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重磅推荐:备战2021,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试题分类下载      ·2021高考一轮复习名师讲座免费试听,网罗所有重难点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高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延寿二中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九月份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宋代诗文在雅正唯美之境下,却涌现了以戏谑谐趣为表
试题预览
延寿二中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九月份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诗文在雅正唯美之境下,却涌现了以戏谑谐趣为表征的俳谐诗。俳谐诗何以于北宋时期兴盛而广为传播,应该与以下要素紧密关联。
俳谐诗之所以能在宋代大放异彩,诗词名家于其间引领风骚,当属关键性因素。苏轼、黄庭坚、辛弃疾等人,常有谐趣品类作品,对遣兴娱乐的创作风尚颇为肯定,可谓俳谐诗传播中之“舆论领袖”。出自大家之手的俳谐诗,于庄与谐、雅与俗之间拉伸出一种张力之美,自然会有一种常人作品中所罕见之气象、境界与格局,这令俳谐诗更具魅力,吸引更多人关注并参与其中。
同时,面对喧闹的大众文化,人们对俳谐诗没有采取拒斥的态度,而是选择了会通,宋代城市繁荣,一派繁华,杂剧、诸宫调、傀儡戏、杂耍等艺术形式众多并为市民所乐见。众多戏剧因素如内容、插科打诨手法与形态融入俳谐诗文创作。如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上阙:“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上阙最后一句“破帽多情却恋头”让人觉得调皮打俏,忍俊不禁。
另外,俳谐诗于诙谐中蕴含人生哲理。宋代俳谐诗文本以“戏谑”风格为特征,结构相通于杂剧,先冷后热,先说冷语,后说笑话。黄庭坚的《演雅》是一首动物讽喻诗:“桑蚕作茧自缠裹,蛛蝥结网工遮逻。燕无居舍经始忙,蝶为风光勾引破……江南野水碧于天,中有白鸥闲似我。”该诗前面描写了几十种虫鸟,写得宏伟万象,如天马行空,最后两句却峰回路转,让人恍然明白,确有醍醐灌顶之意,给人以跳跃感,颇具丰富深邃之审美趣味。可见,打诨并非纯粹为追求语言有趣,而是有所归旨。
最后,俳谐诗符合心理需求,民众乐于接受。谐趣产生之第一要义为心理期待解构所致。伊曼努尔·康德认为,笑为紧张期待突然消失之际而产生的一种情感。诗人善用各种言辞调起读者的期待心理,预设情境,对读者期待心理进行解构,随之产生心理落差,谐趣亦因之而生。谐趣产生之第二要义为语言逻辑跳跃引致。逻辑颠倒错位,化悲为喜,化无情之物为有情之物,安排一个不甚相关或非一致性逻辑,呈现出乎意料关系,峰回路转,妙语连珠。黄庭坚的《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的前三联多角度铺陈水仙花,用语典雅;末句却宕开一笔,抛开水仙,跃至“出门一笑大江横”,对前联意境进行转折,打断逻辑的连贯性,诗歌整体意境及语言风格构成错位与跳跃,使人感觉奇怪,今人发噱,谐趣横生。
俳谐诗兴盛于两宋,呈现了文人审美情趣的多样化,且受民间文化诙谐审美的影响,负载了文人对生活及其谐趣之追求,体现了宋代士大夫雅好谐谑的幽默性格,折射了两宋文化在雅正严肃之余生趣活泼的一面。出自民间,雅俗共致,俳谐诗顺应时代,为民众与雅客同乐于接受与传播,亦是一个时代诗文呈现时代生活之典型。
(摘编自徐雅琴《俳谐诗在宋代的传播》,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为俳谐诗的创作领袖,苏轼、黄庭坚等具有引领作用,吸引了更多人参与其中。
B.城市繁荣促进了大众文化发展,戏剧因素融入俳谐诗文的创作中,使其不受排斥。
C.俳谐诗并非纯粹追求语言风趣,其中不乏对民众心理需求的考虑,民众乐于接受。
D.受民间文化影响的俳谐诗能体现出对生活及其谐趣有所追求的宋代士大夫的幽默性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从作家、民众、俳谐诗中的哲理和符合民众心理需求等方面阐释了俳谐诗兴盛的原因。
