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广西南宁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南宁市2022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
试题预览
南宁市2022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适应性测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相比于人类能够直接感知并长期赖以生存的陆地,在地理知识和世界知识尚未充分发展的历史时期,海洋无法为人所认知,因而代表着未知和虚空。如中国文化名人屈原曾有震撼人心的《天问》,其中“八柱何当,东南何亏”一句,将分布在我国东南的茫茫大海视作陆地缺损的虚无之处。若追寻最初字义,则会发现“海”的本义源自“晦”,取其昏暗晦黑之意。《释名•释水》有:“海,晦也,主承秽浊,其色黑而晦也。”《博物志》有:“海之言,晦昏无所睹也。”所指向的,是海的幽冥。
但海洋并非没有历史,海洋史作为一门学科,在近几十年中已经有了长足发展。海洋以其彼此连通的特性,使世界有了成为一体的可能。因此,海洋史被视作全球史研究的有效路径之一。
中国史研究先天缺乏关注海洋的动机。文明的形成、历史的面貌,和地理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地中海文明所面对的被海洋分隔的“破碎的”陆地不同的是,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我国以土地的广袤辽阔,以陆地的完整独立,孕育出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但不能因此忽视海洋。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在认识海洋、探索海洋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海洋文化,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华文明向东方、南方的传播,也有赖于海上航线的开辟与航海技术的进步。中国人的地理知识和世界知识,正是随着对海洋的探索而逐步完善的。在中国史研究中引入海洋史观自有其必要性。
海洋以其不断的流动,以其难寻边界的宽广无垠,共同宣示着一种难以为人所控制的无序状态。这种不可知性和不可控感,激发了古人的奇崛想象,滋生出独具魅力的神秘文化。秦汉方士所描绘的海洋世界,是仙人所居、奇药之属,又有符命祥瑞,萦绕在海面的氤氲水汽之上。这都令秦汉帝王魂牵梦绕。秦皇汉武之日常所居毕竟远离海滨,但无论是他们屡次“并海”而行和“东巡海上”,还是秦始皇陵内“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海洋构想,汉武帝在宫殿区营造的“海池”与“海中神山”意象,所共同体现的,都是一种强烈的海洋情结,是对海洋的憧憬与向往。秦汉时期的海洋探索,就一定程度上建立在这种憧憬与向往之上。前有徐福为秦始皇东渡入海寻仙药,后有东方朔谏止汉武帝“欲自赴海求蓬莱”。面向海洋,秦汉帝王所求有二,一是希求长生不老,二是祈望预知政治气运。这些在科学原则下看似荒诞不经的追求,却在客观上促进了海洋资源的开发、航海技术的进步、海洋航路的开辟和海外联系的初步扩展。这种理性与非理性的交织、想象力与实用主义的缠绕,共同构建起秦汉时期海洋文化独具特色的历史风貌。
在秦汉人的心目中,海洋既是仙居,也是险地。直面未知的海洋,本就需要过人的勇气;对海洋的探索与开发,更伴随着重重危险。在面向海洋的文化表现中,秦汉人以其锐意进取的开创精神、实用主义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的英雄主义精神,展现着积极的时代特色。在这样昂扬的时代风貌中,无数秦汉人携手前行,前赴后继,共同谱写了面向海洋波澜壮阔的秦汉历史。时至今日,仍然有着触动人心的力量。
(摘编自董家宁《面向海洋的秦汉文化——评〈秦汉海洋文化研究〉》,《光明日报》2021年12月23日)
1. 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海”有昏暗晦黑之意,所以屈原在《天问》中将东南茫茫大海视作陆地缺损的虚无之处。
B. 中国史研究先天缺乏关注海洋的动机,这与历史上中华文明所面对的地理条件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C. 海洋以其不断的流动和难寻边界的宽广无垠,展示出不可知性和不可控感,令秦汉帝王魂牵梦绕。
