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题(A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题(A卷)(七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七年级(考试时间:120分钟,分数:150分)一、积累运用(3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秀颀(qí)珍馐(xiū)未雨绸缪(miù)B.狡黠(xiá)熟稔(niàn)打折了腿(shé)C.校正(xiào)蕈菌(xùn)筱白玉霜(xiǎo)D.蕴藏(yùn)点着(zháo)
试题预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七年级
 
(考试时间:120分钟,分数:150分)
一、积累运用(3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秀颀(qí)    珍馐(xiū)   未雨绸缪(miù)
B.狡黠(xiá)   熟稔(niàn)  打折了腿(shé)
C.校正(xiào)  蕈菌(xùn)   筱白玉霜(xiǎo)
D.蕴藏(yùn)   点着(zháo)  虎视眈眈(dān)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A.“缪”应读作“móu”;B.“稔”应读作“rěn”;C.“校”应读作“jiào”;D.正确。
2.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3分)
迎接晨xī,不仅是感官愉悦,更是精神体验。它意味着一场相遇,让我们有机会和生命完成一次对视,有机会深情地打量自己,获得对个体细nì、清新的感受。它意味着一次洗礼,一桩被照yào和沐浴的仪式。它fù予生命以新的索引、知觉,新的闪念、启示与发现……
【答案】曦  腻  耀  赋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自省的掌握。做字形题,要积累词语,注意书写。特别是同音异形字在应用时非常容易混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记扎实。“曦”“腻”“ 赋”很容易写错。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有些正值风华正茂的儿童沉迷网吧里,浪费时光,荒废学业,真让人痛惜。
B.小明数学成绩很好,而且好为人师,所以总是受到同学们的赞扬。
C.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D.他说话温文尔雅,深受群众喜爱。
【答案】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 (在“一个人能”后面加“否” )
B.“一带一路”描绘了一幅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思路,它不仅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而且将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能量。 (把“描绘”改成“勾画” )
C.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 (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 )
D.游泳专家表示:有人溺水时,非专业人士如果盲目下水救人,不仅相当危险,而且施救的难度很大。(将“相当危险”和“施救的难度很大”互换位置)
【答案】B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到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①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②这叫逆温层。
③植物的抽青、开花登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④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腰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⑤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二山腰反无霜。
⑥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A.③⑥⑤④①②B.④①②③⑥⑤
C.④③①②⑤⑥D.③④①②⑥⑤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高下差异的影响③;①②是④的事例,故④在①②之前;⑤⑥讲的是逆温层本质和现象,故⑥在前,这样就可选定答案是D。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小说集。
B.《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杨绛是著名作家,她的作品《老王》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
D.《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乐府双璧”。
【答案】A
【解析】“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A项有误,《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而不是小说集。
7.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②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③__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④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⑤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⑥《登幽州台歌》中抒发悲哀苦闷心情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苔痕上阶绿;  ②明月来相照;  ③荡胸生曾云;  ④百般红紫斗芳菲;  ⑤凭君传语报平安;  ⑥独怆然而涕下。 
 
8.阅读下面折断文字,完成填空。(5分)
他短小臃肿,外表结实,生就运动家般的骨骼,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到晚年皮肤才变得病态,耳聋,额角隆起,宽广无比。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的浓密,好似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过,到处逆立,赛似“梅杜萨头上的乱蛇”。
(1)此语段出自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文段中的“他”是___(人物)。(1分)
(2)《名人传》突出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贝多芬    (2)表现了“他”“扼住命运的咽喉”,与苦难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顽强奋斗的精神。
【解析】①试题分析:做此类题要注意扩大阅读量,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了解作者、作品内容、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阅读名著不能只停留在了解名著内容的表面上,更要深入探究其主题和现实意义。本题根据所读所记,仔细回顾作品内容和有关知识,根据题干要求,梳理有关情节,按要求摘取有关信息即可。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②试题分析:做此类题要注意扩大阅读量,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了解作者、作品内容、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阅读名著不能只停留在了解名著内容的表面上,更要深入探究其主题和现实意义。本题根据所读所记,仔细回顾作品内容和有关知识,根据题干要求,梳理有关情节,按要求摘取有关信息即可。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学科&网
9.语文实践活动。(7分)
(1)【识人】(2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说这话的是谁?由这个情节可以看出她具有什么性格特点? 
