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空蒙·奇幻——谈喻体虚化的虚喻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湖南常德市一中 杨智慧 在一般人的眼中,比喻,往往是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体化,将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明白化,它的喻体通常也是实在的,易于捉摸的东西。但这种常规化的比喻方式不是不可变化的,我们可以大胆的突破它,把喻体虚化,使构成的比喻呈现出一种虚无、空蒙、奇幻的意象美,我们暂且称这种变具体为抽象的比喻手法为虚喻。 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就是善用虚喻的典范,在其散文精品《荷塘月色》中作者几次以虚喻实,给我们展示了别有一番滋味的诗情画意,特别是文章的第四自然段表现得尤为集中,值得我们玩味: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有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月色》在选入高中语文教材时,被删去了本段中“峭楞楞如鬼一般”的比喻。究其原因,大约在于:“鬼”是人们的意念之物,是幻觉,不科学,不为人们所熟知,不为唯物论者所容;也或许是完美主义者害怕“鬼影”所带来的狰狞面目破坏了文章原有的柔美氛围,给佳作添上败笔。其实,作者在这里用“鬼”设喻并非拙笔,而是妙笔生了花,它触发了读者的想象力,他们会自觉地把各自心目中模糊而多变的“鬼影”凸现出来,去捕捉眼前“参差的斑驳的黑影”,“鬼影”扑朔迷离正与这随风闪动的“黑影”融为一体。通过在想象,读者的审美情趣如拨云见日,别有洞天,不觉中,他们置身于清幽、静谧、阴森、恐怖的境界里了,这恰好是与作者的那种郁闷、寂寥心情相吻合的。于是乎,这种以虚喻实的虚喻就拥有了一般以实喻虚比喻所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和创造力,譬喻新奇、空幻、耐人寻味,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朱自清的确是擅长运用虚喻的高手,在上面短短的两百字中就出现了一连串的虚喻:用空灵、虚幻的“梦”作喻体,去比喻实在的、可见的“叶子和花”,平添了深远、迷蒙的遐想空间;用“酣眠”酣畅淋漓的感觉和“小睡”朦胧迷糊的情形分别比喻朗照的满月和淡云遮月的月光,是人深切体会到淡雅、朦胧的意境。 虚喻是随着语言表达艺术的需要而产生的,是比喻的一种异向发展,其神韵之美,常常在于把不可名状的某种物象有意虚化,借助于读者充分自由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去拓展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给人以妙不可言的奇幻之感,故而,神仙鬼怪、情思梦幻等等都是虚喻手法中构成青睐的对象,高中语文教材里就不乏其例,现举二例品读: ⑴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是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宗璞《紫藤萝瀑布》) ⑵要是有月亮的夜晚,如水的月华给山野披上一层透明的轻纱,将一切都变得很不真实,似梦境,似仙境。(黄河浪《故乡的榕树》) 其实,虚喻的灵性是无孔不入的,不仅虚无缥缈的理念之物可以入喻,就是逻辑中看似风牛马不相及的概念与判断,在文学家的创造思维里,也能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令人拍案叫绝。著名学者钱钟书活化虚喻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小说《围城》在描写唐晓芙的眼睛时,说“她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眼睛只像政治家的大话,大而无当。”为了突出其“灵活温柔”的魅力,竟以“只像政治家的大话,大而无当”的“大眼睛”作反衬,说明唐晓芙眼睛决无骗人的妩媚,而是自然的动人。这个“政治家的大话”喻体却是一种理解认识的判断,奇思妙想,不得不让人拜服;《围城》中还有一段比喻描写弥足珍奇:沈太太“嘴唇的浓胭脂,给唾沫带进了嘴,把黯黄崎岖的牙齿染成红痕,血淋淋的像侦探小说里谋杀案的线索。”作者把文章学的一个概念——“线索”,移来比喻清晰可辨的“红痕”,更是独辟蹊径的艺术创造。 虚喻的运用有助于开创诗文与众不同的艺术意境,激发起读者奇异的联想,因此,比喻的收效弹性强,可塑性大,这种打破常规的比喻方法也是一种创新技法,我们在写作中可以努力去尝试。 ——本文发表于《语文天地》2000年第9期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