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江苏省启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高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江苏省启东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写一本小说不容易,读一本小说也不容易。平常人读小说,往往以为既是“小”说,必无关宏旨,所以就随便一看,看完了顺手一扔
试题预览
江苏省启东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写一本小说不容易,读一本小说也不容易。平常人读小说,往往以为既是“小”说,必无关宏旨,所以就随便一看,看完了顺手一扔,有无心得,全不过问。这个态度,据我看来,是不大对的。小说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不是完全因为它“小”而易读,可供消遣。
反之,它之所以能够存在,正因为它有它特具的作用,不是别的文体所能替代的。小说是讲人生经验的。我们读了小说,才会明白人间,才会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哲学能教咱们“明白”,但是它不如小说说得那么有趣,那么亲切,那么动人。因为哲学板着面孔说话,而小说则生龙活虎地去描写,使人产生兴趣,因而也就不知不觉地发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历史也写人间,似乎与小说相同。可是,一般来说,历史往往缺乏文艺性,使人念了头疼;即使含有文艺性,也不能像小说那样圆满生动,活灵活现。历史可以近乎小说,但代替不了小说。世间恐怕只有小说能原原本本地描画人世生活,并且能暗示出人生意义。就是戏剧也没有这么大的本事,因为戏剧须摆到舞台上去,而舞台的限制往往让剧本不能像小说那样自由描画。于此,我们知道了,小说是在书籍里另成一格,它不是仅供我们念着“玩”的。
读小说,第一能让我们得到益处的,便是小说的文字。世界上虽然也有文字不甚好的伟大小说,但是一般来说,好的小说大多是有好文字的。所以,我们读小说时,不应只注意它的内容,也须学习它的文字,看它怎么以最少的文字,形容出复杂的物态心态来;看它怎样用最恰当的文字,把人情物状一下子形容出来,使其活生生地立在我们眼前。况且一部小说,有景有人有对话,千状万态,包罗万象,更使我们心宽眼亮,多见多闻;假若我们细心去读的话,它简直就是一部最丰富的最好的模范文。
文字以外,我们该注意的是小说的内容。要断定一本小说内容的好坏,颇不容易,因为世间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作为小说的材料,实在不容易分别好坏。不过,我们可以这样来决定:关心社会的便好,不关心社会的便坏。这似乎是说,要看作者的态度如何了。同一件事,在甲作家手里便当作一个社会问题而提出之,在乙作家手里或者就当作一件好玩的事来说。前者的态度严肃,关切人生;后者的态度随便,不关切人生,那么,前者就给我们一些知识,一点教训,所以好;后者只是供我们消遣,白费了我们的光阴,所以不好。
一部好的小说,必是真有的说,真值得说;它决不求助于小小的技巧来支撑门面。作者要怎样说,自然有个打算,但是这个打算绝不是把故事拉得长长的,好多赚几个钱。所以,我们读一本小说,绝不该以内容与穿插的惊奇与否而定去取,而是要以作者处理内容的态度和怎样谋篇布局去定好坏。假若我们能这样去读小说,则小说一定不是只供消遣的东西,而是对我们的为人处世和文学修养都大有裨益的。
(摘编自老舍《怎样读小说》,有删改)
材料二:
《中华读书报》记者舒晋瑜在北京专访《小说课》作者毕飞宇。
舒晋瑜:您以经典的标准选择篇目。《小说课》除汪曾祺的作品外几乎没有当代作品,仅仅是篇幅和时间的限制,还是另有原因?您怎么看待当代作品和经典之间的距离?
毕飞宇:当代作品讲得少是因为我缺少自信。讲过世的作家的作品相对来讲更安全,如果我讲余华,他也许会告诉我,他可没那个意思,那我的脸还要不要?——这是玩笑了。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当代文学里有非常好的作品,但它到底有没有可能成为经典,我们都不知道。
经典的产生过程极其诡异,它需要内部因素,外部的条件也得具备,有些时候一部经典作品的产生可能是历史给这个作家、这个作品带来了特别的机遇。
就作品本身而言,我认为当代文学已经产生了不少的杰作,许多作品的品相比现代文学的经典,甚至更好,但是,当代文学的体量太大了,经典是一间小屋,它究竟能放多少东西呢?没有人知道。
舒晋瑜:在不断重读的过程中,您对经典作品有重新地认识和理解吗?
