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示范性高中2006届高三八校3月联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湖南省示范性高中2006届高三八校3月联考(高三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湖南省示范性高中2006届高三八校3月联考语文科测试试卷命题:株州市二中 岳阳市一中 常德市一中 雅礼中学    湘潭市一中 郴州市一中 邵阳市二中 衡阳市一中(考试时间:2006年3月4日。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考试结束只交答卷。)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跻身侪辈剂量济济一堂
试题预览
"湖南省示范性高中2006届高三八校3月联考
语文科测试试卷
命题:株州市二中 岳阳市一中 常德市一中 雅礼中学
    湘潭市一中 郴州市一中 邵阳市二中 衡阳市一中
(考试时间:2006年3月4日。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考试结束只交答卷。)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跻身    侪辈    剂量    济济一堂    光风霁月
B.入殓    眼睑    验证    横征暴敛    勤俭节约
C.禅让    阐释    忌惮    箪食壶浆    殚精竭虑
D.悲怆    寒伧    创伤    沧海桑田    踉踉跄跄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蔚蓝    笼络    磬竹难书      耳濡目染
B.漫延    胚胎    卑躬曲膝      举止安详
C.丰腴    威协    两肋插刀      意气用事
D.授权    收讫    坚如磐石      如法炮制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班干部严于律己,班上同学才会自觉自律;班干部勤学上进,班上同学自会不甘人后。如此上行下效,班风才会逐步好转。
B. 帮助别人,要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不能暴风骤雨般生吞活剥地去解决问题。
C. 到肯德基呢?一个食量正常的人,少则七八元,多则二十元足矣。门外还挂着三块价格表,有意问津者看上几眼便可一目了然,决无阮囊羞涩之虞。
D. 医疗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民营医院更是刚刚起步,发展空间很大。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分析人士认为,伊拉克局势恶化、伊朗因核问题与西方国家关系紧张、以色列总理沙龙可能难以重返政坛等,是带动黄金价格最近不断走高的主要因素。
B.为进一步保障广东成品油市场,我们将密切关注广东市场动态,加快成品油资源的调进,在油品供应上保证质量。
C.一个多月前在约克郡巴比肯中心满场观众的掌声中接过英锦赛冠军奖杯的丁俊晖,本周在北威尔士假日营的寥寥无几的观众面前,开始了自己世锦赛资格赛的征程。
D.生理早熟与心理、道德观念晚熟的矛盾,自主需求与对成年人依附关系的矛盾,自主生活欲求与道德、法制的矛盾等等成为困扰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的一个难题。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5-8题。
书法艺术旋律论
一切文学艺术作品的内涵,特别是感情的内涵,主要地是通过它的艺术旋律表达出来的。 
书法的艺术旋律是一篇书法整体的抑扬顿挫,起承转合。整体的跌宕起伏,大起大落,大开大阖。这里重要的是整体,其次才是局部。在整体旋律中,每一个字的用笔与结体,又以其大小、粗细、斜正、枯湿、长阔、轻重、快慢、断续,作出了与旋律相协调的变化,从而增加了整体旋律的艺术魅力。孙子兵法:“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书法旋律也是如此。 
行气,有助于加强整体旋律的艺术感染力,但代替不了整体的旋律,它不是旋律的同义语。行气,是书写字句运行中气势的连贯与呼应,它的产生也是由于书法家对于诗文感情的感受或由于形式的需要。但是,它的产生是源于字句的各行各句,于是所表达出来的艺术魅力也便局限于本行的范围,而缺乏宏观的视野与整体的安排。 
旋律,是从整体布局出发,用包括行气在内的多样的艺术手段,以托出诗文的感情或是景色为目的,所安排的大开大阖的艺术节奏。有时,由于内涵的需要,甚至暂时把诗句的书写运行在中途停断一段时间,留下一段空白,也是艺术旋律的表达手段之一,这就更不是仅仅着眼于局部行气所能包括的了。 
没有整体的艺术旋律,便没有深沉的艺术。千年来,书法的安排,把诗词文赋所描写的人世间如此复杂的事物,如此不同的感情,一直都被放置于一个同样平齐方正的算盘式的固定框架中,把本来看起来,读起来节奏长短、铿锵有致的诗句文辞,一律写成了难以断句、千篇一律的字群,这将又如何去感动读者感情的心弦? 
