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部分地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福建省泉州市部分地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高二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4-2025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部分地区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新时代为什么要加强劳动教育?如何扎实开展与时俱进的劳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
试题预览
2024-2025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部分地区
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时代为什么要加强劳动教育?如何扎实开展与时俱进的劳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经作出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和部署。准确理解、贯彻这一意见,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大要点。
新时代教育使命,首先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性质决定中国教育的宗旨之一是培养有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强调要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式培育全面发展的人,在工人阶级取得政权后,应当有更为自觉、水平更高的教育安排。因此劳动者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强调劳动教育理所当然。正如《意见》所指出的那样: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新时代教育使命,另外一个重要内涵是指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中国教育必须有高质量的劳动教育。与此同时,人们的“优势需要”也已经越来越聚焦于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劳动对彰显人在社会发展与个人生活中的主体性、创造性,教育引导学生理解并获得积极的人生意义,都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新的时代,人类劳动的形态已经发生了许多巨大的变化。比如:脑力劳动的比重空前增加,创造性劳动的重要性无与伦比,复合型劳动已成为最为日常的劳动形态……因此站在新时代历史坐标上深刻理解劳动形态的演变,就显得十分重要。一方面,我们不能简单重复20世纪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时期对劳动及劳动教育概念的理解,将劳动教育等同于“学工学农”的教育,而对脑力劳动、消费性劳动、创造性劳动等的重要性熟视无睹;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简单否定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者的重要性。《意见》强调“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在这个意义上具有教育实践的针对性。
此外,在新时代历史坐标上深刻理解劳动形态的演变,一定要与劳动精神的坚守相统一。人类历史川流不息,劳动形态会一直演变下去。但是无论形态如何改变,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真理从未改变。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一定要准确把握这一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劳动教育工作和其他教育工作一样,是一项具有专业性的事业,离不开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加强劳动教育一定要尊重各学段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际、学习生活的实际、社区环境的实际,“大呼隆”“一刀切”的形式主义教育不可能有任何理想的效果。专设劳动教育的课程(如《意见》规定的中小学每周不少于一课时劳动教育课),固然是劳动教育重要着力点,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但是劳动教育也应该有更为广阔的加强空间。劳动教育只有有机融入全部教育生活,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
