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广东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高三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广东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年级第三次阶段考试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2.选择题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
试题预览
广东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年级第三次阶段考试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
       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
       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阅读(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吟诵是旧时文人“美读”诗词文章的方法,是一种依据文字的声调行腔使调的读书法,是介于诵读与唱歌之间的汉文古典作品口头表现艺术形式,是一门高雅的口头表现艺术。吟诵源于我国诗乐一体的传统。先秦时期,诗、歌名为二而实不可分,诗是吟,歌亦是吟。此后,诗与乐逐渐分家,诗是诗,乐是乐,然“诗为乐心,声为乐体”(《文心雕龙•乐府篇》)。原生态的吟诵本无乐谱,表现形式自由、即兴,却自有其特点与规律,并非任情而发,信口成腔。“吟诵”二字连缀则出现于中古时期。吟与诵的读法是不一样的。简言之,“吟”是用长音“拖腔”,长言咏叹,节奏较舒缓;“诵”则短音急读,节奏较快,不拖腔。
    吟诵与唱歌不同,吟诵的弹性较大,行腔使调的长短高低曲直比较自由、即兴,而且没有和声效果。元人燕南芝庵《唱论》就指出:“(唱歌)声要圆熟,腔要彻满。“字真,句笃,依腔,贴调。”而吟诵大致依据字的声调行腔使调,音值不固定,有其灵活性。吟诵与唱歌自有其分野。诗并不一定都要唱成歌,就如同中国诗与中国画的评价标准不一样,好歌与好诗的标准也不一样,吟诵有吟诵的妙处,唱歌有唱歌的妙处,各得其本味,各得其关感,实无优劣高下之分。
    吟诵的规律大致有三条:平长仄短、平低仄高或平高仄低、平直仄曲。平长仄短是由汉语平声长仄声短的自然语音决定的。平声字多吟,仄声字多诵。这是吟诵最重要、最基本的规律。南方方言吟诵普遍采用平低仄高的调式,其他部分方言采用平高仄低的调式。吟诵规律是从吟诵实践中抽绎出来的,其目的旨在深度的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吟诵是即兴的、自由的,有其审美的张力。吟诵能溢出规律之外,打破工尺的铁律,所以五音繁汇,千姿百态。
    吟诵的调式有其多元性,这与文体的差异性有关。诗词文文体相异,吟诵的调式与乐感亦各有不同。就诗而论,古体吟诵与近体吟诵的侧重点也有差异。古调吟诵不雕不琢,讲究自然流转的气势,节奏音律颇有素朴之关。近体律调则依据文字的平仄来行腔使调。近体有律绝之分,又有平起与仄起的分别,吟诵的调式的规律好掌握一些,可以套吟,但不同的风格有不同的声情,宜深加吟味,不可千篇一律、机械雷同。词为曲子词,原初为配乐歌唱的乐府诗,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字分平仄,还要严辨“上“去”,该用去声的不得以上声代之;句法长短参差,节奏、用韵较之诗更为繁复。词的吟诵还要讲究择调,以使情与声合拍。
    吟诵是对音节韵律的感性体验,在创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古人学诗无不从吟诵入手。写诗有妙手偶得的好运气,但真正的好诗,往往是长期苦吟出来的;历代多苦吟诗人,这绝不是偶然的现象。苦吟所考虑的因素虽是多方面的,但无疑包含着音律的推敲。杜甫《解闷》诗云:“新诗改罢自长吟。”卢延让也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长吟”、“吟安”就是放出声音来,曼声吟哦,用心体会诗的韵律节奏。
    吟诵作为具有音乐形态的口头表现艺术诚然有自娱娱人的价值,但深层次的意义绝不止于表演。吟诵是诗教、乐教,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吟诵堪称旧式正统教育传播国学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元的文化价值,吟诵在当前的文化生态下也有其自身的定位和存在的空间。                    (节选自刘勇刚《诗乐一体:吟诵的文学史意义》,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吟诵,不同于诵读和歌唱,是因为吟诵要依据声调的高低实现语言意义的区分。
   B.近体诗的吟诵要按格律要求,词的吟诵也须依据词律,其规则繁杂甚于近体诗。
