凳子,把教室搞得沸沸扬扬,乌烟瘴气。
B.宋朝名画家李公麟在他的《放牧图》中,将无数匹马的重复为主题,以寥寥几笔线条表示原野上低伏缓和的山坡和几棵孤单的树为背景,形成背景与主题简繁的强烈对比,这正是画家惨淡经营的匠心所在。  
C.南京的小吃,多种多样,风味独特,耐人寻味,令很多外地游客赞不绝口。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件丑事即使不宣传,也会有人知道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要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增强法制观念,冷静理智、合法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参加未经批准的游行活动,不做影响社会稳定的事情。
B.打着“民主”的旗号搞“台独”的分裂活动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也将对亚太地区乃至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C.有关部门认为,苏丹红事件并不是由于某个人的故意或疏忽造成的,而是应把责任归咎于供应链管理系统还不够完善。
D.在班长的模范行动带动下,同学间团结互助的风气已经蔚然成风,班级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班也多次受到学校表扬。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从2005年秋季开始,普通高中将换用新教材,新教材删除了“繁、难、偏、旧”的内容,增加了具有鲜明时代色彩的新内容。最近,有关人员介绍了语文、数学等5门学科教材的改动之处。
B.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并且还会被不良情绪困扰,沮丧、焦虑、忧心……严重时你会觉得生活失去了意义。没有希望了吗?没有办法了吗?有。《情绪健康指南》能轻松解决你的问题。 
C.座谈会刚刚开始,编辑部的小李突然走进来,很有礼貌地说了一声:“谢谢!”就匆匆忙忙地走开了。
D.与慕容雪村的《天堂向左,深圳向右》一样,《身负重罪》也写了三个“血旺兄弟”反目成仇的故事(为什么不约而同的都是三个?可能潜意识里有“桃园三结义”的影响)。
二、(12分,每小题3分)
     对于这些非华夏的族类,历史有一种一体化的理解、一脉相承的说法,如《吕氏春秋-审为篇》:“狄人猃狁,今之匈奴。”《晋书-匈奴列传》:“匈奴之类,总谓之北狄……夏曰薰鬻,殷曰鬼方。周曰狄狁,汉曰匈奴。”《史记》索引:熏粥,“匈奴别名也。唐虞以上曰山戎。亦曰薰粥。夏曰淳维,殷曰鬼方,周曰猃狁,汉曰匈奴”。对于戎狄——匈奴一体化的传统模式,至少自20世纪40年代,便已经有学者认真地指出他的错误。徐仲舒在考察上古北狄的问题时也感到:“狄在殷周之世遂率与中国相为通婚,但其风俗习尚在经传中极少记载。即偶有记载,其词又甚简略,必须取后来史家记述边裔土俗相与对照,庶得窥其原貌。但他没有像许多人那样以匈奴为参照样板,而是取早期鲜卑、靺鞨等山林狩猎民族为范例,认为山林狩猎的特点“皆北狄之俗所宜有,而不必拘于《王制》所言之事。且此诸俗与中国为近,而与匈奴之游牧文化相距较远也”。徐仲舒提到的《王制》是《礼记》中的一篇,这篇儒家经典是最早将北狄描绘成“有不粒食者”的文献之一,这实际上包含了戎狄与匈奴一体,为游牧群体的意思。徐仲舒不同意《王制》的说法,指出“狄”的习俗与中国近,而与匈奴远。这是相当敏锐的。
    20世纪早期,美国学者拉铁摩尔在中国生活、工作过很长时间,曾深入实地考察中国北方的“亚洲内陆边疆”地区,撰有《中国的边疆》一书。书中对中国北方一些“非汉族”群体的发展历史,特别是这些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关于戎狄的问题,他根据一些文献记载的细节,并没有简单的将戎狄划在游牧的范畴,他认为:根据一些证据来看,戎狄所具有的只是一种混合经济。“周朝一位较早而比较可信的王(周穆王)征戎,得四白狼、四白鹿而归。如果它们是贡品说明它们是狩猎而非游牧民族。如果是战利品,我们就更可以相信戎族的主要财富不是牲畜。而且,还有一个很有趣的记载,说有一部分戎族被秦国逐出陕西之后,由山西的晋国给予荒地,他们开始从事耕植,成为农夫。看来这个记载视戎族之属于汉族的国家是理所当然的事,除表述他们的组织不如汉族,或者其它的地位有所不及,并没有讲从游牧生活到农业生活的转变。”