(摘编自檀传宝《培养有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
材料二: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之一,热爱劳动是做人、立身、安家、兴邦的根本。正是依靠着劳动和节俭,人们生产和积累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支撑起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发展。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虽然历经艰难曲折,但是始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首先靠的就是热爱劳动这个传家宝。
也许有人认为,勤劳是小生产时代人们不得已的无奈之举,现在已经进入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达,实现了生产现代化,用不着再像以往那样热爱劳动了。这话不对。无论什么社会,怎么现代化,人们都不能不进行劳动,热爱劳动永远是人类的美德。诚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简单的体力劳动会越来越少。但是,第一,人类的体力劳动永远不会完全消失,无论多么高明的电脑、机器,也离不了人的两只手、两只眼、两只脚,离不开人的身体的参与;第二,人类的脑力劳动也是劳动,有时可能是更加艰巨的劳动。研发精密仪器、宇宙飞船,比起先人锻造石器、青铜器、锄头和铁锤来,只是劳动形式的改变,而所需要的劳动一点也不少,甚至可能更复杂,更艰巨。任何创新,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其他的什么创新,都是劳动的结果,都要有热爱劳动的品德才能实现。就是日常进行的工农业生产,哪一天、哪一步又离得开生产劳动?“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这是一点也不错的。
(摘编自陈瑛《爱劳动是第一美德》)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培养有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性质决定的,但是这需要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理论来实现。
B. 在温饱问题得以解决,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人们更需要健康的劳动价值观的引领,才不至于在丰裕的物质生活中迷失。
C. 新的时代,人类劳动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脑力劳动、服务性劳动、创造性劳动、复合型劳动等劳动形态占有重要地位。
D. 研发精密仪器、宇宙飞船等脑力劳动与锻造石器、青铜器、锄头、铁锤等体力劳动相比,只是劳动形式的改变,其本质都是劳动。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人类历史的推进,即使劳动形态会一直演变下去,也不会改变“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真理。
B. 20 世纪将劳动教育等同于“学工学农”的教育,有其时代局限性,在当下已不再适用。其实,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重要。
C. 专设劳动教育课程是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其他学科中也可能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素材,有着开展劳动教育的可能性。
D.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达,实现了生产现代化,人们的简单体力劳动越来越少,但是,热爱劳动仍然是人类社会的美德。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莎士比亚说:“使人愉快的劳动,能医治心灵的创伤。”
B. 清仁宗曾言:“农夫不勤则无食,桑妇不勤则无衣,士大夫不勤则无以保家。”
C. 《墨子・非命下》:“必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
D. 陶行知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4. 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 如何培养学生成为有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
【答案】1. A    2. B    