D. 秦汉帝王的追求,客观上促进了秦汉时期海洋事业的高速发展,构建起当时海洋文化的历史风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引经据典,阐释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海洋 认识,引出了下文对中国古代海洋史的论述。
B. 本文先论述中国史研究引入海洋史观的必要性,然后分析秦汉时期海洋文化的历史风貌和积极的时代特色。
C. 文章举徐福和东方朔的例子,论证了秦汉时期的海洋探索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对海洋的憧憬和向往。
D. 文章最后一段用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了秦汉人在昂扬的时代风貌中谱写面向海洋的波澜壮阔的历史。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洋史作为一门有长足发展 学科,它被视作全球史研究的有效路径,原因在于海洋彼此连通的特性。
B. 作者以辩证的眼光看待秦汉帝王探索海洋的做法,认为这种做法虽看起来不合情理,却又有积极意义。
C. 从秦汉海洋文化研究中可以看出,秦汉人对海洋不懈地进行探索与开发,这深刻影响着世界的格局。
D. 中国倡导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继续谱写面向海洋的历史,是继续弘扬优秀海洋文化的体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海南省东北部的东寨港自然保护区,有一片我国最大的红树林。有人称它为“海底森林”因为海水涨潮时,整个树林都被海水淹没,只露出树冠在海面上,就像大海中的孤岛,而退潮之后,红树林便又恢复了生机。红树林是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海湾、江河入海口潮间带的一类植物。我国除海南外,广东、广西、福建、台湾、香港、澳门都有分布。红树林生长的环境特点是海水的盐度高、海浪的冲击力大,一般的树木都不能在此生长,唯独红树林形成了一套特殊的适应结构。
红树林首先要面对海浪的冲击,红树植物从树枝上长出许多拱形的支柱根直达土壤,同时在主根上发出多条板状根。这就使得红树能够稳稳地站立在海水下的淤泥中。
红树植物生活在含氧量很少的海底淤泥里,它们必须解决好自身的氧气供应问题。在红树植物复杂的根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从地下冒出来的藤状的呼吸根,根的表面凹凸不平。细看才发现这是根皮形成了一个个向下开口的袋状的空腔,海潮上涨时虽然整个植物都浸在海水里,但是空腔里的空气依然被保留在里面,仍可维持一定时间的氧气供应。剖开呼吸根,可见它的木栓层很疏松,呈放射状排列,呼吸根可运输氧气到植物体各部,这对于生活在这里的植物是至关重要的。
红树植物的繁殖也受到海水的威胁,它们的果实成熟以后落下来,必然被海水冲走,得不到扎根的机会,所以角果木、木榄等许多植物发育出了“胎生现象”:植物的种子成熟后不直接掉落,而是先在母树上萌发,其胚轴突破果皮向下生长,形成一枝枝下端尖尖的长约二三十厘米的棒状胚轴,退潮时借助本身重量下坠插入淤泥,几小时内迅速扎根成为一棵新的植株,在下一次潮水到来之前即已站稳在海水中了。秋茄树周围的许多幼苗就是这样扎根的,而那些未能扎根、漂在海水中的幼苗,便随波逐流,在海上漂浮几天至几个月不死,一旦遇到淤泥便生根发芽,这也是红树林传播很广的一个原因。当然,如果这些果实飘到海洋中间,得不到泥土,便会死去,所以这些漂浮的果实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寻找新的生活场所的。
红树植物表现出旱生植物的特点。叶通常很厚,革质或带肉质,角质层厚,气孔下陷,有储水组织,叶片脉梢的管胞特化为扩大的储水管胞,叶表面常突出有盐腺,它包括收集细胞和分泌细胞两部分,盐分通过分泌细胞壁上的小孔排出体外,细胞的渗透压比陆生植物高出几倍至几十倍。凭借这些特点,它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又可以把体内的盐分排出体外,以维持体内水分与盐分的平衡。这是它对高盐度的海水环境的适应。
红树林以红树科植物为主,红树科的植物富含单宁,在空气中氧化后呈红褐色,这类植物的树皮被割或被砍后也经常呈红褐色,因此称为红树林,如红树、秋茄、木榄、红海榄、角果木等。
红树林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它能抗风消浪、造陆护提、降低台风灾害,也可使水中的颗粒物沉降,促进土壤形成,还能净化海水水质,净化大气。红树林是动物的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地。据统计,在红树林里生活的鱼类有154种,各类虾蟹30种以上,各种贝类百余种,浮游动物26种,藻类约50种。此外,还有许多水禽在其上筑巢或觅食。红树林景观开阔、奇根异花、胎生果实,已成为赏景、观鸟、钓鱼、品尝海鲜等观光旅游及环保科普教育的基地。