毕飞宇:我不记得是谁说得了,经典就是可以反复阅读的东西,千真万确。鲁迅的代表作我不知道读了多少遍了,现在再读,还是有新的发现,还是能带来审美上的震撼。我对王彬彬教授说,鲁迅的小说确实是太好了。过去我们过分在意鲁迅的思想。而实际上,这个作家的文本意识特别强。我现在是这样看待经典重读这件事的,它在骨子里有一个年纪的问题。我们读经典的时候往往很年轻,二十来岁,可是,写经典的作家阅历已经很丰富了,这个年龄落差就会带来一个问题,阅读的理解力达不到写作的理解力,我们没有对话的能力。等我们也到了一定的年纪,我们的理解力长进了,这时候再读,就有了对话的资格。这个时候你对许多字句就会有新的感受,甚至是标点符号。
舒晋瑜:平时的阅读中,所有喜欢的经典作品您都这么翻来覆去地对比着看吗?包括不同版本的同部作品?
毕飞字:我阅读经典小说,基本不能用“阅读”这个词,对我来说这个词太正式,其实我把玩的心更多,有点像玩古玩。我不玩古玩,我就把经典当做了古玩。很省钱的。我的重点不在看,而在摩挲,把宝物放在手上一遍又一遍的。我读经典是这样的心态,非常快乐幸福,我就是喜欢,我觉得这是最好的阅读方式。
舒晋瑜:我无法想象您如何把玩一部作品。
毕飞宇:我看小说,有时候一页纸可能花半个小时,等我把这一页翻过去,才明白过来,我的眼睛里并没有小说,我早就沿着小说的场景岔出去了,沿着作家的描写对象按照自己的想象“飞”出去了。
舒晋瑜:您觉得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毕飞宇:你也不是外人,那我就说了,我是土地上生长的艺术家,本质上我是艺术家,很不靠谱,斜着生,歪着长,如果风调雨顺,我也可以结几个果子,好不好吃不关我的事。
舒晋瑜:《小说课》中的内容,跨度有多大?
毕飞宇:比较大,我的好友庞余亮替我算过了,从《水浒》到汪曾祺,六百年。
(摘编自《毕飞宇谈怎样读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舍认为读小说会让我们明白人间,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读哲学、历史、戏剧等虽也能做到,但显然无法替代小说。
B.老舍认为分析评价一部小说内容的好坏虽然不太容易,不过我们还是应该主要从作者对作品怎样布局谋篇的角度入手。
C.毕飞宇认为经典作品需反复读,随着阅历的丰富、理解力的长进,读者会具备与作者对话的能力,不断有新发现、新感受。
D.“很省钱的”“很不靠谱,斜着生、歪着长”“我的好友庞余亮曾替我算过了”等表现了毕飞宇语言朴实幽默,使访谈气氛更融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舍认为以最少的文字形容复杂的物态心态、最恰当的文字形容人情物状的小说,才是最好的小说。
B.老舍认为一部小说,必是真有的说,真值得说,不应该求助于小小的技巧,也绝不依靠拉长篇幅取胜。
C.毕飞宇认为当代文学的诸多优秀作品不确定能否成为经典,这是他缺少自信而在《小说课》中讲得少的重要原因。
D.舒晋瑜运用“追问”,从“不断重读”到“翻来覆去地对比着看”再到“如何把玩一部作品”,抓住新亮点拓深、拓广访谈内容。
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本次访谈核心话题的一项是(3分)
A.您怎么看待当代作品和经典之间的距离?
B.在不断重读的过程中,您对经典作品有重新地认识和理解吗?
