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诗歌阅读教学艺术探讨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深圳市益田高级中学 李燕娜 语文学科的属性,决定了语文教育不能单纯地把内涵定格于传授知识上,它还负有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培育学生情操、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任务。有一位语文教育学家说过,语文学科实在是一座风光无限的艺术之宫,要使语文课堂具有诱人的魅力,就必须强调教学的艺术性。什么是语文教学的艺术呢?就我个人理解,是指语文教师遵循一定的教育思想,经过多元化的思维,在教学课堂中所显示出来的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但语文教学又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成为课堂设计的巧匠,使语文课既有情又有趣。而教学的情趣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基说过:“让学生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以下是我结合高中语文第三册诗歌单元教学的具体情况,浅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挖掘、教学结构的设计以及课堂氛围的创设、教师语言、课内外知识延引等途径,渗透美学教育,从而优化诗歌教学艺术,努力提高诗歌阅读教学效果的几点尝试。 一、尝试融诗乐画于一体,优化教学设计 过去的旧教材中,诗词尤其是中国现当代诗歌的比例较少,而对古诗词的教学往往过分强调背诵,节拍停顿等目的,从而忽略了引导学生领会古诗词意境的教学目的。事实上只有通过领会意境,才能使学生接触到传统文化的精髓,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当然引导学生领会意境是诗歌教学中的难点,在笔者初次接触新教材且面对大量的诗歌教学时,大胆地尝试把音乐和简笔画带进诗歌教学课堂,即在诗歌教学设计中尝试把诗乐画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在相应的音乐和简笔画中深化美的熏陶和享受,从而达到感知诗意体会意境的目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下面以《再别康桥》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融诗乐画于一体,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的意境的教学尝试—— 教学内容:徐志摩《再别康桥》 教学目的:通过配乐朗读和简笔画,使学生领会景中寓情,情中显志所创设的意境. 第一步,听配有古典音乐《月亮河》的《再别康桥》录音朗诵。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感知诗意.聆听朗诵时闭上眼睛,联想想象,用心灵去感知并默默地在心中勾画图景,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文心雕龙》明确指出:“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诗歌中的意境,也强调思想感情在作品中的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思念、或憧憬、或赞扬、或谴责……无不流泻在作品的字里行间。因此要求鉴赏者在鉴赏活动中,要进行“再创造”,心理过程要表现为联想想象活动和情感体验。《月亮河》轻柔舒缓的曲调加上朗读者的激情,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音乐和朗读都是情感的,用音韵之美,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心入其境,借助联想想象,得到真切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对诗歌的初步理解和审美感受。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大意,感知诗人所表达的忧郁之情,并在头脑中初步勾勒出画面。用这些手段把学生引入诗境,激发了学生内心的共鸣。何况诗歌本来就是和音乐相依相存的,借助音乐教学诗歌,符合诗歌的实情。 第二步,仍以音乐为背景,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散读、齐声读等,目的是使学生头脑中的画面更清晰,同时学生能反复体味诗人眷恋康桥的心情,真切感知在诗中出现的种种意象,反复诵读也为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鉴赏诗作了铺垫。 第三步,自由发言,将诗歌中的文字转化为画面,引导学生掌握通过景、情、志入境探求意境的方法。 学生已初步感知并反复体味了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借助什么形式传递出来呢?归结于一点:融情于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按文字顺序找出诗歌中所绘之景(意象): 康桥____云彩 金柳 青荇 柔波 潭 夏虫等。把生动活泼的绘画语言和诗歌中的内容结合起来,将抽象的文字转换成具体的画面,可见可触可感,给学生以形象的直观感受,在感受意象独特的共性的同时深刻地感知诗歌的意境,使单调的讲解化做一种图画的流动美,使课堂趣味横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也正好符合苏东坡曾评价王国维的诗和画时所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学生能描画出一副康桥的间笔画,自然而然就会进一步地理解诗中“绘景不摹声”的独特意境了。 接着可以引导学生,诗中之景当然是诗人创设出来的,那诗人除了绘景之外还表达了什么?继续让学生找出描绘诗人心境的词句或修辞等。 由此再归结一点:融情于景,于情写志。