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进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江西省上进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江西省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考语文试卷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
试题预览
江西省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考
语文试卷
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在中国源远流长,绵延几千年并不断发展和丰富。这种思想方法的核心是主张从实际材料中获得对事物真相的认识,以实践效果来检验认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突出了思想认识的来源及其真理性的检验问题。
中国早期文化典籍中已经包含着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萌芽,如《诗经•国风》中的大部分篇目就是来自民间生活的原始资料,或者是对这些原始资料的提升。这表明,在萌生时期,中华文化就有注重采集实际资料的传统,注重从实际资料中抽象和提炼出反映社会生活或政治实践的经验和思想。这种自发的实事求是思想方法,是中华先人在征服自然过程中形成的宝贵思想财富。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都高度重视言与行、思想与实际、理论与功用的关系,强调人们的思想认识和言论必须来源于生活实际,必须具有现实功用,形成了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早期形态。《论语》强调“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这就是强调,人的思想和认识不能固执于个人的主观意志,而必须符合实际;人们在思想和行动的过程中,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行不一、言过于行都是不合理的。《荀子》提出“验符论”的思想,“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凡论者,贵其有辩合、有符验”。这就是强调,人们的言论一定要有事实根据,一定要能够经得起实际验证。《韩非子》强调,言论必须注重事实和功用,若无事实基础和切实功用,则均为妄言虚语。
这些早期的实事求是思想方法,在日后的发展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充实。汉代大儒王充提出“实知”“效验”思想,强调必须从事实出发,进行逻辑思考和推理,得出符合实际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知识。在他看来,思想和言论“须任耳目以定情实”,就是强调从事实中获得认识,以感性经验和亲身实践为认识的来源和基础。当然,他也绝不是把认识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或拘泥于个人经验层面,而是强调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宋代大儒朱熹提出“格物致知”理论,强调从实在的事实中发现作为事物本质的“理”。他强调,每一个人都有认识能力,但认识能力是在同事物接触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人必须同事物接触,在不断理解事物的过程中,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最后达到致知。他还强调,不仅要从事物本身出发来获得知识,而且要用实践来检验知识。这些观点固然有客观唯心主义的大背景,但是作为一种思想方法,有其合理性的方面,如果加以唯物主义改造,就能够上升到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
明清之际,王夫之改变宋明以来的哲学走向,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深入研究知识论问题,在实事求是思想上有重大的突破和贡献。宋代以来,中国学术长期以理学为重点,探究道、理、心、性等本体之论,学者把大量功夫花费在抽象的明心见性上面,到头来并无真实知识。由此,在社会变迁之际,王夫之着重思考知识问题,探究知之真谛与途径。他反对生而知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坚持人的认识首先来自人们对事物的感知;但是,这种得自耳目等感官的“见闻之知”,并没有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缘见闻而生之知非真知”,必须进一步通过学问慎思等对感性认识进行抽象提升,获得洞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德性之知”。这样,他就把经验和理性、见闻与真知结合起来,强调要从事实和经验出发,对事物进行深入研究,得到真理性的知识。同时,他还提出“知行合一”的知行观,在坚持知行不可分离的同时,强调“行”是知的目的,是检验真知的标准:“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得行之效也。”
进入近代,经世致用成为主导性思想导向,实事求是思想方法也随时代发展而获得了新的意义和内容。其中,曾国藩对实事求是的理解很有代表性。他继承了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合理性内涵,同时又把经世致用的追求融合到实事求是思想方法之中,把主体所探索的各种外在事物和主观现象都看作“事”,人们在对这些“事”的不断求索中,获得“是”。曾国藩对实事求是思想的理解,对近现代中国人进一步升华实事求是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
(摘编自金民卿《实事求是的思想史渊源及其创造性提升》)
材料二:
习近平指出,从总体上看,当前我们党能够执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工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不同领域和战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很多新的经验,展示了共产党人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良好形象。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党员和干部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方面还做得很不够,在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上还存在一些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例如,有的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思想和工作明显落后于客观形势的要求;有的机关作风严重,长期待在办公室,不愿下基层,不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不接“地气”;有的固守从本本出发的教条主义思维方式,只唯上、唯书,就是不唯实;有的为了迎合或满足某种需要,满嘴假话、空话、大话,甚至弄虚作假;有的不喜欢听真话、实话,不愿意择善而从、承认和改正错误;有的明哲保身,怕担风险,对错误的东西听之任之;有的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甚至蛮干、瞎干。凡此种种,都严重违背了实事求是的要求,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和克服。
(摘编自汪信砚《习近平的实事求是论》)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在我国具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其萌芽可以追溯到《诗经•国风》等早期文化典籍中。
B. 王充和朱熹都强调事实的重要性,但朱熹还提出用实践检验知识的观点,更加重视实践的重要性。