7、 对第一自然段中“一体化”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先秦时期我国北方长期生活着一些在经济上与华夏民族相异的人类群体,他们前后有与国学多不同的名称。
B.先秦时期我国北方长期生活着一些与华夏民族相异的人类群体,尽管有不同的名称,其实就是汉代的匈奴。
C.早期非华夏民族的狄人与晚期的匈奴被看作是一脉相承下来的族群或民族,匈奴是他们最后的总代表。
  D.不管是匈奴、熏鬻、鬼方、猃狁,还是匈奴、山戎、熏粥、淳维、鬼方、猃狁他们都是一脉相承的非华夏族类。
8、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徐仲舒研究所取的参照范例是鲜卑、靺鞨等山林狩猎民族,与其他人以匈奴游牧民族为范例不一样。
  B.徐仲舒根据山林狩猎的特点否定了《礼记•王制》所持的“戎狄与匈奴一体,为游牧群体”的观点。
  C.徐仲舒认为狄人诸习俗与中国相近.而与匈奴游牧文化相距较远,狄人、匈奴不可能一体化的。
D.徐仲舒认为山林狩猎的特点北狄之俗皆有,因此鲜卑、靺鞨等山林狩猎民族与狄人是一体化的。
9、根据原文,以下各种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对于戎狄——匈奴一体化的传统模式,自20世纪以来,已经有徐仲舒、拉铁摩尔等中外学者认真地指出它的错误。
B.美国学者拉铁摩尔根据“非汉族”群体的发展历史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对戎狄——匈奴一体化的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C.拉铁摩尔说,有证据证明戎狄属于汉族的国家是理所当然的事,只是他们的组织不如汉族,或者其他的地位有所不及。
D.拉铁摩尔认为周穆王获得的四白狼和四白鹿不管是贡品还是战利品,都说明戎族不可能是游牧民族。
10、根据文意,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在传世文献中,对非华夏族类的称谓写法多种多样,只有匈奴一个称谓使用频率最高、时问最长。
B.虽然有《史记》索隐的观点,但司马迁未必带着“戎狄——匈奴一体化”的观念来撰写《匈奴列传》。
C.徐仲舒研究的主要论据是《礼记•王制》,而拉铁摩尔研究的主要依据是一些文献所记载的细节。
D.虽然徐仲舒和拉铁摩尔研究的角度不同,但他们都有理由证明,戎狄应该属于汉族的国家。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1-14题:
张砺,磁州人,初仕唐为掌书记,迁翰林学士,会石敬塘①起兵,唐主以砺为招讨判官,从赵德钧援张敬达于河东。及敬达败,砺入契丹②。
后太宗见砺刚直,有文彩,擢翰林学士。砺临事必尽言,无所避,上益重之。未几谋亡归,为追骑所获,上责曰:“汝何故亡?”砺对曰:“臣不习北方土俗、饮食、居处,意常郁郁,以是亡耳。”上顾通事③高彦英曰:“朕尝戒汝善遇此人,何及使失所而亡?砺去,可再得耶?”遂杖彦英而谢砺。
会同初,升翰林承旨,兼吏部尚书,从太宗伐晋。入汴,诸将萧翰、耶律郎五、麻答辈肆杀掠。砺奏曰:“今大辽始得中国,宜以中国人治之,不可专用国人及左右近习。苟政令乖失,则人心不服,虽得之亦将失之。”上不听。
顷之,车驾北还,至栾城崩,时砺在恒州,萧翰与麻答以兵围其第。砺方卧病,出见之,翰数之曰:“汝何故于先帝言国人不可为节度使?我以国舅之亲,有征伐功,先帝留我守汴,以为宣武军节度使,汝独以为不可,又谮我与解里④好掠人财物子女。今必杀汝!”趣令锁之。砺抗声曰:“此国家大体,安危所系,吾实言之。欲杀即杀,奚以锁为?”麻答以砺大臣,不可专杀,乃救止之。是夕,砺恚愤卒。
                       (《辽史•张砺传》)
注释:
①石敬塘(892-942):后唐节度使。曾在契丹的扶持下称帝,建年号为天福,史称后晋。
②契丹:古代少数民族名,早居辽河一带。后耶律阿保机统一各族,建契丹国,即辽国。
③通事:官名,以通晓华俗华语的人充任,职掌外交方面的事务。
④解里:人名,辽宗室,曾参加与反辽太祖的诸弟之乱,后被绞杀。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奚以锁为                奚:为什么
