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2020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二模)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江西省赣州市2020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二模)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赣州市2020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2020年5月本试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
试题预览
赣州市2020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2020年5月
本试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考古学界和陶瓷学界一般认为,要烧造出瓷器,至少需要三个先决条件在同一时空中产生作用:一是瓷上或高岭土的应用,二是窑炉烧成温度达到1200℃,三是釉的发明。
综合分析上述瓷器生成的三个先决条件,我们不难发现:原料是瓷器形成的最基本的条件,是瓷器形成的内因,烧成温度和施则是属于瓷器形成的外因。但是,在这三个先决条件上我国都不具有唯一性优势。其一,瓷土并非大熊猫,绝非中国所独有,世界许多地方都发现有瓷土,即是明证;其二,窑炉达到1200℃的烧成温度,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普遍低下的情况下,中国人丝毫不比外国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其三,如果说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即有了“釉陶”的话,那么在釉的发明和使用上我国更不占先机。此即意味着,试图直接从瓷器生成的三个先决条件入手,找寻中国人发明瓷器的原因可能是徒劳的。
事实上,当我们将中国瓷器发展史放置到中国乃至人类文化发展史中去系统分辨和考察之后,便会意识到:“尚玉”文化史可能是中国人发明瓷器的第四个重要条件。
人类社会发展史已经证明,对玉这种材料及其制品,中国是特别情有独钟的国度。考古发掘资料表明,至晚从河姆渡文化开始,“尚玉”文化不仅已经产生,而且开始流行起来。此后至今的七千余年里,形成了一部绵延不断的“尚玉”文化发展史。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作为“石之美”者的玉,具有与生俱来的审美性特征。这也以叫做“自然原因”。二是“人文原因”,即至晚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玉被儒家道德化、宗教化、政治化之后,便具有了深刻的思想性内涵。毫无疑问,在中国古代社会,“尚玉”已早早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社会文化风尚。
值得进一步注意的是,在中国文人文化中,将瓷与玉之直接相关联,甚至“以玉喻瓷”蔚然成风,晚到唐代时期已经出现。据初步搜寻,唐代“以玉喻瓷”的文献有文人陆羽在《茶经》中有“越瓷类玉”的表述等。两宋时期,“以玉喻瓷“得到进一步发展;文人苏东坡在《试院煎茶》诗中有“定州花瓷琢红玉”、“分无玉碗捧蛾眉”,南宋文人蒋祈在《陶记》里,更是直接用“饶玉”来称呼景德镇的青白瓷。到了明清时期,文人“以玉喻瓷”现象就更为普遍了,尤其是在一些器鉴赏类的文字中。据此,我们不难得出如下基本判断:至晚从唐代开始,在文人文化中,瓷器之“似玉”度的高低,已然成为衡量其审美性乃至思想性之高低的重要尺度。玉文化对瓷文化的深刻影响可见一斑。
另外,中国瓷器烧造史也已告诉我们,不仅单色釉瓷,即便是后来十分流行的彩绘瓷,“莹润如玉”也都一直是中国瓷业界的最高审美追求与标准,是判别瓷器品质高下的重要尺度。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似玉”的精致化审美追求,不仅是中国瓷人一直追求的最高境界,更是导致中国人发明瓷、创烧瓷器的重要外在文化因素。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十分发达而丰厚的玉文化背景下,无论是文人们的“以玉喻瓷”,抑或是业界心向往之的“莹润如玉”的追求,无不预示着将“尚玉”文化视为中国人发明瓷器之重大而直接的外部性因素,是比较合逻辑的推理。
(摘编自《“瓷”,凭什么你是“中国”?》.《新华文摘》2019年第21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烧造瓷器至少需要三个条件产生作用,这是考古学界和陶瓷学界的一般看法。
B.无论是瓷器的原料还是烧成温度和施釉,这些条件我国都不具有唯一性优势。
C.“尚玉”文化产生并流行于河姆渡文化,这在人类社会发展史已经得到证明。
D.将瓷与玉关联并形成“以玉喻瓷”风气,最早唐代出现在了中国文人文化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可分两部分,前两段为第一部分,后五段为第二部分,两者为总分结构。
B.第三段为过渡段,由上文论述瓷器发明的三个条件过渡到下文的第四个条件。
C.烧造瓷器的四个条件中,原料是内因,温度、施釉和“尚玉”文化则是外因。
