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强基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强基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高一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射洪中学高2024级强基班高一上期第一学月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答主观
试题预览
射洪中学高2024级强基班高一上期第一学月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8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乡村文化建设既是乡村建设的难点,也是乡村建设的灵魂,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途径。以往一些乡村文化建设项目之所以流于形式或者难以取得理想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乡村文化知之甚少。提高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性,需要清晰认识三个问题,即乡村有哪些文化,乡村文化保存在哪里,以及如何建设乡村文化。
乡村是文化的宝库。乡村文化总体而言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农耕文化。这是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知识、技术、理念的综合,包括农学思想、栽培方式、耕作制度、农业技术等,农耕文化还包括了农业哲学思想和农业美学文化。二是乡村手艺。像木匠、石匠、篾匠、刺绣、酿造等技艺,凝结了先人的生存智慧,反映着村民们的精神信仰与心理诉求。三是乡村景观文化。乡村景观以农业活动为基础,以大地景观为背景,由聚落景观、田园景观、社会生活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等共同构成,集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四是乡村节日与习俗。生活习俗作为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包括衣食住行的方式,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习俗,以及民间信仰与禁忌等广泛内容,也包括乡村艺术和娱乐活动等。
任何文化都需要特定载体,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就在乡村。以下三个方面对乡村文化建设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乡村的空间形态。乡村空间形态是乡村文化得以存在的物质载体。乡村空间由村落、民居、院落及公共空间等构成。村落空间具有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感化、感染或教育功能。二是乡村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是传承农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农具的使用、地方品种的延续与更新、传统栽培措施、特殊的农业制度等都存在于特定农业生产过程之中。显然,没有农民种养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种养之间循环利用文化就难以存在。三是乡村生活。村民日常生活的人生礼仪、岁时节令、民间信仰以及街谈巷议、饮食习惯等都是传统文化载体。失去了乡村生活,再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会成为“展品”和记忆。
农耕文明所孕育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等,与今天所提倡的和谐、共享、低碳等理念十分契合。在理解乡村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乡村文化建设要特别注意遵守以下两个原则:
一是坚持农民主体原则。农民是乡村的主人,他们既是乡村文化的建设者,也是乡村文化的受益者,只有农民最理解乡村文化与自身生产、生活的关系。任何排斥农民主体地位,试图越俎代庖,把本来的主人变成看客的做法,都必然失败。因此,要尊重农民的创造,如倡导德孝文化、弘扬优秀家风、通过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等,均是来自基层行之有效的乡村文化建设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
二是坚持保护好村落原则。丰富的农业文化以及尊老爱幼、诚实守信、邻里互助、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存在于乡村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之中,农家院落及其特定的排列方式构成的村落形态、村落公共空间,乡村的劳动与消费方式、节日与交往习俗,以及乡村的家庭、家族、邻里、亲缘关系等,都是乡村文化得以存在和延续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正是要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上楼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朱启臻《乡土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材料二: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在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往的乡村文化建设,可能存在着认识不足、主客不明、措施不当的一些问题。
B. 乡村手艺像木匠、石匠、篾匠、刺绣、酿造等技艺反映了乡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C. 乡村的空间形态不仅是乡村文化的物质载体,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也承载着教育功能。
D. 中国人乡土性延展极广,连远到西伯利亚的中国居民也离不开土地,要在冻土里种庄稼。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村振兴的前提是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弄清乡村文化的类别、内涵以及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
B. 如今,乡村文化建设中提倡的和谐、共享、低碳的理念,与农耕文明孕育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相符。
