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文阅读之儒释道三家文化类专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文阅读之儒释道三家文化类专练(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2届高考考点复习:论述文阅读答题小技巧——儒释道三家文化类专练考点:1.冯友兰《中国佛学的建立》2.李泽厚《先秦理性精神•儒道互补》3.韩东屏《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儒、道、释(节选)》4.丁立磊《论孔子之仁与孝(节选)》5.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节选)》【考点研究】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小技巧:序号
试题预览
2022届高考考点复习:论述文阅读答题小技巧——儒释道三家文化类专练
考点:
1. 冯友兰《中国佛学的建立》
2. 李泽厚《先秦理性精神•儒道互补》
3. 韩东屏《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儒、道、释(节选)》
4. 丁立磊《论孔子之仁与孝(节选)》
5.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节选)》

【考点研究】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小技巧:
序号 类型 解读
一 概括段落大意 概括每一段的段落大意,特别注意每一段的第一句和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基本上这就是文章的中心。
二 看标题 看标题,先将文章大致看一下,然后去看题目,带着问题去找答案。这样比较有针对性,目标明确。
三 圈关键字 不管是题目还是文章都要将关键字圈起来,特别是时间,概括性词语。例如:几乎,大概,一般,全,都,凡是这类词。
四 找表程度的词语 找出文章表程度的词语。例如:总共、基本、大致、最等。
五 找有逻辑性的关联词 找出有逻辑性的关联词。例如:表转折,表因果,分层分类,举例子,并列或递进。
六 反复出现的句子 文章反复出现的句子,特别注意跟文章一样的句子,因为有可能张冠李戴。

【考题对接】
一、冯友兰《中国佛学的建立》
中国佛学的建立
冯友兰
佛教传入的确切年代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历史家们仍未解决,大概是发生在公元一世纪上半叶。传统的说法是在东汉明帝(58—75年在位)时,但是现在有证据说明在明帝以前在中国已经听说有佛教了。尔后佛教的传播是一个漫长而逐步的过程。从中国的文献资料看,在公元一、二世纪,佛教被人认为是有神秘法术的宗教,与阴阳家的和后来道教的神秘法术没有多大不同。
在二世纪,有一个说法是,佛不过是老子弟子而已,这个说法在一定范围内传开了。这个说法是受到《史记•老子列传》的启发,其中说老子晚年出关,“莫知其所终”。道家中的热心人就这句话大加发挥,创作了一个故事,说老子去西方,到达印度,教了佛和其他印度人,总共有二十九个弟子。这个说法的含意是,佛经的教义不过是《道德经》即《老子》的外国变种罢了。
在三、四世纪,比较有形上学意义的佛经,翻译的更多了,对佛学的了解也进了一步。这时候认为,佛学很像道家哲学,尤其是庄子哲学,而不像道教。佛学著作往往被人用道家哲学的观念进行解释。这种方法叫做“格义”,就是用类比来解释。
这样的方法、当然不会准确,容易造成曲解。于是在五世纪,这时候翻译的佛经大量地迅速地增加了,这才坚决不用类比解释了。可是仍然存在这样的情况,就是五世纪的佛学大师,甚至包括印度来的鸠摩罗什在内,继续使用道家的术语,诸如“有”、 “无”、“有为”、“无为”,来表达佛学的观念。这样做与类比解释不同,后者只是语词的表面相似,前者则所用语词与其表达的观念有内在联系。所以从这些著作的内容来判断,作者们继续使用道家术语,并没有造成对佛学的误解或曲解,倒是造成印度佛学与道家哲学的综合,导致中国形式的佛学的建立。
这里必须指出:“中国的佛学”与“在中国的佛学”,二者所指的不一定是一回事,即不一定是同义语。因为佛教中有些宗派,规定自己只遵守印度的宗教和哲学传统,而与中国的不发生接触。相宗,又称唯识宗,就是一个例子。相宗是著名的到印度取经的玄奘(596—664年)引进中国的。像相宗这样的宗派,都只能叫做“在中国的佛学”。它们的影响,只限于少数人和短暂的时期。它们并没有进入广大知识界的思想中,所以在中国的精神的发展中,简直没有起作用。
“中国的佛学”则不然,它是另一种形式的佛学,它已经与中国的思想结合,它是联系着中国的哲学传统发展起来的。往后我们将会看到,佛教的中道宗与道家哲学有某些相似之处。中道宗与道家哲学相互作用,产生了禅宗。禅宗虽是佛教,同时又是中国的。禅宗虽是佛教的一个宗派,可是它对于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选自《冯友兰文集》)
1.下列关于“中国的佛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因它与中国的思想结合,联系着传统哲学而发展起来。
