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兴趣的思考与实践(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苏州新区一中  王运邦  刘以胜

曾有学者指出,学生“厌”学(或曰“怠”学)现象,当今已不是一地乃至一国的问题,而是教育中的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应是多方面的:(1)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读书已不再是唯一直接谋生的手段,社会也出现了一些脑体倒挂现象,书中未必有黄金屋,不正之风——诸如“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现象,等等,迷惘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目的;(2)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加深了教材的内容,给一部分学生带来了学习的难度;(3)教学方法的陈旧、教学形式的呆滞,主体作用的忽视,抑制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4)学校的周边环境也诱惑了一些意志薄弱的学生,使他们迷恋于网吧、游戏机房、桌球房等场所,以至于不能自拔,甚至于玩物丧志;等等。没有崇高的目标理想的催发,学习就成了一件很普通的“日常”生活。那么作为教师,能否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把这个“日常”的学习生活,创造出一个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形式与气氛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呢?能否让学生在这“日常”的学习生活里窥察生活的底蕴,领悟人生的真谛,寻觅理想的路径,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呢?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和养成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热情,确是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课题。语文教学,同样要造成学生对语文课堂学习的热爱和崇高情感。兴趣是起点,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选用与语文修养和语文学习形式相关的形式。

(1)七嘴八舌。所谓七嘴八舌就是让学生自由说讲论评,不严格作条条框框的限制。这个活动可先安排在一些说的能力比较薄弱的班级进行。这些班级的学生有不少人十分胆小,公共场合说话往往会语无伦次,为了让每个学生能尽快的说起来,可以在课始安排他们把自己的每天知道的事或新闻说给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品评,七嘴八舌,任其自说。学生在下面说,所以也就大胆并且敢说。通过这个活动,使他们提高了捕捉身边话题的能力,时长日久,学生的说的能力也渐趋提高,为以后说的活动作了准备和铺垫。看似放任自流,其实还是有目的有步骤的。

(2)成语接龙。最适宜于起始年级,学生每人备有字典和成语词典各一册,它们是学生解决生字词的音形义的工具书,可以要求学生每天读10个成语,两周读完一个音序里的全部成语,这样在一定时间后,就可以在课始或课间开展成语接龙活动,这样做既活跃了气氛,增加了兴趣,又积累了成语词汇。

(3)讲成语故事。每天可次第安排一位同学,讲自己所知道的成语故事,大家可在有关书籍、工具书、网上等上面查找。学生在讲故事中要求重点突出,语言简洁,故事完整。这类活动既增加了学生查阅书籍的能力,又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还使学生了解了许多古代文化常识,提高了学生的文化修养。

(4)“话”像猜人。有时课始安排学生用100字左右的语言,口头勾勒某位同学的外貌特征或性格特点,然后由其他同学猜出描述的对象,由于学生描述的是身边的熟悉的人,便于抓住特征,避免了概念化的描述,这样,描述者不难,猜测者也容易。有时因描述逼真而引起同学的赞赏;有时因描述不确而引起大家的批评,但仍活跃了学习气氛,增加了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5)新闻发布会。每周举行依次新闻发布会,尽可能多让学生参与其中,可以是在班级或学校的新闻,也可以是国家国际新闻,也可以是热点问题的透视。可以把班级里的同学分为几个小组,如国内组和国际组,国际组还可以分为中东组、欧洲组、美洲组等。学生们在兴趣盎然之中,不仅增加了知识,学会了分析问题,并且避免学生出现“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现象,达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效果,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

(6)话题演讲。学生进入中学以后,对事情评议有了一定的能力,我们可以预先拟一个话题,让学生做评议性的演讲,并有一定的时限。为了提高兴趣的效果,我们把演讲和评议相结合;同时逐步从预先拟好的话题过渡到现场抽题,以增加难度。每次学生以两位同学为宜,最大可能的调动全员参与。

(7)小品补“尾” 法。小品具有强烈的幽默色彩,是智慧火花的闪现。有的使人哑然失笑,身心为之一爽,于风趣之中得到享受。课堂教学中,我们上课常常安排小品欣赏的活动,并且故意省略掉“包袱”,让学生自由想象补充,最后再公布结尾,使其于“愤排”之中释然一笑一乐一悟一得。