不过,由于长期以来不注意保护,任意毁林、围海造田、造盐田、围塘养殖、城市建设等使红树林的面积不断缩小,我国现有的红树林亟待保护。
(摘编自马炜梁、寿海洋《植物的“智慧”》)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树林在海水涨潮时被海水淹没,只露出树冠在海面上,等到海水退潮,红树林又恢复了生机活力,因此有人称它为“海底森林”。
B. 红树植物的呼吸根表面凹凸不平,根皮形成袋状的空腔,可以在涨潮时保存空气,这使植物浸在海水里时仍可维持一定时间的氧气供应。
C. 红树林传播很广的一个原因是红树幼苗有着较强的生命力,可以在海上漂浮几天至几个月不死,而一旦在漂浮中遇到淤泥便可以生根发芽。
D. 红树植物的叶表面常突出有盐腺,盐分可以通过收集细胞壁上的小孔排出体外,这一特点使其得以维持体内的平衡,适应高盐度海水环境。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树林是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海湾、江河入海口潮间带的一类植物”,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红树林的外形特征作概括说明。
B. “拱形”“膝状”“袋状”,通过摹状貌,分别将支柱根、呼吸根、空腔等的状态和形貌准确地说出,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C. 红树、红海榄、角果木等红树科植物富含单宁,树皮剥离以后在空气中氧化而呈现出红褐色,这是它对高盐度的海水环境的适应。
D. 红树林的生态价值很高,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地,而我国红树林完全没有得到保护,面积不断缩小,当下保护红树林迫在眉睫。
6. 广西合浦县山口镇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内生长着大量红树植物秋茄,请结合文本,分析秋茄是依靠哪些“智慧”得以在海水中存活下来的。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桥头羊肉店(节选)
朱文颖
那天晚上,我、画家莲生、作家重生,以及歌手咪咪,我们在一个私家庭院里喝茶、聊天。院子在小巷深处,巷子两边则是年代久远的旧楼。
我们这一刻谈艺术,下一刻谈生活,再下一刻则聊起了生意。
外面的天气同样变幻莫测。我记得,刚进院子时开始下雨,不大。后来,我们聊天的时候,屋檐上的雨掉落到青石板上,就仿佛电影《金刚》里那个金刚,在生气时使劲朝下掷石块。
我们准备出门找东西吃,雨又小了下来。我和画家莲生走在前面,作家重生和歌手咪咪随后。
刚走出巷门,雨突然变得疯狂起来,铺天盖地。一道道白茫茫的水帘阻断前路。我们几乎看不清道路和方向。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我们走进了第一家清晰出现在面前的建筑。
“你们吃羊肉吗?”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随后有一个人,跟着这个声音走了出来。他穿着麻质的小麦色衣服,我并没觉得他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唯一比较特别的地方是,在他脸上,眼睛的比例显得很小,非常小。给人的感觉,他是靠眼睛以外的东西判断事物的。或者说,他对人对事的态度,淡漠而疏离。
只有我一个人听出了他说的是克里奥尔语——种由葡语、英语、法语及非洲语言简化而成的语言。因为这段时间,我正在研读一位“诺奖”得主的资料。他的家族极具传奇色彩,父亲说英语、法语和克里奥尔语。就是这种克里奥尔语——感谢现代科技广泛而便捷的传播,我在资料附带的音频里仔细听过这种语言。
“我是这家羊肉店的老板。”
我们找了一张桌子,围坐下来。窗外仍然大雨如注,树枝摇晃,枯叶乱飞。作家重生和歌手咪咪叽叽咕咕不知道在说些什么。我正想问问羊肉店老板具体的吃食,画家莲生忽然发现了什么,他轻轻拍了拍我的手背。
我跟随他的眼光看向墙上的一本挂历。
挂历上是一幅山水画。前景是凡俗世界,炎夏中,旅行者赤膊扇扇,几头驴背驮重物,步履蹒跚。中景树丛后有一位穿着僧侣袍的求道者。远景则是占画面整整三分之二的主峰,它高得突兀、不合常理。另外,山脚下还有一团非常虚灵的云雾。
挂历的右下方清清楚楚地写着日历表示的时间:2081年。
有那么一小会儿,我们都没说话。那本墙上的挂历暂时让我们陷入了某种幻觉。虽然画家莲生、作家重生还有我(我也是一位文字工作者),我们的工作本质上都与想象以及幻觉有关。即便歌手咪咪,也承认,当她进入幻觉状态时,歌声最为动听,甚至能够唱出从未听过的曲调与声音,但是墙上那本挂历仍然让我们困惑不安。
“这样的事情以前发生过几次。”羊肉店老板不动声色地说着话,“特别是雷暴雨的季节。你们不会觉得奇怪吧?”