B.它对于中国的哲学、文学和艺术的影响都是很深远的。
C.它也会遵循印度的宗教和传统,影像了中国禅宗。
D.佛教的中道宗与道家哲学相互作用,产生了禅宗。
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有的历史学家认为,佛教传入的确切年代大概是公元一世纪上半叶。
B.佛教被人认为是与阴阳家的和道教的神秘法术没有多大不同的宗教。
C.司马迁推测,老子去了印度,创造了佛教和培养了二十九个弟子。
D.五世纪的佛学大师们,继续使用道家的术语,来表达佛学的观念。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有证据表明,在汉代的明帝以前,我国就开始有佛教在传播了。
B.佛教在我国的传播是一个漫长而逐步的过程,历经多个世纪。
C.佛学著作曾经被人用道家哲学的观念进行类比式的解释。
D.中国佛学的建立是与中国的思想、中国的哲学传统分不开的。
一、冯友兰《中国佛学的建立》【答案】
1.C【解析】“它也会遵循印度的宗教和传统”见第五段,这是指“在中国的佛学”。
2.C 【解析】A和B的意思见第一段,正确。C的意思见第二段。错误,这是“道家的热心人”猜测,不是司马迁《史记》的记载或者推测。这里偷换概念。D意思见第四段。正确。
3.A【解析】根据第一段的意思,是“听说有佛教”,而不是全部肯定“佛教就出现在我国”。这里判断有错。

二、李泽厚《先秦理性精神•儒道互补》
先秦理性精神•儒道互补
李泽厚
孔子把原始文化纳入实践理性的统辖之下。所谓“实践理性”,是说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继孔子之后,孟、荀完成了儒学的这条路线。
这条路线的基本特征是:怀疑论或无神论的世界观和对现实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它以心理学和伦理学的结合统一为核心和基础。其重要的,是把传统礼制归结和建立在亲子之爱这种普遍而又日常的心理基础和原则之上。
孔子不是把人的情感、观念、仪式(宗教三要素)引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神秘境界,而是把这三者引导和消溶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人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之中。使情感不导向异化了的神学大厦和偶象符号,而将其抒发和满足在日常心理——伦理的社会人生中。这也正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
与“礼”被重新解释为“仁”(孔子)、为“仁政”、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一样,“乐”也被重新作了一系列实践理性的规定和解释,使它从原始巫术歌舞中解放出来。
这种由孔子开始的对礼乐的理性主义新解释,到荀子学派手里,便达到了最高峰。而《乐记》一书也就成了中国古代最早也最重要的美学文献。
理性精神是先秦各派的共同倾向。名家搞逻辑,法家倡刑名,都表现出这一点。其中,与美学——艺术领域关系更大和影响深远的,除儒学外,要推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老庄作为儒家的补充和对立面,相反相成地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文化心理结构和艺术理想、审美兴趣上,与儒家一道,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夫的互补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阕”……,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以及其艺术意念。但是,儒、道又毕竟是离异的。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那末,后者则恰恰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热烈浪漫的情感抒发,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它们从内容到形式不断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新鲜的动力。庄子尽管避弃现世,却并不否定生命,而无宁对自然生命抱着珍贵爱惜的态度,这就根本不同佛家的涅盘,使他的泛神论的哲学思想和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充满了感情的光辉,恰恰可以补充、加深儒家而与儒家一致。所以说,老庄道家是孔学儒家的对立的补充者。
(有删节,选自《中国哲学》2016年第3期)
1.下列关于“儒道互补”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这些思想全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以及其艺术意念。