C. 我们要尊重农民的创造,保护好村落,这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乡村文化的内涵。
D. 从某个角度看,我们的民族和土地分不开,“土”是生存资本,也是一种束缚,传统的乡土生活已失去时代价值。
3. 下列行为不可以视为建设乡村文化的积极、有效举措的一项是(   )
A. 为了节约土地资源,也为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某地方大面积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城市边缘另划地块,建起现代化小区,让农民住上漂亮、整齐的单元楼。
B. 某乡村在建设“乡村记忆馆”时听取村里老工匠建议,就地取材,收集村民造房子剩下 红砖,并以当地黄泥墙工艺作为建筑外表皮,门窗由木匠现场制作。
C. 某乡村将原来脏乱差的农贸市场改造一新,每天清晨,这里成为村民一天生活的起点,也是村民们交易和交流的场所,他们在这里自由买卖农作物和牲畜,交换货品。
D. 某村同宗同姓,婚嫁、寿诞、乔迁时,全村人随礼赴宴,为了方便村民,村里建造了一座经济、美观的可同时容纳数百人就餐的乡宴厅,供村民申请使用。
4. 材料一是对于乡村文化建设的思考,材料二中费孝通所说“土气”即“乡土本色”。现有某地要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如以“乡村文化建设要接‘土气’”为主题发表看法,你觉得应该强调哪几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1. C    2. B    3. A    
4. ①乡村文化建设应突出乡土特色,优化居住空间、景观等;
②要尊重乡村内涵,传承并创新生产、生活方式,融入农政思想;
③要以农民为主体,提供农民之所需,尊重农民的创造;
④要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严格规范村庄撤并。
【解析】
【导语】材料一强调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指出乡村文化的多样性和根植性,并提出以农民为主体、保护村落为原则的发展路径。这种保护和建设对于实现乡村振兴至关重要。材料二通过生动描绘乡村与泥土的密切关系,强调乡土经济的根本特性。两则材料共同展现乡村文化的珍贵与复杂性,提示我们在乡村复兴中需要尊重传统、深入理解乡土文化,对保持“乡土本色”的重要性要有清醒认知。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乡村的空间形态……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也承载着教育功能”错误。结合材料一“村落空间具有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感化、感染或教育功能”可知,后半句偷换概念,是村落空间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也承载着教育功能,而不是“乡村的空间形态”。
故选 C 。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A.“乡村振兴的前提是乡村文化建设”错误,结合材料一“乡村文化建设既是乡村建设的难点,也是乡村建设的灵魂,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途径”可知,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不是前提;且后半句的“首要任务”原文并没有提及。
C.“尊重农民的创造,保护好村落,这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错误。结合材料一“乡村文化建设要特别注意遵守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坚持农民主体原则。……因此,要尊重农民的创造……二是坚持保护好村落原则”可知,前半句“尊重农民的创造,保护好村落,这是乡村文化建设的”是原则,理解乡村文化内涵才是基础;且前后两句逻辑不清,语序颠倒。
D.“传统 乡土生活早已失去了时代价值”错误。结合材料二“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可见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运用材料中信息的能力。
A.该项后半句“在城市边缘另划地块,建起现代化小区,让农民住上漂亮、整齐的单元楼”不能完全视为建设乡村文化的积极、有效举措。由材料一第四段到第六段“乡村文化建设要特别注意遵守以下两个原则……二是坚持保护好村落原则”和第六段“这正是要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上楼的重要原因”可知,“在城市边缘另划地块,建起现代化小区,让农民住上漂亮、整齐的单元楼”违背了“保护好村落原则”。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①根据“乡村是文化的宝库”“乡村空间形态是乡村文化得以存在的物质载体。……村落空间具有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感化、感染或教育功能”“乡村景观以农业活动为基础”“ 村民日常生活的人生礼仪、岁时节令、民间信仰以及街谈巷议、饮食习惯等都是传统文化载体”可知,乡村文化建设应突出乡土特色,优化居住空间、景观等。
②根据“农业生产是传承农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农具的使用、地方品种的延续与更新、传统栽培措施、特殊农业制度等都存在于特定农业生产过程之中。显然,没有农民种养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种养之间循环利用文化就难以存在”可知,要尊重乡村内涵,传承并创新生产、生活方式,融入农政思想。
③根据“要尊重农民的创造,如倡导德孝文化、弘扬优秀家风、通过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等,均是来自基层行之有效的乡村文化建设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可知,要以农民为主体,提供农民之所需,尊重农民的创造。
④根据“要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上楼的重要原因”可知,要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严格规范村庄撤并。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我们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的喊,喊了几声,不见有人应,但响动是有了。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地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我看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好像在看连长做示范动作似的。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这一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节选自茹志鹃《百合花》)