我们没有说话。歌手咪咪明显有点不太自在,她的脸色发白。
“其实也简单。”羊肉店老板说,“就像墙上那幅画,用的是散点透视法。中国画最厉害的就在这个地方。视角无处不在,脱离客观实际,完全只根据自己的感受。所以,今天晚上,你们一定是因为某种特殊的原因和感受来到了这里。不用担心,你们很快就能回去的。”
“对了,你们要吃一点羊肉吗?”羊肉店老板缓缓地说。
“今天有新鲜羊肉,这已是不常见的事情了。”羊肉店老板说,“关于是否还要继续以动物为食这个话题,现在争议不断。有三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认为它们是人类的朋友,应该受到尊重;第二种认为它们是食物;第三种则认为它们是整个20世纪以及21世纪初期最严重的疾病——艾滋病、疯牛病、埃博拉病以及感冒等的致病因素和传播源。学者们认为它们应该从人们的餐食中消失,就像原始文明中的一些野蛮行为一样,应该成为人们的一种记忆。”
说完这些,羊肉店老板推开旁边一扇门。
“你们稍等一下。”他说。
门外应该是后院。我们仍然能听到雨声,好像还有羊的叫声。
过了一会儿,羊肉店老板拿了些绿色蔬菜、豆制品,还有一只大锅子,重新回到屋子里。
“还是火锅的方式比较鲜美,并且健康。”他温和地对我们说,还给我们每个人递上一杯清水。
“你说话的口音……有点奇怪。”歌手咪咪小声地说。
“你很敏感。”羊肉店老板一边向锅子里倒水一边说,“在21世纪的前三十年,英语仍然是全球贸易、文化、外交、网络的第一大语言,是全球第二大交流语言、第四大母语。但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各大洲根据自己的习惯,在英语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和表达方式。特别是在2050年以后,中文的使用愈发频繁。直到2070年左右,夹杂了各种不同方言的中文逐渐成为商业流行语言。你刚才说我的口音有点奇怪,”他抬头看了下歌手咪咪,继续说,“那是因为,我的发音里同时夹杂了昆曲和评弹的元素。”
我看到咪咪吐了吐舌头。我也心存疑问。
“我觉得你说话的方式也有点奇怪。”
“是的,在成为羊肉店老板以前,我的职业是哲学系教授。”我们惊讶地面面相觑。
火锅安静而滚烫地沸腾着。除了挂历上的数字、长相与我们有所区别的前哲学系教授,以及他神神叨叨的话,一切,与平常的夜晚似乎并没有太多不同。
我们开始安静地享受羊肉、蔬菜和粮食。
几个星期以后,我、画家莲生、作家重生以及歌手咪咪重新约着聚会。
在等待宅院主人回来开门的时间里,我们在巷子里闲逛。
我走到一个书报亭前,拿起一本书,随意翻着。
封底有这么一排字:
“如果我们找不到外星人,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外星生命的理解有误,都以为他们是人。”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羊肉店挂历上山水画中高得突兀的主峰、山脚虚灵的云雾以及挂历表示的时间,为小说增添了魔幻空灵的色彩。
B. 在那个夜晚,“我们”与羊肉店老板聊着天气、语言、食物等话题,整个过程始终气氛融洽,内心平静祥和。
C. 羊肉店老板说自己 嗓音听起来奇怪是因为发音里同时夹杂了昆曲和评弹的元素,可见他对艺术的热爱。
D. 小说多次写到“雨”,“雨”既营造了环境氛围,也为“我们”打开了时空穿梭之门,让“我们”与羊肉店老板相遇。