D.文章论证了中国人发明瓷器的原因,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和事实论证的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釉的发明和使用上,我国要晚于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它们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就已经有了“釉陶”。
B.除了瓷土或高岭土、烧成温度和釉的发明,“尚玉”文化史可能是中国人发明瓷器的第四个重要条件。
C.玉被儒家道德化、宗教化、政治化,是中国古代社会“尚玉”成为较普遍的社会文化风尚的重要原因。
D.不管是中国瓷人,还是至晚从唐代开始的文人“尚玉”文化,对瓷器“似玉”的追求都成了一种审美追求。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如何利用移动设备更好地辅助学习是当前教育领域广泛关注的话题,而对于移动学习是否真正能够促进学习绩效,不少研究者对此进行了各种类型的研究。
研究者利用RFID和PDA在地理实验室内观察岩石并开展探究性学习,结果表明基于移动设备的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绩效和探究能力。研究者发现,利用移动设备支持协作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互动行为频率和交互质量,而且能够显著提升学习绩效。在基于iPad的博物馆实地探访活动中,实验组学生在博物馆中进行移动学习,而对照组学生在课堂中采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进行学习,结果表明在场馆中开展移动学习对学生的学习绩效、学习兴趣具有积极影响,并且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本土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有研究者采用移动学习策略引导五年级的小学生在田野中学习本土文化,实验班的学生通过PDA学习本土文化,而控制班采用传统方式即教师的引导来学习本土文化,结果发现实验班学生的学习绩效反而比控制班学生低。
在历史博物馆中利用移动设备辅助学习的实验研究中,研究人员把知识水平相当的62名学生随机分配到使用平板电脑(嵌入电子学习单)、使用纸质学习单、自由参观(既不使用平板电脑也不使用纸质学习单)三个小组中,结果显示三个小组的学习绩效并没有显著性差异。
(摘编自郑兰琴《移动学习能促进学习绩效吗?》)
 

 
学生每日线上学习课程数情况图(《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材料三:
在线教育需要家庭提供规范性、规训式教学场景。在家学习,学生周边缺乏教师的督促和同学之间有意无意的互相监督。此时,无论是电脑、手机里的游戏,还是收藏夹里的电视剧甚至是微信群里的各种轰炸消息,都会成为他们高效学习路上的挡路虎。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学生了解和掌握道德规则和行为准则的主要场所,家庭教育只是作为一种“隐性补贴”存在。当网络授课成为主导模式时,家庭从“次要习得空间”成为最重要的教育空间,完成社会化的重担就落在了家庭教育上。不少学生家长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和教育意识,无法将学生成功地引入教学情境中。
与传统面对面授课相比,在线教学的知识呈现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借助连麦互动、屏幕书写等方式,已经可以实现实时音频互动。但是,在网络授课中,由于师生经常要关注技术操作问题,使得干扰因素变多,认知负荷加重,影响深入、认真的思考和学习。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20年2月7日)
材料四:
有研究者认为,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脑科学研究也告诉我们,在人类接受学校教育阶段,离不开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在教学中,情绪促进认知,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是学习最重要的内容,而线上教学即使有师生之间的互动,但这种单向的互动和大家在一个紧密的时空全方位交流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在信息技术进军中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技术在一定范围的滥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警惕,在一些学校,老师们将学生的考试分数、每个孩子做题时间都进行统计排序,这种只看数据而没有看到活生生的人的做法因失去了育人的意义而遭到非议,这也给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增加了现实的阻力。
(摘编自《疫情之下,网络之上,在线教学的挑战究竟是什么?》,《网经社》2020年03月10日)
4.下列表述不能直接说明“移动学习是否真正能够促进学习绩效”的一项是(3分)
A.利用RFID和PDA在地理实验室内观察岩石并开展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绩效和探究能力.
