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专题练习:揣摩文章结构,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2023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专题练习:揣摩文章结构,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难点04揣摩文章结构,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类题目的解答要注重“两个三”,即“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三个角度,解答结构、思路类问题的三种方法”。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三个角度:分析论述类文章的结构和思路,须要从“意”(为什么写)、“象”(写了什么)、“法”(怎么写
试题预览
难点04   揣摩文章结构,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类题目的解答要注重“两个三”,即“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三个角度,解答结构、思路类问题的三种方法”。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三个角度:分析论述类文章的结构和思路,须要从“意”(为什么写)、“象”(写了什么)、“法”(怎么写)三个角度进行。“意”,即立意。要把握论述类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思想、观点等。“象”,即内容。要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中心论点及使用的论据等。“法”,即写作手法。要把握论述类文章的一般结构(总分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对比式结构、递进式结构、破立式结构)、使用的论证手法(喻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事理论证等)等。
解答结构、思路类问题的三种方法:1.从文本讨论的问题入手。论述类文章一般按照“引论—本论—结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行文,考生可以据此把握文本的结构、思路。2.从标志性词语入手。论述类文章在论述的过程中经常会 使用“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等表层次的词语,考生可以从这些词语入手分析。3.从作者的观点、态度入手。考生可以通过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来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华贵绮丽话蜀锦
四川古称“蜀”,《释文》和《玉篇》里说“蜀”是“桑中虫”,亦即蚕虫,因而古蜀国也有蚕丛国之称。早 在春秋战国时期,以成都为中心的古蜀国就以“布帛金银”之丰饶而闻名于天下。史载,西汉初年,成都地区的丝织工匠就在织帛(一种丝织物)技艺的基础上发明了织锦的技艺。“锦”,就是用多彩丝织成的多彩提花织物,因盛产于蜀而被称为“蜀锦”。
蜀锦在中国丝绸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各朝代政权稳定和经济发展均产生过重要影响。到了唐代,蜀锦业更加兴旺发达,果州(今南充)、保宁府(今阆中)等地所产的生丝源源不断地涌向成都,用这种生丝织成的蜀锦质地细腻、层次丰富,唐玄宗身穿的五彩丝织背心被视为“异物”,其费百金。宋元时期,蜀锦的声誉越来越大,在成都设有专门生产蜀锦的“锦院”。生产工序有挽丝、用杼、炼染、纺绎等十几种,已经形成较完备的手工工场。明末的全国性大动乱对蜀锦的生产摧残严重,清代蜀锦得到恢复,并受到江南织锦很大的影响,又产生了月华锦、雨丝锦、方方锦、浣花锦等品种。
蜀锦是我国染织传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蜀锦图案在我国工艺美术图案中占有十分瑰丽的篇章,对我国后世锦缎染织图案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蜀锦图案的取材十分广泛,诸如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吉祥铭文、山水人物、花鸟禽兽等,千百年来不断丰富、发展,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艺术水平。蜀锦图案经历了2000多年的发展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
蜀锦图案惯有的一个特征就是广泛而巧妙地应用寓合纹样(又称吉祥图案)。寓合纹样常常含有吉祥、如意、顺利、喜庆、颂祝、长寿、多福、富贵、昌盛等美好吉利的寓意。
先秦时期的织锦丝绸图案主要以简单的几何纹为主体,战国时已出现在几何骨架中相向对称排列的人物、动物图案。秦汉时期的织锦图案突破了我国自西周以来装饰图案的单调格式,把简单的、静态的菱形几何纹、回纹、云雷纹和云气纹发展为在云气之间自由奔驰的各种祥禽瑞兽等动物图案,统称为“云气动物纹”,其造型奔放活泼,取材主要是当时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接触到的云彩鸟兽、狩猎骑射等内容,在锦纹图案中还常常配以各种吉祥的铭文,这些铭文与当时的社会风俗和宫廷活动都有密切的关系。到了唐代,莲花和宝相花开始大量出现在蜀锦装饰纹样中。
宋代的蜀锦以纹样秀美雅致著称,一方面继承了唐代写生花鸟图案的艺术手法,另一方面发展了在几何骨架上满布规矩花纹的清秀典雅的装饰图案风格,较有代表性的有铺地锦、八答晕锦、灯笼锦、樗蒲锦、落花流水锦等。
元代的蜀锦基本上承袭了宋代蜀锦的纹样风格,元代生产的一种叫“纳石矢”的金锦十分著名,在贵族的官服和衣领边沿装饰使用较为普遍。
到了明代,蜀锦在技法上继承了唐宋以来盛行全国的卷草、串枝、散花、折枝花卉等纹样章法,创造了许多新的样式。清代的蜀锦图案多以写生花鸟和团花为主,同时继承发展了宋明时代的传统纹样。
位于成都浣花溪畔的蜀江锦院是蜀锦文化的集大成者。蜀江锦院秉承两千多年的蜀锦传统工艺,制作的 蜀锦色彩艳丽、形式纷繁、纹样丰富,是极具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蜀江锦院是成都唯一一家保留有全套蜀锦手工制作工艺的场馆。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结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第1自然段主要介绍了“蜀”的地理位置、具体含义和“蜀锦”产生的年代等 ,确定了全文以“蜀”为表述的线索。
B.文章前两个自然段可以看作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内容是介绍了蜀锦的历史传承。
C.文章的第二部分是从第3自然段到第9自然段,主要介绍蜀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图案风格。
D.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介绍蜀江锦院的相关内容。
【答案】A
【解析】 A项,“以‘蜀’为表述的线索”错误,从标题和内容来看,文章主要介绍“蜀锦”,线索应是“蜀锦”而不是“蜀”。
2.文章是按照什么思路行文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文章先介绍蜀锦的历史传承,然后介绍蜀锦在不同历 史时期的图案风格,最后介绍蜀江锦院的相关内容。在表述每一部分的内容时,又都是按照朝代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解析】 解答此题,考生须要先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给文章划分段落。文章的第一部分(前两个自然段)主要介绍蜀锦的历史传承,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主要介绍蜀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图案风格,第三 部分(最后一自然段)介绍蜀江锦院的相关内容。此外,每个部分都是按照朝代的发展行文的。  
1.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蜀的地理位置、“蜀”字的具体含义和蜀锦产生的年代等,介绍了蜀锦的历史传承。