8. 小说最后五段话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9. 有人评价朱文颖的创作:“在貌似传统的表象下,藏着一颗现代而先锋的心。”请结合这篇小说谈谈你对朱文颖创作特点的认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宗建炎三年,冬十月,金兀术分兵南寇。辛未,兀术由马家渡渡江,陷太平,长驱至建康。杜充无制敌之方,渡江遁真州,不敢入营,拜兀术于马首。癸酉吕颐浩进航海之策其言曰敌兵多骑必不能乘舟袭我江浙地热必不能久留俟其退去复还二浙彼出我入,彼入我出,此兵家之奇也。”甲戌,知徐州赵立闻诏诸路以兵勤王,乃将兵三万趋行在。金人邀立于淮阴,立麾下劝立不如还保徐州,立奋怒,嚼其齿曰:“回顾者斩!”于是率众径进。立中箭贯两颊,口不能言,以手指麾诸军,憩歇定,方拔箭出之。辛巳,金人攻常州,守臣周杞迎岳飞移屯宜兴。时兀术将趋杭州,遂进攻广德军。飞闻之,邀击至广德境中,六战皆捷,擒其将王权。会金复遣兵攻常州,飞复追至,四战皆捷。乙酉,兀术自广德过独松关,见无戍者,谓其下曰:“南朝若以羸兵数百守此,吾岂能遽度哉!”遂犯临安。守臣康允之弃城走,钱塘县令朱跸率弓手土军,前路拒战,两中流矢,犹奋勇而进,力竭死之。己丑,帝乘楼船,次定海县,留范宗尹、赵鼎于明州,以待金使。又谓张俊曰:“若能捍敌成功,当加王爵。”吕颐浩奏令从官以下各从便去。帝曰:“士大夫当知义理,岂可不扈从!若然,则朕所至乃同寇盗耳。”于是郎官以下多从卫。癸巳,帝舟次昌国县。戊戌,金人犯越州,安抚使李邺以城降,金人琶八守之。卫士唐琦袖石伏道旁,伺其出击之,不中,被执。琶八诘之,琦曰:“欲碎尔首,我即死,为赵氏鬼耳。”琶八曰:“使人人如此,赵氏岂至是哉!”又问:“李邺为帅,尚以城降,汝何人,敢尔?”琦曰:“邺为臣不忠,恨不得手刃之,尚言及斯人耶!”诟骂不少屈,琶八趣杀之,至死不绝口。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金人渡江南侵》)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癸酉吕颐浩进航海之策/其言曰/敌兵多/骑必不能乘舟袭我/江浙地热/必不能久留/俟其退去/复还二浙/
B 癸酉/吕颐浩进航海之策/其言曰/敌兵多/骑必不能乘舟袭我/江浙地热/必不能久/留俟其退去/复还二浙/
C. 癸酉/吕颐浩进航海之策/其言曰/敌兵多骑/必不能乘舟袭我/江浙地热/必不能久留/俟其退去/复还二浙/
D. 癸酉吕颐浩进航海之策/其言曰/敌兵多骑/必不能乘舟袭我/江浙地热/必不能久/留俟其退去/复还二浙/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在,也称为“行在所”,古代天子所在的地方,常常用来专指帝王巡幸所居住的地方。
B. 临安,古代指临安府,是南宋的首都,原为五代时期吴越国的西府,现在是陕西西安。
C. 爵,爵号,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将爵位分为五等:公、侯、伯、子、男。
D. 郎官,官名,古代为议郎、中郎、侍郎等官员的统称,战国始有,本为君主侍从之官。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金兵进逼建康府时,杜充毫无作战方略,慌忙渡江逃到江北的真州,到达后却又不敢进入军营,随即向金兵投降。
B. 赵立带兵勤王,被金人半路拦截,战斗中被箭贯穿两颊,不能说话,他仍用手指挥作战,直到休息时才把箭拔掉。
C. 钱塘县令朱跸在守臣康允之弃城逃离后,毅然率领弓手民兵等到前线负险固守,抵御抗击,被乱箭射中后,当即身亡。
D. 吕颐浩奏令从官以下去留从便,皇帝认为士大夫应知义理,随驾官员若不侍从,那么皇帝所到之处便如遭侵扰劫掠了。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立麾下劝立不如还保徐州,立奋怒,嚼其齿曰:“回顾者斩!”