C. 曾国藩继承了朱熹“格物致知”理论的合理部分,又倡导经世致用,为实事求是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D. 中国共产党以实事求是为思想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了显著成就。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熹、王夫之未能摆脱唯心主义的窠臼,曾国藩对实事求是有新的理解,这都和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相关。
B. 毛泽东同志曾强调“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这和我国古代实事求是的思想观点有相似之处。
C. 对中国共产党执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现状,习近平总书记进行了全面分析,既肯定了成绩,也指出了不足。
D. 材料二中,以“总体上看”“很多”等词语进行限制,用词准确;使用“必须”等词语表明态度,用词得体。
3. 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一中所论述的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一项是(   )
A. 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B.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C. 欲成方圆而随其规矩,则万事之功形矣。
D.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 材料二运用了排比,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5. 请根据材料一,填写下列表格中①②③处的内容。
我国实事求是思想的发展历程
时期 相关学者 主要观点 意义
春秋战国 孔子、荀子、韩非 ①                    形成了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早期形态
汉、宋两代 王充、朱熹 强调“实知”“效验”;强调“格物致知” ②                
明清之际 王夫之 坚持人的认识首先来自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强调从事实和经验出发,对事物进行深入研究,得到真理性的知识;强调“知行合一”的知行观 ③                

【答案】1. B    2. A    
3. D    4. ①通过排比,列举了违背实事求是这一思想方法的种种现象,突出了严重性,令人警醒。
②通过排比,语气一贯而下,不容辩驳,增强了气势,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5. ①强调人们的思想认识和言论必须来源于生活实际,必须具有现实功用
②使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得到丰富和充实
③使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获得了重大突破
【解析】
【导语】这两则材料分别从历史与现代视角探讨了“实事求是”思想在中国的演变与实际应用。材料一回顾了从《诗经》到明清期间,中国哲学家对于实事求是思想发展的贡献,着重强调其从事实出发、经实践检验的精髓。材料二则分析了当前中国共产党执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状况,指出其在指导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并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这两个材料体现了实事求是在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交汇。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的能力。
B.“朱熹……更加重视实践的重要性”错误,材料一第四段中王充提出了“实知”“效验”思想,强调“得出符合实际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知识”,这说明王充也是重视实践的;至于谁更重视实践,原文没有这方面的比较。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A.“王夫之未能摆脱唯心主义的窠臼”错误,材料一倒数第二段是说“王夫之改变宋明以来的哲学走向,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深入研究知识论问题”,可见,王夫之摆脱了唯心主义的窠臼。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中所论述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强调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A.蕴含的是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的哲理。
B.强调积累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C.强调做事要遵循法则、规律。
D.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效果的能力。
①材料二作者通过排比列举了多种违背实事求是的现象,如“有的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有的机关作风严重,长期待在办公室,不愿下基层”,“有的固守从本本出发的教条主义思维方式”等。这些现象的列举,不仅使读者对违背实事求是的行为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更突出了这些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从而起到了警醒读者的作用。
②排比句式的运用,使得文章在表达上更加连贯、有力。每一个列举的现象都如同一个有力的拳头,连续不断地击打在读者的心上,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冲击力和感染力。这种气势的增强,使得文章在论证上更加有力,更加具有说服力。同时,排比句式的使用也使得文章在形式上更加整齐、美观,增强了文章的阅读美感。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和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①根据材料一第三段“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都高度重视言与行、思想与实际、理论与功用的关系,强调人们的思想认识和言论必须来源于生活实际,必须具有现实功用,形成了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早期形态”可以明确提取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如孔子、荀子、韩非)强调人们的思想认识和言论必须来源于生活实际,并具有现实功用。故应填:强调人们的思想认识和言论必须来源于生活实际,必须具有现实功用。
②根据材料一第四段“这些早期的实事求是思想方法,在日后的发展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充实。汉代大儒王充提出‘实知’‘效验’思想……宋代大儒朱熹提出‘格物致知’理论……”可知,汉代的王充和宋代的朱熹分别对实事求是思想方法进行了丰富和充实,提出了各自的理论。故应填:使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得到丰富和充实。
③根据材料一第五段,“明清之际,王夫之改变宋明以来的哲学走向,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深入研究知识论问题,在实事求是思想上有重大的突破和贡献”可知,王夫之在明清之际对实事求是思想方法进行了重大突破和贡献。故应填:使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获得了重大突破。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孤岛
何君华
到了地方我们才知道,我们叫队长给骗了。队长说,还有最后一个哨所,最后一个边防连队,演完这场大家就能回家了。
我们乌兰牧骑慰问演出小分队出来巡回演出已经一个多月了,所有人早都已经疲惫不堪,听队长这么说,我们一下雀跃起来。去边防哨所的路程虽然漫长——听说有整整五十公里,但好歹有了盼头,大家脸上的倦容也都舒展开来,一路上有说有笑。
可到了地方我们才知道,这哪是什么哨所呀?总共只有三间屋子,面积不过四十平方米。更主要的是,这哪能称得上是边防连队啊?总共只有一个人,一个人!