2.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蜀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图案风格,从先秦时期的几何纹到清代的写生花鸟和团花,具体展示了蜀锦的发展过程。






3.第三部分介绍了蜀江锦院的相关内容,侧重讲述蜀锦的现状。制作的蜀锦色彩艳丽、形式纷繁、纹样丰富,是极具审美价值的艺术品。



 
分析文章的结构,实际是要求分析文章各 部分之间的组合方式及组合关系,并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而且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两者是同样重要的。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类题目解题技巧:
1.整体关照。
2.辨明重要语句。
3.抓标志性词语。
4.理清行文思路。
5.弄清作品的社会背景,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6.充分利用题干所提供的信息。
 
(2017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从脸谱说起
叶秀山
脸谱在京剧艺术中不可或缺,实在是我国艺术家对世界艺术作出的特殊贡献。不过,以前也常听批评家在贬义上使用这个词,说人物没有个性,有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则斥之曰“脸谱化”。
其实,脸谱与概念、公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公式是抽象的,但脸谱却不能归结尾抽象。我想,批评脸谱公式化、概念化的,其中有一点未曾深察的是在那个“谱”字上。
“谱”有标准、准则的意思。我们常说某人说话、行事“没谱”,是言其做事说话不遵守一定的规则、无法沟通、交流,也无法理解。“谱”是要大家都能遵守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谱”还有谱系的意思。谱系是历史性的,是一种传统。历史不同,传统不同,谱系也就不同,于是有各种不同的家法、流派。京剧的脸谱,也有不同的家法,同样是曹操的脸,勾画上也是大同中有小异。此外,凡称“谱”的,都是有待去实现的。“谱”自身是实践的“本”,好像是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设计方案。光有个脸谱不能成为“活曹操”“活包公”,要成“活某某”,还看演员如何去演。
现在书店里有许许多多菜谱,分属各种不同的菜系:四川的,淮扬的,上海的,广州的……但菜谱不是菜,不能吃。菜谱给人一个规范,有的很详细,看起来也很死板,如加盐多少,文火炖半个小时等等。这个指标,对于普通家庭主妇而言,是帮助她做出中等水平的菜肴来,不至于不堪入口。但厨艺上乘,在于把握火候。火候,是一个综合性的分寸 ,不是“30分钟”“35分零5秒”那样死板的,到时一定起锅。“火”曰“候”,乃是一种征候,是靠操作者的经验体会感觉出来的。把握火候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因而不仅仅是实用性的,而且是艺术性的。就实用性而言,做出来的菜,有个中等水平,能吃就行;但就艺术性而言,火候是必须掌握的。舞台艺术中也有火候,是把各种“谱”——包括曲谱、身段、脸谱……都艺术地“兑现”出来,是 要艺术家把这些“谱”用活了,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
像厨艺一样,舞台上也有中等水平的演员,他们按部就班地把各种“谱”“做”出来,就算是完成任务,刻苦地也会用相当的功夫,就是缺少一点灵气。像灵气、气韵等并不是能“谱”出来的,而是艺术家的一种创造。然而,就道理上来说,各种“谱”,并不是要限制人的创造,而只是要使人创造得更好。做不好菜不能怪菜谱,演不好戏不能怪各种程式,人物没有个性也不能怪脸谱。再往深里说。各种“谱”不但不企图限制艺术家的天才,而且还可以防止天才的流产。“谱”规范着那不易规范的天才,使其不仅有天才,而且有成就。
记得十几年前奚啸伯先生对我们说,舞台艺术要做到“有规律的自由”,他的体会是很深刻的。
(选自《叶秀山文集》,有删改)
1.文中“谱”的含义有哪些?


