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虽 但 寓教于乐 B. 即使 也 寓教于乐 C. 即使 也 教学相长 D. 虽 但 教学相长 2. “达到自然而极尽良工苦心,人巧而仿佛天然”一句可用成语_________替换。(3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传统中国文人以立德、立功、立言来实现人文关怀,即亲身投入经邦治国的大业,从而实现针对广大观者“教化人伦”“怡悦情性”的作用。 B. 传统中国画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品种,在不断演进中需要保持传统基因,当然,吸取异质文化的因素也是非常必要的。 C. 季羡林以“天人合一”思想来解释人与自然、社会、内心的和谐,这就是说,人类必须同大自然为友,否则将无法避免灾难。 D. 画家们只有吸取西方文化的因素,重视文脉传承,才能以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济西方思想之穷,做出惠及人类的贡献。
《自称》 《盘蜂》 《他日相呼》 4. 下列推论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自称》是非常有趣的画,其画趣在于小老鼠的分量太轻,不能与秤砣形成力的平衡。 B. 第④段介绍齐白石给儿媳题跋为“鸡不仅能鸣”的画,在全文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C. 第⑥段以“踏花归去马蹄香”作类比,说明《盘蜂》继承了中国话“意在象外”的传统。 D. 全文多处引述中国画论和诗文,论析齐白石书画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绘画特征。 5. 下列没有体现“画者,文之极也”的画作是(3分) A. 《虾》 B. 《自称》 C. “鸡不仅能鸣” D. 《盘蜂》 6. 结合材料一及材料二,谈谈传统中国绘画的特征。 (6分)
二、本大题共8小题,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2题。 答崔立之书【1】 斯立足下:仆见险不能止,动不得时,至于颠顿狼狈,失其所操持,困不知变,以至辱于再三,君子小人之所悯笑,天下之所背而驰者也。 仆始年十六七时,未知人事,读圣人之书,以为人之仕者,皆为人耳,非有利乎己也。及年二十时,苦家贫,衣食不足,谋于所亲,然后知仕之不唯为人耳。及来京师,见有举进士者,人多贵之。仆诚乐之,就求其术。或出礼部所试赋、诗、策等以相示,仆以为可无学而能,因诣州县求举。有司者好恶出于其心,四举而后有成,亦未即得仕。闻吏部有以博学宏辞选者,人尤谓之才,且得美仕。就求其术,或出所试文章,亦礼部之类。私怪其故,然犹乐其名,因又诣州府求举。凡二试于吏部,一既得之,而又黜于中书。虽不得仕,人或谓之能焉。退取所试读之,乃类于俳优者之辞,颜忸怩而心不宁者数月。既已为之,则欲有所成就。因复求举,亦无幸焉。 夫所谓博学者,岂今之所谓者乎?夫所谓宏辞者,岂今之所谓者乎?诚使古之豪杰之士若屈原、孟轲、司马迁、相如、扬雄之徒,进于是选,必知其怀惭,乃不自进而已耳。设使与夫今之善进取者竞于蒙昧之中,仆必知其辱焉。然彼五子者,且使生于今之世,其道虽不显于天下,其自负何如哉!肯与夫斗筲小人决得失于一夫之目,而为之忧乐哉!故凡仆之汲汲于进者,其小得,盖欲以具裘葛,养穷孤;其大得,盖欲以同吾之所乐于人耳。其他可否,自计已熟,诚不待人而后知。 今足下乃复比之献玉者,以为必俟工人之剖,然后见知于天下,虽两刖足不为病。诚足下相勉之意厚也,然仕进者岂舍此而无门哉?足下谓我必待是而后进者,尤非相悉之辞也。仆之玉固未尝献,而足固未尝刖,足下无为为我戚戚也。 方今天下风俗尚有未及于古者,边境尚有被甲执兵者,主上不得怡,而宰相以为忧。仆虽不贤,亦且潜究其得失,致之乎吾相,荐之乎吾君,上希卿大夫之位,下犹取一障而乘之。若都不可得,犹将耕于宽闲之野,钓于寂寞之滨,求国家之遗事,考贤人哲士之终始,作唐之一经,垂之于无穷,诛奸谀于既死,发潜德之幽光,二者将必有一可。士固信于知己,微足下无以发吾之狂言。愈再拜。 (取材于韩愈《答崔立之书》) 注释:【1】本文写于贞元十一年夏,韩愈三次上书宰相不遇,离京东归时。崔立之,字斯立。 7.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见有举进士者,人多贵之 贵:看重 B. 而又黜于中书 黜:降职 C. 尤非相悉之辞也 悉:了解 D. 主上不得怡 怡:快乐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衣食不足,谋于所亲 ③人尤谓之才 ②然后见知于天下 ④以为必俟工人之剖 A.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D.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9.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困不知变,以至辱于再三 身处困厄而不懂变通,以至于多次参加考试均失败受辱 B. 