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年高考二轮冲刺第9题强化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文章观点和文外内容印证类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备战2021年高考二轮冲刺第9题强化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文章观点和文外内容印证类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备战2021年高考二轮冲刺高频、高危题型强化训练卷第9题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文章观点和文外内容印证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传统三峡信仰民俗是由独特的三峡地区空间地理环境和以里文化为代表的悠久人文传统共同造就的特色鲜明的民俗风貌之一。从根本上讲,它是对此方百姓特有生命状态和生命历程透过众多民俗主体进行
试题预览
备战2021年高考二轮冲刺高频、高危题型强化训练卷
第9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文章观点和文外内容印证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三峡信仰民俗是由独特的三峡地区空间地理环境和以里文化为代表的悠久人文传统共同造就的特色鲜明的民俗风貌之一。从根本上讲,它是对此方百姓特有生命状态和生命历程透过众多民俗主体进行展示的形式之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三峡信仰民俗与生命美学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二者有着关于“生命”的共同旨趣和价值内蕴。
生命美学以充满个体感性色彩的生命意识和生命存在作为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在它看来,人的生命包含生物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无论哪一重生命,只要在物质或精神时空中得到实现,对象就被认为是美的,主体也由此产生一种深切的关感体验。传统三峡信仰民俗曾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过慰藉百姓精神世界、维系社会和谐关系及稳定政权运行秩序等各项功能,展现出巨大的社会意识形态效应。
既然是信仰类民俗,其在个体精神层面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无疑是最为显著的。一般而言,人类之所以存在精神信仰,是因为相信万物有灵。而由万物有灵这一观念转化而来的神灵崇拜信仰在传统三峡信仰民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比如,三峡一带的百姓修建房屋时会邀请善于说唱的贺梁礼官唱念出《上梁礼词》等。从实用角度讲,贺梁礼官声情并茂的“表演”并不能让房屋变得更牢固更安全;但从精神层面来看,这种民俗又是寄寓着“娱神娱己”的良好意愿的。因为此方百姓相信房屋上存在“梁神”和“门神”,贺梁礼官通过近似音乐的说唱行为将房屋主人与这些神灵连接起来,让百姓的心灵获得极大的满足与慰藉。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追求并实现社会生命价值在生命美学视野中有着最为显著的人性论意义。于此,三峡信仰民俗所表征的神灵崇拜观念可谓是社会生命追求的“价值担当”。范晔的《后汉书》中记载有“廪君死,魂魄世(化)为白虎”的传说。作为三峡民众的先祖,廪君不仅留下他个人的身前身后名,而且通过死后“世(化)为白虎”的灵异传说转换为三峡民众信奉膜拜的白虎图腾。三峡民众通过祭祀白虎的传统习俗不仅追忆了先祖,更重要的是发挥了团结一方群体、凝聚发展力量的效应。
生命美学认为,生物生命是人所拥有的三重生命的基础和起点。而传统三峡信仰民俗无疑是缘起于人们的基本物质生存需要,曲折反映了三峡民众的特殊现实生命境遇及其本能力量。在三峡地区的民众生活中,存在诸多带有强制性特征的言行禁忌民俗:满日为土瘟日,总播种,否则无收成;平时不准扛锄头、穿蓑衣进屋,否则会有灾病等。这些渗透在日常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禁忌民俗无不植根于三峡民众的现实利害关系中,无不关乎他们切身的基本的物质性的生物生命需要。
通过生命美学的理论维度观照传统三峡信仰民俗,挖掘其在三重生命格局中呈现出的人文内涵与生命美学价值,一方面能够为我们科学理性地认识和界定传统三峡信仰民俗的地位及影响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资源,另一方面能够为当前三峡地区乡村与城市社区建设以及文化发展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启发。
 (摘编自赖水兵《三峡信仰民俗的生命美学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峡地区百姓的特有的生命状态和生命历程全部透过传统三峡信仰民俗展现了出来。
B.生命美学认为,人的生命只有在物质或精神时空中得到实现时才会被当作美的对象。
C.相信万物有灵对人的精神信仰作用较大,神灵崇拜信仰由万物有有灵这一观念转化而来。
D.三峡民众在自常生活中有许多带强制性的言行禁忌民俗,这些是精神生命价值的体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陈说观点时使用“一般而言”“这个意义上”等说法,体现了作者的分寸感。