C.我无法想象您如何把玩一部作品。
D.您觉得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4.阅读小说时,老舍的“念着玩”和毕飞宇的“把玩”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析。(4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乡村教师
刘慈欣
他知道,这最后一课要提前讲了。
他忍住几乎使他晕厥过去的剧痛,艰难地移近床边的窗口,看着远处的村庄。从自己的老师为救自己被狼咬死的那一刻起,他这一生就属于黄土高原上这个偏远的小山村了。
窗外的田垅上,娃们在为他烧香和烧纸了。
半年前,他拿起扁担和想从校舍取椽子去修村头老君庙的几个人拼命,被人打断了两根肋骨。送到镇医院,竟又发现他患了食道癌,但他没有去管,实在没钱管。从镇医院出来,他把身上所有的钱都买了书。
在距地球五万光年的银河系的中心,一场延续了两万年的星际战争已接近尾声。
碳基联邦舰队将完成碳硅战争中最后一项使命:摧毁大部分恒星,建立一条五百光年宽的隔离带,免除硅基帝国对银河系中心区域的碳基文明的任何威胁。隔离带中只有形成3C级以上文明的恒星系才会被保护。
夜深了,烛光中,娃们围在老师的病床前。
他把剩下的12片止疼药一把吞了下去,他知道以后再也用不着了。他挣扎着想在黑板上写字,但头突然偏向一边,一个娃赶紧把盆接到他嘴边,他吐出了一口黑红的血,然后虚弱地靠在枕头上喘息着。
娃们中有了低低的抽泣声。
他让他们记住牛顿第一定律,记住牛顿第三定律,最后才让他们去记最难懂的牛顿第二定律。孩子们哭着记住了,他们知道记不下来,老师是不会放心的。
“发射奇点炸弹!”
一团团似乎吞没整个宇宙的强光又闪起,然后慢慢消失……
隔离带在快速推进。直到他们遇到太阳系的三号行星。
3号行星检测,检测30个随机点。这所山村小学,正好位于检测波束圆形覆盖区的圆心上。
“1号随机点检测。”
结果……绿色结果,绿色生命信号!
“开始3C级文明测试。
1号测试未通过,2号测试未通过……10号测试未通过。
“发射奇点炸弹!”
最高执政官突然想起什么:“继续测试。”
11号测试题未通过!
12号测试题未通过!
“3C文明测试试题13号: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运行状态如何?”
数字宇宙广漠的蓝色空间中突然响起了孩子们清脆的声音:“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
“3C文明测试试题13号通过!3C文明测试试题14号……”
“3C文明测试试题14号:请叙述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间力的关系。”
孩子们说:“当一个物体对第二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第二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C文明测试试题14号通过!3C文明测试试题15号:对于一个物体,请说明它的质量,所受外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孩子们齐声说:“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3C文明测试试题15号通过,文明测试通过!确定目标恒星500921473的3号行星上存在3C级文明。”
“奇点炸弹转向!脱离目标!!”太阳系,推送奇点炸弹的力场束弯曲了,奇点炸弹撞断了一条日珥,掠过太阳,亮度很快暗下来,最后消失在茫茫太空的永恒之夜中。
那些娃们什么也没觉察到,校舍里微弱的烛光下,他们围着老师的遗体,不知哭了多长时间。
最后,娃们决定自己掩埋自己的老师。他们拿了锄头铁锹,在学校旁边的山地上开始挖墓坑,灿烂的群星在整个宇宙中静静地看着他们。
“天啊!这颗行星上的文明不是3C级,是5B级!!”参议员惊呼起来。
“他们已经开始使用核能,并用化学推进方式进入太空,甚至已登上了他们所在行星的卫星。”
“这个行星上生命体记忆遗传的等级是多少?”
“他们没有记忆遗传,所有记忆都是后天取得的。”
“那么,他们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是什么?”
“极其原始,也十分罕见。他们身体内有一种很薄的器官在大气中振动时可产生声波,同时把要传输的信息调制到声波之中,接收方也用一种薄膜器官从声波中接收信息。”
“这种方式信息传输速率是多大?”
“大约每秒1至10比特。”
“上尉!”舰队统帅大怒,“你是想告诉我们,一种没有记忆遗传,相互间用声波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每秒1至10比特的速率进行交流的物种,能创造出5B级文明?!且这种文明是在没有任何外部高级文明培植的情况下自行进化的?!”