B.从太宗伐晋              从:跟随
C.至栾城崩                崩:指古代帝王死 
D.不可专杀                专:专擅,独断独行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从赵德钧援张敬达于河东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时砺在恒州,萧翰与麻答以兵围其第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至于泰安
C.未几谋亡归,为追骑所获
       奚以锁为
D.苟政令乖失,则人心不服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部表现“张砺”刚直的一组是:
①后太宗见砺刚直,有文彩,擢翰林学士。
②砺临事必尽言,无所避。
③砺对曰:“臣不习北方土俗、饮食、居处……以是亡耳。”
④入汴,诸将……砺奏曰:“今大辽始得中国……虽得之亦将失之。”
⑤砺抗声曰:“此国家大体,安危所系,吾实言之。欲杀即杀,奚以锁为?”
⑥是夕,砺恚愤卒。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砺在后唐任职时,颇受后唐主的重用,曾跟随赵德钧赴河东援助张敬达,后来张敬达兵败,张砺归顺了契丹。
B.辽太宗非常器重张砺,当辽太宗了解了他想逃回后唐的原因后,杖罚高彦英并向张砺道歉。
C.张砺跟随辽太宗讨伐后唐时,曾上奏辽太宗让中原人来治理中原,但辽太宗没有听从他的忠谏。
D.辽太宗去世后,张砺在恒州时遭到仇家萧翰等人的报复陷害而愤激死去。


第Ⅱ卷  (共108分)
四.(18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砺临事必尽言,无所避,上益重之。(3分)
②何及使失所而亡?(2分)
③苟政令乖失,则人心不服,虽得之亦将失之。(3分)
1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6分)
台城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寄人
[唐]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栏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谢家:代指女子的家。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首诗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感情。(2分)
(2)上面两首诗的后半篇在艺术手法上同中有异,请对此作简要分析。(4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题)(4分)
⑴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客至》)
⑵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旅夜抒怀》) 
⑶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_______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
⑷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儿童如诗       赵思运
  我一直认为,儿童的本质是诗的,诗的本质的儿童的。儿童和诗都是神性的。儿童是泛神论的,在儿童眼里,一切都是有生命的,有灵性的,他会对着我们认为没有生命的东西说话,会给小凳子穿上四只鞋子……他清澈的眸子里闪烁着的是神性的光芒。我觉得,一个太善言谈的人往往就失去了灵性与神性,孩子的言语不发达,但上帝赋予它洞穿万物的神力,它能够直接与万物交谈,因为我们不能,所以我们往往对孩子的交谈感到不能理解。神性与太多的言语是对立的。不会说话的儿童以神性与万物沟通,而当他渐渐长大成人,足以表达他所看到的一切的时候,他的神性就被上帝收回了,与常人无异。所以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在《彩虹》诗中写道:“儿童是成人的父亲。”儿童是引领我们重新找回原初神性的父亲。