B.文章第三段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来论证传统三峡信仰民俗中的精神生命价值。
C.文章为总分总结构,主体部分从精神生命、社会生命和生物生命三个维度进行论证。
D.文章的最后一段指出挖掘传统三峡信仰民俗的人文内涵与生命美学介值的积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三峡地区主要通过传统三峡信仰民俗来慰藉百姓精神世界、维系社会和谐关系及稳定政权运行秩序。
B.三峡一带的百姓修建房屋时请贺梁礼官唱念《上梁礼词》,虽然未能使房屋变得更牢固更安全,但能让百姓的心灵获得慰籍。
C.《岭表纪蛮)记载的“每值正朔家人负狗环炉灶三匝,然后举家男女向狗膜拜”与文中传统三峡信仰民俗的意义有相通之处。
D.探寻传统三峡信仰民俗在三重生命价值中呈现的人文内涵与生命美学价值有利于当前三峡地区乡村与城市社区建设以及文化发展。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鲁迅毕生都在批判传统文化,以他为代表的激进思潮造成了传统文化在五四时期的断裂。这种观点表面上好像是有根据。的确,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是非常深刻的,有时候他的批判态度是非常偏激的。
五四时期,鲁迅一谈到旧制度,旧文化,就深恶痛绝,有时候他把话说得很绝。他曾说:“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不可否认,在对待传统这个问题上,鲁迅的确采取了和惯常的思维方式不同的那种叛逆的评判,这让人震惊,又让人清醒。
在《狂人日记》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从来如此,便对吗?”这是狂人的话,其实也是鲁迅的质疑。对于普通人来说理所当然的事,鲁迅会质疑,他可能有独特的发现。清朝乾隆年间花了13年时间修的《四库全书》,一般人都认为这当然是一个伟大的文化建设工程。但鲁迅却认为,这种编书的行为也是一个文化的“统制”,是以胜利者的看法来批评和征服汉族的文化和人情。因为清朝的文字狱、烧书也是与编《四库全书》同时进行的。当时在《四库全书》之外,被列为禁书的一共有13600多种,烧掉了15万册。鲁迅得出一个结论:“官修史书往往把历史上的真实给抹去了,这就是所谓篡改历史,强迫遗忘。”
这样的例子在鲁迅的作品里比比皆是。鲁迅对传统始终是采取有一种怀疑的态度,他用另外一种眼光,透过历史的本质重新去思考,去评判。这种逆反式的评判,它给人一种警醒,使人挣脱被传统习惯所捆绑的思维定势,揭示真实,正视传统文化中那些不适合我们时代发展的腐朽成分。
现在也有些学者在批判鲁迅,认为鲁迅提倡不要读中国书。鲁迅在《青年必读书》里说:“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废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废和厌世,所以主张少看和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只看这个言论,似乎太绝对了,但问题是,当时正逢五四落潮以后政府主张重新尊孔读经,所以鲁迅提出少看中国书。这是特定语境中的文学表达,其中蕴含着鲁迅的一种整题感悟。
我们读鲁迅的时候,不要逮住他一句话,就认定这是一个论文式的结论,实际上这是一种批判式的文学表达。他不是写学术论文,他写的是杂文,他是文学家。传统文化中有精华的,也有糟粕,不能笼统地褒或者贬;但当传统作为一个整体,仍然严重牵绊着中国社会进步的时候,鲁迅那个时代的人就要冲破这个铁屋子,就要采取一种断然的态度,所以说话比较偏激。他认为在中国如果不大声疾呼,用决绝的,而不是温吞的态度去告别旧的时代,那是做不成事的。在中国做事,用他的话说,是“搬动一个桌子都要流血”。
这大概就是五四启蒙主义那一代人比较激进的原因,这是文化转型期的一种现象。
把古代传统文化作为整体来看待,鲁迅是全盘否定的,他不讳言自己是激烈的,这是他的一个策略。但鲁迅不是一个历史虚无主义者,他有学者冷静和严谨的一面,他在批判传统的同时,也用大量的精力在整理、研究、分析传统文化,发掘其中有活力的东西,可以借鉴的东西,可以转化的东西。鲁迅一生用了差不多30年的时间,整理了22部古籍。20世纪20年代他在北大上过中国小说史这门课,他写的《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到现在还是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研究的标杆性著作。
(节选自温儒敏演讲《怎样读鲁迅的作品?》,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鲁迅为代表的激进思潮导致了传统文化的断裂,这是文化转型时期的一种现象。
B.和人们惯常的定势思维不同,鲁迅对传统文化的确采用了一种偏激的批判性态度。
C.鲁迅的偏激,是因为鲁迅是文学家,不能用论文式的表达而采用了文学式的表达。
D.虽然鲁迅并不是一个历史虚无主义者,但他对传统文化确实是持全盘否定态度的。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旨在提醒我们,要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理解鲁迅的作品,理解鲁迅的批判性。
B.文章运用举例与对比论证,证明了鲁迅的质疑与批判态度常常让他有独到的发现。
C.文章就如何看待鲁迅的偏激这一问题从现象、原因到意义层层深入地进行了分析。