B.在基于iPad的博物馆实地探访活动中,实验组学生进行移动学习,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方式。
C.采用移动学习策略引导五年级的小学生在田野中学习本土文化,实验班学生的学习绩效反而比控制班学生低。
D.在历史博物馆中利用移动设备辅助学习的实验研究,发现知识水平相当的三个小组的学习绩效没有显著差异。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研究显示,利用移动设备作为辅助学习手段,有的能够促进学习绩效,有的学习绩效反而更低,而有的则没有显著性差异。
B.根据学生线上学习课程数可知,每日开设5课时的比例最高,而课时越多则比例越少,与此相似的是课时越少比例也越少。
C.家庭在传统教学中是学生的“次要习得空间”,网络授课成为主导模式后则变为最重要的教育空间并担负起完成社会化的重担。
D.信息技术的滥用使得对学生考试分数和做题时间进行统计排序,这种做法不仅遭到了非议,也阻碍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
6.与传统授课相比,在线教学主要需要关注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爱情:某猎人笔记上的三页
【法】莫泊桑
我刚从某报纸的琐事趣闻栏里读到一则爱情悲剧。一个男的杀了一个女的,然后自杀了,这样着来他一定还很爱她。这爱情使我意志消沉,使我十分惊恐,使我思绪万千,并唤起了我的一段年轻时期的关于打猎的异乎寻常的记忆。在那次打猎时,爱神就像天空中的十字架向早期基督徒显圣一样,向我显现了一次。
那一年深秋,我表兄卡尔邀我和他大清早一起去沼泽地打野鸭。他住的房子坐落在一片谷地。谷地里,一条小河流散开来成了一片开阔的沼泽地,那沼泽地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猎场,那是我表兄视之如宝的地方,他一直把它作为禁猎区保护着。
再没有什么地方能比一大片低洼的沼泽地更令人种往,更令人不安,甚或更令人惊惧了。为什么在那片被水覆盖着的洼地里竟会笼罩着一种模糊的恐惧呢?是那蒲草在沙沙作响,是那磷火在依稀明灭,是那夜气弥漫的静谧,是那帷幕般迤逦在水面上的沉沉雾霭,还是那捉摸不定的噗噗声息?这声息是那样微细,那样温柔,然而听来却比人们的大炮甚或天上的响雷更为吓人。难道就是这些,才使那沼泽地显得像是个梦境般的国度——那令人胆寒的国度,显得那样神秘莫测又危险四伏吗?
傍晚时分,我到了表兄家里。餐间,他告诉我,明晨打猎所需的一切都已准备就绪了。我们将在三点半出发,以便在四点半左右到达他进好的可供潜伏瞭望的地方。那里已经有用冰块砌好的一间小屋,用来抵挡黎明前令人难耐的寒风。一吃完饭,我就钻进被窝,在壁炉的熊熊炉火发出的亮光里睡着了。
三点钟,表兄把我叫醒。我穿了一件羊皮大衣,而卡尔表兄穿着一件熊皮大衣。我们每人灌下两杯滚烫的咖啡,又喝了几杯浓烈的白兰地就出发了,和我们一起去的还有一个猎场看守人和两只狗——勃朗金和皮埃罗。
刚一迈出大门,我就觉得寒气直侵骨髓。卡尔和我肩走着,很快到了沼泽地,进了那间冰块砌成的小屋,因为我们还得等上个把小时那些野鸟才会醒来四处漫游。从冰的沼泽地里腾起的寒气,从冰墙上逼拢来的寒气,加上从上面压下的寒气,使我彻骨贯心地发冷。
我们在冰屋中央生起一堆火,一阵奇特的叫声,一阵迷惘而飘忽的叫声,在我们头上回荡而过,借着那间冰屋子里的火光,我们看见了那些野禽。在这冬日凌晨曦光尚未现于天际之时,听到生命的呼唤声,尤其是只闻其声而不见其面,听着这生命的呼声迅速地穿过昏暗的寒气然后消失在大地的尽头,这是何等美妙,又是何等动人!在这五更寒彻的时刻,我觉得,那随着鸟翼渐渐远去的呼唤声就像是来自这世间的灵魂的叹息!