B.作者举苏轼《南乡子》的例子就是为了证明人们对俳谐诗不但没有拒斥而且选择了会通。
C.作者举黄庭坚的《演雅》一例说明了俳谐诗除了追求打诨效果外往往还包含哲理意味。
D.作者从心理期待与语言逻辑两个角度论证了俳谐诗的产生符合民众的心理需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大家”诗中庄与谐、雅与俗中的张力使得俳谐诗中的气象、境界与格局比较罕见,异于常人作品。
B.因为俳谐诗与杂剧有相通之处,所以俳谐诗在创作中也先冷后热,先说冷语后说笑话。
C.悲喜转化、因果倒置、逻辑错位等恰恰是俳谐诗创作者借用语言逻辑制造谐趣的方法。
D.俳谐诗能很好地体现两宋时期的时代生活,是因为它出自民间,写的是底层的生活场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
“反向春运”并不是新现象,只不过近年来这一现象越来越受关注和欢迎。据悉,“反向春运”和“反向团圆”既省钱又能尽孝,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也成为不少在城市打拼的“80后”“90后”陪伴父母过年的“妙招”。
“反向春运”还可以带来不少其他好处。首先,可以减轻春运带来的单向度的巨大运输压力。其次,可以缓解运输部门的反向“空驶率”问题,减少了浪费。再次,春运“一票难求”压力得到一定缓解,春运拥挤强度也将减小。
“反向春运”还会给城市生活带来一些变化。主要表现为大城市“空城”的现象进一步缓解,城市用工不会急剧下降。可以说,“反向春运”有助于缓解不少社会问题,既是人的观念的进步,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事实上,“反向春运”还带来了文化内涵方面的进步。一方面,“80后”“90后”尽孝的观念发生了悄然变化,即由过去匆忙“赶回去过年”转变为“让父母孩子来城里从容过年”。另一方面,“反向团圆”比匆匆忙忙“回家过年”的幸福指数更高。父母和孩子来到大城市,除了“吃大餐”以外,还可游览一些文化景点,熟悉一下陌生环境。
(摘编自王甄言《“反向春运”走红佐证了社会进步》,2019年1月11日《信息时报》)
材料二:
春节日渐临近,同程艺龙日前发布了《2019春运机票预订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到2月1日(农历腊月二十七),平均票价预计将从春运首日的740元左右上涨到最高900元,2月1日起票价将有所下降,下降趋势持续到2月5日(大年初一)后又开始快速反弹。与春节前相比,节后的返程客流相对更为集中,高峰时段的机票价格也明显高于节前。《报告》数据显示,2月6日至2月10日,国内航班平均票价快速拉升,2月10日的平均票价逼近1100元。
由于返乡车票“一票难求”及机票太贵,今年选择“反向春运”的人群大幅增加,到大城市“反向团圆”十分受青睐。记者从订票网站获悉,“反向春运”航线机票价格堪称“白菜价”,最低1.2折起,且票源非常充足。比如除夕前一周,哈尔滨飞北京机票低至1.3折,最低价仅为180元,比高铁票便宜约126元;重庆飞深圳机票最低价为190元,相当于打1.2折,比高铁票便宜629元。
(摘编自刘倩《“反向春运”继续受青睐  机票跌至1.2折起且票源充足》,2019年1月10日《南方日报》)
材料三:
2019年“反向春运”十大热门目的地
NO.1 上海
NO.2 北京
NO.3 广州
NO.4 深圳
NO.5 杭州
NO.6 南京
NO.7 天津
NO.8 青岛
NO.9 宁波
NO.10 厦门
(排名来源于携程等订票网站的数据统计)
材料四:
“反向春运”确实具有一定的正向意义,但是,“反向春运”也有可能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说,老人和孩子的旅途安全问题。老人身体硬朗时,“反向春运”或许算不得难事,但随着他们的年龄渐长,长途跋涉的难度也将越来越大。
另外,“反向春运”虽然可以让小家团聚,却会在情感上渐渐淡化人们对故乡的感情。毕竟,乡愁是中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情结。每逢春节,回老家走一走,看一看,也是在寻觅自身的文化之根。“反向春运”或可偶尔为之,但若成为固定安排,则未必能为那些深深眷恋故乡之人所接受。
春节期间的城市接纳能力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须知,在大量基层服务人员返乡之后,城市的运转在逢年过节时并不算十分流畅。各大城市是否做好了充足准备,应对许多老人和孩子的涌入?