   C.吟诵不仅是古时文人的美读法,也可以看作是国学教学法,但其并不适合表演。
   D.吟诵没有乐谱,但有其特点和规律;吟诵虽多为即兴,但不代表可以任情而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用中国诗与中国画的关系与吟诵与歌唱的关系作对比,论证评定两者的标准不同。
   B.本文从传承吟诵绝学所遇的现实困境出发,论及吟诵的调式及其受方言、文体的影响。
   C.文章列举几位诗人的例子,表明古人作诗皆从吟诵人手,证明我国有诗乐一体的传统。
   D.本文从解说吟诵的概念和历史出发,逐层展开论述,阐明了吟诵的规律及其重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歌唱要求“声要圆熟,腔要彻满”,还有和声效果,由此看来,吟诵不如歌唱“美听”。
   B.同一首诗,交给不同的诗人吟诵,可能会有不同的效果,因为吟诵规则并非不可打破。
   C.按照规则,吟诵《诗经》时,我们要依据诗歌的平仄规律依字行腔,体现出素朴之美。
   D.现代入学习吟诵,主要是为了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娱人的同时传播国学知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获取全球生态环境变化信息用什么方法最好?卫星遥感技术是最佳选择。卫星视野广阔,同时运转周期多样,短则几小时,长则十几天,可以周期性地获取地表信息的变化数据。”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说。《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8年度报告》使用的国产数据比例已经达到57%,而201 2年首次发布此报告时的国产数据使用率仅为17%。
    我国于2016年12月发射了首颗二氧化碳观测科学实验卫星TanSat。该卫星可高精度地监测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分布情况,是全球性碳浓度多星观测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研究员卢乃锰表示,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报告充分发挥我国首颗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监测科学试验卫星技术优势,结合多源遥感数据,监测分析了2010年至201 7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时空分布格局。报告显示,我国碳排放总体虽呈上升趋势,但因积极采用了推广应用清洁能源与实施重大生态工程等措施,碳减排成效明显,排放增速逐渐降低,自2013年以来增速基本为零。2017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了46%,已提前实现了2020年单位GDP排放强度下降40%至45%的承诺。 (节选自佘惠敏《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8年度报告发布》,《经济日报》2018年11月26日)
  材料二:
  微软公司宣布将投资5000万美元,使用人工智能来对抗气候变化。
  微软首席法律顾问布拉德’史密斯表示,人类搜集的各种原始数据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健康状况,包括空气、陆地、水、农业和野生动物等的情况。但是有了这些数据还不够,还需要技术来将这些数据转换成可执行的措施。人工智能通过收集来自地面、空中的传感器的原始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分成人类可以理解的各种类型。也就是说,人工智能能增强我们观察地球环境系统及其变化的能力,并将收集到的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利用这些信息能更好地管理现有资源。
    现在已经有不少公司在使用微软的人工智能和云技术了,比如新加坡公司JTC就在MicrosoftCloud平台上实现了对其所辖的39栋楼宇的监控和管理。利用部署到楼宇中的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JTC现在能在故障发生前识别并修正错误,这降低了15%的电力消耗。
          (节选自《微软将投资利用人工智能对抗气候变化》,  《砍柴网》2017年12月19日)
    材料三:
    因带动5亿人参与低碳生活,累计减少碳排放792万吨,并将碳减排量转化为种植在荒漠化地区的1.22亿棵真树,支付宝蚂蚁森林获得2019年联合国最高环境“地球卫士”荣誉,这也是本年度唯一一个获得该奖的中国项目。2016年8月,支付宝推出蚂蚁森林。用户通过步行或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代替打车、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塑料袋等低碳生活方式积攒绿色能量,用来在手机里养大一棵棵虚拟树。虚拟树长成后,蚂蚁森林和公益合作伙伴们就会在地球上种下一棵真树,或守护相应面积的保护地,以培养和激励用户的低碳环保行为。
