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学生参与的信度和效度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文/伍阳斌

 

  从教育哲学规律说,学生是具有强大潜力的活生生的人,是具有强大能动性的学习主体,没有他们主动积极的参与,教育便不可能发生。从认识论层面讲,实践出真知,学习的本质是参与实践,并在参与过程中尝试、发现、体验、感悟,获得新知,实现超越与发展。从素质教育实践论角度理解,教育以“育人为本”,要面向全体,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全面发展素质,而主体通过亲身参与亲身活动亲自实践所获得的经历、体验、感受对素质的形成、提升和完善至关重要。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学质量的优劣,人才素质的高低,教育目标的得失,与教学是否较为集中、合理、系统地为学生创设了立体的参与环境,创造了多元的参与契机密切相关,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数、量、质、广度、深度、力度密切相关。

 时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实况值得反思。很多教师偏向于单纯追求课堂气氛表面的活跃,其实,这是一种学生没有广度深度、缺乏厚度力度的“惰性参与”“假性参与”,学生在热闹之余学,毫无参与信度效度可言。

 参与是一个动态过程,判断评估学生参与活动是否可信,是否取得实效,不能简单地以热闹的课堂气氛,以参与形式的花哨,以做了多少事、演习了哪些活动项目为凭据,而要弯下腰来微观考察、研究、分析学生具体的参与状态,看他们是怎样参与的,参与后自身知识、能力、心智、态度、情感意志、素质、个性、人格的细小变化和良性发展。教学就是要想方设法催生促成这些变化发展,自觉追求扩大学生参与的信度与效度。

 一、落实参与的广泛性

 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必须遵循这一要求,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主体意识,人人参与,全员参与,不允许有被遗忘者、被歧视者、无动于衷的“冷者”“隔岸者”。学生不仅要真正成为课内外听、说、读、写、察、思、演、研等动眼、动口、动手、动脑、动情活动的参与者承载者,而且要把参与的触角伸进教师对教的筹谋过程,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育资源的开发,信息渠道的拓展,教学目标的确立,教法学法、活动方式、组织形式的拟定等,从而将参与的丰富多彩性和重参与过程的思想化为可信的现实行为。

 二、突出参与的针对性

 为取得参与的信度和实效,必须突出参与的针对性。

 ①明确参与目标。或通过参与唤醒主体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或通过参与发现、形成、运用、验证、延伸某方面知识、经验、信息;或通过参与体验情感,磨练意志,丰富心理,训练能力;或完成目前某教学环节任务以推动教学过程;或生成创造契机,激发创新灵感,提升教学境界,实现教与学双赢……总之,师生都要心中有数,在明确目标的牵引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②具体参与内容。把整个教学流程各环节科学合理地分解截取,设计成各类可让学生参与完成的或串连或并连的具体而富有生机的活动,如阅读、答问、质疑、讨论、书写、记忆、思考、想象、研究、操作、演练等等,并要求学生聚精会神,专注投入,直抵活动的细枝末节。比如读,得落实为朗读、默读、诵读、吟咏、研习、圈点勾画、筛选检索、批注评论等具体行为。再如思考,要有问题有对象,有焦点有冲突,有方向有范围,紧扣问题,运用多种思维方法,从多角度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比较、梳理、归纳、提炼、综合、表述、交流,达到深化认识,较圆满地化解疑难问题。

 ③形成参与保障。首先,活动要符合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教育规律,讲求序列性、系统性和现实价值,并创造活动时空,提供活动方法,营造活动氛围,启迪活动引力。其次,组建参与单位,确立参与形式。或个人,或小组(可固定,亦可非常组合),或班级,或学校集体。可个体独立完成,可集体团结协作,可开展竞赛,亦可轮流登台。再次,建立参与激励机制,力求提高参与时间的利用率,提高参与目标的达成度,提高对新知追求的持恒度。

  ④多维立体评价。或教师总结归纳,或学生谈心得体会;有整体性评价,也进行个体性分析;有参与过程得失的查检,也有参与结果等级的评定。师生间反馈评价信息,不断促进参与行为的优化提升。

  三、注重参与的层次性学生是具有个性差异的学习主体。

  教学要承认差异性,立足差异性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不同梯度的疑难问题。比如鉴赏一篇文章,可分为认读、理解、分析、筛选、鉴赏、评价、创新等递进深入的活动层级。不同的层级有不同的知识能力要求,同一活动的不同环节有不同的难度系数,需给予不同参与主体以不同的对待。参与者尽可发挥自己的专长:长组织的组织,善观察的观察,勤思考的思考,能辩论的辩论,会表演的表演,都怀着饱满的奋发向上的情绪尽心尽力地去承担自己能承担的活动,最大值地发挥能发挥的职能,最后聚会融合,产生强大的整合效应。这样,人人参与,发挥优势,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专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以及问题解决的满意程度都趋于最佳状态,从而各有所得,各有攀升。

 四、激活参与的创造性

 教学活动要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不仅需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构建创造性思维环境,设计富有挑战性开放性发展性的活动内容,而且要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创造性参与不是始终处于简单重复层面的机械被动消极的参与,而是富有激情、富有个性、富有灵性的参与。有激情,指学习者有参与的欲望、兴趣、意愿、热情和内在驱动力,参与是主动的、积极的、乐意的、倾心的,因而是自由的、轻松的、活泼的、高效的;有个性,指学习者在参与中体现出自己的见识才智、运思角度、审美品位、个人志趣、自我性情、学习生活习惯以及做事风格、处世态度、价值取向、人生境界,体现出自己的独树一帜与个性风采,展示独一无二的“我”。有灵性,则指学习者参与的聪明智慧,参与的机敏灵动巧妙新颖,一举一动一思一念一言一语之间迸发出股股灵气。自己的创意、设想、观点、方案随机呈现,心里话、个性话、“私”话适时吐露,在思想的碰撞中闪现创造火花,在观念的交流中爆发亮点。不是一个腔调、一种结论,而应当是异中显同,同中求异,平中出奇,灵活多变。总之,只有通过学生富有激情、富有个性、富有灵性的创造性参与,才能使其实践探究能力、创造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开发,使其参与水平稳步提高,真正取得和扩大参与的信度和效度。(完)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