中国历代书法,在用笔、结体上,创造并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在局部行气上,有许多有益的探索,但长期忽略了对整体艺术旋律的研究和运用,这大大埋没了书法艺术震撼读者感情的力量。 
宋陆放翁诗曰:“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书法亦然。如向音乐借鉴,安排书法的整体旋律,其实和为歌词谱一支曲相仿,是诗文感情的波澜起伏,决定了书法旋律的跌宕起伏。再读一遍白居易《琵琶行》当是有益的,其中关于乐声的描写,那其实也是一篇对书法旋律的描写。向绘画借鉴。绘画中疏密、粗细、断续、曲直的对比,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的运用,布局和变形的画理,都能使书法艺术得到借鉴。书法中画意的布局,不仅能使诗文中画意的描写得到加强,更能使诗文的感情得到充分的抒发。历代一些有创意的书法家中,同时也是画家的甚多。还可向武术借鉴、向大自然借鉴、从文学中研究、从社会生活中学习。 
在艺术旋律这片辽阔的天地里,中国书法必将会产生千万朵撼人心魄的艺术花朵。 
                  《李山行草书法•第一集》
5.下面关于“书法艺术旋律”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艺术作品蕴含着感情和其它内涵,它们都是通过作品的艺术旋律表达出来的。
B.对书法艺术旋律的分析,着眼的是书法整体的跌宕起伏,起落开阖,局部的变化是可以忽略的。
C.字的用笔与结体,要有整体的考虑,必须根据作品的旋律,作出与之协调的变化,才能增加书法的艺术魅力。
D.孙子兵法说:“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与书法艺术旋律的道理相通,可见孙子对书法艺术也是有着相当深刻的理解。 
6.最能证明“行气代替不了整体的旋律”这一说法的一项是
A.行气源于字句的各行各句,是书写字句运行中气势的连贯与呼应。
B.行气的产生是由于书法家对于诗文感情的感受或由于形式的需要。
C.行气表达出来的艺术魅力局限于本行的范围,缺乏宏观的视野与整体的安排。
D.行气没有包括作为艺术旋律的表达手段之一的“空白”,不能表达人世间复杂的事物和感情。
7.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一个字的大小、粗细、斜正、枯湿、长阔等的变化,都意味着书法艺术旋律的根本变化。
B.书法的旋律,是从整体布局出发的抑扬顿挫,起承转合,它的目的是更好地表现诗文的感情或景色。
C.上千年来,书法将诗文写成难以断句、千篇一律的字群,因而难以感动读者感情的心弦。
D.历代书法注重了在用笔、结体这些局部行气上的探索,但从未对整体艺术旋律进行研究和运用。
8.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深沉的艺术都有着整体的艺术旋律,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被奉为经典,就因为它堪称深沉的艺术,蕴含着优美的整体旋律。
B.宋陆放翁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由此类推,学习书法应更多地从书法以外吸取营养,而不是着眼于书法的基本功的训练。
C.白居易的《琵琶行》其中关于乐声的描写,其实也是对书法乃至其他艺术旋律的精彩再现,这可见各门类艺术其实是相通的。
D.书法可以从绘画的旋律中得到借鉴,同样,绘画也可以从书法的旋律中得到启发:不同的艺术门类常常可以在艺术旋律的互相借鉴中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醒心亭记  曾 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               涯:水边。
B.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               滋:滋扰。
C.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                 憾:怨恨。
D.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               殁:死。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自为记,以见其名义。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写欧阳修以“醒心”名亭,而曾巩为之作记,并与欧阳修的文章《醉翁亭记》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以“醒”贯穿全篇。 
B.本文虽为“记”,却主要围绕欧阳修的“醉”、“乐”、“醒”展开议论,正体现了曾巩散文平正周详而长于议论的特点。
C.作者指出欧阳修“醉”只是表象,“醒”方是实质,“乐”则是体现,而这种“乐”就在于“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的山水之乐。
D.正如韩愈诗所说:“应留醒心处,准拟醉时来”,欧公筑亭题名的含意就是为了使人在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中能“洒然而醒”,而这也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第Ⅱ卷(共117分)

四、(24分)
12.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每小题3分)
(1)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
译文:                                                                           
(2)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译文:                                                                           
(3)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译文:                                                                           
(4)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译文:                                                                           
13. 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长安秋望  (唐)赵嘏                    水村闲望  (宋)俞紫芝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翡翠:翠鸟。
两首诗均为七言律诗,赵诗为宦游长安时作,而俞诗为隐逸扬州时所作,两诗思想感情与写法是有所不同的。