    以蚂蚁森林为代表的中国数字技术公益模式正得到广泛的国际认可。6月5日世界环境日,联合国官网称支付宝蚂蚁森林通过数字科技促进环保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流行,为“蓝天保卫战”提供了创新的“中国模式”。6月25日,菲律宾版蚂蚁森林GCash Forest上线,鼓励菲律宾人通过低碳生活方式保护环境。蚂蚁森林的创新模式,也被全球顶级学府哈佛大学收录到案例库。
              (节选自胡华成《带动5亿人种下1.22亿棵真树联合国授予蚂蚁森林“地球卫士”》)
    材料四:
    竹子不只是大熊猫的食物,还可以用来解决贫困问题和应对气候变化。
    竹子是草本植物,生长迅速,只需四五年时间就可成材,其根系还可以形成一个污水处理系统,有利于恢复因工业活动而退化的土壤,同时能够防止水土流失。因此,竹子应当被视为一种对抗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竹子用途也十分广泛,致力于利用竹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竹藤组织发布了2015年至2030年战略规划,旨在普及竹子在各个领域的使用。从制造脚手架、一次性制品替代物,再到制造竹炭,竹子能够在诸多领域大显身手。该组织希望世界各国都能将竹子纳入自身的农林业体系当中。
    然而,目前的最大问题在于,大多数国家都忽视了竹子的潜在价值。世界上最懂得利用竹子的国家当数中国。中国大约有800万人从事竹子相关行业,在全球竹子生产市场的700亿美元投资中,仅中国就占了其中的350亿美元。如今竹子已经不单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竹子的相关产业也为解决贫困问题作出了贡献,更反映出当今中国人全力发展经济和维护环境的坚定决心。
                    (节选自《世界应向中国学习利用竹子》,  《参考消息》2019年9月17日)
4.下列不属于对抗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环境措施的一项是(3分)
   A.发射卫星,周期性地获取全球碳排放的变化数据
   B.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收集、转换信息,管理资源使用
   C.步行或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
   D.重视竹子的经济价值,加大对竹子生产市场的投资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得益于卫星遥感技术在获取地表信息方面的优越性,我国在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国产数据
      的使用比例上取得了很大进步。
   B.近年来,我国的碳排放增速已经明显放缓,说明我们采取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等措施,正在
      帮助我们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C.支付宝蚂蚁森林利用了数字科技,促进环保减排,这一领先于世界的数字技术公益模式正在
      得到国际社会广泛的认可。
   D.经济发展也带来了环境问题,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政府、企业的投入,科技的进步
      都为人类的环保事业添砖加瓦。
6.根据以上材料,中国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所做的努力有哪些?请分条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朝闻道(节选)
刘慈欣
    “你把宇宙的终极奥秘告诉我,然后毁灭我。”
    三天前,当排险者答应了丁仪的要求后,事情的发展令世界恐慌:在短短一天时间内,有几百人提出了同样的要求。这些要求用生命来换取真理的人,都是他们所在学科的刀锋,是科学界精英中的精英。
    真理祭坛下面的草地上聚集了上万人,除了这些即将献身的科学家和世界各大媒体的记者外,还有科学家们的亲人和朋友,两天两夜无休止的劝阻和哀求已使他们心力交瘁,精神都处于崩溃的边缘,但他们还是决定在这最后的时刻做最后的努力。
    “你怎么把孩子带来了?!”丁仪盯着方琳问,在他们身后,毫不知情的文文正在草地上玩耍,她是这群表情阴沉的人中唯一的快乐者。
    “我要让她看着你死。”方琳冷冷地说,她脸色苍白,双眼无目标地平视远方。
    “你认为这能阻止我?”
    “我不抱希望,但能阻止你女儿将来像你一样。当她亲眼看到父亲的下场,长大后至少会远离物理学这种毒品!”