3. B    4. 首先指出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接着阐述勤劳的重要作用,然后指出有的人对勤劳存在错误认知,最后再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个方面论述“人类离不开劳动”。    
5. ①以新时代教育使命指引劳动教育,引导学生理解并获得积极的人生意义,聚焦高层次的精神追求;②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并重,坚守劳动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尊重和崇尚劳动;③尊重劳动教育规律,创新劳动教育形式,探索与时俱进的劳动教育新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劳动教育,培养热爱劳动的品德。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两则材料探讨了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材料一从政策和理论层面阐述了劳动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强调了劳动形态的演变和劳动精神的坚守。材料二则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论证了劳动作为人类美德的重要性,反驳了现代社会不需要劳动的观点。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A.“这需要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理论来实现”错,无中生有,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强调要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式培育全面发展的人”可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强调的一种方式,而非他们的教育理论。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B.“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重要”错,于文无据,材料一中强调的是不能简单否定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重要性,二者都具有重要意义,并没有说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重要。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的观点是“热爱劳动是人类的美德,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离不开劳动”。
A.说的是愉快的劳动的作用。
B.说的是劳动对人的重要作用,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
C.说的是保障人民衣食和休息。
D.说的是教学理念。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二共有两段,第一段,“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之一,热爱劳动是做人、立身、安家、兴邦的根本”强调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依靠着劳动和节俭……首先靠的就是热爱劳动这个传家宝”阐述勤劳的重要作用;第二段,“也许有人认为,勤劳……用不着再像以往那样热爱劳动了”指出有的人对勤劳存在错误认知,“第一,人类的体力劳动永远不会完全消失”“第二,人类的脑力劳动也是劳动,有时可能是更加艰巨的劳动”,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个方面论述“人类离不开劳动”。具体作答时,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词语衔接,连贯表述即可。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结合“新时代教育使命,首先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性质决定中国教育的宗旨之一是培养有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新时代教育使命,另外一个重要内涵……中国教育必须有高质量的劳动教育”“劳动对彰显人在社会发展与个人生活中的主体性……都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可以概括出“以新时代教育使命指引劳动教育,引导学生理解并获得积极的人生意义,聚焦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结合“我们不能……对脑力劳动、消费性劳动、创造性劳动等的重要性熟视无睹”“我们又不能简单否定体力劳动、体力劳动者的重要性”“在新时代历史坐标上深刻理解劳动形态的演变,一定要与劳动精神的坚守相统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报效国家,奉献社会”可以概括出“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并重,坚守劳动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尊重和崇尚劳动”。