所以,综合考虑来说,“反向春运”有利有弊。春节临近,至于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实则因人而异。符合每个家庭实际情况的决定,才是最好的决定。因此,不必着急给“反向春运”下一个最终定论。
(摘编自李勤余《不必着急给“反向春运”下定论》,2019年1月15日《光明日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材料一中指出“反向春运”和“反向团圆”成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在城市打拼的“80后”“90后”陪伴父母过年的方式。
B.材料二指出春运期间返乡车票“一票难求”及机票太贵是部分人选择“反向春运”去大城市“反向团圆”的根本原因。
C.材料三表明2019年“反向春运”的热门目的地多是经济较为发达的旅游城市,这说明这些城市的青年劳务输入量较大。
D.材料四提醒我们,不能只看到“反向春运”解决了社会中的部分问题,还需理智看待“反向春运”可能带来的各种弊端。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反向春运”既解决了春运期间游子回家难的问题,又缓解了大城市用工荒的问题,同时还折射了国人思想观念的变化。
B.北上广深等城市成为春节期间“反向春运”的热门目的地,表明人们不再执着返乡过节,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春运的压力。
C.“反向春运”在现实中存在旅途安全等问题,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以这种方式来团圆,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与家人团圆的方式。
D.“反向春运”虽然反映了年轻人尽孝观念的变化,但是并没有改变国人对故乡的态度,这是一种值得点赞和提倡的新风尚。
6.对于经济发达城市的政府与务工人员来说,应如何正确对待“反向春运”的利与弊?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一罐棉籽油
非 鱼
①地坑院的日子让大妞憋屈,加上又是女娃,不受全家人待见,于是,童年时期的她就在外奶家长成了没王的蜂。观头村把姥姥叫外奶,姥爷叫外爷。但对大妞来说,自家的爷没见过,自家的奶是哥的,跟她没关系,只有外爷外奶才是她的。
②从观头村到外奶家,四五里的路,走着玩着就到了。外奶住在前嘴子,外爷在沟里给生产队放羊和牛,大妞就在院里、河里、树上幸福地自由生长,把自己长得泼泼实实,天天风一样在山坡上、山沟里刮过来刮过去。那时候,外爷每天回来,兜里总会装满各种瓜果,吃不完,就晒成果干,藏在一只瓦瓮里,时不时给大妞抓一把。
③大妞在前嘴子的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到了六岁那年的年底,生产队要分油。外奶病了,在炕上躺着,大妞听见村里喇叭吆喝分油,就跟外奶说:“我去。”那一年,棉花丰收了,一人能分二斤油。这些油,除了过年用,还要计划着把下一年过完,平时基本不用油炒菜,偶尔用一次,也只是在筷子头上包块布,在油罐里蘸一下,往锅底快速擦一下,看得见一层光亮就行。
④油罐在案板靠墙的地方放着,黑瓷的,两边耳上系着麻绳,年月久了,绳子变得乌黑油亮,一年到了头,罐里只剩下一层陈油底。外奶说:“小心着点,别跑,别绊倒,别摔了,别洒了。”大妞拎着油罐出了窑:“知道啦。”
⑤油坊在场院里,场院离前嘴子还有两道沟。大妞记得外奶的话,拎着油罐从山坡下去,下到沟底,再上到坡上,再翻一道小沟,就到了。领油的人很多,看见大妞,就逗她玩:“大妞,分了油,你奶给你吃烙馍还是炒鸡蛋?”大妞说:“都不是,我奶说给我烙馍加鸡蛋。”她瞪大眼睛的样子,惹得村里人大笑起来。
⑥油打在油罐里,顿时变得重起来。大妞小心地拎着油罐,两只手轮换着提,在山坡上走得小心翼翼,身边跑过的野兔她顾不上看,端起身子的小松鼠她也不敢逮,油汪汪的烙馍、黄灿灿的炒鸡蛋,比它们更重要。翻过了那道小沟,慢慢地下了山坡,穿过小河,爬上前嘴子的那道坡就到家了。大妞的两只小手因为冷风吹,因为油绳勒,变得通红通红,她感觉不到疼,就是有点麻。她把小嘴紧紧地闭着,慢慢地爬着坡。快到了,她已经能看见窑门上的风眼了,风眼黑黢黢的,这会儿没有烟冒出来,大妞知道,外奶开始烙馍炒鸡蛋才能有烟呢。
⑦手实在太麻了,两只手都麻。大妞喊爷来接她,没人应,估计外爷还没回来,外奶在炕上躺着,也听不见。把油罐放下吧,哪有平展地方?路边那棵石榴树底下平,能放下油罐。大妞把油罐慢慢地放下来,往石榴树底下搁。好像不平,有石头子,把石头子踢走,还是不平。这个小小的女孩,萌发了一个极聪明的念头:靠在树上就不会倒了。油罐被大妞斜着靠在落光了叶子的石榴树上。油,清亮亮的棉籽油,顺着树干流了出来,等大妞发现的时候,她慌了,急忙用手去堵罐口,去抹树干上的油。结果,油罐被她的棉袄袖子挂倒了。黑瓷的油罐顺溜地沿着山坡自己跑了,那些清亮亮的棉籽油,也沿着山坡跑,没跑多远,就全渗进了土里。大妞跟着油罐跑,等到她撵上油罐的时候,就只剩下那截被浸湿的麻绳,上面连着一只小巧的黑色耳朵,油罐已经碎成了片。
⑧她不知所措,没哭,也没叫,愣了半天,拎着那截麻绳和那只耳朵,回家了。外爷和外奶没有骂大妞,因为她把麻绳扔在窑门口就跑回观头村自己家了。娘和父亲看见她袄袖上、前襟上的油,揍了一顿,才去问清楚情况。
⑨后来,大妞听说,父亲第二天从自家油罐里给外奶倒了一半油送去了,外爷说:“没油就不活了?不兴打娃。”一直到过年,大妞没敢再去外奶家,老老实实待在自己家,娘说“把你的油省下,你别吃了。”大妞小声地犟嘴:“咱家都没炒鸡蛋,没烙馍。”她的头上,又挨了一下。
⑩过罢了年,大妞又去了前嘴子。外爷没提油罐的事,外奶也没提,就好像他们家油罐一直好好地安放在大案板角上,装了满满一罐的棉籽油。吃后晌饭时,外奶说:“今儿烙馍炒鸡蛋,去年都许了咱大妞的。”窑门风眼上的烟还没有散去,桌子上的烙馍炒鸡蛋,正泛着微微的油光。大妞想哭,但口水比泪珠更早地流了下来。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小说的标题“一罐棉籽油”是行文线索,文章围绕它设计了大妞帮外奶去提油、路上打碎油罐、做烙馍炒鸡蛋等情节。
B.大妞的外爷、外奶十分疼爱她,也常给她好吃的,所以她喜欢待在外爷、外奶家,也在那里养成了活泼、爱玩的性格。