“阁下,确实如此。”
“但在这种状态下,这个物种根本不可能在每代之间积累和传递知识,而这是文明进化所必需的!”
“他们有一种个体,有一定数量,分布于这个种群的各个角落,充当两代生命体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
 “你是说那种在两代生命体之间传递知识的个体?”
“他们叫教师。”
“教——师?”
娃们造好那座新坟,东方已经放亮了。娃们在那个小小的坟头上立了一块石板,上面用粉笔写着“李老师之墓”。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
A.开头写老师为救自己被狼咬死后,“他”这一生就属于这个偏远的小山村了,反映乡村教师的职责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B.文中写宇宙的蓝色空间中响起孩子们的声音,将小小乡村的孩子与广漠的宇宙形成对比,突显知识和其传承者的伟大。
C.文中借外星文明之口感慨地球在没有高级文明的培育下创造出伟大的文明,表达了对地球上所有人类的赞叹、敬佩。
D.文中借舰队的最高统帅与上尉的对话,巧妙地点出了教师这一职业的伟大价值与意义,也自然地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结尾“小小的坟”“粉笔写”的字,坟前只有几个娃,以李老师死后的冷清与实际的伟大形成鲜明的对比,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B.小说开篇包含了丰富的信息,让我们大概了解了李老师的基本情况,包括身体情况、工作情况、经济状况和他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
C.作者塑造李老师这一悲情角色,写出乡村教师贫病交加的状况,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小说的悲剧主题,主要想引发读者对其深深的同情。
D.天上、地下截然不同的场景转换以及奇异的故事内容,给小说带来了奇幻的色彩,也确实给读者带来了阅读科幻小说独有的体验。
8.小说采用双线结构展开叙述,请简要分析说明。(4分)
9.“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一个著名的文学理论。“陌生化”是通过新奇唤起人们对生活的感知。改变叙述的视角是“陌生化”的一种方式。请简要分析小说中这种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仆射周青臣进颂曰:“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始皇悦。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
始皇下其议。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
(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有删改)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
B. 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
C. 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
D. 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博士,古代学官名。仆射(yè),官名。秦代重武,以善射者掌事,故称仆射。
B. 五帝,相传上古有五位帝王。三代,历史上多指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
C. 黔首,战国及秦代对平民的称呼。古人对百姓的称呼还有“黎元”“氓隶”等。
D. 弃市,古代的一种刑罚,即游街示众。黥,古代刑罚之一,脸上刺字、涂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博士淳于越认为秦始皇拥有天下却不师法殷朝、周朝,分封子弟功臣,这是不恰当的,将导致出现像齐国田常、晋国六卿之类谋杀君主的臣子。
B. 李斯认为五帝的制度不是一代重复一代,夏、商、周的制度也不是一代因袭一代,可都治理好了,这说明时代在变化,情况有不同,不必事事师法古人。
C. 李斯认为现在天下平定,法令出自皇帝一人,建议把非秦国史官记录的书籍全部焚毁,以免儒生们一味地效法古代,以此来诽谤当世,惑乱民心。
D. 秦始皇同意李斯的意见,下令在全国烧毁秦国以外的典籍,只留下医药、占卜、种植之类的书,并禁止儒生聚集谈议《诗》、《书》,如有违反,处以重罚。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4分)
(2)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淮阴侯列传》)(4分)
14.李斯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不宜“师古”?请简要分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二首诗,完成15~16题。
商山早行                             早行
温庭筠                               陈与义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               露侵驼褐③晓寒轻,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星斗阑干分外明。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寂寞小桥和梦过,
因思杜陵②梦,凫雁满回塘。               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①杜陵:在长安城南,汉宣帝陵墓所在地,这里指故乡长安。②驼褐:用驼毛织成的衣服。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诗的正文虽均未著一“早”字,但却都借助视觉、听觉和触觉的描写,描绘出了独特的“早行”图。