(1)两诗均以“望”字统篇,寓情于景。赵诗紧扣“秋”字,绘出了一幅云飘星落、雁横笛怨、菊静莲谢的深秋拂晓图,显出一派凄迷清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内心孤寂伤感的愁思。而俞诗                                                              
                                                                                  
                                                                              。
(2)两诗均以结句抒怀,点明诗旨。赵诗曰“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是说家乡鲈鱼风味正美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似的留在京城,借典故抒写诗人思念故园、毅然归隐的心情;而俞诗则曰“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是说                                                                                
                                                                                  
                                                                              。
14.按要求填空。(6分。) 
(1)同样都是描写长江,杜甫在《登高》中的描写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描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景物描写因人的身世、个性、心情、写作目的的不同,显示出迥异的色彩。(2分)
(2)             ,子无良媒。            ,秋以为期。(《诗经• 卫风•氓》)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4)六国破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洵《六国论》)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五.(33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鸟  梁实秋 
①我爱鸟。 
②从前我常见提笼架鸟的人,清早在街上溜达。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的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瞵视昂藏的神气?笼子里的鸟更不用说,常年地关在栅栏里,饮啄倒是方便,冬天还有遮风的棉罩,十分的“优待”,但是如果想要“抟扶摇而直上”,便要撞头碰壁。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粘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罢? 
③我开始欣赏鸟,是在四川。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啼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不知有多少个春天的早晨,这样的鸟声把我从梦境唤起。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客夜闻此,说不出的酸楚! 
④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斓的花彩。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驱都是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浓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地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徘徊,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惘。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举着一条腿,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油绿的梯田。就是抓不到小鸡的鸢鹰,啾啾地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 
⑤我爱鸟的声音鸟的形体,这爱好是很单纯的,我对鸟并不存任何幻想。有人初闻杜鹃,兴奋的一夜不能睡,一时想到“杜宇”“望帝”,一时又想到啼血,想到客愁,觉得有无限诗意。我曾告诉他事实上全不是这样的。杜鹃原是很健壮的一种鸟,比一般的鸟魁梧得多,扁嘴大口,并不特别美,而且自己不知构巢,依仗体壮力大,硬把卵下在别个的巢里,如果巢里已有了够多的卵,便不客气的给挤落下去,孵育的责任由别个代负了,孵出来之后,羽毛渐丰,就可把巢据为己有。那人听了我的话之后,对于这豪横无情的鸟,再也不能幻出什么诗意出来了。我想济慈的“夜莺”,雪莱的“云雀”,还不都是诗人自我的幻想。与鸟何干?
⑥鸟并不永久地给人喜悦,有时也给人悲苦。我有过一次经验,在东北的一间双重玻璃窗的屋里,忽然看见枝头有一只麻雀,战粟地跳动抖搂着,在啄食一块干枯的叶子。但是我发现那麻雀的羽毛特别地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立刻使人联想到那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那形容是一模一样的。那孤苦伶仃的麻雀,也就不暇令人哀了。 
⑦自从离开四川以后,不再容易看见那样多型类的鸟的跳荡,也不再容易听到那样悦耳的鸟鸣。只是清早遇到烟突冒烟的时候,一群麻雀挤在檐下的烟突旁边取暖,隔着窗纸有时还能看见伏在窗棂上的雀儿的映影,喜鹊不知逃到哪里去了,带哨子的鸽子也很少看见在天空打旋。黄昏时偶尔还听见寒鸦在古木上鼓噪,入夜也还能听见那像哭又像笑的鸱枭的怪叫。再令人触目的就是那些偶然一见的囚在笼里的小鸟儿了,但是我不忍看。
  (说明:作者1903年生于北京,二战时曾居住四川,1949年后长期旅居台湾,1987年去世。本文有删节。)
15.第⑤段中 “我对鸟并不存任何幻想”的原因以及“幻想”的含义分别是:
                                                                        。(4分)
16.本文在第②段和第⑥段中分别描写“笼中鸟”和“给人悲苦”的麻雀的作用是:
                                                                        。(4分)
17.最后一段说“自从离开四川以后”,再也看不到那些“跳荡”的鸟儿,听不到“悦耳的鸟鸣”了,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感情是: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江西省2006年高考语文模拟题』  下一个『高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练习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