C.大妞出门去打油时,外奶的连声叮嘱表现了她对大妞的爱,四个“别”也体现了外奶对油的重视,说明当时物资匮乏。
D.大妞打碎了油罐不敢再去外爷、外奶家,直到父亲从自家油罐里倒了油给他们,她才敢去,因为她知道油的稀缺、珍贵。
8.小说第⑥段描写生动细腻,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9.结合全文,探究小说结尾画线句的丰富意蕴。(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放鹤亭记
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莍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 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垢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10.对下列句子中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升:登上
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和睦
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     狎:亲近
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阴:北边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
B.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C.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D.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12.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
B.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C.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D.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2)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江城子
元好问
醉来长袖舞鸡鸣,《短歌行》,壮心惊。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①。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
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竟何成!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一掬钓鱼坛②上泪,风浩浩,雨冥冥。
【注】①新亭:新亭对泣,语出《世说新语》,表示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②钓鱼坛:指东汉著名隐士严光(字子陵)在浙江桐庐富春江的钓坛。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开头三句凸显词人的忧国之情,词人醉后天不亮就起来舞剑,并且吟诵《短歌行》感叹人生短暂。
B.正值国难,西北神州沦陷,令人难过,而“三十六峰”三句陡转,表明词人雄心不泯、壮志不消。
C.下片开头三句发出悲慨,虽然词人自认为是豪侠,但双鬓已斑白,仍未为国立功,显露无奈之情。
D.“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两句以问句表达豪情,词人虽已年老,但仍想建功立业,封侯留名。
15.简要赏析结尾处“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的表达效果。(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                 ,                 ”。
(2)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                ,                ”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渔舟在晚霞中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3)鹏之徙于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创造了         的中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是新时代中国思想、文化及艺术创新弥足珍贵的财富与资源。文化创新应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不能          。
我们要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接融合,用新的体验与知识激活、找回、重组个体身上传输了数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使传统文化再次获得活力与生机。经典文献是民族传统文化明显的符号系统,是一个民族历经岁月沧桑沉淀下来的知识精华,具有