B.“枳花明驿墙”中“明”取“照亮”之意,写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光线昏暗,可见出行之早。
C.《早行》第一句写寒意袭人,本不易被露水打湿的“驼褐”,游子穿着却感到 “晓寒”,可见其上路之早。
D.“寂寞小桥和梦过”,意象丰满,情感丰富:四野无人,一切都在沉睡,只有梦魂伴随着自己孤零零地过桥。
16.《商山早行》的“凫雁满回塘”句和《早行》 的“稻田深处草虫鸣”句都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各有什么效果?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爱民思想在《礼运》中是这样阐述的“   ▲  ,   ▲  ”。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是“   ▲  ,   ▲  ”。
(3)《西塞山怀古》中作者告诫唐朝统治者警惕隐忧的句子是“   ▲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题。
“正旦”,俗称“青衣”,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京剧青衣唱腔流派纷呈:梅派雍容华贵,婉曲逶迤,(  )着大气;尚派阳刚挺拔,顿挫分明,(  )峭险于深厚;荀派俏丽轻盈,清秀俊美,泼辣谐趣;而程派幽咽婉转、(  )的唱腔则是京剧界公认的旦行中的最高水平。这些,谁又能   ▲  ?唱青衣的人很多,喜欢青衣的人也很多,然而真正懂得青衣意蕴的人却不多。青衣不同于花旦   ▲  ,也不同于老旦一暮秋水的波澜不惊。青衣是夏的翠盖清荷、红粉白莲,或是深秋的残荷败叶、枯枝落英;青衣是仲秋的热辣火热的爆竹红,抑或是悠然南山下的吟风秋菊。青衣有着细腻柔婉的闺中情愫,又有绵长如缕的缱绻愁思和哀怨。岁月的风霜(   )了她曾经的明媚,也赋予了她繁华脱尽见真淳的独有气质和韵味。
青衣的万种风情,若不用心,很难明白;青衣的故事,若不认真,亦很难读懂。雨丝风片、烟波画船、淡酒清茶、青灯黄卷,也许比她更懂得她。所以,要看懂青衣、听懂青衣、走近青衣,不妨多看看听听那些隐藏在她背后的故事吧。
18.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透露   寓    跌宕起伏     消磨
B. 透露   喻    一波三折     消耗
C. 流露   寓    跌宕起伏     消耗
D. 流露   喻    一波三折     消磨
19.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A. 悟得深、讲得透、吃得准      绚烂妩媚的三月繁花
B. 吃得准、悟得深、讲得透      三月繁花的绚烂妩媚
C. 吃得准、讲得透、悟得深      绚烂妩媚的三月繁花
D. 悟得深、讲得透、吃得准      三月繁花的绚烂妩媚
20. 赏析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5分)
21.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战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的牺牲最大、起始最早。③经过中国人民6年局部抗战、8年全面抗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④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用生命和鲜血奏响了一首反抗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壮丽史诗。⑤前事不忘,后事之师。⑥我们铭记历史并不仅仅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世界人民永享太平。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近日,考古工作者在陕西西安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底张街道韩家村发掘了一座完整的隋代家族墓园——隋王韶家族墓园。该墓园由方形围沟和7座墓葬组成,面积2.1万平方米。其中,王韶墓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出土各类随葬品67件(组)。据悉,隋王韶家族墓园规模宏大,结构完整,墓主身份明确,出土文物较为丰富,为北周至隋家族墓地的特征、成员的埋葬规律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年前,中国人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 
45年前,中国人首次将觇标带至峰顶,测得高度8848.13米;
2005年,中国再测珠峰,其岩面高度为8844.43米;
2020年中国人又一次登上世界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玛峰。12月8日,珠峰新身高8848.86米正式官宣。                                                
一代又一代的珠峰测量登山队的队员们,不言放弃、矢志不渝,从失败到成功,从一次突破到不断超越。他们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将五星红旗插在珠峰之巅,以攀登精神标注了生命的高度。 
高二年级计划组织以“攀登精神”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完成写作任务,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上一个『福建省平和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  下一个『辽宁省营口大石桥市第三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