我们不敢相信。这个世界上真有只有一个人的边防连队吗?我们队里最活泼的舞蹈演员那日松在屋里屋外到处找,发现这个哨所除了几只鸡以外,当真只有一个人,就是这位站在我们跟前的哨长呼日勒,一个体格健硕、脸庞黑黢黢的蒙古族汉子。他是这个哨所的哨长,也是这里唯一的哨兵。说白了,他是这个哨所的“光杆司令”。
呼日勒哨长已经提前接到了我们要来慰问演出的通知。我们的汽车离得还有几里地呢,就看见他站在土梁上冲我们拼命挥手。一下车,呼日勒哨长就激动地向我们敬礼,并跟我们一一握手,边握边说:“我从没见过这么多人——不是,我从没见过我们哨所来这么多人!过年了,过年了!”
我们都很吃惊:目下正是盛夏,呼日勒哨长嘴里的“过年了”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每年只有到了过年的时候,上面才会派人来哨所慰问。说是慰问,也就是三五个人来送慰问信和一些慰问物资,从来没有像我们慰问演出小分队一样,一下子扎进来十几个人——简直比过年还热闹!
我们问:“你一个人在这里不寂寞呀?”
呼日勒哨长沉默了一会儿,说:“能不寂寞吗?寂寞,我就养鸡。”
给哨所运送给养的卡车每七天左右才来一次。之所以用一个模糊的时间“七天左右”,是因为一旦遇到极端天气,譬如暴风雪之类,那就不一定能准时了。那样的话,边防哨所就成了茫茫雪原中的一座孤岛,但也不能断炊呀。“人是铁,饭是钢。”于是呼日勒哨长就想到了养鸡。养鸡就可以吃鸡蛋。呼日勒哨长说干就干,当真养起鸡来。刚才那日松在屋后发现的那几只鸡就是呼日勒哨长养的。一提到鸡,呼日勒哨长兴奋了:“都说老鹰捉小鸡,你们听说过小鸡捉老鹰吗?在我们哨所,个个都是捉老鹰的鸡!”
“捉老鹰的鸡?”我们满脸狐疑。
原来呀,打小在这哨所长大的鸡们哪里知道老鹰是自己的天敌呢?别处的鸡一旦发觉老鹰在头顶盘旋躲都来不及,这里的鸡非但不躲避,竟然还敢于张开翅膀反击。老鹰哪见过胆敢反抗的鸡啊?有一次,一只老鹰俯冲而下,群鸡一跃而起,展翅伸爪迎击。老鹰一下慌了神,反而真的被鸡啄伤了。后来,几只鸡群起而上,当真把老鹰活活啄死了,你说是不是天下奇闻!
这可真是天下奇闻!我们都惊掉了下巴。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古人柳宗元《临江之麋》里“至死不悟”的麋来。我想,那只老鹰大概也是“至死不悟”自己如何会被鸡啄死吧。
“不过那都是以前了,”呼日勒哨长接着说,“现在,极端天气提前都有预警,因此在极端天气到来之前,上级就会安排将补给提前送来,断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了,但我仍然养鸡。寂寞的时候,我听见鸡们‘咯咯咯咯’地叫,想到还有它们陪着我,我就不寂寞了。”
呼日勒说着就沉默了,我们也都沉默了。还是我们队长出来打了圆场:“呼日勒哨长(我们都这么称呼他,起初有些调侃的意思,此时此刻分明多了几分尊重),那我们开始演出吧!”