作者正是通过融情于景,于情写志来创设意境的。意境是作品描写某种事物而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作品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意境是一种图画美。(附《再别康桥》教学简笔画) 第四步,看画图背诵诗歌,再运用联想想象将诗歌内容用优美的散文语言表达出来。有了前三步的基础,学生很轻松地完成了背诵。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发展了学生智力,也使学生的欣赏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得到了尽可能的提高。 二、以情激情,让学生走进语文艺术的殿堂 我总在想,语文教学绝不仅仅靠嘴巴和粉笔,它更需要你用心去感知、去捕捉,用感情去灌溉、去融合。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也不仅仅是看书写字,它更应贯穿于学生全部生活中的生存能力的培养和对事物审美鉴赏能力的塑造。诗歌是抒情性很强的艺术,本身就很精彩,情感很浓郁,师生间的教与学期望值也很高。但如果没有如期待的那种境界,有时甚至索然寡味,死水一潭。原因何在呢?教者缺乏激情艺术是其重要因素,教学中不仅要有深厚的感情体验,以饱满的情绪、昂扬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更要有激发学生情感的手段和艺术。 以上所谈关于优化教学设计可以说是巧妙激情的一种艺术手段,根据诗歌特点精心设计一套教学方式,同样可以激发学生去感知诗歌的意境。但在这主要谈谈教师如何尝试从教学内容、教学语言等方面出发,去点拨、激发学生感知诗意的。 首先,要求教师对文本深刻理解,以情激情。 罗曼·罗兰说过:“要散播阳光在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同样,教师自己没有感情,就无法激起学生的感情。为此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披文以入情,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体会作者感情的波涛。只有自己先被感动,先有了是非、善恶、美丑、爱憎的鲜明态度,出言才会真切,才会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如在讲授穆旦的《赞美》一诗时,由于课前吃透了作品内容,并准备了和余秋雨的《废墟》一文做比较阅读,加上自己平时对生活的体验和感触,因此特别受到诗中情景的感染和感动,教学时几乎是爱怨之情、赞美之情、奔放之情无不表露于脸上,极大地感染了学生的情绪,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要求教师注重语言点化,以情激情。 有人说,语言“点化”如同中国画的“渲染”技法一样,可以创设情景,激发情绪,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情体验,从而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意识到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美的语言,是点化激情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要做到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那样:“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如讲授毛泽东的《沁圆春·长沙》一词,在诵读感知全词内容的基础上,我是这样设计评价赏析的:联系时代背景,谈谈对诗中情景交织的崇高美的感受和认识。——集中在三方面: 1)雄奇壮丽的秋景图。首先表现为一种视觉上的立体感,它不是一般平面上的秋景,而是有远、近、高、低不同角度组成的立体图画,当然雄奇无比。其次表现为视野的辽阔和色彩的浓重。“红遍”和“碧透”使得红绿两色特别突出、浓艳,仿佛世间仅此两色。可贵的是,诗人不是对所见景物作静态描摹,而是赋予这秋景以旺盛的生命力,以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展现出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表现了一种崇高美。 2)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1911年至1925年,毛泽东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在这不平凡的岁月里,正值青春年少的他和他的才华横溢的同学们,意气风发,热情奔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表现出博大自由的胸襟。 3)中流击水的凌云壮志。“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诗人不只着眼与同学少年的无畏激情,还赋予他们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热忱,使人读后仿佛听到一颗爱国爱民的赤心在怦怦跳动,从而感受到一种伟大胸怀所反映出的崇高美。 在引导评价赏析这首词时,教学语言必须是精彩的,写景叙事生动形象,抒情议论情理相生。它不但使得学生从教师那富有审美色彩的话语中理解了词的大意,感受到词作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对伟人的向往、崇敬和对祖国山河和人民的热爱。 再次,启发学生合理想象,升华对作品的情感体验。 在一次语文课上,我正和学生们讨论卞之琳的《断章》一诗时,我努力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去挖掘这首诗歌的深意。有一位学生幽默地指着老师说:“你这位美女在看月亮,有位靓仔在看你看月亮。月亮装饰了你的梦,你看月亮的画面却成了靓仔的风景。” 听罢学生的高见,我不禁愣了一下,我随即就这位学生的“突发奇想”说了几句评点的话语,恰倒好处地引导学生理解了诗中所要阐明的“相对论”的哲学观。事实证明,学生的许多发现是极具发散性和创造性的,这是学生身上所体现的最为可贵的思维方式。