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的价值
——谈“虚构”在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作者: 不是我的江湖 - mysage 记叙文写作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地位毋庸置言,但在教学中我们常碰到的是学生拿到一个作文题不知从何下手,坐了半天写不出几句话来,就更不要奢谈开头与结尾、段落与层次、过渡与照应了,笔者在近七年的教学摸索中,觉得对学生进行想象思维的训练,借助“虚构”能较快地解决学生“写不出来”的问题,至于“写得好”只要笔底有货,经过精雕细刻就不难办到了。 一、对一个传统观点的突围 从小学写作文的第一天起,几乎所有的学生接受的是教师有关记叙文写作要“真人真事”、“真情实感”的约束,人物离不开教师同学家长,环境无非是学校家庭,文题不是《我的老师》、《我的爸爸》就是《有意义的暑假》、《快乐的一天》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从小学到初三几乎没有什么突破。老师对此往往也事例手无措,他们往往说:“稍微换个新颖一点的角度出题,学生就什么也写不出来了。”其实笔者觉得,我们倒是应该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因为我们对学生的笔约束太多太严了,初中学生写作“真人真事”“实情实感”这个要求不是做不到,只是有这条绳索学生就很难写出个性,很难把内容写得精采。作即创作,写作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审美活动,智力活动,而决不是对现实的认识活动,我们学生写作文累得很,就是因为我们老师在写作文前提了太多的要求,要他们抒发许多过于冠冕的感情,而这样的事情他们根本就没有体验,只能从许多写作例文上照葫芦画瓢,全无创作的快感和个性的呈现。 人常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初中生既未读万卷书,也没有什么机会去行万里路,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直接经验少得可怜,而从书本影视上获得的间接经验倒是比直接经验多得多,即使如此仅仅是经验的“复制”,他们仍很难写出切题的文章来,但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有着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的大脑,我想如果老师适当放宽“真人真事”的规则,甚至带着一种背叛与超越的心态,突破这一规则,让学生去体验一种自由的写作氛围,对学生的创作是十分必要的。 二、我所寻求的支点 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创造能力和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的一个重要层面,之所以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引入“想象”与“虚构”这一在文学界司空见惯的概念,目的之一是让学生的作文能熏陶上一点文学气质,更重要的则是想给学生松绑,让写作过程的愉悦性、审美性、个体性、创造性都在“虚构”与“想象”的狂欢中得到展示。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话,学生的记叙文岂不都成了小说,其实小说无非是一种“虚构”的记叙文,况且这之间本无显著区别,苏教版初一、初二教材中有一些以记叙文组元的单元所选的文章都是小说,学生若都能写出题村各异情节精彩类似于小说的记叙文来,这不是可喜可贺的事么?我是在考察大量“当代”成功作家的创作理论及作品之后才审慎地对学生进行记叙写作的想象系列训练的,我之所以强调当代,首先因为本人读书十几载,教书六七年,钻故纸堆钻累了,因而更喜欢流淌着新鲜血液和时代气息的当代文学,其二因为学生是当代的学生,当代的理论也许更能为他们所接受,至于当代的东西好不好那是评论家的事。学生生活在当代,我们老师就有责任让他们呼吸到当代的文化空气,如果学生写出来的东西一点点当代感受都没有,这就是我们为人师者的引导之过了。