  诗人牛汉进过一个故事。有一天,他在写东西,他的外孙女突然伤心地大叫:“爷爷,花灭了!”这时,牛汉以一个成年人的权威口气矫正道:“不对!应是‘花谢了’! 不是 ‘花灭了’!外孙女坚定地抗议道:“花真的是灭了,花就是灯!”是吗?花是灯吗?几乎每个成年人都会做出否定的回答。但是,外孙女的回答却“如五雷轰顶一般”使牛汉“惊愣得哑口无言”。在孩子眼里,灯是有生命的,花是有生命的,儿童的言语所幻化出出来的世界是成年人从未想象与经历过的,这一世界不是他们创造出来的,而是直接遇到的,随处都可以遇到的。在他们的眼里,一切都是有诗意的,他们的世界一下子点燃了我们成年人世界的诗意,使我们在麻木的生存中瞬间苏醒过来。
  孩子的世界是诗的世界,美好的世界,对孩子的残害是对人生之诗的残害,对美好世界的残害。当孩子们在灾害来临的时候,他们对人性、对世界的绝美的憧憬是永恒不灭的。记不清是哪一家刊物上读到过这么一首诗,是纳粹集中营里的一位小女孩写的:
  小女孩对挥锹动土的德士兵说:
  刽子手叔叔
  请把我埋得浅一点
  你埋得太深了
  明天我妈妈就找不到我了
  读到这样的诗句,我的灵魂深处有一种锥心的疼痛,那种感觉决不是用“震撼”一词就能够概括得了的。我会想象到,任何一个刽子手读到这首诗都会不寒而栗!这首诗是在控诉,但又决不仅仅止于控诉。它的价值更在于唤醒,唤醒我们的人性,唤醒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类的尊重,对美好世界的尊重。那个美好世界不仅仅属于孩子的乌托邦,它应该属于我们现实中的每个人,属于全人类,这个美好的世界应该包括那个女孩,也包括那个刽子手。
  最沉静也最能打动我的是这么一个小场面,是格非某篇小说里写到的,十几年以前读过,现在只记得几句话,是一个成年人与儿童的对话。
  你的桥不牢/ 它是给鸽子走的
  鸽子能飞过河去,不用桥鸽子也能飞过去/ 它是给没有翅膀的鸽子走的
  所有的鸽子都有翅膀/ 没有翅膀的鸽子没有翅膀
  在课堂上我曾拿这几句话以《童话》为题给学生当诗讲过,有一个学生很感动,说是读到的最好的诗了。字面意思很简单,就是成年人与孩子的对话,成年人的话是对的,孩子的话也是对的。但在本质意义上二者却是极端对立的。成年人一再强调的是实用价值,依据的是常识与现实的真理原则;孩子强调的是精神价值,依据的是人性和形而上学的神性原则。在巨大的张力中,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一种神性的执著。孩子单纯的话语里的丰富意蕴足以令人深思。
  美国当代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健康的儿童性”概念,认为成年人应该具有双视角,一方面,像成人一样以成熟的、深刻的、理性的眼光看待生活,揭示社会的底蕴;另一方面,又以儿童的天真的、陌生的、非理性的眼光看待生活,把生活的厚厚尘土擦掉,让诗性与神性的光辉重新放射出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物欲的无限滋生,现实功利的、纯粹理性的、实用真理性的生存密密地把人们的诗性与神性封锁住了。在上帝眼里,成年人都是盲人。
  迷茫之中如何寻找光明?左眼是诗歌,右眼是儿童。
18.第五段中说,“这个美好世界应该包括那个女孩,也包括那个刽子手”,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19.第六段中说,作者把格非小说中的一段对话当作诗给学生讲过,作者认为这首诗的意义是什么?(3分)
20.文章结尾说:“迷茫之中如何寻找光明?左眼是诗歌,右眼是儿童。”这里的“迷茫”与“光明”分别指什么?“诗歌”和“儿童”共同点是什么。(8分)
(1)迷茫: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光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诗歌和儿童的共同点: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理解错误的两项是(4分)
 A.文中多次提到神性,神性在文中的含义是“儿童是泛神论的,在儿童眼里,一切都是有生命的,有灵性的”,并非唯心主义。
 B.文章内容写儿童的神性和诗性,文章其实是写给成人看的,是告诫成人不要失落美好的童心。
 C.文章说“儿童的本质是诗的”,主要是指儿童的心灵是单纯的。