           的意义与价值。挖掘、利用经典文献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同时,应深切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智慧,探索传统元素的现代表达。比如,我国动画艺术曾经汲取传统绘画技法,与现代美术电影           ,创作出新颖独特的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山水情》等,开创了动画的“中国学派”,让中国传统绘画技艺得到传承和创新。还有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北京8分钟”,以现代思维和手法,运用智能科技完美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凤凰展翅、龙凤呈祥等。通过“北京8分钟”,我们不仅看到了文化的魅力,也看到了科技的力量。未来,(           )。此外,我们还应从中国传统造物文化中汲取精华,创新文化的传播载体,使中国形象更加鲜明。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博大精深   本末倒置   历久弥新   相得益彰
B.卷帙浩繁   舍本逐末   老而弥坚   珠联璧合
C.卷帙浩繁   本末倒置   老而弥坚   相得益彰
D.博大精深   舍本逐末   历久弥新   珠联璧合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用新的体验与知识激活、找回、重组个体身上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传统文化再次获得活力与生机。
B.用新的体验与知识找回、激活、重组个体身上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使传统文化再次获得活力与生机。
C.用新的体验与知识找回、激活、重组个体身上传输了数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使传统文化再次获得活力与生机。
D.用新的体验与知识激活、找回、重组个体身上传输了数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传统文化再次获得活力与生机。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我们要注重发展科技,创新文化的表现形式
B.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中,我们要对文化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
C.我们要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中,创新文化的表现形式
D.我们要创新文化的表现形式,也要把科技与文化融合起来
20.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
A.老大爷远远看见我,遂放下赶鸭的竿子,拉起敞开的衣襟擦了擦额上的汗,笑眯眯地向我走来。
B.林海正在草拟《失物启事》,他写道:“昨天我在教室丢失了一本《名言词典》,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
C.黄宗英谈到演员赵丹之死时说:“一个演员毕生塑造角色,而时代也塑造了他自己。他是在知心的观众欢迎的掌声和殷切的期待中,落下生命之幕的。”
D.李明看见王大伯家失火后急匆匆跑来对母亲说:“着火啦!冲天的大火!大火吞噬了太阳!遮住了大地!”
21.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6分)
包浆是文物表面由于长时间氧化形成的氧化层。包浆的形成,多是在悠悠岁月中因为灰尘,或土埋水浸,甚至空气中射线的穿越,在文物表面渐渐形成的皮壳。也有由文物把玩者经久摩挲盘玩的手泽造成的,比如把玩的核桃、手串。
人有包浆吗?有的。皱纹是人的包浆,白发是人的包浆,包浆是如影随形的沧桑感。当然,包浆更多体现在人的气质。如智者的灵气、勇者的硬气、隐者的仙气以及读书人的书卷气……随着生活历练的增多,一个人做事做人的底气和才气不断增长——或做事驾轻就熟,事半功倍;                      ;                   。凸显的生命包浆之色泽,可谓幽光沉静,温存内敛。
(1)概括文物包浆形成的两大原因。(2分)
答:                                                                         
                                                                             
(2)人的包浆是指什么?(2分)
答:                                                                         
                                                                             
(3)根据语境,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后面的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并与之形成排比。(2分)
答: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问一个盲人:“对于世间的美好,你什么都看不见,这么活着你痛苦吗?”盲人却意外地回答道:“痛苦?我痛苦什么?与聋子相比,我能听见声音;与哑巴相比,我能说话;况且我还可以由心灵去感受世间的美好。我之所以活得比较愉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上一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安徽省合肥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分班考试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管理员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话:13958889955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