结合“劳动教育工作和其他教育工作一样,是一项具有专业性的事业,离不开对教育规律的尊重”“专设劳动教育的课程……取得真正的实效”可以概括出“尊重劳动教育规律,创新劳动教育形式,探索与时俱进的劳动教育新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劳动教育,培养热爱劳动的品德”。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花开花落四合院
陈愉庆
我家在西单横二条32号住了十年,那是我无忧无虑的童年岁月。直到很多年之后,我有了自己的家,自己的女儿,可进入梦乡的,仍然总是童年时的家。门前长廊下两株高过屋檐的西府海棠,绽放着满树花朵,在我的梦境里轻轻摇曳。
来到北京后不久,我们便迁入了西单横二条一座三进的四合院,它成了都市计划委员会员工的宿舍大院。整座院子的大门坐北朝南,朱红色的大门两旁,蹲着一对龇牙咧嘴的石狮子。可横二条胡同是南北向,胡同两边的宅院大门就不得不朝东或朝西了。不知是否出于风水考虑,这座宅院在朝南的正门外又套了一座很空旷的院予,院子的东面加了两扇可以朝左右滑行一百八十度的大门,这样,空院子就成了一个停车场。院子的西头有一个很大的公厕,厕所后面是一株不知经历过多少代的老榆树,遮天蔽日的树冠里藏了一只只鸦巢。每天傍晚,不管在院子里玩得多么尽兴,只要抬头望见归巢的鸦群,孩子们就知道大人要下班了,该回家吃晚饭了。
横二条家中的家具,很多都是梁思成先生亲自陪父亲去琉璃厂等地选购的。梁先生帮父亲挑了张一米八长的明式长方形餐桌、四把明式圈椅、两把官帽靠背椅。他告诉父亲,我的眼力不会错的,这是真正的明代海南黄花梨,而且可能是从皇宫出来的东西。
父亲不通文物鉴别,戏言道“皇上也爱吃西餐吗?正好是西餐桌的尺寸。”
梁先生说:“那是祭祖或拜天地时放烛台和供品的,也可能是皇上大婚时拜天地用的。”
我听父亲说过梁先生对文物古董具有非凡的鉴别能力。一次,梁先生到老同学陈植家里去做客。陈植的叔父陈叔通是有名的文物收藏家。他拿出一尊三面佛对梁思成说:“你如果能说出这座佛像的年代,我就把它送给你。”梁先生看了看,立即说这是北魏时期的作品。陈老先生惊诧万分,想不到侄儿的这位年轻同窗竟有这等眼力。梁先生笑说“还有什么要考我的吗?”陈叔通先生连连摆手,“再猜下去,我的古董都要搬到你家去了!”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陈老先生非要梁先生把这件贵重的三面佛带走。梁先生坚辞拒绝。第二天,老同学陈植捧着那尊佛像到了梁家说,叔父要梁思成务必收下。君子之交,一诺千金,哪有食言之理?岂不陷叔父于不义?深知梁先生眼力的父亲立即遵命买下这张餐桌。
父亲在一堆旧家具中发现了一只黄花梨古筝琴几,长约一米五,高、宽各约一尺多,案面两端有小翘头,牙板双端呈卷云头状花纹;不仅造型简洁,而且色泽与餐桌匹配,父亲如获至宝,把这张琴几做了沙发前的茶几。梁先生连呼“妙哉”,还说这就叫创意。
梁先生又帮父亲选购了花梨木写字台、花梨木餐边柜、角柜。那天还买了三只大花瓶。一只是黑地彩绘的花卉如意耳瓶,高约两尺多,“放在屋角,插几枝常青植物,就是插几束干枝也别具一格。”梁先生建议道。另一只是瓶身硕大粗壮,是元代梅瓶式样的青花瓷。还有一只是长颈球腹圈足的青花赏瓶,约有一尺多高。父亲把两只青花瓷瓶改成了灯座,配了两只白色百折绢丝灯罩。后来梁先生来我家做客,指着我家用蓝印花土布做成的窗帘说:“你的民族化更彻底嘛!”母亲指指父亲道:“我说太标新立异了,他非说要和这房子的建筑风格统一,还说这样才更配那两只青花瓷瓶!”梁先生大笑。
父亲对有木雕门楣的烟榻做了些许改装。东西两侧的墙上钉了隔板,成了孩子们的书架。烟榻上铺了厚厚的垫子,北窗的窗台下放了一溜儿松软的靠包。这里立即成了我和弟弟的乐园。倚在靠包上看小人书,躺在厚垫子上睡觉,翻筋斗;趴在窗台上看白云在紫丁香间穿行游走……
三进三出的四合院里住了大约十来户人家,都是父亲“都委会”里的同事。陈干、项彬南、张汝良、汪国瑜、沈永铭……这些刚刚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夫妇来自南京中央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工学院,也有不远万里刚从英国回到祖国的杨南生、莘耘尊夫妇,从香港回来的周文正夫妇,印尼归侨梅乾振夫妇……同事们的年龄不比父亲小多少,因为父亲在南京中央大学做过教授,天经地义地就成了“长辈”。父亲很为自己这支年轻的团队自豪。无论严冬酷暑,只要有工作,大家登上自行车就呼啸而去。办公室做不完的事情,下了班挑灯夜战,甚至通宵达旦也从无怨言。一旦完成了工作,全院的邻居们又会尽情狂欢。