有司者好恶出于其心 主持考试的官员重在考查应考者人品的好坏 C. 肯与夫斗筲小人决得失于一夫之目 怎么肯和才识短浅的小人在庸夫俗子面前一争高低 D. 足下无为为我戚戚也 您不必为我过于忧伤 10.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韩愈在十六七岁时,认为做官就是为他人谋福利,到二十岁之后,认为做官不仅仅是为他人,这与他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有关。 B. 韩愈两次参加博学宏辞科的选拔求官都失败后,心中郁闷不平,认为博学宏辞科考试中的应试文章就像歌舞滑稽戏艺人的语言。 C. 崔立之在来信中将韩愈比作献玉者,认为他的璞玉必须经过加工磨砺,才能扬名天下,即使过程中多次遭遇挫折也应毫不动摇。 D. 韩愈自信,潜心研究总结自己人生经验中的得失,就能被当权者举荐任用,上可以得到卿大夫的职位,下也可以做个地方官员。 11. 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然后知仕之不唯为人耳 ②乃不自进而已耳 12. 孟子提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韩愈在《答崔立之书》中也多次表达了类似的想法,请选取其中的一处简要概括和评价。(6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元·萨都剌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王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起伏如龙。 汉家陵阙动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1】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注释:【1】戏马台:项羽观看士卒操练兵马的地方。 15.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徐州即彭城,本词首句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 B. “想铁甲重瞳”一句,以“想”字领起,描写了当年铁甲重瞳的项羽,骑着乌骓汗血宝马,军帐连空,盛极一时的气势。 C. “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一句,用西汉张敞为妻画眉和唐代张愔与关盼盼的爱情故事两个典故,暗示历史风流已为陈迹。 D. “人生百年如寄”抒发了人生如匆匆过客般短暂的感慨,“且开怀,一饮尽千钟”表达了词人积极向上豪迈旷达的情怀。 16. “禾黍”出自《诗经》:“周大夫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下面诗句与本词“汉家陵阙动秋风,禾黍满关中”中“禾黍”寓意相同的两项是(4分) A. 禾黍日已熟,杯酒聊开颜。 (宋·欧阳修《初冬归襄城弊居》) B. 空余此余基,千秋泣禾黍。 (宋·汪元量《阿房宫故基》) C. 沛然时雨来,芃芃禾黍起。 (明·吴兆《喜雨》) D. 禾黍秋风周洛邑,山河残照汉咸阳。 (明·宋讷《壬子秋过故宫(十九首)》) E. 桑边禾黍水重围,时有秋虫上客衣。(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八十七)》) 17. 请简要赏析词的结尾句“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6分) 18.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8分) ①萨都剌在《彭城怀古》中感叹项羽的失败,根据《鸿门宴》的记载,项羽曾经有机会行刺对手刘邦,可惜功败垂成:“项庄拔剑起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庄不得击。” ②曾皙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寄寓了儒家的政治理想;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寄寓了对田园生活之乐的向往。 ③花草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蜀相》中,杜甫用草表现武侯祠春意盎然的景色“___________”;《琵琶行》中,白居易借花烘托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___________”。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2题。 这一代的清风明月 ①电影《黄金时代》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萧军、萧红受邀到上海见鲁迅先生的那一幕:两人站在虹口内山书店的门外,隔着玻璃窗望见坐在书店里的鲁迅。