当然这里还要强调的是“当代”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更是一种意识形态,并且它并非完全拒绝对传统的继承。 目前,文坛上许多叫得响的小说家,他们的创作几乎全都是建立在想象与虚构这一基础上的,特别是前几年,苏童、余华、叶言等人的“伪历史小说”,从一“伪”字就可见一斑,他们在创作方法上是对传统的颠覆,创作内容上则是对真实的瓦解。在承认他们创作天赋的同时,他们的成功也离不开令人耳目一新的创作理念,当然,他们的理论,学生是无法直接摹仿和运用的,老师在其中的传递作用非常重要,以下三点可证明,初中学生在写作中尝试“想象”来“虚构”故事是可能的。 1、文章内容是否真实,不是作文训练的终极目的。 作文训练的是学生的内容构思能力、语言的运作能力和篇章的结构能力,第一种能力是主要的,它决定着后两种能力能否在一篇文章里得以很好的发挥,用“皮之不存,毛之焉附”来形容它们的关系就再恰当不过了。我们有的老师评讲作文时不是主要着眼于学生写出了多少东西,而是斤斤计较于学生写出来的东西是真是假,可能还是不可能,我想问这些老师,这世界上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呢?适当考察写作内容与语言的合理性无可厚非,如果以此为一篇文章的终极目的,就有点末倒置了。 我们以前一直从技巧的角度谈论“虚构”和“想象”,认为它们只是反映实体的方式,言下之意是被反映的实体是独立于虚构(语言的想象)现象而存在的,因此可以反过来检验虚构(语言的想象)的真实性,但写作仅仅是一种思维的活动过程,他的产品除语言之外一无所有,那么我们用以检验虚构(语言的想象)的所谓实体,又是什么呢?“文学恰恰是一种不能够接受真实性检验的语言,它既不真实也不是虚假,因而提出这样的问题毫无意义,文学作为‘故事’的性质就是如此”①谁能否认学生的记叙文不是一种叙事文学呢? 既然如此,学生作品内容的优劣真正要考察的是要素是否健全,故事是否精采,立意是否新颖,是否从真善美出发歌唱了高扬着的人性美。而不是让学生熟悉一些老掉牙的语言加上一些老掉牙的有说教之嫌的口号式的开头号结尾,去炮制出新的文学渣滓来。 2、记叙文的写作要素是一个千变万化的魔方。 记叙写作有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看似固定了什么,其实什么也没有固定。中国小说前线青年作家余华说:“在我所有糟糕和不糟糕的故事里边,时间、地点、人物等因素,充其量是出于讲述的需要”②这似乎给了我们在教学中一个很好的启示,同时这样的启示,我们也可以传递给正在抓耳挠腮的学生,时间、地点、人物只是构建文章情节的粘合剂,可以尽量放大其存在的时空,时空一大,人物也就自然的缤纷起来了,文章情节出现的可能性也就更大、更自由、更不拘一格、更有个性。我们可以这样启发学生,根据不同的文题,时间不一定是现在,可以是过去,还可以是未来,地点不一定是学校、家里,可以是工厂、是街上,是餐馆甚至是美国洛杉矶,是两万年后的火星,还可以这样启发学生,人物不一定是同学、老师或家长,可以是街道王大妈,幼儿园的小点点,某公司的经理,古代的一位文人,只是有一条千万别忘记了,你在讲故事,要让人想听。 “日常经验的真实尺度对我以经失败,我迷恋的只是虚构的形式”③这没有什么不好,我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想象与虚构系列训练之后,每做一次作文批改时,我就象走进了百花园,里面有那么多的奇花异草,那么地焕发着生机,那么地让人惊喜,学生几十颗脑袋中所能容纳的东西真不是一个老师所能想象的。 其实记叙文的四要素暗合小说的三要素:环境(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事件)“小说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他是假的”④让学生把记叙文当小说来写,虽有点离经叛道,但能让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何乐而不为呢。 让学生都来玩这神奇的四色魔方,也许你会发现他们会转出许多你意想不到的美丽的构图来。 3、学生的经验不仅可以复制,而且可以衍生。 经验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耳闻目睹、亲身经历,间接经验则来自书本影视,学生的经验,直接的少,间接的多,要求“真人真事”“真情实感”重现于学生的作文之中,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复制其以往的经验,试想学生的头脑中有多少经验能恰好吻合教师的出题呢?