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腐穷酸的孔乙己(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宁波八中 徐春来 巴尔扎克曾经塑造了自私贪婪的金钱重拜者高老头的形象,莫里哀也塑造过冷酷迂腐的阿巴贡形象;而鲁迅先生却在他的短篇小说《孔乙己,》中,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迂腐穷酸的受封建科举制度残害的典型-----孔乙已。 那么,孔乙已的穷酸迂腐究竟表现在哪里呢?作为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文学作品,总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性格刻划来展现人物全貌的,鲁迅这位文学巨匠当然也不例外。 孔乙已的迂腐穷酸表现在他的外表上。“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人。”这句话不但承接上文而且揭示了孔乙已在社会中的地位。经济上,他生活贫困,只能“站着喝酒”,政治上他和那些短衣帮一样,处于被统治凌辱与奴役的地位,但是孔乙已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反而“穿着长衫”到酒店来喝酒,硬摆“读书人”的臭架子,这就说明他思想上羡慕上层社会,轻视劳动,轻视同他处于一样地位的劳动人民,不愿与“短衣帮”为伍,经济、政治地位和他思想观念的矛 盾,使他成了一个“唯一”的人,一个处于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即和酒店中的“上层”国民格格晃入,又与“下层平民”都有了距离的人。这样就把这个迂腐穷酸的社会上多余人的形象生动而深刻的刻划了出来。 再让我们看一下他的哪件长衫吧,“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洗也没有补”,可以想象,那一定是比“清国留学生”的头发更“油光可鉴”了。一方面说明了他是个好喝懒做的丑知识分子,另一方面则说明了正是由于他不肯脱下这件长衫,所以就不能也不可能象那些短衣帮那样去给自己找一条生活出路,这就是靠自己的两只手去“营生”鲁迅先生的高明之处正在于这一点,写这件长衫并不是无足轻重的,而是富有极深刻的含义。因为这件长衫象征了是套在孔乙已身上的一条无形无影的绳索,一付看不见的桎梏,束缚着孔乙已,并不断把他的勒紧、“尘封”起来,一旦孔乙已失去了它,他的苟且的生命也就随之而终结了,那长衫也就“出色”的完成了罪恶、冷酷的封建制度交给它的“历史使命”。 孔乙已的迂腐穷酸表现在他的语言上。当他带着脸上的伤痕出现在咸享酒店时,别人免不了要取笑他,但是他却把“偷书”说成是“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接着便是满口之乎者也的进行诡辩。直到他的生命快要终结时,还是这样执迷不悟、麻木不仁还是这样死要面子,明明是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却说成是跌断的。对于挨打,好象过错全在他的身上一样,对于丁举人这样的凶恶的封建统治者的代表人物,他不但毫无复仇之心,甚至连恨的勇气也没有。在长期受辱挨打的生活中,孔乙已完全变成了一个被人打了左脸的耳光,于是又把右脸也送上去的妈才一样,完全丧失了一个人起码的尊严与自尊心,这对一个人来说是最可悲的。 孔乙已的迂腐穷酸表现在他的神态上。别人取笑他不认字,他就“显出了屑置辩的神气”这种自命清高,看不起别人的孤芳自赏的神态,实在使人为之苦笑。事实也是如此,无论是长短主顾,还是掌柜,都把他当成了笑料与奚落的对象,甚至酒店里的“我”还看不起他,“努着嘴”走远了,他完全成了一个除被当作笑料外无人去接近的人。直到别人触到他灵魂深处的疮疤---“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他“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处境尴尬、窘迫极了。 迂腐穷酸还表现在孔乙已的行为举止上。应该说挨打之后到酒店喝酒,受到别人挖苦、嘲笑、讽刺后,他该清醒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并没有放下“丑知识分子”的架子,还想在短衣帮面前摆阔气,充有钱。如果说这钱是用自己的双手获得的,那倒还情有可原之处,但是他却不知羞耻的一边高喊要酒要茴香豆,一边从口袋里“排”出九文天知道是怎么来的“大钱”,来“站着”“品”他的酒。这正可谓是打肿脸充胖子。这种行动难道也可以说是孔乙已的自尊与自敬吗?那么未必太可笑了吧。直到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店里,“摸”出了四文铜钱喝酒,又用手爬着离店时,他还想苟且偷生,难道他知道这是“借酒消愁”吗?岂不知借酒消愁只能更愁!这就是长期封建等级观念影响熏陶下,使他养成了这种好喝懒做的恶习,而这种恶习也正是使孔乙已慢慢走向绝路的原因之一。 孔乙已的迂腐还表现在他性格中的闪光点上,这就是他善良的本质。例如教小伙计识字,尽管表现出他自知在成人中找不到“快活”只好与小伙计接触,来排解自己的一点寂寞,求得一点安慰,尽管他还是忘不了炫耀自己,卖弄学问,说什么“茴”字有四种写法,还想“我”宣传向上爬的思想。我们在看到了他“恳切”的语言、行动及“惋惜”的神态中,不难感觉到他的那种迂腐行为。又如他从不拖欠店里的酒账,直到他爬着来喝最后一碗时,还是摸出了四文铜钱付账,从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到他迂腐穷酸之中的正直的品行。又再如分豆给孩子们吃时的那些可笑和可爱的语言和行动上,无不表现了他的迂腐和穷酸啊! 总之,孔乙已苦读半生,热衷科举,一心向上爬,在“四书”与“五经”中耗尽了年华,可始终不能爬进统治阶级队伍中去,反面在挨打受辱中了却了一生,残酷、势利的社会及人情世故,不仅从精神上,经济上摧残了他的灵魂,而且上升到了肉体上对他的摧残,直到他临近生命的终点,还是这样麻木和迂腐。正如作者所言“哀其不辛,恨其不悟”。我们读者难道没有这种感觉吗? “孔乙已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是的,孔乙已活着是别人的笑料,死了别人也不会提起,他的价值是不会比“十九个铜钱”还不如。我们要通过对这篇小说的学习,一方面要仇视整个封建制度的罪恶,同时也要同现实社会中的其他形形色色的封建意识作坚决的斗争,决不能让新的孔乙已的意识与灵魂,甚至是带有躯体的人出现在我们的时代之中。 作者邮箱: x_chunlai@hotmail.com.cn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