天亮了,成群的野正一字排开,疾飞而过,随即在长空里消失了。
    一道火光划破若明若暗的晨空,卡尔开了一枪,两只狗飞奔向前。
这之后,几乎每一分钟,不是他,就是我,只要一看见水草上空有一群飞禽的影子掠过,便马上举枪瞄准。至于皮埃罗和勃期金,则气喘吁吁、欢蹦乱跳地街回血淋的野禽,那些野禽的眼睛有时还朝我们瞪着哩。
太阳升起了,是个碧空万里的大晴天。我们打算离开此地。这时,有两只飞禽正展翅从我们头上飞掠而过。我开了枪,打落了其中的一只,它几乎就落在我的脚旁,这是一只银色胸脯的水鸭。这时,就在我们头上的蓝天里我听见一种声音,那飞禽的叫声,声音很短促,叫个不停,似乎哀痛欲绝。那只禽鸟,那只逃过枪弹的小动物,在我们头顶上空兜着圈子,眼睛注视着已被我抓在手里的它那死去的伴侣。
卡尔蹲下身子,把枪举到肩上,紧紧盯住那只飞禽,等它进入自己的射程。“你打下那只的,“他说,“这只雄的是不会飞走的。”
雄野鸭果然没有飞走,它在我们头上一圈一圈地兜着,不住地哀鸣。从未有过什么痛苦的呻吟能像这阵阵哀鸣,像这只空中失偶的可怜的飞禽发出的悲怨指责之声这样使我心痛。
有时,它也避开那紧盯着它的枪口的威胁,似乎准备只身继续它的长途飞行,然而它终于了决心,又飞回来寻觅它失去的伴侣。
“你把那只雌的扔在地上,”卡尔对我说,“雄的过一会儿就会飞进射程的。”雄鸭果真不顾危险,向我们飞近,由于对它那刚被我杀死的情侣的痴情,它已经不顾一切了。
卡尔开枪了,正如一只放在空中的纸鹞被人一刀剪了放飞它的牵绳,我看到一个黑糊糊的东西跌落下来,又听见那东西跌到枯草间的声响。皮埃罗跑去把它衔来给了我。
我把它俩——它们已经冰凉——一起装进猎物袋。当天晚上我就回巴黎去了。
节选自《小说鉴赏》,布鲁克斯、沃伦〔美国〕编著)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使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我”的见闻和感受;而题目中“笔记”二字则更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感。
B.小说由明暗两条线构成,明线是叙写人以及动物的爱情,暗线是对人性的思考与映射,明线暗线相互交织,共同完成小说主题的揭示。
C.文中两个划线的句子是对卡尔的语言描写,虽然着墨不多,但寥寥数语就生动地刻画了卡尔这一深野鸭习性、技艺精湛的猎手形象。
D.结尾“当天晚上我就回巴黎去了”一句,既暗示了“我”的心理变化,升华了人物情感,深化了小说主题,可谓言近旨远,意味深长。
8.请赏析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9.小说开篇所写的“爱情悲剧”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宗皇帝讳世民。隋祚且终,盗贼蜂起。知隋必亡,乃推财养士,结纳豪杰。与晋阳令刘文静善,文静坐事系狱,太宗夜就狱窥见,与图大事。文静为令久,知其豪杰,乃集义兵于城,因共部署。计已定,乃因装寂告高祖。太宗率兵略徇西河,将至霍邑,会天久雨,粗且尽,高祖谋欲还兵太原。太宗谏曰:“义师为天下起,宜直入咸阳,号今天下。今还守一城,是为贼尔,何以自全?”高祖寤,乃将而前。迟明至霍邑与隋将宋老生对阵太宗怒马自南原下坂分伏兵断隋军为二而其阵后兵败走遂斩老生。唐兵攻长安,太宗屯金城坊,攻其西北,遂克之。高祖受禅,进封秦王。贞观元年,诏民弱冠、及笄以上无夫家者,州县以礼聘娶;贫不能自行者,乡里富人及亲资送之;妇人有子若守节者勿强。四年,太宗谓房玄龄曰:“隋文帝何等主?”对曰:“克己复礼,临朝或至日昳,虽性非仁厚,亦励精之主也。“太宗曰:“其喜察,事皆自决,虽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朕则不然。简天下贤才,委任责成,各尽其用,庶几于理也。”因敕有司:“诏敕不便于时,即宜执奏,不得顺旨施行。”刺史庞相寿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太宗怜之,欲听还归任。魏征曰:“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欣然纳之。十三年,召燕饮于阙,询创业熟与守成?玄龄、魏征皆有说辞。太宗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百死一生,故知创业难:征与吾共安天下,祸生所忽,故知守成难。然创业既已往矣,守成方当与诸公慎之。”玄龄等拜曰:“陛下之言,四海之福也!