沈永铭是清华建筑系毕业的才子,高大消瘦的沈永铭儒雅而又帅气,刚刚结婚的新娘汤纪敏娇俏玲珑,是丈夫清华大学的同窗。新婚夫妇住在中院过廊旁边一间十几平米的屋子里,每次路过那间挂着淡粉色窗幔的小屋,我眼前就会出现新娘汤纪敏依偎在新郎身边那幸福娇羞的笑容。因为我们全院的男女老幼都参加了他们在市政府办公楼举行的婚礼。机敏活跃的沈永铭是宿舍大院每次联欢活动的组织者。周末夏夜的傍晚,邻居们陆续走进我们后面的大院儿,回廊上坐满了嗑瓜子、吃西瓜、谈笑风生的年轻夫妇。孩子们在回廊中间追逐嬉笑,大呼小叫,女孩子们争着去采花池里能染指甲的凤仙花,男孩子交换起手里的玻璃弹球和“洋画儿”。
月亮升起来了。《山楂树》和《红莓花儿开》的乐曲也从旧留声机里淌了出来。一对对舞伴走下回廊的台阶,在大院的方砖地上快乐地旋转。沁着茉莉花香的晚风中,年轻女人的“布拉吉”裙子,犹如一朵朵月光下盛开的牵牛花。
我家卧室西头的卫生间门外是一个可以通回廊的小院子。但整座大院的三个院子,一共只有两个公厕。父亲非叫母亲打开我家卫生间的大门,让等不及如厕的邻居来我家方便。
假日里,家家飘出各异的饭菜香气。走进任何一个邻居家里,都会被主人邀上餐桌,吃得心满意足。院子里的人家不必锁门,谁家也没丢过东西。哪家的孩子生病了,大家都会过来探望帮忙。下雨了,不管什么人在家,都会把大家晾在绳上的衣服收回来……
后来,除个别的几个人,“都委会”住在横二条四合院的同事们几乎都命途多舛。他们为《梁陈方案》[注]付出了青春岁月。他们的付出,并不是为了什么与梁思成或陈占祥的私交,而是为了实践一种科学的理念和信仰,为了献身于保护一个伟大民族的文化遗产,他们都是千年古都默默无闻的忠实守护者。他们的名字,同样不该被遗忘。
【注】《梁陈方案》:梁思成,建筑历史学家;陈占祥,城市规划专家。建国初期,梁思成、陈占祥两位建筑专家对新中国的首都古都北京提出行科学规划的建筑方案。作者是陈占祥的女儿。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作者不厌其烦地介绍所居住的四合院的布局、方位,除了表现北京古都民居建筑的特点之外,还隐隐透露出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B. 文章用大量篇幅叙述梁思成先生帮助父亲挑选家具,表现出二人同为建筑师的深厚友谊,以及对父亲不如梁先生那么有文物鉴别力的一丝遗憾。
C. 四合院里住的十来户人家都是父亲的同事,他们大都是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夫妇,父亲学历最高,所以天经地义地就成了他们尊敬的“长辈”。
D. 父亲富有巧思,热爱生活,他改造器物,有的颇有创意,有的具有民族化的风格,有的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这些器物都是梁先生选购的。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四合院里花类繁多,有西府海棠、紫丁香、凤仙花、茉莉花等,花开花落既照应了标题,又构成全文线索,使文章形散而神聚。
B. 本文有饱满的生活细节描写,如梁先生鉴定三面佛年代的奇事,父亲改造家具装饰时梁先生的打趣,既富有情趣,又风雅备至。
C. 文章叙事怀人,叙写了许多历史名人的日常生活,虽然描写的人物众多,但繁笔和简笔各尽其妙,且语言典雅华丽,字字珠玑。
D. 作为回忆性散文,作者采用第一人称,从细腻温婉的女性视角讲述童年故居里的人事变迁,文章自始至终都笼罩着感伤的氛围。
8. 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艺术效果。
9. 这篇散文以记人为主,四合院里居住的都是建筑专家,他们身上既有科学家的品格,也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特质。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6. A    7. B    
8. ①承接上文。从“周末夏夜的傍晚”到“月亮升起来”,展开对大院里邻居们谈笑玩乐场景的描写。
②营造氛围,增强文化底蕴。《山楂树》和《红莓花儿开》的乐曲,邻里间亲切、真诚、和睦的生活,展现了建国初期四合院民居建筑独有的文化底蕴。
③表现手法多样。视听嗅觉相结合,留声机里的乐曲、舞伴们的旋转、晚风送来的茉莉花香,渲染了优美高雅的气氛;运用比喻手法,把“布拉吉”舞裙比作盛开的牵牛花,形象生动。    
9. 作为科学家:
①追求真理,矢志不渝。为《梁陈方案》付出青春岁月。
②潜心研究,甘于吃苦的奉献精神。无论寒冬酷暑,只要有工作,登上自行车呼啸而去。
③热爱祖国文化,学成归国,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建国之初纷纷回国报效祖国。
作为传统知识分子:
①重义轻利,君子之交讲求诚信。梁思成拒收三面佛。
②待人接物谦恭有礼,邻里之间真诚温和,亲如一家。四合院里各家都热情好客,不用锁门,相互照应。
③有传统知识分子的良知和人格,以天下为己任。虽然命途多舛,但依然不改信仰,不是为了私交,而是心存大义。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以及对父亲不如梁先生那么有文物鉴别力的一丝遗憾”错误,无中生有。作者回忆挑选家具这段往事,包含对父亲和梁先生的缅怀思念之情,感情深沉隽永。 
C.“父亲学历最高”错误,于文无据。文中只是说“因为父亲在南京中央大学做过教授”,因此被年轻一些的同事尊为长辈,体现了年轻后辈的谦虚知礼。 