2.请简要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


3.请结合文章,阐释最后一段中“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


 
一、(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2019届高三考前热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格律到底要不要
朱光潜
①一部艺术史全是这些推陈翻新、翻新为陈的轨迹。王静安在《人间词话》里所以说:“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
②在西方文艺中,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代谢的痕迹也是如此。各派有各派的格律,各派的格律都有因成习套而“敝”的时候。
③格律既可“敝”,又何取乎格律呢?格律都有形式化的倾向,形式化的格律都有束缚艺术的倾向。我们知道这个道理,就应该知道提倡要格律的危险。但是提倡不要格律也是一桩很危险的事。我们固然应该记得格律可以变为死板的形式,但是我们也不要忘记第一流艺术家大半都是从格律中做出来的。比如陶渊明的五古,李太白的七古,王摩诘的五律以及温飞卿、周美成诸人所用的词调,都不是出自作者心裁。
④提倡格律和提倡不要格律都有危险,这岂不是一个矛盾么?这并不是矛盾。创造不能无格律,但是只做到遵守格律的地步也决不足与言创造。艺术是情感的返照,它也有群性和个性的分别,它在变化之中也要有不变化者存在。比如单拿诗来说,四言、五言、七言、古、律、绝、词的交替是变化,而音节的需要则为变化中的不变化 者。变化就是创造,不变化就是因袭。把不变化者归纳为原则,就是自然律。这种自然律可以用为规范律,因为它本来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的需要。但是只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也就不能产生艺术。末流忘记这个道理,所以往往把格律变成死板的形式。
⑤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这是事实,但是这决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如果真是诗人,格律会受他奴役;如果不是诗人,有格律他的诗固然腐滥,无格律它也还是腐滥。
⑥古今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艺术须寓整齐于变化。一味齐整,如钟摆摇动声,固然是单调;一味变化,如市场嘈杂声,也还是单调。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从整齐入手,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会使作者在整齐之中求变化以避免单调。从变化入手,则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
⑦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他们都从束缚中挣扎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格律是死方法,全赖人能活用。善用规律者好比打网球,打到娴熟时虽无心于球规,在不识球规者看,球手好像纵横如意,略无牵就规范的痕迹;在识球规者看,他却处处循规蹈矩。姜白石说得好:“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工在格律;而妙则在神髓风骨,在于脱化格律之后的从心所欲。
(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④段的论述层次。