尊重学生的这些发现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不仅是教师最应具备的教学修养,而且往往可以抓住学生瞬时的灵光,捕捉学生动情的联想想象以达到激情、感知、深化理解的教学目的。 另外,在掌握现代教学手段的基础上,还可以借助幻灯、电影、电视的多媒体电教设施,形象、生动地以一种视听结合的语言,引导学生多方面接受信息,也能够形象地在现教学内容。并能在兴趣盎然的情景中,学习知识,变抽象为具体,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可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走进语文艺术的殿堂。我认为以情激情,用艺术的方式让学生去感受语文的蕴藉之美,体尝语文的探求之味,享受语文的发现之乐,那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所在。 三、注重学习的外延,拓展学生艺术灵感 在完成第三册第一单元的诗歌教学时,我发现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入作品后,受作品之境的感染,势必会或多或少地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激起相似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心物交融,心领神会。但我们必须看到,这不是教学终结,教师还必须及时提醒学生回过头来反复揣摩品味作品,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学习语文实践的机会,使学生有所感悟、有所启迪。在这个阶段,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思考问题的主体权力。 1、课前营造情景 在上美国诗人狄金森的《篱笆那边》一诗时,为了让学生在清新、平淡的语言中切实体会作品表达的对童年的美好追忆,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象去构造多项理解,课前我以“童年与成长”为话题让学生展开自由讨论,并让个别同学谈谈自己童年和成长过程中的真切感受,明确在童年与成长中我们所感受到无形的约束无形的墙。在经过一番讨论后再引入《篱笆那边》的阅读理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用散文的语言改写诗歌。当我捧者学生交上来的作文,欣喜地翻看着,学生用自己活泼、鲜明的语言中不仅让我知道,他们真切理解了诗人清新、含蓄又凝练的语言背后蕴涵的难以言传的复杂的内心活动。而且让我又一次真切地相信生活才是学生感知事物的最佳泉源。 2、课外知识外延 在诗歌教学中,我常不自主地对学生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诗意地生活着。”诗意地生活着,是对人间、世界、社会、生活的关怀和怀有美好的愿望、情感的生活,是在生活中感触到意趣和美的存在的生活,是远离粗俗、鄙陋、愚钝,是走向精致、高雅,聪慧的生活。因此我们要努力做到用诗人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做到语文课堂的外延和生活的内延相结合,学会用诗歌的语言去表现生活,感知生活,哪怕是悲哀、无奈和叹息,就如《诗经》之《卫风·氓》的结尾,女主角面对婚变的痛苦,内心充满了无奈、寂寞与悲哀,但诗中却以一句“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露出人物遭受不幸后无尽的悲苦,耐人寻味。 教学《卫风·氓》这首诗时,我并没有讲解诗歌的最后一小节,而是在点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1——5小节大意的基础上,给学生设置了两个外延的问题,进行课堂自由讨论: 1)女主角在经历了恋爱与婚变后,甚至得不到亲人的理解,我们是否能帮她想想解脱的办法呢? 2)根据现实生活,试谈谈你对古代爱情观、婚姻观的看法。(对比《我愿意是急流》和《致橡树》二诗。) 这样一来,通过对比阅读和比较古代与现实生活的婚恋观,一方面引导学生深刻评价女主角在“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地时代显露出来地刚烈个性,一方面巧妙引导学生区分美丑与善恶,并体会到用诗的语言来表达现实生活的感受,更为直接地、深邃地凸现语文教育的真义——不仅学会知识,更要学会分辨真善美、假丑恶与做人的道理;不仅要体验作品的情感,更要从中懂得树立美好的生活观、人生观;不仅学习诗歌的思想内容,也学习诗歌的精妙语言。 我觉得,在诗歌教学中,其蕴涵的理义不仅是多项的,而且是深厚的,我们不可能一一在课堂上阐析。而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他们内心有许多你意想不到的灵光;教学课堂外还有更为广阔得空间;这都需要教育者去挖掘去发现,我们应该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和自主权,创设课内外或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知识外延,拓展学生的艺术灵感,拓宽学习渠道,让学生更自主地更轻松更真实地学习语文,并在学习中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既学语文,又学做人。真正做到诗意地活着。 总而言之,正如著名艺术大师罗丹说的那样:“动是一切景物的生命。”任何一门艺术,都昭示一种生命的流动,一种动态的旋律,它才是真正的艺术。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可以说,语文教学是一门高雅的人类艺术劳动,而语文阅读教学则是这种艺术活动最集中、最直观、最本质的反映。我们要让语文阅读教学充满流动美,就势必要注重优化教学结构的设计以及课堂氛围的创设、美化教师语言、开拓课内外知识延引,渗透美学教育,从而优化教学艺术,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使语文课堂成为情感美、结构美、语言美的有始有终的生命流程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