    “琳,把物理学称为毒品,你也就从最深处认识了它。看,在这两天你真正认识了多少东西,如果你早些理解这些,我们就不会有现在的悲剧了。”
    生命和真理的交换开始了。
    第一批八位数学家沿着长长的坡道向真理祭坛上走去。这时,沙漠上没有一丝风,仿佛大自然屏住了呼吸,寂静庞罩着一切,刚刚升起的太阳把他们的影子长长地投在沙漠上,那几条长影是这个凝固的世界中唯一能动的东西。
    “请提出问题。”
    接着是一位数学家的声音:  “我们想看到费尔玛和哥德巴赫两个猜想的最后证明。”
    “好的,但证明很长,时间只够你们看关键的部分,其余用文字说明。”
    真理祭坛上隐隐传来了多个人的交谈声,只能听清只言片语,但能清楚地感受到那些人的兴奋和喜悦,像是一群在黑暗的隧道中跋涉了一年的人突然看到了洞口的光亮。
    “……这完全是全新的……”,“……怎么可能……”,“……我以前在直觉上……”,“……天啊,真是……”
    当时间就要结束时,真理祭坛上响起了一个清晰的声音:  “请接受我们八个人真诚的谢意。”    真理祭坛上闪起一片强光,强光消失后,下面的人们看到八个等离子体火球从祭坛上升起,轻盈地向高处飘升,它们的光度渐渐减弱,由明亮的黄色变成柔和的桔红色,最后一个接一个地消失在蓝色的天空中,整个过程悄无声息。
    “下一批!”排险者高声说。
    “我们是古生物学家,想知道地球上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
    古生物学家们开始仰望长空,但所用的时间比刚才数学家们短得多。
    “……好了,七巧板对上了……”,“……做梦也不会想到那方面去……” “……难道还有比这更……”
    然后强光出现又消失,十一个火球从真理祭坛上飘起,很快消失在沙漠上空。
    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家走上真理祭坛,完成了生命和真理的交换,在强光中化为美丽的火球飘逝而去。
    一个白天的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太阳已在西方地平线处落下了一半,夕阳给真理祭坛撒上了一层金辉。物理学家们开始走向祭坛,他们是人数最多的一批,有八十六人。就在这一群人刚刚走上坡道时,从日出时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寂静被一个童声打破了。
    “爸爸!”文文哭喊着从草坪上的人群中冲出来,一直跑到坡道前,冲进那群物理学家中,抱住了丁仪的腿,“爸爸,我不让你变成火球飞走!!”
    丁仪轻轻抱起了女儿,问她:“文文,告诉爸爸,你能记起来的最让自己难受的事是什么?”
    文文抽泣着想了几秒钟,说:“我一直在沙漠里长大,最……最想去动物园,上次爸爸去南方开会,带我去了那边的一个大大的动物园,可刚进去,你的电话就响了,说工作上有急事,我也只好跟你回去了,后来你再也没时间带我去。爸爸,这是最让我难受的事儿,在回来的飞机上我一直哭。”
    丁仪说:“但是,好孩子,那个动物园你以后肯定有机会去,妈妈以后会带文文去的。爸爸现在也在一个大动物园的门口,那里面也有爸爸做梦都想看到的神奇的东西,而爸爸如果这次不去,以后真的再也没机会了。”
    文文用泪汪汪的大眼睛呆呆地看了爸爸一会儿,点点头说:“那……那爸爸就去吧。”
    方琳走过来,从丁仪怀中抱走了女儿,眼睛看着前面矗立的真理祭坛说:“文文,你爸爸是世界上最坏的爸爸,但他真的很想去那个动物园。”
    丁仪两眼看着地面,用近乎祈求的声调说:“是的文文,爸爸真的很想去。”
    方琳用冷冷的目光看着丁仪说:“冷血的基本粒子,去完成你最后的碰撞吧,记住,我绝不会让你女儿成为物理学家的!”