文本二: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她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她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嗒”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她又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她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台儿沟也一定会是“这样的”。
(节选自铁凝《哦,香雪》)
5. 下列对两则文本 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本一中的新媳妇有着笑而不语、美丽娴静的别样韵致,“半晌”二字足见新婚被子的珍贵和情感上的不舍,也因此更见出人物形象的真实。
B. 文本二中“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的自动铅笔盒,象征着文化、知识、现代文明,体现了香雪对新生活的向往。
C. 文本二写到“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香雪端详铅笔盒之后,希望同伴们盘问,这是少女虚荣的表现,也意味着纯真而质朴的乡村文化的失落。
D. 文本一写新媳妇的神态、文本二写香雪的动作,都有着清新的笔调、温婉的用词以及灵动的叙述节奏,勾勒了一幅“文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画面。
6. 文本二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大山、月亮、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7. 作家孙犁曾这样评价《哦,香雪》:“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请你结合选文,分析《哦,香雪》从哪些方面体现“诗意”。
【答案】5. C    6. ①原句为短句,语言富有轻松明快 节奏感,适合表现香雪的心理。改句较为冗长。
②原句运用排比句、感叹句,句式整齐,表意鲜明,增强语势,富有力量。
③改句将“大山”“月亮”“核桃”组成一个并列短语,强调的意味不突出。    
7. ①人物纯美:香雪,天真纯洁、朴实自然,构成了小说中美丽清纯、如诗如画的风景线。
②环境优美:小说描绘的山区景色,自然纯净,具有天然原生态的诗情画意。
③语言清新:小说语言清纯流畅,朴素自然,抒情意味浓厚。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C.“这是少女虚荣的表现,也意味着纯真而质朴的乡村文化的失落”说法错误。香雪并非爱慕虚荣,她想在镇上的同学面前挣回她代表台儿沟的高贵的自尊,体现了她自尊自爱的性格特点,从文中可见女孩儿的追求和美好的心灵世界,保留了纯真质朴,也不能说这是乡村文化的失落。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品味语言艺术、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上文中香雪的心情是轻松愉悦自豪满足的,原句中“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使用三个短句,节奏明快,这时她眼中的景物应是美好的,满怀期待,无比兴奋,突出了人物纯真朴实的性格和美好的心情;改句因使用长句则无法表现这种心情。
原句中“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使用排比兼间隔反复,句式整齐,增强了语势和节奏感,并且表达为感叹语气,使语言气势足,感情强烈;改句表达平淡,缺少节奏感和强烈的语气。
“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句与后文“台儿庄也一定会是‘这样的’”紧密衔接,突出强调这些主语或者陈述对象——“大山”“月亮”“核桃树”“台儿庄”,音韵和谐,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增添了诗意美和可读性,起到了表意鲜明,增强语势的作用;而相比之下,改句所表达出来的语气则弱化了情感,无法达到强调突出的目的。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
本题根据题干要求,主要理解评价“诗意小说”,“诗意小说”,即小说具有诗歌的艺术境界。诗意是与“美”有关、与“情”有关的一种文学要素,总能给人一种审美的刺激和享受。此题可从人物、环境、语言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人物角度看,本文塑造了以香雪为代表的台儿庄的少女们善良美好的形象。这是一群住在大山里,未曾被世俗污染过的质朴纯洁的形象。香雪用一篮子鸡蛋换了一只铅笔盒。节选部分写了香雪的善良和勇敢,自尊和上进,也写了凤娇她们沿着火车轨道来找她的美好情谊。文章描写这群少女天真烂漫的笑,“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以及香雪不会骗娘的淳朴,这些构成了小说中美丽清纯、如诗如画的风景线。
从环境来看,文章把这些人、这个故事安排在一个没有掺杂人世的污浊,没有遭遇破坏和污染,具有原生态的美好环境里。文章多次写到台儿庄的环境,“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还有香雪回忆“小时候有一回和凤娇在河边洗衣裳”。这些就是小说中人物的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这样干净的不受污染的环境,与人物的美好共同营造了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画卷。
从小说语言来看,小说语言清纯流畅,朴素自然,如节选部分写香雪看到凤娇她们来找她,“她站在枕木上,回头望着笔直的铁轨,铁轨在月亮的照耀下泛着清淡的光,它冷静地记载着香雪的路程。她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满足的泪水。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她用手背抹净眼泪,拿下插在辫子里的那根草茎,然后举起铅笔盒,迎着对面的人群跑去”,这段内容融心理、动作、环境等各种描写为一体,语言形式和内容表达和谐一致,浑然一体,使人读起来,毫无滞涩之感,却有清新之美。