运用这些形式,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处理好与课文的关系。初一、高一学生开始以记叙为主,那么可以安排讲成语故事、“话”像猜人等,话题演讲、新闻发布等则较适合于二年级学生,这样既注意了形式相对集中,又可以有意延伸课文学习的训练,而又不失形式上的有趣。

②要处理好与课文内容的关系。如果文章的内容较为抽象,那就可以在这段时间安排一些活泼的学习形式,这样就起到了与学习内容的中和作用。例如连续文言文教学,尤其是新教材背诵要求高,极容易引起学生的倦怠心理,这时就应当安排一点活动来中和一下。比如学习到《项脊轩志》时,就可以根据课文中归有光对自己母亲的深情怀念为起点,开展以母爱为话题的演说,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母爱的伟大。

③要处理好时间位置以及长短的关系。这些激趣活动,大多应安排在开始,但也可以灵活处理,比如学习《五人墓碑记》时,关于作者张溥如何刻苦用功写《七录斋》的故事,就可以利用课间与学生谈心的形式,并由此生发开去,谈及古今中外著名学者刻苦用功的典型事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这活动还可以安排在课末,时间以两到三分钟为宜,使学生兴趣渐起,并给学生留以充分的余地。

④教学中这些激趣活动要注意活动安排的系统性。激趣活动不是想到做就拿起斧头劈下去,而应该是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训练目标、训练手段以及训练周期。训练目标应是循序渐进,由易而难。训练手段要遵循多变的原则,激趣活动没有多变性,活动的本身也容易变得单调枯燥,就达不到激趣的效果;只有不断的变换训练的手段,学生的兴趣才有可能大增,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变则通,通则久”吧。训练周期可以以一个学期为一个单位,也可以计划一学年,甚至一个学业段。只有系统的安排激趣活动,才能更好的驾御这活动,使这活动更好的为语文教学服务。

二、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根据课文内容,借助于一定可行的操作方法,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1)游戏。尤其是对初一、初二的小同学,收到的效果会更好。《谈笑》是一篇文艺小品,其中有100多个表示笑的词语,简直就是一部“笑”的袖珍词典。因按不同的标准多次分类,所以课本作说明文编排。教学时,我们先将有关表示笑的词语分别抄在卡片上,分发给学生;课堂学习时,随机指定一个学生持卡上前,让座位上的学生依据相同的类别找朋友。这样若干次不同类别的词语就找完了。游戏过程中,有找对了的,大家鼓掌;找错了的,大家帮忙;在这一“正”一“误”的肯定与否定中,学生既感性的认识了课文的分类写法,又较多较深的识记词语。

(2)绘图。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的过程中,我们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绘出文中所描绘的五幅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等。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把抽象的文字具体化,培养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再创造能力。在活动过程中,确实达到了甚至超过了预期想象的效果,出现了不少与书中意境十分近似的图画,有些图画确能让你惊叹不已——让你惊叹于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再创造力。在课堂教学中展示这些画让学生欣赏,既鼓励了图画作者,也便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3)表演。这是要求学生把课文的人物动作通过自己(学生)的动作再现出来,以增强学习的兴趣。由于条件的限制,目前课本剧的表演很不普及,但完全可以引导学生作局部片段的表演。《核舟记》一文刻画了苏黄、佛印三人“各具情态”,栩栩如生。核舟的方寸之物竟能这样气象万千,实有奇趣。如何让学生认识这一微雕艺术呢?课堂上可让学生分成几组,扮演三人,并按课文内容逐个落实文中人物的位置、动作、神态,既认识了作者刻画描写的细微之处(如:“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生动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也准确的理解了字词:“矫首昂视”中的“矫”和“昂”、“诎右臂支船”中“诎”等等。

(4)演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这样一段文字:“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筛,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根长绳,人远远的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这一段文字关于“捕鸟”的过程叙述清楚准确,很具有演示性。可以准备一些简易工具,让学到讲台演示以下捕鸟的动作,经过这一捕鸟动作的演示,学生能够准确的把握“扫”“支”“撒”“系”“牵”“拉”等一系列动词。还如《死海不死》一文也可以演示一下在不同密度下的盐水的浮力的大小不同,这样便于学生理解死海的“不死”。