难怪学生碰到作文课都感到难以下笔,即使某一节课老师什么也不说,而以往作文课上的陈规旧照样让学生的思维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不是单纯哪一个老师的错,“无论是权力话语,还是大众本位,都会导致文学的工具论和服务论,而将文学的最内在本质——个人自由——掩盖起来”。①说老师的话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权力话语,这样说一点也不过份。 其实写作不过是一种思维过程而已,要那么多条条框框干什么,把学生稍微异端一点的思想就视为洪水猛兽有何必要?“我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过的缘由,但决不会用这事实,只是杂取一端加以改造,或发展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此”。②看鲁迅先生说得多好,他一定是一个衍生自己旧经验的专家,这对我们不能有所启示吗?有一种玩具是由不规则的几何体构成的,合在一起是一个球形,玩法就是拆开打乱后,再复原成球形,因为复原的途径是唯一的,因而开始玩时很有难度,但是一旦成功一次,再重复玩就索然无味了。还有一种玩具叫积木,它却可以拼出千变万化的模型来,每一次不同的组合,都是一次新的尝试,因而孩子们玩起来津津有味。要求学生再现他们曾有过的经验就象玩球体复原;而让学生的经验在大脑的思维中舞蹈,从而衍生出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创意来,则是玩积木,学生感到自由简单的同时,也更会体会到创作的新鲜感和愉悦感。 “我很清楚,上述一切完全来自于我的想象和虚构”。(吴滨)③“你不知道我写这篇小说的想法多么奇怪。”(苏童)④他们这些文坛上顶呱呱的作家写作的出发点无非是一个“想”字,他们也有他们的经验,但他们并没有受这些经验的束缚,苏童甚至对他的好朋友漏底说:“人们都问我的小说怎么写出来的,我不得不振振有词地应付几下,其实不过都是瞎编的。”大作家嘴里的“瞎编”这两个字足以骇人听闻,但这并非是他对创作的不负责任,而只是实际创作理念的平白表达而已。 谁也想不到,学生读完一篇武侠小说,看完一本童话故,他们的小头脑里会跳出多少机灵古怪的念头,这也是经验的衍生。只要让学生的思维插上翅膀,他们也会编出让你目瞪口呆的文字来。 三、一套迅速提升学生想象力的方案 “想象”重在“想”,“虚构”重在“构”,他们不是一个概念,但抵达这两个概念的路几乎是相同的。在有了上文的理论支点和可行性探讨后,我是这样进行想象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虚构能力的。 1、语词的特殊连贯 这条初级训练内容得益于王维先生的《快速记忆》中的一条记忆方法——奇特联想法。就是通过离奇特别的联想并在头脑中呈现相应的物象,来增强记忆的方法,我则是利用这种方法,训练学生在无关的语词之间建立一种低层次、非理性的联系,词与词之间无需太多的转折,从而达到训练简单想象能力的目的。 比如:“火车 河流 风筝 大炮 鸭梨 黄狗 闪电 街道 松树 高粱” 这十个词我让学生闭上眼睛随着我的话想象一下的情景:“你登上一列高速的火车,火车在河流上奔驰,河流上漂来一个大风筝,风筝上架着一门大炮,大炮的炮口打出一个鸭梨,鸭梨打进黄狗的嘴里,黄狗像一道闪电,迅速跑过街道,爬上一棵老松树,咬住了老松树上长着的一棵高梁。”再做了几次这样的引导训练后,就让学生试着自己进行联想,比如:“大山 桌子 火炭”,可以想象大山飞移过来,一下压在眼前的桌子上,把桌子把桌子压成火炭;“蚯蚓 电话 面条”,可以想象蚯蚓从电话听筒钻入,又从电话筒挤出面条来。 这条训练主要是让学生去想,并且敢想,距离成为有理性的文章还很远 2、词语的可能联系 这条训练是受G·荣格教授《分析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关“联想”测试章节的启发而设计的,是上一条训练的继续。 第一步是给一个出发词,让学生有这个词开始联想出与之有关的一系列词语,在规定时间让个别学生朗读他们所联想出来的词语。 例:星星(出发词)→月亮→地球→人→战争→死亡→悲伤→眼泪→失明→盲人→手杖→地面→脚印…… 第二步是让学生用尽量短的连贯的语言编造出情节片段在两个不相关的词语之间建立合理的联系。 