2.本文在阐述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分析。


3 .从全文来看,作者为什么要提倡格律?请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作答。


二、(2018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文化做了什么
龙应台
①文化做了什么呢?
②文化使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少小离家老大不回的台湾老兵们观看《四郎探母》,从四郎的命运里认出了自己不可言喻的处境,认出了处境中的残酷和荒谬,四郎的唱词“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为他们拔出了深深扎进肉里无法拔出的自责和痛苦。文化洗了他们的灵魂,疗了他们的伤口。
③它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他发现,他的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经验,他的痛苦和喜悦,是一个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孤立的个人因而产生归属感。
④它使零散的、疏离的各个小团体找到联系而转型成精神相通、休戚与共的社群。“四郎”把本来封锁孤立的经验变成共同的经验,塑成公共的记忆,从而增进了相互的理解,凝聚了社会的文化认同。白发苍苍的老兵,原本不属于这段历史的外人,在经历过“四郎”之后,已经变成一个拥有共同情感而彼此体谅的社会。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公民社会,因为不倚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 ,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粘合剂。
⑤我们可以喊一万次口号,要汉人尊重弱势的少数民族,但是一万个口号比不上一支歌。我记得一场露天的原住民诗歌晚会,我们邀请了一位泰雅长老,从东部山区部落特别北上来唱原住民的古曲。他开唱时,突然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而落,雨水打在长老皱纹很深的脸上,他全身湿透,仰脸向天,闭着眼睛继续歌唱,没有乐器伴奏的原音,苍老而悠远,交织在哗哗雨声中。满满的人群在雨中站立,雨水从头发流下来,流进人们的眼睛,但是没有一个人离去。
⑥在一个大厅里为《四郎探母》流泪的人群,在一个广场上为泰雅族长老的古曲顶着大雨不离去的人群,其实是在进行一个重要的仪式:他们正在一个“社会共识体验营”里认识彼此,加深感情,建立共同的价值观。表面上是音乐的流动、影像的演出、语言的传递,更深层的,其实是“生命共同体”意识的萌芽,文化认同的逐渐成形,公民社会的塑造。
⑦艺术或文学,最神奇的地方 就是,它一方面突出个人和群体之不同——任何艺术表达都是个人创造力的舒张和个人能量的释放,另一方面它却又把孤立的个人结合成群体。
⑧如果个人创造力和想象力被容许奔放,那么这个社会的总体创造力也会是生机蓬勃的。如果这个社会的共同价值观的形成,是透过公民的深度参与和彼此碰撞激荡而逐渐形成的,那么,这个社会的共识也会是凝聚而坚定、向心力强大的。反过来说,如果个人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受到约束的,那么这个社会的总体创造力必定是败絮其中的。“生命共同体”的情感不易产生,共同承担未来的公民意识也难以发展。
⑨使互不相干的陌生人成为“同胞”,使“同胞”彼此扶持,相互承担,政治强权是做不到的。文化,才是公民社会的基础。 
(有删改)
1.通过看《四郎探母》和听泰雅族长老唱古曲两个事例,作者阐述了哪些观点?


2.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3.结合第⑧段内容,怎样才能产生“‘生命共同体’的情感”?


三、(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1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京剧:演“技”还是演“戏”
刘  佳
①演“技”还是演“戏”?这个几乎不能构成问题的问题,已经困扰京剧很久了。
②王国维说中国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中国戏曲始终都在非常认真地描摹生活。但是在“意”和“有”难以兼得的时候要借助虚拟,把眼睛看不到的“有”转化为心灵能感觉到的“有”——“抟虚成实”,并且,为避免过于个性化的虚拟造成信息传递障碍而将一个个“有意味的形式”——程式固定下来,也就是戏曲的“技”。程式就像细胞之于生命、语词之于文章,是一出戏的最小构成单位。作为构成美和呈现美的艺术元素,程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过高度提炼概括,逐渐获得了独立的审美价值,就像书法线条可以脱离字义成为纯粹的审美对象一样,不依赖于剧情和人物,我们也一样可以欣赏水袖的曼妙、唱腔的婉转和武功的惊心动魄。“技”拥有了独立的审美个性和发展轨迹,也形成了自身的艺术规律和要求,并与人们的审美感受、审美观念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③在“戏”中建构起的“技”的确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但是“技”,最初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戏”而被创造出来的,它的不断打磨也是为了让“戏”更精彩,一旦“技”成了最高理想和唯一追求,戏剧就失去了灵魂。“戏”是“技”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当“戏”被忽视,“技”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更无法精进了。
④能否正确认识“戏”与“技”的关系,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京剧传承与新剧目创作的质量。在流派创始人相继离去、流派意识却空前强化的后流派时期,究竟应该如何继承流派?是满足于模仿那些被大 师们使用过 的程式技巧,还是那一种使大师能够成为大师的流派精神?“不似之似似之”,观众所希望看到的“高水平传承”,不是要求现在的演员简单机械地重复前辈大师的一举一动,而是要像他们那样在深刻体察剧情与人物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审美需求的变化,巧妙运用程式,进而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这才是流 派精神的内核。
⑤由于文人与艺人、理论家与演员历史上形成并延续至今的微妙关系,中国戏曲的批评与实践长期存在着两套立场、角度和表述方式大不相同的话语系统,给演“技”还是演“戏”等很多基本问题的阐释带来难度,往往大家明明是一个心气儿,说出来的话却迥然不同。其实我们只要从戏曲发生发展的源头出发,思考一些最基础也最本质的问题,相信这种“戏”与“技”的割裂状态会随着时代的进步、演员社会地位与文化水平的提高、评论家对戏曲创作实践的重视而逐渐消除。
 (有删改)
1.分析文中画线句子有何作用。


2.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论述层次。


3.作者认为后流派时期应该如何继承流派。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上一个『内蒙古包头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下一个『2023高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分析结构思路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