B.两者都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又“心存魏阕”。
C.“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夫的互补人生路途。
D.它们的不同点是,儒家入世,乐观进取,道家出世,消极退避。
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儒家学说都能理性地付诸现实生活当中,不作抽象的玄思。
B.以心理学和伦理学的结合统一为核心和基础,儒家学说能积极面对现实。
C.名家搞逻辑,法家倡刑名,这都体现了先秦个学术流派理性的倾向。
D.作为儒家的对立面,道家在各个方面都对儒家思想起到了互补作用。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儒家学说能把传统礼制归结和建立在亲子之爱这种普遍而又日常的心理基础和原则之上。
B.“乐”被儒家重新作了一系列实践理性的规定和解释,使它从原始巫术歌舞中解放出来。
C.以老庄为主的道家思想,也逐渐成为了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以及其艺术意念。
D.庄子因为主张不同于佛家涅槃的思想,因而尽管避弃现世,却也能充满感情的光辉。
 二、李泽厚《先秦理性精神•儒道互补》【答案】
1.A 【解析】“全”字有错,其意思见第七段第三行,文章意思为“也成为……”。这里扩大范围而错误。
2.A 【解析】A的意思见第一段第一句,这句话说的是“孔子”的做法,不能等同于儒家学说。因为儒家学说还包括了孟子荀子等的思想。犯了扩大范围的错误。
3.D【解析】因果关系错误,这是庄子不否定生命,才显得“充满了感情的光辉”。

三、韩东屏《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儒、道、释(节选)》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儒、道、释三大流派都对道德修养有大量精致的论述。儒家伦理文化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主流与正统,在教人如何进德达善、修身自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积极意义的思想。孔子极为重视道德修养方法的探究,提出了学、思、行三种主要的道德修养方法。孟子提出了“存心”“养气”“寡欲”和“反躬内求”等修养方法。荀子提出了“以心知道”“善假于物”和“锲而不舍”的修养方法。《大学》提出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修养路径。宋明理学家则创立了“居敬穷理”“自存本心”和“省察克治”的修养方法。总之,儒家的道德修养方法甚多,计有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笃志、力行、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自省、自讼、格心、自治、反身求诚、见贤思齐、闻过即改、存心养性、养浩然之气等。这些方法大致有两方面内涵:涵养善端与修正错误。前者指自己在有向善的内在禀质的前提下培养善的品质,后者指要同经常困扰自己的邪恶念头做斗争并努力修正不良品性。修正错误与涵养善端是道德修养的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相对而言,道德修养应先从纠邪改过上下手,筑造一道坚固的道德堤坝,防范贪欲之水的泛滥,而后才好涵养善端。
  道家的修养方法强调的是对外忘物,对内忘己,对世忘人,消解心知的枷锁、情感的执着与人世的系缚,根除伤生伤性的“四六”之害。“四六”之害为庄子所提,“四”是指“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这四大害。“六”是指四大害中的每个又包含六小害。庄子说:“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即要从贪欲、意欲、情欲、知欲中解脱出来,养精修性,虚静淡泊。因此,“修道”的方法,一为“心斋”,二为“坐忘”。心斋是净心法,坐忘是禅定法。使心不动不染,如虚空之无,离形去知,内外双忘,最后达到天人统一的“同天”境界。
  佛家的修身方法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定慧双修、止观双运。前者是指通过修炼能够进入静定状态,再通过静定有所觉悟,发生智慧。后者是指心持续专注一境而寂然不动和用如实的智慧观析真实。
  在中国传统修养方法中,儒家走的是入世的道路,道家、佛教是超世、出世的套路。尽管有此分殊,但还是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特征,这就是都将道德论与认识论融为一体,突出了主体内心的理性自觉,特别是躬行践履、习成而性成的思想,闪烁着实践哲学的光辉。
                                                   (摘自《中州学刊》2015年第l0期)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儒、道、释三大流派对道德修养的大量精致论述,是教人进德达善、修身自律伦理文化的主流与正统,是传统文化中的富有积极意义的思想。
