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流行风 鉴赏古诗词(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刘志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江泽民总书记语)语文教学在培育民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负有特殊使命。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便是学习古典诗词。江总书记在欣赏“中国唐宋诗词名篇音乐朗诵会”时说:“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许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词,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可见,学习古典诗词对于“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目前的古典诗词教学受到重重束缚,显得苍白无力。理性分析这把手术刀把一首首意境优美的诗词解剖得支离破碎。若用此种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何其难哉!鉴赏古典诗词,须让学生通过整体感悟产生类似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引起学生心灵共振。而要产生这种共振,就可引进流行歌曲,从听觉、视觉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强有力的心灵冲击。如何运用流行歌曲鉴赏古典诗词呢?我看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比较中,激发学生通过联想体验情感。

诗歌是主体性最强、主体特征表现得最为鲜明的一种文体。它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把繁复的生活现象、浓烈的思想感情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来。它往往是诗人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的表现。所以在欣赏诗歌时,我们必须把诗词中浓缩了的生活和情感“泡”开,还原回原生态。要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对人生的感悟,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用自己的情感去解读诗篇。我在“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欣赏”选修课教学中就曾播放与诗歌的情感体验类似的流行歌曲MTV,开启学生情感的闸门,让他们去感受诗词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并通过联想进一步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岳飞的《满江红》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词作表达了词人抗金救国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激情。在鉴赏这首词时,我没有逐句解读,而是让学生反复朗诵,深入体会词人那猛烈爆发的怒火,雪耻复仇、重整乾坤的壮志豪情。然后播放《满江红》MTV进一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寻找与词作情感的契合点。紧接着播放闻一多先生《七子之歌》MTV,让学生感受澳门魂牵梦绕祖国、热切盼望回归的心情。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对《满江红》、《七子之歌》所表现出来的感情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异同点。经过短暂的思索后,学生纷纷就两首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指出两首作品的不同点:《满江红》情辞慷慨,悲壮激昂,既是战斗的誓言,又是进军的号角;《七子之歌》则是一个漂泊沦落、孤苦伶仃的游子对祖国母亲的既热切又悲凉的倾诉,其中饱含着游子历经沧桑的斑斑血泪。或指出两首作品的共同点:都切盼失地能回到母亲怀抱,洗雪民族耻辱。无论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武穆,还是“梦寐不忘生母”“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的闻一多先生都有一颗赤子之心。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或壮怀激烈,杀敌报国,或心系天下,忧国忧民。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杰出代表。

接着我援引鲁迅先生的话“……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是中国的脊梁”,引导学生回顾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然后勾勒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志士形象。这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情感储备,他们把对英雄志士的无比崇敬之情融入到了创作的形象中去。之后我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来共同感受英雄志士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学生们塑造了中国历史上一组英雄志士的群像。其中既有“深思高举,洁白清忠”的屈原,又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既有闻鸡起舞、击楫中流的祖逖,又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杜甫;既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又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苏轼;既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辛弃疾,又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陆游;既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文天祥,又有督师扬州、壮烈殉国的史可法;既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又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既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孙中山,又有“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的鉴湖女侠秋瑾。这些英雄志士用铮铮铁骨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用一腔热血抒写了中华民族的绵绵青史。是他们使得龙族的血脉不断,是他们推动历史滚滚向前。在充满激情的朗诵中,学生懂得了“位卑未敢忘忧国”,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的心灵洗礼。

二、比较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味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的形象,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感情形象。清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景中情,景中情。”所以鉴赏古典诗词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通过物象看到注入其中的情感。只有抓住诗歌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体会由一个个意象有机组合而成的意境,才能真正地鉴赏古典诗词。

《雨霖铃》就是一首情景交融的经典名作。如果仅仅对词作作理性的分析,势必索然寡味,味同嚼蜡。于是我引进李叔同先生的经典名曲《送别》MTV,让学生聆听缠绵低沉的旋律,欣赏满目凄凉的画面,解读精炼含蓄的歌词,以获得真切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用文字把画面描写出来。有了MTV的视觉冲击,大部分学生走笔如飞,一挥而就。其中有一篇是这样写的:

“一轮如血的残阳快要落下,一条古道向远处延伸,古道旁的凄凄的芳草似乎也充满着无限的愁绪,远处的群山跌宕起伏,连绵不绝。郊外古道旁的长亭内,挚友数人在此设宴饯别。酒虽醇,人无绪。晚风吹来,杨柳轻拂,笛声凄清,知交即将漂泊天涯,自是愁绪满怀。”

有了《送别》的情感蕴积,我指导学生反复诵读《雨霖铃》,认真体会词中的离愁别绪,启发学生运用再现性想象把无言的铅字变成多姿多彩的立体画面。这再一次激起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他们沉浸到了长亭送别的场景中,纷纷描绘自己心中的“秋夕离别图”。请看学生佳作:

“暮色苍茫时分,秋蝉鸣声凄切,秋雨刚刚停息。京城郊外,帐篷之内,一对情人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兰舟催发’之际,二人泪眼相看,无言以对。烟波浩渺,暮霭沉沉,楚天空阔。      分别之后,一人在舟中独酌,黯然神伤,不觉已酩酊大醉。一梦醒来,只见岸边杨柳依依,微风习习,空中挂着一弯新月……”

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对两首词所创造的意境进行比较。经过热烈的讨论后,学生指出两首词都捕捉富有特征的景物酿造出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送别》抓住夕阳、古道、长亭、芳草、杨柳等富有春天特征的景物渲染出一种“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忧伤;《雨霖铃》则借寒蝉、秋雨、烟波、暮霭、新月等秋夕景象,让人感觉到“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凄清冷落。学生也指出两首词的意境还是有所不同的,《送别》像初春的细雨淅淅沥沥,令人断魂;《雨霖铃》则像深秋季节的冷雨凄凄惨惨,撩人愁思。

在比较中,学生通过画面体会到了词人的离愁别绪。词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却又不得不离去,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啊!想到前途渺茫,相见无期,他又怎能不“举杯消愁愁更愁”呢?这离愁无边无际,充塞于天地之间,令“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词人把离情别绪渲染到了无以复加的极致。正是这低徊缠绵的离情引起了学生心灵上的深深共鸣,让他们体会到“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的真正内涵,获得极为丰富的审美体验。

 三、比较中,指导学生求同存异明辨手法。

中国古典诗歌往往是短小的抒情诗。其情感的抒发一般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往往让人咀嚼再三、玩赏不已。间接抒情常常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把内容表达得含蓄蕴藉。例如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就借独放于饕风冷雨的寒冬昏夜、寂处于驿外断桥之旁的梅花,表现了词人饱经忧患仍坚持战斗的爱国情怀和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但学生对托物言志不甚明了,我就引入了《长城长》MTV,让学生由长城展开联想。长城“一头挑起大漠边关的冷月,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激起无数热血男儿从军报国的豪情壮志;“都说长城内外百花香,你知道几经风雪霜,融进了千万志士的血肉,托起万里山河一轮红太阳”写长城历经忧患,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捍卫民族的尊严,抛头颅、洒热血,铸就了历史的辉煌。“你要问长城在哪里,它就在老百姓的心坎上”则指出真正的长城是热血男儿对母亲的坚贞不渝的信念,是英雄志士报效祖国的壮志雄心。这首歌把长城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由实即虚地揭示了爱国主义的主旨。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了象征就是“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诸咏叹者”(白居易《与元九书》)。

古典诗词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同时,也常常运用其他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如《诗经》中的“赋、比、兴”。在教学中,学生对比兴结合普遍感到难以理解,因为比兴相连,不易区分。为了排除学生的知识障碍,我 即兴演唱了《风雨真情》的前八句:“风是秋后爽,月是十六圆,……泪眼同欢笑,相伴到永远。”并给学生作了必要的点拨。表面看来前四句与后四句毫无联系,其实是有内在联系的。那就是老俩口的情感就像风历经春夏、月经历圆缺、花经受风雨、瓜经糖分积淀一样久而弥笃,犹如陈年老窖,愈老愈醇,愈陈愈香。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之后,二位老人相濡以沫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前四句既引起下文,又极富哲理。点拨之后,学生对比兴手法就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美   华特  B  科勒涅斯),所以我们要努力做到“语文生活化”。时下不少流行歌曲或表现慷慨激昂的情怀,或表现缠绵悱恻的心绪,或融化古典诗歌的意境,或借鉴古典诗词的手法,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引进流行歌曲,就一定能激活古诗词教学,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者邮箱: dhliuzhi@hotmail.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