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化生存?博士生并非万能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育新闻 → 手机版 | ||||
2002/10/18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包铭新 国庆长假后期,抽空去了一次龙门石窟。偶尔看到一张报纸,上载大标题新闻,某市已引进博士生数十名充实各级领导班子,并还准备继续引进云云。 在中国内地,政府机关和大企业热衷于使用博士生,这已成为一种时髦。我没有调查 研究过,究竟在哪里有多少职业适合于博士来干,所以对此没有发言权。但是,对于很多岗位,学历并非越高越好,则是常识。 当代中国人实在是容易望文生义。博士其实并不像字面上那样渊博。一个人在某一领域花上近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慢慢读到博士,其实是走上了一条弃博就专的道路。这也可以不那么漂亮的比为钻牛角尖的道路。如果排除了个性和业余爱好所造成的例外,知识面狭窄的博士实在不少。 博士最适宜生存的地方是校园和博物馆。在那里,博士学位是一种专业资格,没有一个Ph.D头衔,就无法生存———在国外已经是这样,国内不要10年也会变成这样。另一适宜之地是研究机构,国立的独立的或从属于企业的都一样。但是,并非所有的企业甚至大企业都有研究机构。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在那里博士生教育已经相当普及,有博士头衔的人相对也较多。所以,在许多并不真正需要博士学历的地方,也有博士在工作。受教育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社会高度发展带来的结果。什么也不做的富人,也可以读个博士,作为人生的一个点缀。 中国的博士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这一方面是教育事业繁荣的标志,一方面却也可能反映了标准的降低。有人开玩笑地说,在中国,小学生和中学生其实是最辛苦的,考进大学就可以松一口气了,读硕士读博士是最轻松的。 笑话是笑话,大中小学的学习艰苦程度或许有不可比之处。但是,至少可以总结出在这里读博士的三点优越性如下: 一、一般情况下攻博是有收入的,有各种渠道各种方式让国家或企业为你付学费提供生活费。 二、博士生的大学考试竞争程度最低。 三、攻博的学制最有弹性,可以泡上多少年也没有人说你是留级生。 在国际上,博士生的培养已经制度化。其特点是对研究成果要求的量化以及成果的使用次数上。这样很容易导致大批为学术而学术的成果和只会发论文出专著的博士。不少有识之士对此现象提出了批评。 在中国,由于高等教育的迅速扩容,问题或许还要多一些。名校名导师培养的博士应该是与国际接轨的。但那些由中专大专匆匆升级而成的院校和通过各种非学术途径晋升为教授的导师们呢?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