(5)制作。对有些课文中介绍的具体实物,引导学生制作实物,并用于教学中,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板》一文,既有活板印刷的程序介绍,又有活字制版的方法介绍。初读课文以后,我们要求学生用橡皮泥或胶泥学习制作字印,再用沙子代替纸灰等物,学习制版,把诉之于视觉的文字,转化成实物,这是表达形式的转换,也是激发兴趣的途径,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诸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的捕鸟工具和《小橘灯》中小橘灯的制作也都可以这样制作实物用于课堂教学。

(6)导游。《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和《故宫博物院》是篇以方位为序的说明文。文章条理清楚,材料丰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在利用投影仪投出建筑物的平面图(或在黑板上画出),理出作者说明的先后顺序,而后分组让学生作导游解说,要求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具体解说每一重点局部的位置、特点以及有关资料。学生由过去曾听导游解说变为自己为别人解说,角色的转换,顿生新鲜。

(7)借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向相关学科内容“借”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降低教学的难度,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肯定句与否定句变换的教学,我们就可以借用数学上“方程左右移项等式不变,但符号改变”的原理帮助理解。又如文言虚词中的“者”,表示“……的人”,可以借用英语中“动词+er”表示施事的人,名词化,文言虚词中的“者”就相当于这里的“er”,能表达一定的意思,但不能单独使用。这就在单调的知识传授中增添了有趣的成分。

(8)辩论。我们在学习《愚公移山》一文中曾安排这样的辩论:辩题——我们现在是否要“愚公”;正方——我们现在需要“愚公”这样的人,反方——我们现在不需要“愚公”这样的人。学生在这场活动中积极准备材料,选择自己的突破口。在辩论中正方选择以要不要愚公精神为自己的突破口,而反方则以创新为突破口,反方还提到了移山带来的环保和生态问题。学生在辩论中兴趣很高,出现了不少智慧的火花。通过辩论,使学生明白了愚公精神的内涵,使学生知晓了如何做现代的愚公。

(9)配图配音。《安塞腰鼓》一文中,作者通过对安塞腰鼓的描绘,宣扬了生命的激昂和力的宣泄。由于许多学生对于安塞腰鼓并不熟悉,这一课我们利用PowerPoint制作一些演示文稿(或利用幻灯片),再加上安塞腰鼓的鼓声,学生在“隆隆隆隆”的鼓声中朗读课文,在“隆隆隆隆” 的鼓声中欣赏图片,图音文并举,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领悟安塞腰鼓的古朴美、原始美、壮阔美、豪放美,更深切的理解了文章的中心,也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10)实地观察。我们在学习《苏州园林》时,就把课堂延伸到社会去。由于学生身处苏州,就有条件,让学生到苏州园林去实地观察。我们花了很短的时间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然后领着学生到苏州园林的代表——拙政园去。在观察中学生兴趣激昂,课文中介绍苏州园林的几个特点一目了然,学生也在很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学到课本中所学不到的东西,提高学生欣赏古典园林的能力,也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文章所体现的人文性。像这样类似的活动,只要有条件,完全可以充分的利用社会这个大课堂,这对大语文教学是大有裨益的。

说到底,再多的操作方法也只是手段,一个杠杆,它有利于启动和调节语文课堂学习气氛;但不是目的,因此要防止喧宾夺主,因形伤质。

三、学习兴趣的调动更要注意深层次的挖掘,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让学生体味情趣、谐趣、理趣、志趣的高品位趣味。

(1)情趣——源乎人的情感领域又作用于人的情感领域的高尚志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叩响学生的心灵门扉并使之产生共鸣,激发起的兴趣将是持久的、强烈的。

从内容上来看,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篇目蕴涵着童稚之情,如《社戏》;师生之情,如《我的老师》;人伦之情,如《背影》;自然之情,如《听潮》;奉献之情,如《荔枝蜜》;革命之情,如《同志的信任》;等等。可以说,一部语文课本,就是一个广袤的人类爱自然、爱他人、爱生活、爱生命的感情之林,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漫步其间,以心换心,以情激情,使其受到震撼与感染,学生将会领略到人类情感世界的旖旎风光:

奇情。《我的老师》记叙了童年时代的学生“我”受到老师的呵护,最后写一个“梦中寻师”的事,凸现了师爱生、生爱师的眷眷深情。课堂教学中,我们抓住这一奇异之初,引导学生思考比况:①你有过这种奇情经历吗?②这种思念之情通常会出现在什么人之间?③课文中的“我”为什么会如此?④这样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因为新异,学生讨论也异常热烈。那么,它的效果就不仅于课堂短暂的兴趣,还将产生久远的影响。

激情。《一面》里有这样一段文字:“正是他!站在前行列最前面的我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课文中有这样的学习要求:同志、朋友、父亲、战士,你能区分各自的含义吗?我们深知,这段文字是作者当时幸遇鲁迅先生一面的激动心情的自然表露,音为心声,感情的闸门打开后,情感的潮水奔涌而出,势不可当,对这一无比崇敬的的激情,结合学习要求,我们引导学生从内容和方法上展开学习:①名称的含义和蕴涵的感情程度;②追踪作者感情历程;③反复朗读加以体会。世上竟有这样的人?同时有多种崇高的身份。学生在这一激情的激荡之下,很快的进入角色。和作者同紧张、激动、惊喜。

(2)谐趣——源于生活成于笔端体现人类智慧的轻松诙谐的趣味。如《狼》、《宋定伯捉鬼》、《皇帝的新装》、《变色龙》、《警察与赞美诗》等课文,学习这些文章充分利用这些故事的情节和语言因素,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较为轻松的学习气氛。

(3)理趣——可分为文理之趣、事理之趣、哲理之趣。这种趣味应蕴藉在诸理之中,不像情趣、谐趣那样显现;但一经点拨,赢得学生认同,便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怦然心动,有认同到赞赏。

文理之趣。这是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和内在联系的剖析,结实其巧妙之处。比如《有的人》,我们为指导学生学与记,通过板书纵横展开,纵向体现课文结构,横向揭示课文内在联系,先用几个关键的字词(或短语),一首诗就浓缩在眼前,了然于心中。学生最终通过板书理解了诗的“分承照应”的特点,很自然地赞叹其结构的高超。

文章的结构有开有合,或纵或横,并列分承,文章的思路哟逐渐收缩也有递进放大,有辐散,有因果,有求同,有求异。通过文脉的揭示,结构的剖析,使学生领略尺幅之上千言之内的山水丘壑,这确是一种有趣的境界。

事理之趣。这是通过对课文所叙所议的事进行分析理解,体会其事其理。如《论雷峰塔的倒掉》,学习时我们让学生讨论:法海到底为什么要镇压白娘子?白娘子的遭遇值不值同情?

哲理之趣。培根说:“哲理使人思想深刻。”同样,深刻的哲理有能启迪人的思维、激发人的灵感、调动人的情绪。如《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马说》等,我们就引导学生体会其哲理,用哲学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兴趣。

(4)志趣——结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业之志和事业之志。使之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产生学习的内心力、内趋力,产生学习的崇高感、责任感。

学业之志。学习《死海不死》时,曾让学生辩论:死海最终会不会死?根据教材的内容,辩论的结果肯定会“死”。然而,正在学生胜负已定之际,老师确语出惊人:“不会死!”同时提供了《妙趣横生的地学之谜》中有关的资料:①死海与红海海底大断裂相连,水源不会枯竭。②死海中正繁殖一种红色的小生命——盐菌,现在已不死,如此石破惊天,言之凿凿,引起学生的好奇、猜疑,于是我们就引导学生认识到,知识真是无边无际的,有很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我们去探索开发。

事业之志。学习《统筹方法》一文时,曾与学生讨论:课后有一则《田忌赛马》的故事,可否放在文章前作开头?有人说行,有人说不行,最后在比较优劣得失的基础上得出弊大于利。接着我们向学生推荐一则资料:美国有个伯纳姆的人,在现代管理制度——泰罗制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三问”:一个新方案,新设计,新规划,新方法,新科技,①可不可以取消?②可不可以合并?③可不可以用更简便的方法替代?这三问,不仅对美国的科技革命,而且对美国人思维方式的革命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时我们鼓励学生,告诉他们将来是要走上社会的,成功事业在明天,成功的起点在今天。

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调动,我们应当遵循两个原则:①课文内容的开掘要恰当;②课外资料的引入要自然。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