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曲调先有情 ——谈谈情感派和情感类课型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k12论坛   窦爱君 

情感派 

依据我国传统对流派的划分和命名原则,有关研究者把当代语文教学流派大致分为:以于漪、欧阳代娜、程翔为代表的情感派,以钱梦龙、蔡澄清、黎见明为代表的导读派,以宁鸿彬为代表的思维派,以魏书生、张富为代表的管理派,以洪镇涛为代表的语感派,以武镇北、王文延为代表的目标教学派,以杨初春为代表的快速写作派,以程汉杰、晏茂心、王学贤、潘意敏为代表的快速阅读派,以张孝纯、姚竹青为代表的大语文教学派。各流派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有自己的特色,又相互吸收,相互兼容。 

对于情感派,藤英超先生在他的《中学语文教坛风格流派录》中,有这样的阐述:“有的人语音动听,感情充沛,有相当深和广的知识,有细腻准确的感受能力。讲起课来声情并茂、生动活泼、绘声绘色,长于以声感人,以情动人,特别是讲授文艺作品,老师站在讲台上就如演员站在舞台上一般,无论是喜怒哀乐都能进入角色,使学生在学得知识的同时,还受到感染。故称‘感染派’或‘情感派’。”藤先生显然描述了情感派教师素质和情感派教学风格的主要特点。但评判一位教师是否属于情感派,除了分析他的个人素质和教学风格外,主要看其教育指导思想,如果笼统地把课讲得“生动活泼”、“感染学生”的教师都划归情感派,那么,语文教坛上将全是情感派,而无其他流派可言,因为生动活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每一位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 

研究情感派代表教师的教育思想,我们会发现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执着地相信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这种“爱”,包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爱;对 

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这种爱往往达到了“入迷”的程度。 

2. 教育学生坚持“熏陶感染塑心灵”。于漪说:“教育工作最贴切的说法应该是‘培 

养’,……英文字典解释为耕耘土地以期收成。”在实践中,她具体采用了娱目、动情、激思、励志四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 

3.课堂教学中“声情并茂”。情感派认为,语文教学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语言丰富优美,富有激情,二是力求再现课文中的“情景”。 

4.做学生脑力劳动的指导员。语文教育不但注重基础知识的教育,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教育。情感派认为,语文教学不能单打一,要立体化,多功能,即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 

(以上资料,主要根据张正君教授著《当代语文教学流派概观》有关内容整理) 

情感类课型 

普通的青年教师,不管有多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饱满的教学热情,由于教育经验和理论修养尚且存在不足,教育思想自然不可能成熟,更不大容易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因此切不可急于把自己归入哪一个流派,以致故步自封,最重要的是多学习、多探索,汲取各流派的精华,从中寻找出最适合自己、最适合学生、最适合教材的教学方式,设计出最适当的课堂类型,以期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也许正是基于这种思想,今年春季以来,河南省焦作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所,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强力推出“科研兴课”大型系列活动。目前这项活动虽然仅在小学进行,但其效果、影响已十分明显,具有在初高中进一步推广的价值。为配合这项活动,最近,教科所出台了一份“科研兴课课型汇总”,向老师们推荐了二十五种课型:情感型、联想型、想象型、探究型、网络型、感悟型、辩论型……林林总总,为大家提供了多条思路。尤为可贵的是,在提出这些课型的同时,首先明确了有关宗旨、原则、目标、心理准备及希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宗旨——具有较高的科研含量,体现新时代的教育理念,符合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原则——不求完美,但求突破;宁可上一节千疮百孔的创新课,不上一节天衣无缝的守旧课;但开先河不为师。——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一种殷殷的期望,一种对课堂创新及变革的热切呼唤! 

对于被列为第一位的的情感类课型(即情感型),我深有感触。语文教育界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许多女性语文教师,由于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感情往往都比较敏感、细腻、丰富且善于表露,以至于其教学方面,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向情感派倾斜,倾向于设计出情感类课型。另一方面,语文课本中选入的大量经典的文艺作品,也确实需要教师丰富的情感投入,进而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做到“披文以入情”、“缘情而悟文”。也只有“情贯始终”,师生才有可能充分领略文艺作品的魅力,文艺作品的教学效果才有可能比较理想。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作为一名女性语文教师,我从最初的无意识到后来的有意识,进行了这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尝试。《用心灵品读你——〈记念刘和珍君〉教学手记》(简称《手记》)一文,真实地记录我2002年9月18日在高一三班上的一节难忘的课,这节课,正好可以算做一个比较典型的情感类课型。 

对于情感类课型,我想借用上海陈钟梁先生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程序的一段话来描述,这段话高度概括了情感派以及情感类课型的特点: 