我们连忙站起身来,一个个挺胸抬头,清喉润嗓,纷纷认认真真地准备起来。我们的表情都很庄重。哨所前院空地上除了一杆国旗分明空无一物,但此时此刻这里仿佛一座极华丽的剧院。我们摩拳擦掌,准备为这一个人的边防连队奉献一场尽我们所能的精彩演出。
演出正式开始,我们队长亲自报幕。有人独舞,有人合唱,有人朗诵诗歌……大家都一丝不苟,聚精会神,没有人懈怠,跟以往我们在首府剧院演出时没有差别。最后一个节目,是我们的“台柱子”娜仁花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湾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
听着听着,呼日勒哨长流泪了,“全连官兵”也就都流泪了,娜仁花也流泪了,我们也都流泪了。
尽管极不舍,但分别的时刻还是到了。我们的汽车开出好远,还看见呼日勒哨长站在土梁上冲我们摆手。
天色已晚,我们的汽车在美丽的草原公路上疾驰。回身望去,呼日勒哨长的身影渐渐变小,最后完全看不到了,只隐隐约约能看见一抹红色,一抹高高飘扬的红——呼日勒哨长正是为了守护它,一个人守在了那里。
(选编自《小小说选刊》)
6. 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华丽的剧院”,突出了“我们”在空荡的哨所里庄严和不可亵渎的感受,体现了“我们”对呼日勒深深的崇敬之情。
B. 小说以偏远的边防哨所为背景,通过呼日勒对“孤岛”的坚守揭示主旨,歌颂了甘于寂寞、恪尽职守,为祖国边防事业默默奉献的英雄。
C. 小说综合采用了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侧面描写等方法,对呼日勒哨长进行了传神的刻画,使人物形象饱满丰富、跃然纸上。
D. 小说在叙述上回避了宏大的场面,而选择以温情细腻的方式展现人性之美,营造出抒情、散文般和诗意的氛围。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到了地方我们才知道,我们叫队长给骗了”一句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令读者想要一探哨所的究竟。
B. 小说用较多笔墨写“小鸡捉老鹰”的情节,该情节属于插叙,看似多余,实则对于人物的塑造和主题的揭示有很大作用。
C. 小说多次运用反复的手法,如“一个人”“过年了”等,不仅表现了哨所之小和偏僻,也烘托了呼日勒哨长崇高的形象。
D. 结尾处“我们”的情感由初到哨所的惊异转为对呼日勒哨长的不舍,这种由外及内、由浅入深的转变,使情感饱满且富有层次。
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流泪”一词出现了四次,每个人物的“流泪”都蕴含复杂的情感,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哨长和“我们”流泪的原因。
9. 俄国画家列宾曾说:“色彩即思想。”请据此分析本文结尾处“一抹红色,一抹高高飘扬的红”是如何运用色彩来传达深刻内涵的。
【答案】6. C    7. B    
8. ①哨长流泪的原因:演出唤起了他对家乡的思念,被大家的关心和理解感动,内心的孤独和坚守的艰辛得到了释放。
②“我们”流泪的原因:为呼日勒哨长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守和付出而感动,也为自己能给这样的孤独坚守者带来温暖和欢乐而欣慰。    
9. ①“一抹红色”具有象征意义,“红”是热烈、赤诚、英勇无畏的象征。
②这抹红是指飘扬在哨所高空的五星红旗,旗帜所指就是行动所向,这抹红凝聚着对祖国深沉的热爱。
③这抹红也是边防军人为祖国的边防事业和人民的生活而坚守奋斗的别样诠释,他们英勇无畏,甘于寂寞,甘于奉献,守护祖国,守护人民,值得我们的热情赞美与讴歌。
【解析】
【导语】何君华的《孤岛》通过一个小分队慰问演出至偏远哨所的故事,呈现了边防哨长呼日勒的坚守与孤寂。小说以生动的细节及动人的情感描绘呼日勒如何在寂寞中自我调适,展示了边防军人的奉献精神。通过“小鸡捉老鹰”的奇闻增强故事的趣味性,同时反衬人物内心的坚韧。结尾处的“一抹红色”象征着国家使命,深化主题,表达对默默守护者的敬意。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采用了……心理描写”错误。文本在刻画呼日勒哨长的形象时并未采用心理描写。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
B.“该情节属于插叙”错误。文中“小鸡捉老鹰”的部分是在“我们”与呼日勒的谈话中循序渐进地展开叙述的,并不属于插叙。“插叙”是指在记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的叙述方式。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分析、探究人物情感的能力。
①文中提到,哨长呼日勒在听娜仁花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时流泪。这首歌描绘了草原的美景和家乡的温馨,很容易唤起哨长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身处孤岛般的哨所,长时间无法与家人团聚,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尤为强烈。哨长在孤岛般的哨所中坚守多年,内心的孤独和坚守的艰辛难以言表。而乌兰牧骑慰问演出小分队的到来,让他感受到了来自外界的关心和温暖。大家的问候、表演和尊重,都让他深受感动,从而流下了眼泪。哨长一个人在哨所坚守多年,内心的孤独和艰辛一直压抑着。当听到动人的歌声,看到大家的真诚和热情,他内心的情感得到了释放,眼泪成为了他情感宣泄的出口。
据此可概括得出哨长流泪的原因:演出唤起了他对家乡的思念,被大家的关心和理解感动,内心的孤独和坚守的艰辛得到了释放。