D.文章从文章体裁与历史环境两个角度,分析了鲁迅杂文中的偏激态度产生的原因。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正是因为有怀疑与批判的态度,鲁迅才能透过历史的本质重新去思考和评判,并发现传统文化中的腐朽成分。
B.鲁迅在批判传统文化糟粕的同时,也整理并发掘了其精华,这一点和他在《拿来主义》中所表达的态度是一致的。
C.鲁迅建议青年人少看中国书,是出于对当时社会倒退思潮的愤激,他批判传统文化,是因为渴望中国社会进步。
D.我们现在倡导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是因为今天传统文化不再是阻碍社会进步的力量,而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释名”于伦字下也说“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也。”潘光旦先生曾说:凡是有“仑”作公分母的意义都相通,“共同表示的是条理,类别,秩序的一番意思。”
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不失其伦”是在别父子、远近、亲疏。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在我们现在读来,鬼神、君臣、父子、夫妇等具体的社会关系,怎能和贵贱、亲疏、远近、上下等抽象的相对地位相提并论?其实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这个人和人来往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礼记•祭统》大传里说:“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意思是这个社会结构的架格是不能变的,变的只是利用这架格所做的事。
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中庸》里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因为在这种社会结构里,从己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所以孟子说他“善推而已矣”。
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个人是对团体而说的,是分子对团体。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们所愿意交出的一分权利上控制个人。这些观念必须先假定了团体的存在。在我们中国传统思想里是没有这一套的,因为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7.下列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在我们乡土社会,人与人之间构成的社会关系,就像水的波纹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愈推愈远,愈推愈薄。
B.作者认为,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是在人和人往来所构成的网络中存在“差序”,这个“差序”也称为“伦”。
C.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亲亲,尊尊,长长”这种社会结构的架格,一般是稳定而不易发生变动的。
D.作者认为,在我们传统的社会关系中,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因此,在中国传统思想里并不存在“团体”的观念。
8.下列对“差序格局”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伸缩性”,它随自己所处时空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圈子。
B.差序格局下人与人的关系,好像是一捆柴,几根成一把,几把成一扎,几扎成一捆,条理清楚,成团体状态。
C.在这种关系格局中,自己总是这种关系的中心,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D.差序格局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某些观念联系紧密,甚至某些传统道德的基本观念是在这种格局上建立起来的。
9.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的社会理想,能体现差序格局的特征。
B.“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的主张,能体现差序格局的特征。
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是所,而众星拱之。”孔子的话,能体现差序格局的特征。
D.耶稣普爱天下,甚至爱他的仇敌,还要为杀死他的人求上帝的饶恕。这种悲悯的情怀,能体现差序格局的特征。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方俗谚语是深入浅出的群众语言,是传承中华文化、体现中国风范和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然而,方俗谚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亟待发掘、整理。