    物理学家们走上了真理祭坛那圆形的顶面。宇宙大统一模型缓慢而庄严地从物理学家们的上空移过。
    当八十六个火球从真理祭坛上升起时,方琳眼前一黑倒在草地上,她隐约听到文文的声音:   “妈妈,那些哪个是爸爸?”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小说用凝重的语调讲述了一个用生命来交换真理的故事,人类的科学精英们一批批地壮烈地
      死去,营造出一种悲伤的格调。
   B.当数学家们走上真理祭坛时,沙漠中“没有一丝风”,“寂静笼罩着一切”,渲染了生命即将和
      真理交换时庄重肃穆的氛围。
   C.数学家们在生命结束前郑重感谢排险者,是因为他们完全不在乎牺牲自己的生命,并且终于
      获得了穷极一生追求的真理。
   D.面对妻子的控诉和女儿的哀求,丁仪依旧要用生命交换宇宙大统一模型,作者以此批判以他
      为代表的科学家的冷漠无情。
8.小说为什么别出心裁地设计方琳和文文的出现?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小说标题化用《论语•里仁》中的名句“朝闻道,夕死可矣”,作者以此为题,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你是否认可丁仪等科学家的选择?请简述理由。(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曾几,字吉甫,其先赣州人,徙河南府。幼有识度,事亲孝,母死,蔬食十五年。入太学有声。兄弼,提举京西南路学事,按部溺死,无后,特命几将仕郎。试吏部,考官异其文,置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高宗即位,改提举湖北,又改浙西。会兄开为礼部侍郎,与秦桧力争和议,桧怒,开去,几亦罢。逾月,除广西转运副使,徙荆南路。桧死,起为浙西提刑、知台州,治尚清净,民安之。黄岩令受贿为两吏所持,令械吏置狱,一夕皆死,几诘其罪。或曰:“令,丞相沈该客也。”治之益急。几承平已为馆职,去三十八年而复至,须鬓皓白,衣冠伟然。每会同舍,多谈前辈言行、台阁典章,荐绅推重焉。诏修《神宗宝训》,书成,奏荐,帝称善。权礼部侍郎。兄林、开皆尝贰春官,几复为之,人以为荣。吴、越大水、地震,几举唐贞元故事反覆论奏,帝韪其言。他日谓几曰:“前所进陆贽事甚切,已遣漕臣振济矣。”上闵劳以事,提举玉隆观,绍兴二十七年也。金犯塞中外大震帝召杨存中偕宰执对便殿谕以将散百官浮海避之左仆射陈康伯特不可 存中言:“敌空国远来,已闯淮甸,此正贤智驰骛不足之时。臣愿率先将士,北首死敌。”帝喜,遂定议亲征,下诏进讨。有欲遣使诣敌求缓师者,几疏言:“增币请和,无小益,有大害,为朝廷计,正当尝胆枕戈,专务节俭,经武外一切置之。且前日诏诸将传檄数金君臣,如叱奴隶,何辞可与之和耶?”帝壮之。孝宗受禅,几又上疏数千言。将召,屡请老,乃迁通奉大夫,致仕。乾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谥文清。
                                                  (选自《宋史•列传第百四十一》,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犯塞/中外大震/帝召杨存中偕宰执对便殿/谕以将散/百官浮海避之/左仆射陈康伯
   持不可
B.金犯塞中外/大震/帝召杨存中/偕宰执对便殿谕/以将散百官/浮海避之/左仆射陈康
   伯持不可
C.金犯塞中外/大震/帝召杨存/中偕宰执对便殿/谕以将散/百官浮海避之/左仆射陈康
   伯持不可
D.金犯塞/中外大震/帝召杨存中偕宰执对便殿/谕以将散百官/浮海避之/左仆射陈康伯
   持不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提举,本有管理、提拔、举荐之意,在宋代也指设立的主管专门事务的职官,如本文中的
       “提举学事”。
    B.漕,指通过水道运粮,也可指水运他物。如水路不通之处,则辅以陆运,多用车载,故又
       合称转漕或漕辇。
    C.宰执,指宰相等执掌国家政权的重臣,在宋代,尚书左右仆射、丞相、参知政事、枢密使
       等均在宰执之列。
    D.檄,指檄文,是中国古代官方文书的一种形式,常用于书写比较重要的内容,文中指以檄
       文晓谕安抚对方。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几为人孝顺,有见识气度。母亲去世,他粗茶淡饭十五年。进入太学学习之后,有了名
       气。参加吏部考试,他的文章为考官所欣赏。
    B.曾几治政有道,执法不畏权贵。他担任地方官时,奉行清净之道,人民安心;黄岩令犯法,
       曾几不理会他正做客丞相家,对其治以重罪。
C.曾几言谈得体,为人备受推重。每次和同僚聚会,他常常谈论前辈的言行举止和台阁典章
   制度,因此士大夫们非常推崇尊重他的为人。
D.曾几力主抗金,坚决反对议和。金人侵犯边塞,有人主张请求金人延缓出兵,曾几认为,
   增加岁币请求讲和之事无利有害,并决意反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吴、越大水、地震,几举唐贞元故事反覆论奏,帝韪其言。