②“我们”了解到哨长呼日勒在孤岛般的哨所中坚守多年,忍受着孤独和艰辛,为国家的边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们”深受感动,从而流下了眼泪。“我们”作为乌兰牧骑慰问演出小分队,此行的目的是为边防战士带来温暖和欢乐。当看到哨长因为“我们”的表演而感动流泪时,“我们”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内心充满了欣慰和自豪。这种欣慰和自豪也让“我们”流下了眼泪。
据此可概括得出“我们”流泪的原因:为呼日勒哨长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守和付出而感动,也为自己能给这样的孤独坚守者带来温暖和欢乐而欣慰。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作品意蕴和评价作品价值判断、审美取向的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先理解列宾这句话的含义,然后再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本文结尾处“一抹红色,一抹高高飘扬的红”的含义、意义及其传达的深刻内涵。
列宾的这句话强调了色彩在艺术创作中不仅仅是视觉上的表现,更是情感和思想的载体。色彩能够传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态度和观念。
在中国文化中,“红色”通常象征着热烈、激情、勇气、忠诚和英勇无畏。这种色彩往往与积极、正面的情感和价值观相联系。在本文的结尾处,“一抹红色”显然不仅仅是对颜色的简单描述,而是具有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它代表了哨长呼日勒以及所有边防军人的忠诚、勇敢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据此可概括得出:“一抹红色”具有象征意义,“红”是热烈、赤诚、英勇无畏的象征。
这“一抹高高飘扬的红”指的是飘扬在哨所上空的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是中国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和荣誉。旗帜飘扬在哨所上空,意味着边防军人在这里坚守岗位,守护着国家的边疆。他们的行动与旗帜所指的方向一致,都是为了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幸福。据此可概括得出:这抹红是指飘扬在哨所高空的五星红旗,旗帜所指就是行动所向,这抹红凝聚着对祖国深沉的热爱。
这抹红色不仅是对边防军人忠诚和勇敢的赞美,更是对他们甘于寂寞、甘于奉献精神的颂扬。在这个孤独的哨所里,呼日勒哨长一个人坚守了很长时间,但他从未放弃过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职责的坚守。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热情赞美和讴歌的。通过这抹红色的描绘,作者传达了对边防军人的崇高敬意和深切关怀,同时也激发了读者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据此可概括得出:这抹红也是边防军人为祖国的边防事业和人民的生活而坚守奋斗的别样诠释,他们英勇无畏,甘于寂寞,甘于奉献,守护祖国,守护人民,值得我们的热情赞美与讴歌。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王曰:“主听如何?”
太公曰:“勿妄而许,勿逆而拒。许之则失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之,不可极也;深渊度之,不可测也。神明之德,正静其极。”
(节选自《六韬•大礼》)
材料二:
闻古扁鹊之治其病也,以刀刺骨;圣人之救危国也,以忠拂耳。刺骨,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国故甚病之人利在忍痛猛毅之君以福拂耳。忍痛,故扁鹊尽巧;拂耳,则子胥不失:寿安之术也。病而不忍痛,则失扁鹊之巧;危而不拂耳,则失圣人之意。如此,长利不远垂,功名不久立。
(节选自《韩非子•安危》)
材料三:
庄公将杀管仲,齐使者请曰:“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生之。”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比至,三衅,三浴之。桓公亲逆之于郊,而与之坐而问焉,曰:“昔吾先君襄公筑台以为高位,田、狩、罼、弋,不听国政,卑圣侮士,而唯女是崇。食必粱肉,衣必文绣。戎士冻馁,戎车待游车之裂。优笑在前,贤材在后,是以国家不日引,不月长,恐宗庙之不扫除,社稷之不血食。敢问为此若何?”管子对曰:“昔吾先王昭王、穆王,世法文、武远绩以成名。合群叟,比校民之有道者,设象以为民纪,式权以相应,比缀以度。竱本肇末,劝之以赏赐,纠之以刑罚,班序颠毛,以为民纪统。”桓公曰:“为之若何?”管子对曰:“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参其国而伍其鄙,定民之居,成民之事,陵为之终,而慎用其六柄焉。”
桓公曰:“吾欲从事于诸侯,其可乎?”管子对曰:“未可,国未安。”桓公曰:“安国若何?”管子对曰:“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遂滋民,与无财,而敬百姓,则国安矣。”桓公曰:“诺。”遂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遂滋民,与无财,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上一个『江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下一个『辽宁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