例:蓝色——悲伤 答案: 生A、那个喜欢穿着蓝色裙子的女孩九岁就死了,她的妈妈很悲伤。 生B、蓝色的大海泛起朵朵浪花,好像在说:“看阳光多么明媚,散步的小姑娘你为什么悲伤”。 这条训练是让学生会想,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教他们拿到一个作文题目是该怎么想了。 3、合理情节的谋布 前两种训练毕竟不能写成文章,重点训练应在这一条内进行,分三步。 第一步:给出作文题目让学生联想出有关词汇。 例:《掌声》 学生的联想词汇有:观众、听众、鲜花、激动、紧张、流汗、鼓励、欢呼、热烈、目光、泪水等等。 第二步:对照题目,每个学生至少写出两套成文方案,列出记叙文有关要素。 第三步:成篇练习。我所训练过的文题有:《路遇》、《送别》、《春天的故事》、《老王头》、《昨晚家里发生的事》、《改写〈渭城曲〉 为短剧》、《我有一个梦》、《一封信的风波》、《雨啊!雨……》等等。 这步训练之后学生想象的逻辑性、合理性明显增强。 经过近两年的训练,我所任班级学生,拿到一个记叙文题目,在老师适当点拨下,在一节课时间均能完成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并且每次都由学生的作文特别有新意,有很强的可读性。 四、最近一次实际操作的反馈 上完初中第四册(苏教版)第六单元小说单元后,我的作文训练题是《永的一个不寻常的上午》,要求模仿小小说《离别的礼物》那种欧·亨利式的“突转结局”,字数不限。我让学生一定要扩大写作想象的空间,扣住“不寻常”三字,最大限度地打开自己的思路,现附同题作文两篇: 例文1、《永的一个不寻常的上午》 这是永的一个不寻常的上午,他独自往家里走着。静静地走,非常的不快乐,因为前两天的考试没考好,今天挨了老师一顿臭骂和一记耳光,而且是在班级里,让他好没面子,也不知回家还得挨妈妈多少骂,挨爸爸多少下鸡毛掸子。唉,还是奶奶最疼我,可奶奶已去世了。啊,我好想奶奶呀! 永就这么恍惚机械地走着,永的前面来了一辆大货车,驾驶员瞪大了眼睛。刺耳的刹车,永想让开,可是…… 就在那时永感到被什么东西捏起来似的,轻轻地向天空抛去,等车子过去以后,用就慢慢地从天空中飘下来,像一片羽毛。 再醒来的时候,用发觉自己到了一个很明亮的地方,老师、爸爸、妈妈都在对自己笑,后来又都不见了,永又想起了那次考试,这时他看见奶奶的笑脸离自己是那么近…… (学生:王成栋) 例文2、《永的一个不寻常的上午》 星期六上午永一人在家做作业。 “咚咚……”有人敲门,永去开了门,没人。他再听一听原来敲的是他家后院的门。他去开了门,一个中年人手里拎了很多东西走了进来,问永:“你爸爸在家吗?” 永说:“爸爸、妈妈都出去了,你有事吗?” 那人说:“这些东西一点小意思,你爸爸回来后就说一个姓张的送来的,请他帮我上次托他买钢材的事抓紧点。” 永不知道爸爸还有这能耐,这时那人看看永桌上的作业本,脸色变了变问:“你叫秦永,那李局长……” 永都明白了,说:“李局长家在隔壁。” 那人收拾地上东西的时候,永没理他,拿起蝇拍,顺手拍死一只苍蝇。(老师评:令人惊叹的细节描写) 永后来怎么也忘不了这个上午。 (学生:马万尧) 我曾给学生读过台湾作家陈启佑的小小说《永远的蝴蝶》,例文(1)可能就受了这篇小小说的影响,而例文(2)对社会现象的侧面抨击却是体现了小作者的独到构思能力。 这次作文班级共46人,涉及到不同题材26种,不同人物,如带假肢跳水救人的少女,农村大嫂、学校后勤工人、刑满释放犯、会计等二十余种。当然最多的还是少年学生做主人公,但场景并不完全定位在校园。我认为这次作文训练是成功的。 最后我仍然要以余华在《虚伪的作品》中的一段话,作我这篇文字的结尾,“当我发现那种就事论事的写作态度者能导致表面的真实之后,我就必须寻找新的表达方式,寻找的结果使我不再忠诚所描绘事物的形态,我开始以一种虚伪的形式,这种形式背离了现状世界所提供给我的逻辑和秩序,然而却使我自由地接近了真实”①。我在写作教学中也有过这样的困惑与寻找,而我的学生们是多么需要这样的“自由地接近真实”的自由啊,请相信他们接近的只会是真实——写作的真实。我们从教者不能看不惯学生的笔插上飞翔的翅膀,更不能去扼断它。 ——它有它存在的价值。 ①托多罗夫《文学作品的分析》见张宣德编《叙述与研究》 ②余华《极地之侧》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③余华《虚伪的作品》《上海文论》1989年5月号 ④王蒙①② ①余华《虚伪的作品》《上海文论》1989年5月号 k12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