姓名:           ;性格特点:               。
(2)【知事】(3分)
班级组织了“识英雄,讲故事”的专题活动。请你在下列英雄人物中选取一个,讲一个与他有关的故事,并简述选他的理由。
①保尔  ②孙悟空  ③林冲  ④汤姆•索亚
人物:          
故事情节:                   
理由:                       
(3)【读文】(3分)
学校决定举行“最美朗读者”活动,你的朋友小明有一定的朗诵才能,但是缺少参与的勇气,作为好朋友的你将如何去劝说他参赛?
【答案】【识人】阿长(长妈妈);朴实,善良。
【知事】人物:孙悟空  故事情节:三打白骨精  理由:因为他代表正义、强壮和反叛精神。
【读文】示例:小明你好,咱们学校要举办“最美朗读者”活动了,这个活动既能展示朗诵才能,又能锻炼人的勇气,我觉得非常适合你参加,你觉得呢?
 
二、阅读鉴赏(54分)
(一)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后面题目。(8分)
晴① 
杜甫
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②。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
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注】①本诗是诗人流落蜀中时所作。②文:花纹、图案。
10.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有何作用?(4分)
11.尾联中的“急纷纷”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答案】
10.运用动静结合(或:视觉听觉相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了雨后初晴的巫山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景象。    
11.“急纷纷”写出对野花纷纷凋零的怜惜(无奈、伤感),以及自己漂泊无依的忧伤(悲哀、抑郁)
【解析】
 
11.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的分析。解答时要联系全诗的内容,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注释里已表明“本诗是诗人流落蜀中时所作”,据此可以判断出诗人的情感。“急纷纷”写出对野花纷纷凋零的怜惜,以及自己漂泊无依的忧伤。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不以物喜
B.其间千二百里            其真无马邪
C.春冬之时                乃记之而去
D.或王命急宣              而或长烟一空
13.下列各项中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A.回清倒影
B.其继有在者乎
C.会天大雨
D.素湍绿潭
14.简要分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写法及作用。(4分)
【答案】
12.D
13.B    
14.侧面描写,烘托了夏天的水流湍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
 
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作用的理解。本句属于间接(侧面)描写,其作用是从侧面衬托水流之快,之急。突出了三峡落差大。
(三)叙事性文体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12分)
永不受伤的飞翔
(1)一个深秋的傍晚,我不紧不慢地骑车往家里赶。
(2)快过幸福大街的时候,一辆摩托车从我身后呼啸着过来。我发现这辆车的轱辘后边好像拖带着什么东西。正好这辆车要拐弯,速度慢了下来,我才看清楚,车上有两个人,前面是个女的,后边是个男的。男的手里拿着一截儿短棍,短棍上系着一根细线,线的末端拴着的,竟然是一只鸟。
(3)傍晚的风大了起来,刮得脸生疼。风又灌进脖子,让人不自觉打了个寒噤。那只鸟在风中瑟缩着,显然已被拖得奄奄一息了,身子和腿已经不能动弹,只是它的翅膀还在扑腾着。我看不到鸟的表情,但从它的挣扎中,我能感受到它的痛苦。
(4)我本能地紧蹬了几下,拦住摩托车,急切地把小鸟的惨状告诉了他们。谁知后面的那个男人朝我一瞪眼,不耐烦地说:“我早知道了,用你管?”
(5)我一下子被噎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我笑了笑,近乎哀求地说:“大小它也是个生命,放了它吧。”谁知那个男人嘴里嘟囔了一句“这人有病!”