1. 导言——“未成曲调先有情”; 

2. 提问——“惊风乱占芙蓉水”; 

3. 讲述——“语不惊人死不休”; 

4. 插语——“一语惊堂满座醒”; 

5. 环节——“一枝一叶总关情”; 

6. 过渡——“嫁于春风不用媒”; 

7. 小节——“似曾相识燕归来”; 

8. 情感——“无情未必真豪杰”; 

9. 氛围——“山雨欲来风满楼”; 

10. 体态——“此时无声胜有声”; 

11. 板书——“冗繁销尽留清瘦”; 

12. 教具——“大珠小珠落玉盘”。 

——《中学语文教坛风格流派录》,第184页 

很显然,陈先生列举的这12个特点既全面又形象,我们一看就能明白,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明不明白这些特点,而在于如何在课堂上有效体现这些特点。在这里,我很愿意结合《手记》一文及具体授课情况,谈谈这个问题。当然,过多过细的分析没有多大意义,权且选择“导言”、“教具”、“氛围”这三点来谈吧。 

导言。这节课的导言,和《手记》第二自然段的内容直接相关。课前,我别的话没说,先请同学们随意地看看那些照片,上面有我,有我的同学,有教授,有背景。那些背景,特别引发了大家的兴趣:这是什么建筑?这是哪里的花园?我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请大家打开书,看看《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标题、题解和课文第一句,然后才告诉他们:“这些照片的背景,正是当年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校址,她现在的名字是北京师范大学北校,几年前我曾有机会在这里学习。同学们想一想,假如时间可以倒流,那照片上的我,很有可能就是刘和珍君;我旁边的几个同学,很有可能就是杨德群君、张静淑君;我们中间那位博学的教授,很有可能就是鲁迅先生……” 

伴着我略带抒情的导语,同学们惊讶、沉思、动情,我分明感觉到, “刘和珍君和鲁迅先生一下子走到了学生面前,走进了学生心里,时代的距离、心灵的隔膜倏然消失,同学们美好神圣的感情渐渐被唤醒了。” 

教具。可以想象,上面的导语如果离开了教具——照片,将无法进行,更不大可能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我的导师——河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曾祥芹教授看了我的《手记》,评价说:“单是照片的展示和场景的透析,就把我这个曾背诵和讲解过课文的老读者给感动了。将跨时空的无声的对话变为亲历其境的声情并发的体验,拉近师生和课文的距离,该是多么有意义的跨越啊!” 

当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有我这样的幸运,正如网上的一位老师所说:“我觉得你的这种教法只是一种特例,因为大部分老师没有你这种照片。讲解鲁迅作品的到位程度取决于我们对鲁迅本人的理解程度!”我同意这位老师的看法,不过我想,直接借助文字理解鲁迅先生固然重要,但如果教具能帮我们更快更好地理解鲁迅,那又何乐而不为?况且,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大家没有我那样的照片,但依然可以在网上找到其他的有关的图片,如果操作得好,效果不一定比我的差。要让教具“大珠小珠落玉盘”,醒目,清脆,声声叩击学生心灵,实在很需要老师们的费心寻找和设计。 

氛围。有了课堂开头的情感酝酿,还真有了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接下来每个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通过阅读鲁迅先生的有关介绍和描述,同学们对刘和珍君识其行、观其容,继而对她产生了美好的喜爱之情。然而想不到的是,竟会有那样的厄运降临,由爱转悲,悲何以堪?由悲生愤,愤何其激!情动于衷,“三分钟默哀”是最好的抒情。——在如此的氛围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主旨,仔细品味每个细节、品味艺术话的语言,“缘情而悟文”,自然是水到渠成。 

前不久在一个观摩会上听一位老师讲《再别康桥》,标准的普通话、浑厚的男中音,颇有磁性,在课堂临近尾声时动情的朗诵,一下子征服了听课的专家、老师,获得好评。但可惜的是,这种征服来得过于晚了,在这之前的教学过程中,师生过于关注了诗中的“景”,却忽略了诗中的“情”——后者,恰恰是浪漫主义大诗人徐志摩赢得读者的根本原因。只见其景,不见其情,就无法为课堂营造该有的抒情氛围,无法使同学们更好地走近诗,走近诗人。这样的情况,观摩课上会出现,日常教学中,恐怕出现得更多,不能不让人引起重视。 

以上所谈,其实不过是我个人在在这个方面学习、摸索、反思后的一个小小总结,“卑之无甚高论”,拿出来给各位同仁一览,只是希望获得诚恳的批评,好在反思、碰撞中激起更多的灵感,为教学提供更有价值的思路,谢谢各位! 

2002。8。18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