B.宋明理学家创立的“居敬穷理”“自存本心”和“省察克治”的进德达善、修身自律修养方法,也是儒家富有积极意义的思想。
C.道家强调的对外忘物,对内忘己,对世忘人,消解心知的枷锁、情感的执着与人世的系缚,以致达到天人统一的“同天”境界的修养方法,是不切实际的虚幻主张。
D.尽管儒家、道家、佛教在入世与超世、出世的主张上是不同的,但在道德修养方法上还是共同一致的,他们都强调主体内心的理性自觉和躬行践履、习成而性成,闪烁着实践哲学的光辉。
2.从内容角度考虑,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        )
A.道德修养方法
B.中国传统文化道德修养方法的共同特征
C.儒、道、释的道德修养方法
D.道德修养的实践哲学方法论
3.根据选文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指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在人类道德修养中的两点作用。
                                                             
                                                             
                                                             
三、韩东屏《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儒、道、释(节选)》【答案】
1.B【解析】A、“是传统文化中的富有积极意义的思想”错误,原文第一段说的是“儒家伦理文化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主流与正统,在教人如何进德达善、修身自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积极意义的思想”;C、“是不切实际的虚幻主张”不是原文的意思.原文第二段只是客观陈述,认为这是道家“养精修性,虚静淡泊”的方法;D、说“在道德修养方法上还是共同一致的”不妥.原文最后一段说“在中国传统修养方法中,儒家走的是入世的道路,道家、佛教是超世、出世的套路”,明确指出“尽管有此分殊”,而文末只是说“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特征”,并不能说是他们的修养方法一致。故选B.
2.C【解析】A、过于宽泛,选文只是讲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到的修养方法。B、概括不全.选文重点介绍儒、释、道三家的道德修养方法,在“异”中找了一点“同”。C能够概括选文内容。D、选文主要不是“论”,而是介绍儒、释、道的道德修养论述中的具有积极思想意义的表述。故选C。
3.①强调个人的进德达善、修身自律,重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和人的主体性,对片面强调社会法制监督具有纠偏补失作用。②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人们修养道德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路径。③强调从纠邪改过上下手,筑造一道坚固的道德堤坝,有防范贪欲之水泛滥,端正社会风气之效。④要人们从贪欲、意欲、情欲、知欲中解脱出来,养精修性,虚静淡泊,对人走上幸福快乐之路有积极作用。

四、丁立磊《论孔子之仁与孝(节选)》
仁与孝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仁”作为儒学核心理念,结合时代需要演化为“仁德”(完美的个人修养)、“仁爱”(理想的人际关系)、“仁政”(完善的政治统治)思想,形成了完备的“仁学”体系;“孝”作为孔子思想的另一个核心概念,同时又贯穿于“仁德”“仁爱”“仁政”之中。
孔子使孝由源出的宗教意义转化为纯粹的伦理意义,从宗教道德传统转化为个人道德修养及家族道德原则。孝成为一切高尚道德的内在根据,在具体践行过程中,奉行孝道成为建立各种美德的起点;实践孝道的过程就是仁德不断扩充发展,进而实现孝的目标,同时进达仁德境界的过程。孔子提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悌是仁德的基础,在家里行孝尽悌就是仁德培养的开始,是达仁的有效途径,从而实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境地,最终达到仁德兼善天下的目的。
孔子的仁强调入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孔子要求人们用博大的胸怀去爱人,发自内心深处的爱亲之情成了仁的根本内容。对父母的亲亲之爱即“孝”,就自然成为仁爱的起点。孝与仁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百姓通过对父母的亲情之爱推己及人,彰显个人对社会、国家的责任和担当,不断追求仁爱的最高目标。孔子以“爱人”回答樊迟,意在强调家庭是人际关系的起点,爱从家人开始,进一步推扩到爱他人爱万物爱万民,进达仁爱境界。孔子希望通过孝建立起良好的家庭秩序,从最基本的亲亲之爱入手,通过发自内心深处爱的情感表达,达到博施于民的仁爱大道,实现家庭和睦、社会安定、人民和谐。