(节选自《新唐书•太宗本纪》《资治通鉴》)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迟明至霍邑/与隋将宋老生对阵/太宗怒/马自南原下坂/分伏兵断隋军为二/而击其阵后/兵败走/遂斩老生
B.迟明至霍邑/与隋将宋老生对阵/太宗怒马自南原下坂/分伏兵断隋军为二/而击其阵后/兵败走/遂斩老生
C.迟明至/霍邑与隋将宋老生对阵/太宗怒马自南原下坂/分伏兵断隋军为二/而击其阵后/兵败走/遂斩老生
D.迟明至霍邑/与隋将宋老生对阵/太宗怒/马自南原下坂/分伏兵断隋军/为二而击其阵后/兵败走/遂斩老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取的名号,文中高祖、太宗、隋文帝都是庙号。
B.受禅,是中国古代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文中是指新皇帝接受旧皇帝让给的帝位。
C.弱冠、及笄,古代分别指男子和女子成年的年龄,男子加冠和女子插是成年的标志。
D.“日昳”对应的是古代采用地支计时方式十二时辰中的“未时”,现在指13时至15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宗礼贤下士,胸有大志。太宗能舍钱财养能士并结交豪杰,偷偷去狱中拜见刘文静,和他商议聚集义兵而夺取天下的大事。
B.太宗谋略过人,有将帅才。先部署大计,再告知父亲,及时劝谏宜进不宜退;两军对战,事先谋划伏兵,出其不意而制胜。
C.太宗推出举措,惠及百姓。太宗即位后出台惠民政策,对成年男女的订婚、迎娶事宜,要求州县官府及乡里作出安排。
D.太宗善于纳谏,不徇私情。太宗原想让犯贪污罪而被除职的刺史庞相寿回到自己身边任职,因遭到魏征反对而未付诸行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简天下贤才,委任责成,各尽其用,庶几于理也。(5分)
(2)召燕饮于阙,询创业熟与守成?玄龄、魏征皆有说辞。(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大风留金山两日①
苏轼
塔上一铃独自语,明日颠风当断渡。朝来白浪打苍崖,倒射轩窗作飞雨。
龙骧万解不敢过,渔舟一叶从掀舞。细思城市有底②忙,却笑蛟龙为谁怒。
无事久留量仆怪,此风聊得妻孥忏。 潜山道人③独何事. 半夜不眠听粥鼓。
【注】①此诗是苏轼由徐州改知湖州赴任途中经镇江金山时作。②底:什么,③潜山道人:北宋诗僧,与诗人交好,诗人赴任途中与之相会,并载之同行。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叙事,借塔铃自语预告大风将至、船只应当停渡的消息:“颠风”是全诗的诗眼。
B.风无形,借浪以状写风大,“打”“射”“飞”三字,把疾风写得有力有形,可触可感。
C.五六两句无论是写大船不敢行走还是小舟任随风浪翻腾,都是为了突出风浪的险恶。
D.诗分两部分,前六句写“大风”,后六句写人事诗人一行因风浪被迫“留金山两日”
15.诗歌最后四句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感慨英雄孙权风流余韵历经无数风雨而一去不返,只留下歌舞旧址供后人凭吊。
(3)郦道元《三峡》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色彩对三峡春冬景物进行描写。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百年来,“中医太落后”“中医不科学”等_______之声_________。当前,中医无论是执业医生数量,还是医疗机构数量,都无法与西医________,医疗服务的天平在向西医倾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西医的差距不是一天造成的,也不是一天就能拉平的。坚持中西医并重,需要中西医“一碗水端平”。中医与西医治疗理念不同,分属不同的医学体系。(   )。中医西医各有侧重,各有所长,没有必要分高低、论长短。二者不是对手,而是战友,其共同的敌人是疾病。治疗某种疾病,_______,一种医疗手段也好,两种医疗手段也好,一切以病人受益最大化为原则。无论中医西医,都不能包治百病。“单打独斗”的效果很难取得令人满意,因为是在治疗疑难疾病上。人类健康的星空,需要中西医联手点亮。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质疑  不绝于耳  等量齐观   因人而异
B.置疑  不绝如缕  等量齐观   因势利导
C.置疑  不绝于耳   同日而语   因人而异
D.质疑  不绝如缕   同日而语   因势利导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医重整体,善用“坚盾”,关注“病的人”;西医重局部,善用“利矛”,关注“人的病”。
