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学生会学”的思索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山东泰安县化工学校 袁广玲 传统教学注重现成的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往往只强调教师“抓纲务本”,把书教好,把课上好,因此,教师的教研活动,一般也只研究教师如何教,而很少研究学生如何学,而多年来的教育实践证明,要真正搞好教学,不仅要重视研究教法,更要重视研究学法,而且要把教法立足于学法研究的基础之上。研究学法,也决不只是让学生学懂、学会了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教学实效,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境地。所以,教学生会学,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是现代教学论中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教学生会学”的机制寻踪 1、“会教”是“会学”的先导 现代教学观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是学的先导,教为学服务,教学相长。教学要产生这样的效果:教者,思若泉涌,挥洒自如;学者,思维活跃,兴趣浓厚,达到最大发展。“教学生会学”对教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要求教师精通教育原理,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广博的教育心理知识,善于依据教学目的,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讲:一是引导,主要是激发“情感潮;二是指导,主要是指导学习方法,找“诱发点”;三是启发,主要是启发思路;四是疏导,主要是疏导难点,看似行云流水,实则匠心独运。 2、重视学法是“会学”的前提和保证 给学生以学法的指导使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方法,是达到“会学”的基础前提和保证。学法指导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学习者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及指导。包括怎样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怎样激发热情,增强毅力,克服困难,排除心理障碍及怎样掌握科学用脑的方法等等。这样都与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情绪有关。 第二,吸收教学信息的方法及其指导。吸收知识信息,主要包括对知识信息的获得、巩固和应用三个阶段,这也就是知识信息的输入、贮存、输出活动,对知识信息的掌握方法的指导也主要体现在这三个阶段,如在输入阶段对如何观察、思维、想象等方法的指导;在贮存阶段对如何记忆、理解,如何强化、系统化的指导;在输出阶段则着重要表现出如何进行分析、概括,如何有效提取信息以及如何解决问题应用于实际等方面的指导,当然各种类型的学习内容还各有其学习方法上的特点,因而在对这些内容学习的指导上也就具有各自的特色。 第三,总结反馈学习过程的方法及其指导。这实则指导学生能独立掌握学习内部规则系统的过程,主要包括:一是指导学生总结对学习对象调控的方法,这不仅包括指导他们如何遵循学习规律和原则来合理安排某具体内容的学习顺序和时间,而且包括指导其如何总结,如何根据学习材料的难易以及学习条件来正确选择和运用学习方法;二是指导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的认识,这是学生的自我反愧对自己学习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评价,是较高层次的一种带有策略性的学法,也就是所谓的元认识。 3、学会思维是“会学”的主旋律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应该是获得多方面的学习能力,学会思考”。“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学生“会学”的主调就是要落实在会思考、会思维上来,以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学会思维不仅是“会学”的核心内容,而且是“会学”的主旋律。 首先,学会思维应该从学会质疑开始。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认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我国古代学者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使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开启思维迷宫的钥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巧妙设疑、置疑、创设问题情境,并适时启发、引导、点拨,给学生的心理创造“愤”和“悱”的状态,点燃其思维的火花。 其次,学会思维的关键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学法指导的核心是思维方法的指导,旨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指导学生掌握诸如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类化、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教给学生一些处理问题的策略和战术,比如欲进则退、正难则反,退到特殊境地等战略战术,不仅训练了思维,培养了能力,而且拓宽了思维领域,实现了知识的迁移,收到了化难为易、化有疑为无疑之效。 最后,学会思维应在展开思维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最终实现。学生是在思维活动过程中学会思维的,由于教学内容、教材知识蕴含的思想、方法等,都有丰富的背景材料,而思维活动本身又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学生会思维,就要向学生充分展开思维的过程,把凝结在教材中的知识背后的材料及科学活动过程充分展开,暴露思维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达到既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又能促进思维发展和能力提高的目的,最终使学生学会思维、会学思维。 二、“教学生会学”方法举隅 1、“多功能”协调法。 课堂45分钟是教学的主战场,也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提高思想水平的主渠道。高效率的课,应该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实现耳、眼、口、手、脑“全频道”式接收,“多功能”协调,“立体”式渗透,教师在授课设计方面要兼顾教材思路、教法思路和学法思路,使之优化组合及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相机穿插,尽可能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保证全神贯注而又轻松愉快地上好每一堂课,真正在主战场上打好提高学习效率的攻坚战。 2、创设问题情境法。 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能激起学生认识和解决矛盾的心向,拨动学生心弦,点燃好奇之火,扫除障碍,矫治思维“盲点”,拔正思维歧途,师生都进入“积极思维的王国”,教学相长,创设问题情境,一要考虑适时性;二要考虑针对性;三要考虑到启发性,同时要兼顾问题本身的性质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思维特点,并适时启发、点拨,使问题在情境中得以解决,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取得最大收益,提高其分析、理解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内省和报告的心理方法。 学法指导中,“会学”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自身学习过程的认识,是较高层次的一种带有策略性的学法,即所谓的元认知,元认知虽然是一种内部规则系统,具有内涵性的特点,但它是可以用内省法或语言报告法等心理研究方法来揭示表现的,通过对记录报告的分析、概括和总结,可形成一定的能呈现、表达的知识体系,找到自己行为中的错误,重新纳入行为的过程,因此它是可以教会的。 4、大小课堂渗透法。 真正实现“会学”,仅仅局限在小课堂是不够的,应该注意运用“迁移”规律,变封闭式为开放式,使小课堂与家庭、学校和社会大课堂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扩大信息量,切实创造机会,既要“走出去”,又要“请进来”,增加实践,从深度、广度和效度上巩固知识技能,增强和社会的联系,弥补小课堂的不足,以丰富多彩、别开生面的活动促进学习,增加交流,在活动中发展思维,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能力,力求达到以教促学、会教会学、乐教乐学的理想境界。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