方俗谚语是人们长期生产生活实践的智慧结晶。谚语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生产生活领域,例如,“看花容易绣花难”,说的是知易行难。方俗谚语富有哲理,给人启迪。例如,“心急喝不了热粥”,提醒人们只有注重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改变。方俗谚语的实践性和哲理性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如,“话不说不透,灯不挑不亮”,反映了说话与明理的辩证关系,也反映了与民俗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经验。
方俗谚语口语性强,浅近易懂,但不失深刻。例如,习近平总书记曾用“鞋子合不合适,自己穿了才知道”比喻对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人人都能理解的“大白话”比抽象复杂的政治语言更易深入人心。同时,方俗谚语还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常常使用轻声词、儿化词,讲求音节的和谐和句式的整齐。从语言表达上来看,既有“好汉不吃眼前亏”之类的直接铺陈叙述,也有“万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等综合运用不同修辞手法的文学性表达。
方俗谚语融通古今文化,为民众架起了一座又一座通往国学经典及传统文化的桥梁。例如,方俗谚语与《论语》相映生辉的例子也很多。例如:“人巧不如家什妙”对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方俗谚语口耳相传,可以用来摆事实、讲道理;可以用于提醒、告诫、劝谏,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如方俗谚语提醒人们“他不仁,我不能不义”“宁在直中取,不在弯中求”“父母家中坐,何必远烧香”“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人无信不立”“只做善事,莫问前程”“人美的是知识,鸟美的是羽毛”。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方俗谚语仍停留在口耳相传的层面。语音过而不留,随时间、空间、人群而改变或消失。例如黑龙江的方言志、地方志中所收录的方俗谚语数量严重不足。有些谚语语焉不详,有些负面俗语混杂其中,从而影响了谚语文化传播的有效性与群众的认可度。如俗语“看人下菜碟”成了庸俗的处世哲学;俗语“兔子倒霉遇老雕”催生了自怨自艾的消极情绪。
出于方俗谚语传承、传播的必要性及紧迫性,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抢救性发掘、整理、保护工作已经迫在眉睫。首先,应根据系统的文献查考和全面的田野调查,建立方俗谚语电子资源库,编撰大型、权威词书,为方俗谚语的使用、教学、研究与传播提供基础服务。其次,拓展传承渠道,将方俗谚语合理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中,更好地发挥谚语的认知与教育功能;将谚语纳入家庭教育,使之成为家庭成才教育和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参考。此外,还应探索适应国际文化传播的有效策略,丰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文化内涵。
(摘编自周晓燕《大白话、大实话里的中国风、文化范》
10.下列关于“方俗谚语”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方俗谚语是人们生产生活实践的智慧结晶,它口耳相传,浅显易懂,文学性不强。
B.方俗谚语具有教育功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中仁、义、孝、礼、信、善、美等的传承。
C.方俗谚语流散民间,多数包含着庸俗处世哲学和消极情绪,不利于社会文明和谐。
D.保护方俗谚语,建立资源库是前提,拓展传承渠道是关键,丰富文化内涵是目的。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层次分明,思路清晰。
B.文章论证具有思辨性,既肯定了方俗谚语的文化教育功能,也指出了其不足之处。
C.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论点和论证具有令人信服的雄辩力量。
D.文章最后一段论述发掘、整理、传承和传播方俗谚语的具体方案,颇具现实意义。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俗谚语来源于实践,包含哲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知识传播与文化教育功能。
B.方俗谚语是大众创作的口头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开展抢救性发掘、整理和保护等工作。
C.冯骥才说:“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关心和爱惜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些财富,我们民族的精神才能传承下去”,这与文中观点是相通的。
D.社会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告诚人们要明辨是非,追求正确的思想认识与道德情操,为此我们必须学习各种方俗谚语。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一篇文章的优劣,取决于能否映射现实、有无社会观照。倘若文风浮夸自大,标题一惊一乍,事实似是而非,这不仅唐突了读者,也丧失了传播价值,污染了舆论生态。