孔子从家庭内部父子、兄弟之间的自然“亲亲”出发,将孝的功能推扩到社会和政治层面,试图较为圆融地和解家庭、社会和国家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父子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各安其分,才能营造一个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君主才能实现有效统治。在家能够孝悌父母兄弟,就形成了亲亲、尊尊、长长的社会伦常秩序,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然循规蹈矩、克己复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会出现,使父母不至受辱,使家族不至蒙羞而尽到孝道。孔子认为孝是为政的始基,孝悌是可以实现和操作的道德实践,从孝悌在家庭内部的实行推扩至整个国家,仁政的目标就可达到。
总之,在孔子由仁德、仁爱而达仁政的具体途径中,孝始终贯穿其中。孝是仁德的根本,是仁爱的根基,是仁政的根源。孝是仁得以塑造的道德根据,是仁得以展开的实践基础,是仁由下而上得以施行的内在动力。
(节选自《论孔子之仁与孝》,作者丁立磊,有删改)
1.下列对于“仁与孝”的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孝”是孔子“仁学”思想之外的另一个儒学核心概念,但是,同时又贯穿于“仁德”“仁爱”“仁政”等完备的“仁学”思想体系中。
B.孝悌是仁德的基础,建立各种美德从奉行孝道开始;实践孝道的过程就是仁德不断向外扩充发展,循序渐进,同时进达仁德境界的过程。
C.由仁德、仁爱而达仁政的具体途径是以孝始终贯穿其中,孝是仁得以塑造的道德根据、仁得以展开的实践基础,是仁爱的根基,仁政的根源。
D.孔子认为孝是为政的始基,孝悌是达仁的途径,是可以实现和操作的道德实践,将孝悌在家庭内部实行,进而将仁爱博施于民,仁政即可实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孝源出于宗教意义,孔子使之转化为纯粹的伦理意义,使孝从宗教道德传统转化为个人道德修养及家族道德原则。
B.孔子的仁强调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是要求用博大的胸怀爱人,而发自内心深处的爱亲之情则成了仁的根本内容。
C.孔子认为孝与仁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百姓通过对父母的亲情之爱推己及人,彰显个人对社会、国家的责任和担当。
D.孔子以“爱人”回答樊迟,意在强调家庭是人际关系的起点,爱从家人开始,进一步推扩到爱他人,进达仁德境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希望通过孝建立起良好的家庭秩序,从家人之间的爱,通向博爱他人的大道,从而实现家庭和睦、社会安定、人民和谐。
B.孔子从家庭成员间的自然“亲亲”出发,将孝的功能推扩到社会和政治层面,试图较为圆融地和解家庭、社会和国家关系。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本是指君臣父子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各安其分,后世有些人认为这是在鼓吹封建等级制度。
D.孔子认为在家孝悌父母兄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然循规蹈矩、克己复礼,不会出现犯上作乱的事情,使父母不至受辱。
四、丁立磊《论孔子之仁与孝(节选)》【答案】
1.B【解析】曲解原文,“循序渐进,同时进达仁德境界的过程”不准确,原文为“实现孝的目标,同时进达仁德境界”。
2.D【解析】偷换概念,最后一句“进达仁德境界”应为“进达仁爱境界”。
3.C【解析】无中生有。原文没有论及“后世有些人认为这是在鼓吹封建等级制度”。

五、张岱年、程宜山著《中国文化精神(节选)》
中国传统文化在秦汉以后有显隐之分。“独尊儒术”以后儒法二者的关系,是一种显文化与隐文化的关系,即儒学备受推崇,以正统的意识形态的身份起作用,而法家备受贬抑,以隐蔽的心照不宣的方式乃至“日用而不知”的方式起作用。二者既相互排斥、相互反对、相互制约,又相互补充、相互依赖,一句话,是相反相成的。