(2)为朝廷计,正当尝胆枕戈,专务节俭,经武外一切置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①
陈子昂
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
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
海气侵南部,边风扫北平。
莫卖卢龙塞②,归邀麟阁③名。
   【注】①这首诗作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五月,这一年,由于唐朝将帅对边事处置失宜,契丹发动叛乱。唐王朝于是年七月以梁王武三思为榆关道安抚大使,以备契丹。崔融时任著作佐郎,以掌书记身份随武三思出征。②卢龙塞:即今河北省遵化县内的喜峰口,是当时北平郡的边境要塞。《三国志》载,曹操北征乌桓,有个名叫田畴的人献策自卢龙口进军,曹操从之,果获大胜,论功行赏时,田畴拒不接受,说:“岂可卖卢龙塞以易赏哉!”③麟阁:麒麟阁。汉宣帝时曾画霍光等十一名功臣的像在此阁中,以表彰他们的功绩。
14.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天”  “白露”点明送别的时间;  “肃杀”  “专征”渲染出送别时庄重严肃的气氛。
    B.颔联中“慎佳兵”是劝友人要慎重兵事,少杀戮。两句表面歌颂王师,实则规谏友人。
    C.“海气侵”  “边风扫”是诗人对战场恶劣环境的想象,寄寓了诗人对友人出征的担忧。
    D.诗人在送别之余还能寄意现实,写景议论不事雕琢,所用词句质朴自然,铿锵有力。
15.全诗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诗经•王风•采葛》有一句大家十分熟悉:“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
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在《氓》中,也有一句,表现女子未见心
上人伤心难过的语句是:“                  ,                  ”。
(2)《离骚》一诗中,屈原用来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是:
   “              ,               ”。
(3) 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孟子指出“合生取义”的美德具有普遍性的两句是:
   “             ,             ”。

第II卷表达(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我们为什么要考虑探索其他宜居星球?一个原因是,对我们来说,地球变得太小了。在过去二百年中,地球人口呈      增长的态势,目前这一数值约为1.9%0这听起来可能不是很多,但它意味着,每四十年世界人口就会翻一番,到2600年,世界将拥挤得“      ”,电力消耗将让地球变成“炽热”的火球,形势      。避免这样的世界末日,最好的方法就是移民太空,探索人类在其他星球上生活的可能。我们相信,生命在地球上经过漫长的进化后,实现了与地球环境的高度     。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星球上,生命的存在也是可能的。(    )人类向太空的拓展,将会注定人类是否还有未来,甚至彻底改变人类的未来。它将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全新视角,让我们着眼于更广的空间,而不是拘泥于眼下。希望这能够让我们团结起来,面对共同的挑战。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现象级  摩肩接踵  奄奄一息  融合
    B.指数级  摩肩接踵  岌岌可危  契合
    C.指数级  重足而立  岌岌可危  融合
    D.现象级  重足而立  奄奄一息  契合
18.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人类向太空的拓展,将彻底改变人类的未来,甚至会注定人类是否还有未来
    B.人类向太空的拓展,将彻底改变人类的未来,甚至会决定人类是否还有未来
    C.人类向太空的拓展,将会决定人类是否还有未来,甚至彻底改变人类的未来
    D.人类向太空的拓展,将改变彻底人类的未来,甚至会决定人类是否还有未来
19.下面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月考试卷


上一个『江苏省如皋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语文试题』  下一个『北京一零一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