(6)摩托车又一次启动了,地上的鸟还在挣扎,但已经站不起来了,翅膀在颤抖中不断扑腾着。这时,一个孩子清脆的声音传了过来:“叔叔,你把小鸟放了吧,你看它多疼啊,它妈妈看到了会哭的。”循着声音看过去。车的另一边,是一个小男孩。我认识这个小男孩,他就是附近那家馒头铺老板的孩子。
(7)孩子的话显然触动了女人心中柔软的部分,她回过头对男人说:“放了吧,放了吧。”男人似乎还想说什么,但终究还是松开了手。车开走了。
(8)鸟半躺在地上,男孩走过去,把它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手心。我说:“孩子,这小鸟伤得很重,恐怕……”不料,孩子抬头朝我灿烂地笑了笑,说:“无论伤多重,治一治伤口,一样可以好好地活。”
(9)这个孩子好像没有上过一天学,我经常看见黑而瘦小的他,蹬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在巷口弄堂里四处吆喝着卖馒头。听说他的父亲早亡,娘儿俩靠开馒头铺维持生计。有时候,我还看到有孩子欺负他。前些日子,他的母亲又嫁了一个男人,那个男人的脸总是黑沉沉的。我一直以为,这孩子应该是一个受伤的生命,在人生最美好的童年,他失去了同龄人应该有的阳光、温暖和爱。他的可怜和无助,一度引起我的悲悯。
(10)然而今天,他对待小鸟的态度和他的话让我震撼,我感受到了一个弱小生命骨子里的刚强。我说:“那你就好好照顾它吧。”孩子说:“放心吧,我会给它喂水、喂食,而且会陪它说话的……”
⑾我骑车离开,街边的路灯次第亮了起来。
⑿那只鸟最终怎么样了,我不知道。后来,那家馒头铺搬走了,孩子也不知道去了哪里。有意思的是,有一天晚上,我还梦到了那个孩子。梦中,他和那只被救的小鸟一起在晴空里幸福地飞翔。
⒀我想,这样的一个孩子,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过得很好,因为一个骨子里永远不会受伤的生命,人生所有的艰难,都会为他让路。
                                                 (选自《读者》 有删改)
15.文章题目“永不受伤的飞翔”有什么含义?(4分)
16.“ 傍晚的风大了起来,刮得脸生疼。风又灌进脖子,让人不自觉打了个寒噤”结合上下文谈谈这样写的妙处。(4分)
17.文章结尾一段中,作者写道“一个骨子里永远不会受伤的生命,人生所有的艰难,都会为他让路”。这句话从表达方式上来看,属于哪种?请结合文章内容,以及自身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与感悟。(4分)
【答案】15.一是指受伤的小鸟在男孩的救助下,一定会再次奋发振翅的飞翔。二是指小男孩没有让艰难困苦留下阴影的乐观向上的生活。    
16.景物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背景,渲染凄冷的气氛,烘托小鸟的命运悲惨。    
17.议论。  这句话是说,只要一个人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那么生活中的任何艰难困苦都会被打败。就像文中的小男孩,虽然遭遇了那么多不幸,但他的心灵却依然那样善良、乐观、坚强,他就是“一个骨子里永远不会受伤的生命”。我们也要学习小男孩的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怕困难,坚强乐观的面对困难,把这些当作磨砺我们心性的生活的考验。
【解析】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6.试题分析:了解文中的情节,注意作者对“受伤的小鸟”和男孩的描写,从两者行为表现来分析说明。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17.试题分析:从依靠坚强的意志才能战胜困难这个意义结合文中的内容具体说明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学科&网
(四)议论性文体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12分)
因为成熟,所以低头
张兴旺
①生活中,感悟无处不在,哲理时刻在心。喜欢垂钓,经常驱车到城郊,每当路过一片片成熟的稻田时,心中感触颇深,触景生情,突然从心底冒出一句话:稻子熟时头自低。
②在春风乍起的时节,绿油油的稻子昂首挺胸,颇有少年狂气,任凭风的吹拂左右摇摆,好不得意。它曾经历过春的阳光雨露,也曾经历过夏的暴风骤雨,正因为渐渐品味了岁月的沧桑,所以一到秋天,它饱含稻穗的头就悄然低下,那里面充满了智慧和感悟。
③现实中,或许只有当心中充满智慧和爱时,我们才会学着低下头。低下头感激曾被给予的种种恩泽;低下头反思自己的境遇;低下头躲避风雨肆虐……或许有人说低头是懦弱和胆怯,是软骨头。自然法则告诉我们:其实激流勇退,规避锋芒,避实就虚往往可以使你消灾免难,受益匪浅。
④恰当的低头是一种睿智。水是万物中至柔之物,它无形无状,岩石下有其足迹,石缝中有其身影,它甘于低头,善处万物之下,因此睿智的它才会拥有水滴穿石这样以柔克刚的力量。倘若我们有水这样能屈能伸的精神,或许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当我们被一堵墙挡住时,用力推倒它无疑是一种好办法,而绕过它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省时省力简单有效的妙招呢?
⑤今天的低头是为了明天的昂首。司马迁遇李陵之祸惨遭宫刑,受尽了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他本可以像屈原一样一死了之,来维护固有的尊严,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活下去。这个痛苦的灵魂用双手叙写悲愤,用智慧创作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名书《史记》,更是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千古文化赞歌。他的低头并非是为了能苟延残喘,而是用片刻的“懦弱”换来了不朽的光辉。反观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自杀现象,在遭遇不幸或是不公时,他们为何就不能痛定思痛,冷静思索,趋利避害,选择暂时的低头呢?