 D.作者认为儿童的视角是最美好的、最理想的。
 E.文中引用诗人牛汉的故事,意在表明我们需要用孩子的世界点燃成人世界的诗意,“使我们在麻木的生存中瞬间苏醒过来”。
六、(12分)
22、将下面这则消息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0个字)(4分)
一架从俄罗斯起飞的伊尔-76飞机,日前载着一位尊贵的北极“客人”抵达大连国际机场,它就是来自北极圈内的珍稀动物——白鲸。这也是白鲸家族在历史上首次登陆中国,它将成为大连老虎滩极地海洋动物馆的正式成员。
这只3岁的白鲸,身长近4米,体重500公斤左右,是个性情温顺的“小姑娘”。在来中国之前,它已学会了转圈、唱歌、与人接吻,生气了还会叫上几声。白鲸的新家被安置在刚刚建好的极地馆内,它也是第一位入住极地馆的成员。为了使它适应馆内的水温,工作人员准备了两至3吨的冰块,以备降温使用。春节前后人们可一睹这只白鲸的风采。
据悉,还有3只白鲸已在俄罗斯接受体检和训练,将于明年3月运抵大连老虎滩极地海洋动物馆。
23.用“音乐”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4分)
  各种非理性的欲望,都可以在音乐中得到净化,那是指听众中那些敢于忏悔自己一生过错的人,敢于承认自己心底欲望的人,方才可以让各种欲望在音乐中得到净化。
24.把下面4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文段中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成为语义连贯的一段话。(4分)
书籍是记载和传播文化知识、供人们学习或查阅的工具。           至于商周的甲骨刻辞、铜器铭文以及后来的石刻碑文,有学者认为那也是古代的书籍,但是甲骨和青铜器并非书籍的写刻材料,刻辞和铭文也并不以传播知识文化为目的,它们都不能算是书;碑石中,也有铭刻经典或诗文的,然而它们并不能像普通书籍那样流传,只能算是一种特殊的形式,在讨论书籍制度时也可以简而不论。
①不同时期的书籍,由于所用材料以及样式的不同,形成各异的书籍制度。
②在我国悠久的古代文明中,书籍产生的时代很早,有漫长的发展历史。
③这三种书籍制度大体上代表不同的历史分期,但是也有交叉。
④概括而言,我国古代书籍制度主要分为三大类,即简牍制度、卷轴制度和册页制度。
七、作文。(60分)
 色彩,可以是一种生活元素,也可以是一种生活内容,还可以是一种生活追求……
请以“色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 可以写一个或几个方面;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月考答案
一、(18分,每小题3分) 
1.C  A项中“隽”应为juàn  B项中 “蜷”应为quán  D项中“锃”应为zèng  
2.B  A项中“无机之谈”应为“无稽之谈”,C项中“事必恭亲”应为“事必躬亲” D项中“黄梁”应为“黄粱”
3.C(结合,人或事物之间形成紧密关系;接合,连接起来,使合在一起。界限,不同事物的分界;界线,两个地区之间分界的线。精致,精巧别致;精制,精工制作。看中,看了感到合意;看重,认为重要,重视)
4.B  (沸沸扬扬: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多形容议论纷纷。惨淡经营:原意是下笔之先,极意构思,后多形容苦心规划或苦心经营。耐人寻味:事情值得人久久思考,形容意味深长。桃李:原指桃树李树不会讲话,但其花艳丽动人,其实甘美,故众人争赴之,时间一久,树下自会走出路来。后比喻为人诚挚,自会有强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
5.A
6.B
二、社科文阅读
7.C(A不能解释“一体化”。B“就是汉代的匈奴”说法错。D排列顺序不对。)
8.D(“鲜卑、靺鞨等山林狩猎民族与狄人是一体化”错。)
9.B(拉铁摩尔是“对中国北方一些‘非汉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江苏淮阴:淮阴中学2006届高三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  下一个『江苏南通:南通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