D.“有的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这些器物都是梁先生选购的”错误。给孩子们生活带来便利的是父亲改造后的有木雕门楣的烟榻,这不一定是梁先生帮忙选购的。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花开花落既照应了标题,又构成全文线索”错误,“花开花落”不是全文线索。 
C.“且语言典雅华丽,字字珠玑”错误,语言平实隽永,优雅动人。 
D.“文章自始至终都笼罩着感伤的氛围”错误。文章立足于人事变迁,并非自始至终都笼罩着感伤的氛围,而是有欢乐,有伤感,有怀念,有崇敬,感情丰富而深沉。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艺术效果的能力。
承接上文。结合上文“周末夏夜 傍晚,邻居们陆续走进我们后面的大院儿,回廊上坐满了嗑瓜子、吃西瓜、谈笑风生的年轻夫妇。孩子们在回廊中间追逐嬉笑,大呼小叫,女孩子们争着去采花池里能染指甲的凤仙花,男孩子交换起手里的玻璃弹球和‘洋画儿’”可知,周末夏夜的傍晚,邻居们陆续走进我们后面的大院儿,回廊上坐满了嗑瓜子、吃西瓜、谈笑风生的年轻夫妇。从“周末夏夜的傍晚”到“月亮升起来”,展开对大院里邻居们谈笑玩乐场景的描写。
营造氛围,增强文化底蕴。结合“《山楂树》和《红莓花儿开》的乐曲也从旧留声机里淌了出来。一对对舞伴走下回廊的台阶,在大院的方砖地上快乐地旋转。沁着茉莉花香的晚风中,年轻女人的‘布拉吉’裙子,犹如一朵朵月光下盛开的牵牛花”可知,《山楂树》和《红莓花儿开》的乐曲也从旧留声机里淌了出来,一对对舞伴走下回廊的台阶,在大院的方砖地上快乐地旋转。《山楂树》和《红莓花儿开》的乐曲,邻里间亲切、真诚、和睦的生活,展现了建国初期四合院民居建筑独有的文化底蕴。
表现手法多样。“《山楂树》和《红莓花儿开》的乐曲也从旧留声机里淌了出来”为听觉,“一对对舞伴走下回廊的台阶,在大院的方砖地上快乐地旋转”为视觉,“沁着茉莉花香的晚风中”为嗅觉,视听嗅觉相结合,渲染了优美高雅的气氛;“年轻女人的‘布拉吉’裙子,犹如一朵朵月光下盛开的牵牛花”运用比喻手法,把“布拉吉”舞裙比作盛开的牵牛花,形象生动。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作为科学家:
追求真理,矢志不渝。结合“后来,除个别的几个人,‘都委会’住在横二条四合院的同事们几乎都命途多舛。他们为《梁陈方案》付出了青春岁月。他们的付出,并不是为了什么与梁思成或陈占祥的私交,而是为了实践一种科学的理念和信仰,为了献身于保护一个伟大民族的文化遗产,他们都是千年古都默默无闻的忠实守护者。他们的名字,同样不该被遗忘”可知,为《梁陈方案》付出青春岁月。
潜心研究,甘于吃苦的奉献精神。结合“父亲很为自己这支年轻的团队自豪。无论严冬酷暑,只要有工作,大家登上自行车就呼啸而去。办公室做不完的事情,下了班挑灯夜战,甚至通宵达旦也从无怨言”可知,无论寒冬酷暑,只要有工作,登上自行车呼啸而去。
热爱祖国文化,学成归国,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结合“陈干、项彬南、张汝良、汪国瑜、沈永铭……这些刚刚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夫妇来自南京中央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工学院,也有不远万里刚从英国回到祖国的杨南生、莘耘尊夫妇,从香港回来的周文正夫妇,印尼归侨梅乾振夫妇……同事们的年龄不比父亲小多少,因为父亲在南京中央大学做过教授,天经地义地就成了‘长辈’”可知,建国之初纷纷回国报效祖国。
作为传统知识分子:
重义轻利,君子之交讲求诚信。结合“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陈老先生非要梁先生把这件贵重的三面佛带走。梁先生坚辞拒绝”可知,梁思成拒收三面佛。
待人接物谦恭有礼,邻里之间真诚温和,亲如一家。结合“假日里,家家飘出各异的饭菜香气。走进任何一个邻居家里,都会被主人邀上餐桌,吃得心满意足。院子里的人家不必锁门,谁家也没丢过东西。哪家的孩子生病了,大家都会过来探望帮忙。下雨了,不管什么人在家,都会把大家晾在绳上的衣服收回来……”可知,四合院里各家都热情好客,不用锁门,相互照应。
有传统知识分子的良知和人格,以天下为己任。结合“后来,除个别的几个人,‘都委会’住在横二条四合院的同事们几乎都命途多舛。他们为《梁陈方案》付出了青春岁月。他们的付出,并不是为了什么与梁思成或陈占祥的私交,而是为了实践一种科学的理念和信仰,为了献身于保护一个伟大民族的文化遗产,他们都是千年古都默默无闻的忠实守护者”可知,虽然命途多舛,但依然不改信仰,不是为了私交,而是心存大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材料二:
初,选人李公义陈言,请为铁龙爪以浚河。其法用铁数斤为龙爪形沈之水底系絙以船曳之而行。宫官黄怀信以为铁爪,只列干木下如耙状,以石压之,两旁系大絙,两端钉大船,相距八十步,各用革车绞之,去来挠荡泥沙,已,又移船而浚之。事下大名安抚司,安抚司命金提司管勾官范子渊与通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二 必修上 期末试卷


上一个『安徽省A10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下一个『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