⑥明智的低头更是一份成熟。生活在现代都市中,有些所谓的坚强和坚持已经不再具有现实意义了,灵活的变通才是一张通行证,因为睿智的低头是一种达观和开明。当然,这里的变通是基于道德的前提下,不是出卖灵魂和肉体。正如古人所说:人在屋檐下,怎敢不低头。与其坚守一些无谓的尘风旧土,还不如手持通行证来得舒坦、便捷。因为人是万物之灵,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⑦适时低下头,与成熟牵手,与睿智做伴,感受水的智慧,体味人生百态。识时务者为俊杰,让我们学着低下头,用智慧开辟一条风平浪静没有暗礁的航道,让生命之舟躲过狂风暴雨礁石浅滩,驶向那心驰神往的成功彼岸。
18.理清文章结构,写出本文的论证思路。
19.指出第⑤小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20.你认同作者的观点吗?结合生活实际简要阐述。
【答案】
18.首先由稻子熟时头自低的现象引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讲道理摆事实的方法依次论证了低头是睿智,是为了明天的抬头,是成熟的分论点,最后总结全文,呼吁人们要学会低头。    
19.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例举司马迁忍辱写《史记》的例子和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自杀现象形成对比,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今天的低头是为了明天的昂首的观点。    
20.我认同作者的观点。一个能成大事的人往往是一个不拘小节、善于保持谦虚态度的人。将相和的故事家喻户晓,蔺相如面对强暴的秦王能不卑不亢,面对大将军廉颇的无礼言辞时却能退让,最后才成就了将相和的佳话。
【解析】
 
1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常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如: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等。本段举出司马迁的事例和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自杀现象形成对比,故本段采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证明了今天的低头是为了明天的昂首这一分论点。
【点睛】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其作用分别是: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2.道理论证: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通过比喻进行证明,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使论证浅显易懂。
20.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赞同和不赞同两种观点皆可。但必须能够举例证明你的观点。回答本题的格式。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围绕自己的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言之成文即可。
(五)说明性文体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12分)
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们,掌握着我们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 学科网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乌鳢,还有海里的鳗鲡。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也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挨过环境严酷的时间段。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1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就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有3.4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
(选自《博物》总第146期,有删减)
2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22.从说明语言的角度分析“几乎”一词的表达效果(4分)
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23.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请任选一种分析其作用?(4分)
【答案】
21.从人们向往冬眠引出冬眠的动物有着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这个话题,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冬眠的奥秘,引起下文对冬眠的奥秘的进一步介绍引发读者思考,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2.“几乎”,“差不多,接近于”的意思,表示程度上加以限制,说明了动物冬眠只是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接近于不呼吸,但不是完全不呼吸;“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
23.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示例一:作比较,通过冬眠菊头蝠与冬眠老鼠的比较,突出了说明蝙蝠打破了“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这个规律。
示例二:列数字,通过列举与蝙蝠、老鼠寿命有关的数据,准确地说明了蝙蝠打破了“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这个规律。
【解析】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理解。说明文赏析词语的表达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答题格式:①说明词语的意思,②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③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23.本题考查的是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蝙蝠打破了“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这一规律;“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有3.4岁”则用具体的数字准确地说明了这个规律。整个句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三、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也许,你在家里,父亲一个欣赏的眼神,母亲一声关切的叮咛,慈爱的阳光就会充满你的心房;也许,你在老师的办公室里,满怀困惑,倾听着老师的柔柔絮语,关爱的阳光就会驱散你心灵的迷茫;也许,你倚在教师窗旁,捧着书本,读着名著,吟诵唐诗宋词,文学的阳光就会照亮你成长的方向;也许……
请以“我心中的那一道阳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答案】
我心中的那一道阳光
阳光,是温暖的,人生就像一个房间有一扇窗户,当你感到迷茫的时候,就推开窗户,让阳光洒进你的心房,去温暖你的内心;相反,如果你困惑,无助的时候,并不开窗,而是将窗帘拉上,一人躲在黑暗的屋中,这只会令人更加迷茫,可你只要轻轻一推,那你心中的那一道阳光,便会永远照亮你,照亮你人生的道路。
也许,人生就是如此复杂多变,就像当我拿着打满红叉的试卷放在母亲手里的时候,我低下头,等待着暴风雨的来临,可当我抬头看到的却是,母亲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2017-2018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十中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下一个『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题(B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