演萧红的演员虽没有太剧烈的肢体语言,却让我清楚地读到萧红当时的兴奋与激动。我当年第一次见董桥先生,表情虽不自知,却亦大约如是。 ②初读董先生文章,始自《乡愁的理念》一书。之后因公务来往香港渐频,于是一本本补买,补读,补功课。董先生年轻时写时评,发议论,奇思妙构,引经据典,笔下常埋珠玑。过了耳顺之年多谈旧物、旧人、旧事,往往睹物思人,因人念事,旧南洋、旧台湾、旧香港、旧英伦,一幕幕好像是铁皮饼干盒里翻出来的老明信片,四边泛黄,往事仿佛都镶了楠木镜框,等你挂它上墙。 ③老派文人都爱字画古董,都读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董先生尤是。2003年出版的《小风景》,书里用董先生的藏品照片为文章配图,从此 甲 (一发不可收拾/一发不可收),字画、成扇、竹木、牙角、铜炉、砚台、嵌宝、雕漆、吉金、古玉、印章、葫芦、藏书票,还有手工装帧的西洋典籍。董先生一边收藏,一边考据,一边落笔成文,集结付梓,活脱脱十几部白话版的《前尘梦影录》(清代徐康所撰写的文物考古的专著),也成了我开始接触字画文玩的参考书。无奈“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闲财碎银,都付于那僻摊、冷肆、拍卖行,落得个家有长物,身无余资,倒也不算凄凉。多年后我请董先生为拙作《玉成墨影》题写书名,趁机打趣,说这都是他教我,也是他“害”我,更是他“救”我了。 ④“玉成墨影”四个字写得真好,半隶半楷,五分何绍基,三分倪元璐,两分台静农,融在墨里,变成自己。老先生做事认真,裁了瘦长条的洒金粉笺,用铅笔打了淡淡的格子再写,看了让晚辈感动。写字实难,临古人先贤临到七分相似是本事,是用功;临了几十年,终于在漆黑的墨汁里琢磨出自己的一点风骨,是天资,是造化。北京中华书局最近选编沈从文先生以“古代文化”为主题的文章,出版了一本《古人的文化》,书里有一篇谈写字,沈先生说得中肯:“必明白字的艺术,应有的限度,折中古人,综合其长处,方能给人一点新的惊讶,新的启示……这种专家当然不多。另一种专家,就是有继往开来的野心,却无继往开来的能力,终日地乱涂抹,自得其乐……这种专家一多,结果促成一种风气,便是以庸俗恶劣代替美丽的风气。”古人没有书法“专”家,读书人个个都要练字,字写得俊的,也大都学问好,文采佳。王羲之写的《兰亭集序》,书法好,文章更好。 ⑤董先生退休,闲来无事,天天在家读书练字,朵云轩仿古木板水印花笺上写蝇头行楷,有时默几行唐诗宋词,有时录满页笔记旧谈,写完正文更题跋文。跋文要比正文还好看,跋文里你能知道董先生年少时读过什么书,临过谁的字,背过多少诗,能知道董先生与前辈结交的前尘往事,能知道香岛半山,南窗灯下,董先生读书写字,竟到天明。我最喜欢董先生录杜少陵《佳人》后题的那一段: 予小学读杜甫《佳人》,至今不忘,老师谓天宝乱后当是实有其人其事,杜工部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合当千古绝唱。甲午年深秋录此旧爱,追念往事不无感慨,古今佳人无数,予有缘相识二三而已,今垂垂老矣,再诵此诗追忆似水年华耳。 香岛半山书斋南窗下。 ⑥好一个“似水年华”,好一个“不无感慨”! ⑦董先生水印花笺写了几十张,朋友林道群先生看惯了他的墨迹,说他的字近来越写越好,董先生称之为“养字”,我说看这字能养心。 ⑧旧字画、旧文玩就好像旧时代的清风明月,董先生总爱这样比喻,常说他这辈人是有幸 乙 (如沐春风/沐得清风)、照见明月的最后一代。也是,旧年月文人只要笔头勤快大都小康,运气好,冷摊上能换一两件小文玩。那时候的冷摊真冷,冷得只剩清风明月。 丙 (斗转星移/白驹过隙),这几年拍卖兴旺,富翁豪客一掷亿金,清风明月身价陡涨,东西一贵,赝品也多,读书人想要一件前辈文人像样的手迹比登天还难。我求董先生匀我些写好的花笺,让我替他办一个精致的文人墨趣展,多少是盼着清风又来,明月再度。 ⑨每一代有每一代的清风明月,每一代的清风明月不尽相同,但都相似。这一代的人,还是要找回这一代的清风明月才好。 (取材于潘敦同名散文) 19. 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一发不可收拾 如沐春风 斗转星移 B. 一发不可收 如沐春风 白驹过隙 C. 一发不可收 沐得清风 斗转星移 D. 一发不可收拾 沐得清风 白驹过隙 20. 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董桥先生酷爱字画古董,藏品丰富,且有深入研究,著作颇丰,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B. 文章画线句中的“融”字,含有模仿、借鉴、吸纳、融合等意思,言简意丰,堪称妙笔。 C. 沈从文的话,表达了对有继往开来野心而无能力的专家的讥讽之意和对董桥先生的欣赏之情。 D. 作者在第⑧段表达了对当今社会难得“清风明月”的遗憾以及对“清风又来,明月再度”的期许。 21. 第③段作者与董先生“打趣”说,“这都是他教我,也是他‘害’我,更是他‘救’我了。”根据文章内容,简析作者话中之意趣。 (6分) 22. 文中的“清风明月”喻意丰富,请根据全文内容加以解说。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