最近在网上,“美国害怕了”“日本吓傻了”“欧洲后悔了”之类的文章,总能赚取不少莫名点击。然而,纵观这些所谓“爆款”文章,其实却了无新意,一味夸大,文风堪忧。比如,有的任意拔高、以偏概全,高喊《在这些领域,中国创下多个“世界第一”!无人表示不服》:有的自我安慰、贻人口实,鼓吹《别怕,我国科技实力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有的内容一厢情愿、断章取义,将国外的只言片语,放大成“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中心位置……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一经济体”等声音。
这些“雄文”的共性,一无事实骨架,二无内容血肉,三无思想含量,徒有浮躁外壳,经不起一点风吹日晒。要知道,文章不会因为浮夸而增色,国家也不会因为自大而变强。挑动极端情绪、肆意传播偏见,容易造成公众走进夜郎自大、自吹自擂的狂妄误区,导致社会陷入信息碎片化、思维程序化的认知闭环。
新闻学有一种观点认为,“最好的编辑一定是个营销专家”。而某些媒体,其浮夸自大的文风,无异于“吸睛涨粉”的气球,一触即破。这类文章的始作俑者,把标题当作一枚带着诱饵的鱼钩,诸如“全球首款”“世界第一”的标题党,给标题大加“刺激”的猛料,以博人眼球,吊人胃口。然而,新闻不是爽文。如果只讲营销不讲营养,只要眼球不讲责任,即使一时流量爆棚,也是在误导大众。
有网友感慨,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新闻越来越多,离真相却越来越远。的确,浮夸自大的文风套路,看似抄了“10万+”的近路,实则误入新闻生产的歧路。据统计,去年新媒体运营行业人数超过300万,各类机构对内容创业者的投资金额超过50亿元,可谓既有前途,又有“钱途”。然而,面对如此大好的形势,自媒体要想创作自如,就更需恪守自律。倘若毫无底线蹭热点,肆无忌惮造噱头,结果只能是漫出道德水位,偏离法治轨道,消解媒体公信力。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有人疑惑,是文章不会写了吗?并不是。还记得,南海仲裁闹剧群情激愤,“中国一点都不能少”的新闻作品却产生共鸣。针锋相对却有礼有节,气贯长虹而又言之有物,这样的文风文气,怎能不引发舆论场同声同气?全媒体时代,真实客观理性的新闻准绳没有变,新鲜有趣优质的价值取向没有变,平实求实务实的文风导向也没有变。只有创作者自律自觉,将文风与世风勾连,给流量和情绪松绑,方能写出真正从容自信的作品。
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新闻讲事实,讲真相,讲正道,来不得半点虛假和浮夸,那些热衷于耍噱头、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的路数可以休矣。
石羚在《表达当守正,修辞立其诚》中写道:曾经,读者反感“裹脚布”式的八股文章和“板着脸说话”的态度。现在,一些网络媒体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的热衷故弄玄虚,语不惊人死不休;有的沉迷卖萌八卦,失于轻佻……种种不良文风,需要引起警惕。归根结底,“修辞立其诚”,内容真实、情感真切、态度真诚,才是不可移易的竞争力。
(节选自林峰《文章不会写了吗?》有删改)
13.下列对“文风”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浮夸自大的文章,从标题到内容大多以偏概全、断章取义,一味夸大事实。
B.浮夸之作无事实、无内容、无思想,外强中干,极少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
C.好的舆论是社会的黏合剂,民意的晴雨表,对社会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D.浮夸作品多哗众取宠以博人眼球,其作者受到利益的驱使而罔顾社会责任。
14.下列对文中相关论据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以“爆款”文章的标题为例,指出文风不良的文章存在“一味夸大”的弊端,树立了批判的靶子。
B.作者举新媒体运营的数据,意在证明自媒体创作虽有“前途”和“钱途”,但若浮夸会步入新闻生产的歧途。
C.本文以加“刺激”猛料来“吸睛涨粉”的“标题党”为例,批评文风浮夸的作者重利轻责,误导大众。
D.本文以新闻作品“中国一点都不能少”引发社会共鸣为例,说明言之有物、言而有文的文章方可行而致远。
15.下列语句的内涵与文章中作者所论述的主要观点最接近的一项是(    )
A.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
B.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
C.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D.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上一个『备战2021年高考二轮冲刺第8题强化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概念类语文试题』  下一个『山东省2021年新高考专项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分析评价文本的观点态度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