(2)诟骂不少屈,琶八趣杀之,至死不绝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玉楼春①
辛弃疾
三三两两谁家女,听取鸣禽枝上语。提壶沽酒已多时,婆饼焦时须早去②。
醉中忘却来时路,借问行人家住处。只寻古庙那边行,更过溪南乌桕树。
【注】①这首词是辛弃疾闲居江西上尧铅山瓢泉乡村期间所作。②“提壶”、“婆饼焦”都是鸟名,皆因啼声而得名。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阕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图景:一群沽酒的农家女子三三两两聚集在树下,树上鸟儿不停啼叫,像催促她们快回家。
B. 上阕写女子“沽酒”忘归,下阕写作者“醉中”忘路,言有尽而意无穷,乡村淳朴可爱的风土人情贯穿全词。
C. 下阕以“醉”来过片,凸显作者对乡村生活的陶醉。作者不仅因饮酒而醉,更因乡村的自然风光和生活情趣而陶醉。
D. 下阕写作者问路人他们家住在哪里,路人耐心地告诉作者他们的住处,表现了乡村童叟无欺、热情善良的民风。
15. 这首词是如何表现乡村生活的乐趣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贺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来描述箜篌音乐的艺术效果,苏轼化用此诗句,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洞箫音乐的艺术魅力。
(2)暮春时节,人们常惋惜于花的凋落,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就曾感叹“______________”,而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则充满乐观地认为“______________”,因为落花即使零落成泥,还会培育出更多美丽的花朵。
(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该给孩子树立从师学习的榜样。韩愈在《师说》中就批评有些家长的做法:爱自己的孩子,“______________”,但对于自身,“______________”。这样的家长真是糊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依山而建的古村落中,“先锋书店”的牌子并不起眼。但推开书店的大门,一片不一样的天地就呈现在眼前。充满现代感的书架上陈列着___________的书,咖啡的香味徐徐散开;窗外,连绵的高山和云海与近处的古村落交相辉映,竹林、梯田、古树和山峦尽收眼底。
这家建在山崖之上的书店,似乎正在___________着一个古老的故事。它由已有600多年历史的陈家铺村祠堂改建而成,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祠堂原本的形态。书店一经建成,无数游客、摄影爱好者便___________,有一家三口前来旅行,也有三五姐妹前来拍照“打卡”。这里已然成为当地的网红地标。
(   )。正如先锋书店的建设和陈家铺村的改造巧妙结合一样,松阳县几乎每一个古村落都在上演着穿越千百年的文化___________,都在用不同的方式焕发出新的生机。“松阳的古村落发展让我确信,只要让历史遗存与当代生活共融、让村落景观与人文内涵共鸣,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共生,我们才能给予古村落新的生机与活力。”民俗专家钱教授深有感触地说。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琳琅满目诉说纷至沓来融合
B. 汗牛充栋述说熙来攘往熔合
C 琳琅满目诉说熙来攘往融合
D. 汗牛充栋述说纷至沓来熔合
18. 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只要让历史遗存与当代生活共融,让村落景观与人文内涵共鸣,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共生,我们才能赋予古村落新的生机与活力。
B. 只有让历史遗存与当代生活共融,让村落景观与人文内涵共鸣,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共生,我们才能给予古村落新的生机与活力。
C. 只要让历史遗存与当代生活共融,让村落景观与人文内涵共生,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共鸣,我们才能给予古村落新的生机与活力。
D. 只有让历史遗存与当代生活共融,让村落景观与人文内涵共生,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共鸣,我们才能赋予古村落新的生机与活力。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保护古村落,不但要传承内在的“筋骨皮”,更要保护好外在的“精气神”
B. 保护古村落,不是要保护外在的“筋骨皮”,而是要传承好内在的“精气神”
C. 保护古村落,不但要保护外在的“筋骨皮”,更要传承好内在的“精气神”
D. 保护古村落,不是要传承内在的“筋骨皮”,而是要保护好外在的“精气神”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处暑是气温由炎热向寒冷变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节气,  ①  :一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二是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压开始逐渐影响我国。此时若空气干燥,往往带来刮风天气;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  ②  ,人们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故有“一场秋雨(风)一场寒”之说。
夏季横行霸道的副热带高压,虽说迈开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河北省保定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上海市建平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