二、古代诗文阅读(4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一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士君子多之。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拜左拾遗。
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进绢,为魏徵子孙赎宅。居易谏曰:“徵是陛下先朝宰相,太宗尝赐殿材成其正室,尤与诸家第宅不同。子孙典贴,其钱不多,自可官中为之收赎,而令师道掠美,事实非宜。”宪宗深然之。
王承宗拒命,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上多听纳。唯谏承璀事切,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绎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
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邽。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追诏授江州司马。十三年冬,召还京师,拜司门员外郎。凡朝廷文字之职,无不首居其选,然多为排摈,不得用其才。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七月,除杭州刺史。大中元年卒,时年七十六,谥号“文”。
(选自《旧唐书》,有删节)
文本二: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白居易《琵琶行》序)
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
B. 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
C. 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
D. 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
9. 对选段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贬官,降职
B.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始:开始
C. 凡数千百言           凡:总共
D. 会有素恶居易者           素:向来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居易文才出众。顾况擅长写文章,后辈的文章他都没有中意的,但对居易的文章却十分赞赏,并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B. 白居易擅长作诗。他写的众多诗歌都富有讽谏之意,针砭时俗之弊,补救政务的缺陷,当时的读书人收藏了他很多文章。
C. 白居易积极进谏。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想为魏徵的子孙赎买住宅,白居易认为应由朝廷来做此事,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
D. 白居易坦率耿介。针对吐突承璀任招讨使一事,他进谏时言辞急切让皇帝很不高兴,幸亏李绎为他说情,才纾解了皇帝的不满。
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
(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2. 请简要说明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刺史的原因。
【答案】8. C    9. B    10. B    
11. (1)白居易不避死亡的惩罚(杀头之罪)的原因,事情无论大小必定要说,大概是为了报答陛下对他的大力提拔,并非说话轻率。
(2)(我)于是撰写了这首七言诗,作歌来赠送给她,总共六百一十六字,命名为《琵琶行》。    
12. ①作为宫官,先于谏官越职言事,不合礼法;
②得罪小人,被人指摘;
③招致执政不满,被上奏贬职
【解析】
【导语】文本一和文本二共同展现了白居易的才华与不凡的品格。文本一通过记述他的生平与政绩,强调了白居易在文学和政治上的影响力及其刚直不阿、敢于进谏的性格,反映了他的政治抱负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而文本二以《琵琶行》的创作背景折射出他在被贬期间的自我省思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显示了其对人情世故的敏锐观察和诗歌才情。两者结合,勾勒出白居易作为诗人与官员的双重身份。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当时天子荒淫纵欲不遵礼法,执政官不胜其任,治政失策,河朔再次发生动乱。白居易屡次上疏论说此事,天子不能采纳,于是他请求离京任职。
“执政”与“非其人”构成主谓关系,“非其人”,指不称职,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
“其事”作“论”的宾语,“论其事”是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句意:我贬官九江郡司马。
B.始:才。句意:才开始感到被贬谪的忧伤。
C.句意:奏文共有数百上千言。
D.句意:适逢有个一向厌恶白居易的人。
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B.“当时的读书人收藏了他很多文章”错误。原文为“士君子多之”,意思是读书人都很赞赏他,“多”理解为“赞赏”,并没有收藏之意。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所以”,……的原因;“盖”,大概;“酬”,报答;“拔擢”,破格提拔。
(2)“因为”,于是写作(因此写作);“歌”,动词,作歌;“凡”,总共;“言”,字。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
据原文“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可知,宰相认为白居易是太子属官而非谏官,不应在谏官之先议论政事。因此,作为属官,先于谏官越职言事,不合礼法,是白居易被贬为江表刺史的原因之一;
据原文“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可知,有人一向嫉恨白居易,说他浮华无德行。因此,得罪小人,被人指摘,是白居易被贬为江表刺史的原因之一;
据原文“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追诏授江州司马”可知,主管这一事务的人厌恶白居易为此事上谏,上奏皇帝把他贬为江表刺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上一个『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下一个『浙江省育英中学、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