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学案及练习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学案及练习(高一必修下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一、读准字音 曾皙(  )  论语(  )   摄乎(  ) 比及(  )小相(  )铿尔(  ) 冠者(  )毋吾以也(  )夫子哂之(  ) 以俟君子(  )风乎舞雩(  )喟然叹曰(  ) 异乎三子者之撰(  ) [答案] xī lún shè ì xiànɡ kēnɡ ɡuàn wú shěn sì yú kuì zhuàn 二、辨识通假 (1)鼓瑟希,
试题预览
  一、读准字音
曾皙(  )    论语(  )   摄乎(  )
比及(  )      小相(  )      铿尔(  )
冠者(  )      毋吾以也(  )  夫子哂之(  )
以俟君子(  )  风乎舞雩(  )  喟然叹曰(  )
异乎三子者之撰(  )
[答案] xī lún shè bì xiànɡ kēnɡ ɡuàn wú shěn sì yú kuì zhuàn
二、辨识通假
(1)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     )
(2)莫春者 (     )
[答案] (1)“希”同“稀”,稀疏 (2)“莫”同“暮”
三、一词多义
(1)方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有朋自远方来(《论语》)(     )
(2)与吾与点也(     )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
(3)率子路率尔而对曰(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
(4)如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宗庙之事,如会同(     )
(5)夫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
(6)者莫春者,春服既成(     )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     )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
(7)乎以吾一日长乎尔(     )摄乎大国之间(     )异乎三子者之撰(     )何伤乎(     )
(8)以以吾一日长乎尔(     )则何以哉(     )因之以饥馑(     )以俟君子(     )为国以礼(     )
[答案] (1)名词,计量面积用语 名词,方形 名词,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名词,区域,地方 (2)动词,赞成 介词,和、跟 (3)形容词,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 动词,率领,带领 (4)连词,假如 连词,至于 连词,或者 (5)发语词,用在句首,引出下文 代词,那 语助词,放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 (6)助词,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助词,……的人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7)介词,比 介词,在 介词,于 助词,表疑问 (8)介词,因为 动词,做 介词,用 连词,来 介词,用
四、词类活用
(1)如会同,端章甫 (     )
(2)浴乎沂,风乎舞雩 (     )
(3)鼓瑟希 (     )
(4)冠者五六人 (     )
(5)可使有勇 (     )
(6)赤也为之小 (     )
(7)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
(8)孰能为之大 (     )
(9)可使足民 (     )
[答案] (1)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2)名词作动词,吹风 (3)名词作动词,弹奏 (4)名词作动词,戴帽子 (5)形容词作名词,勇气 (6)形容词作名词,小相 (7)形容词作名词,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8)形容词作名词,大相 (9)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足
五、古今异义
(1)以吾一日长乎尔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一天。
(2)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儿童。
[答案] (1)指很短的时间。(2)少年,未成年的男子。
六、文言句式
(1)不吾知也!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则何以哉?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之以师旅。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异乎三子者之撰。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浴乎沂,风乎舞雩。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可使有勇。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宾语前置句 不了解我!
(2)宾语前置句 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3)状语后置句 有(别国)军队来攻打它。
(4)状语后置句 (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
(5)状语后置句 在沂河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
(6)省略句 可以使(人人)都有勇气。
 
[资料链接]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后来自己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自汉代以后,儒家学说成为我国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同时他也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的春秋末期,周朝的统治已经崩溃,诸侯争战不已,社会动荡不安。不仅周天子无法主持天下的礼乐征伐大事,就是一些诸侯国,大权也不一定掌握在国君手里,有实力的卿、大夫把持国政,甚至“陪臣(卿、大夫的家臣)执国命”。孔子评论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孔子提出了种种政治主张,希望改良政治,实行“仁政”“为政以德”,反对攻伐,通过“正名”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缓和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建立起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有序的理想社会。孔子的这篇与学生的对话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进行的。
 
语录体
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故称之为语录体。先秦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及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
[文本鉴赏]
 
本文通过孔子与四位弟子以“言志”为中心的一番对话,表现了弟子们的志趣、性格和孔子循循善诱的大教育家风范,同时反映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以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答案] ①非诸侯而何 ②吾与点也
 
一、阅读课文第2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章开篇孔子的讲话有几层意思?它反映了孔子在教学上的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课时训练及答案』  下一个『《烛之武退秦师》学案及练习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