儒法二家的思想无论从世界观、人生观基础,还是从人生的理想和达到的方法途径看都是对立的,因而二者具有不相容性。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即现实主义、超越主义和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包括法家、兵家、纵横家,理想主义则为儒家。他认为,这三者具有的人生观、社会观、世界观各不相同,人生理想和由以达到人生理想的方法途径也大相径庭。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以消除和克服人已物我之间的种种矛盾。理想主义则主张共存之道,亦即人己物我之间的和谐相处。正因为不相容,所以它们不能并立。在法家占统治地位时,没有儒家的合法地位,在儒家占统治地位时,也没有法家的合法地位。但儒、法二家的许多具体主张又同样为统治阶级所必需,本质上是可以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例如,在价值观上,儒家重义轻利、崇德贱力,法家重利轻义、尚力黜德,实际上,义和利、德和力同为统治阶级所需要,不可偏废;在统治人民的方法上,道德的教化和法律的惩处同样都是需要的,也不可偏废。在这个意义上,儒、法二家又相辅相成。
由于儒、法二家的思想体系不相容,所以,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法家作为独立的一家或者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被摧毁了。儒家在以后的发展中有条件地吸收消化了法家的一些思想观点和主张,以“贵德贱刑”的方式给法律一个地位,以“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的方法给君主专制一定程度的承认,同时也给予一定的限制。在更多情况下,儒家是以猛烈的批判法家的形式,对法家创立的一系列制度以及使用这些制度运转起来的思想的作用范围和力量加以制约局限。最重要的是,儒家权力将其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五伦”的伦理原则贯彻于现实的跛治、经济制度中,以完全取代法家的原则。尽管这一努力并没有完全成功,也不可能完全成功,但毕竟基本上获得了成功。儒家的准则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得到了历代王朝的支持并法律化,成为指导思想。而法家的准则却只能以隐蔽的形式起作用,一旦被揭发出来就会受到舆论的唾弃。由此可见,“独尊儒术”之后,在儒、法的相反相成中,儒家是占主导地位的。(选自张岱年程宜山著《中国文化精神》,有删改)
1.下列各种说法中,不符合文中所述“显文化”思想的一项是(     )(3分)
A.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B.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C.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即现实主义、超越主义和理想主义,其中现实主义以法家为代表,理想主义以儒家为代表。
B.法家重利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以消除和克服人己物我之间的种种矛盾。
C.儒家文化成为显文化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分不开的,可见一种文化成为显文化必须要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
D.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五伦”的伦理原则是儒家贯彻于现实中用来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化的“显”与“隐”关乎某种文化的社会地位问题。显文化占据统治地位时,隐文化就会受到严重制约,没有合法的社会地位。
B.儒家文化以正统的意识形态的身份起作用时,法家备受贬抑,只能以隐蔽的心照不宣甚至是不知不觉的方式友挥着自己的作用。
C.儒法二家的思想具有不相容性,所以两家思想无论是在世界观、人生观基础上,还是在人生理想和达到的方法途径上都是对立的。
D.虽然儒法二家从思想体系上说是不相容的,但是儒法二家的许多具体主张对统治阶级来说都是必需的,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五、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节选)》【答案】
1.C【解析】C项句意为:“想要知道一个物体是否平直,那么一定要用准绳量一量;想要知道一个物体是方还是圆,那就要用规矩来测一测”,符合文中关于法家的表述。其余三个选项均符合文中关于儒家的表述)
2.A【解析】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是日本学者冈田武彦的观点。
3.C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上一个『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思妇闺情诗专练』  下一个『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文阅读之古琴与书法艺术类题材专练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