B.中医重整体,关注“病的人”,善用“坚盾”;西医重局部,关注“人的病”,善用“利矛“。
C.中医善用“坚盾”,重整体,关注“病的人”;西医善用“利矛”,重局部,关注“人的病”。
D.西医重局部,善用“利矛”,关注“人的病”;中医重整体,善用“坚盾”,关注“病的人”。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单打独斗”的效果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特别是在治疗疑难疾病上。
B.因为在治疗疑难疾病上,所以“单打独斗”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C.“单打独斗”的效果,特别是在治疗疑难疾病上,使它满意很难取得。
D.特别是在治疗疑难疾病上,“单打独斗”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研究表明,许多鸟类都进行李节性迁徙,其迁徙往往是沿着一定路线进行。①,从几公里到逾万公里,最长的旅程要数北极燕鸣,远到1.8万公里。它们在迁徙前必须储备足够的能量,能量的储备方式主要是沉积脂肪。不仅②,而且脂肪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水分也能为身体所利用。鸟类的迁行为是在进行过程中产生的。由于环境不断变化,其行为也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中。即使到了今天,③。例如野生的金丝雀从前是地中海地区的一种留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分布区已扩展到欧洲大陆波罗的海地区,现在在地中海地区这种鸟仍为留鸟,但在新的分布区内变成了一种候鸟。
21.下面是某校开学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光明网”报道,3月16日晚,一名几天前回到北京的澳大利亚籍华人引发众人关注。视频显示,这名女子在隔离期间外出跑步,还没有戴口罩。面对社区工作人员的不断劝阻,该女子竟大喊“救命,有人骚扰”,并指责工作人员无理取……第二天,“拜耳中国”对此作出回应——
  
声明
拜耳一贯遵守经营地所在国的法律和法规,并坚定支持中国政府和民众的抗疫行动,对于网上流传的视频,拜耳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核实,经查,该涉事人为拜耳员工,对于该事件,拜耳做出如下声明:
1.公司已根据相关规定,对该员工做出辞退处理,立刻生效。
2.拜耳中国所有员工,都应严格遵守各地政府抗击新冠疫情的各项措施,并严格遵守当地法律和法规
3.拜耳将继续与中国政府和民众一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早日取得最后胜利做出贡献
拜耳中国
2020年3月17日
针对拜耳中国辞退该女子这一事件,网友大多持肯定态度,但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某班语文老师拟让同学们在班上交流自己的着法,请你以该班学生李华的名义写一篇发言稿参与交流。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信息;不少于800字。
 

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评分细则
1.B(A原文是“在同一时空中产生作用”;C“人类社会发展史已经证明”的是“对玉这种材料及其制品,中国是特别情有独钟的国度”,而非“‘尚玉’文化产生并流行于河姆渡文化”;D原文为“至晚”,而非“最早”)
2.A(全文为“并列”结构,非“总分”结构)
3.A(原文是“如果说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选项把可能当事实) 
4.B(选项只是说明了两个组的学习方式,并未得出研究的结果)
5.B(“课时越多则比例越少,与此相似的是课时越少比例也越少”的说法不准确,其中每日2课时和3课时、每日9课时和10课时的比例均相同)
6.①关注教学场景(教学情境)的变化。电脑和手机中的各种负面信息容易妨碍学生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山东省平邑一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安徽省桐城市某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