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试用修订版大纲大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崔 峦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于1992年由原国家教委颁布实行,已经八年了。其间,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教育事业发展迅速。目前,教育部正着手规划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的改革。试用的小语大纲,已不能适应今天的小学语文教学。于是,教育部决定修订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修订后的大纲属过渡性质,它既保留了原大纲中适用的部分,又注意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接轨。它虽然是大纲的修订版,但是体现了许多改革的精神。

 一、大纲修订的背景

 21世纪即将来临。从国际上看,人类社会一方面尽情地享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度信息化带来的恩惠,一方面继续进行激烈的国与国之间经济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是民族素质的竞争,说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世界各个国家、地区都意识到教育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纷纷进行教育改革。日本提出要培养21世纪世界通用的日本人。美国劳工部对21世纪的就业者提出必须具有三大基础棗能力基础、思维基础、素质基础。能力基础指有较高的读、写、算、听、说的能力。克林顿总统要求美国的儿童八岁能读会写。台湾在新公布的《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总纲纲要》的“国民教育阶段应培养之基本能力”中,提出要培养十大基本能力。可见,重视提高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趋势。

 从国内看,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呼唤深化教育改革。1999年6月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基础教育来说,实施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保障每个学习者享有学习的基本权利,重视每个学生。新加坡教育部在颁给校长委任状上的一段话,对我们有所启发:“在你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全都对未来抱着憧憬和梦想。他们都依赖你的指引、塑造和培养,才能成为更好的人和有用的公民。”这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到德育为本,全面提高素质,特别是提高他们继续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当然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还要强调发展个性,特别是要培育创新精神。台湾在“十大基本能力”中,就有三项是围绕“创新”提出的,分别是:培养创新的精神和创造的能力,培养主动探索与研究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次修订大纲,努力体现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以利于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二、修订大纲的指导思想 

 (一)坚持“三个面向”

  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是这次修订大纲的最重要的指导思想。办教育要放眼现代化,放眼世界,放眼未来;基础教育要培养面向21世纪、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世界通用的人。“三个面向”的核心是面向现代化。就语文学科来说,要了解现代社会对语文教育的要求,要增强未来意识,努力实现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要培养学生不断求知、敢于探索的精神,要有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读写速度、读写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语文应用于现实生活的能力。 

 (二)促进学生的发展

 语文素养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语文教育比较看重知识的积累,继而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在知识剧增的今天(据有关研究显示,近30年知识总量翻了一番,预计1990年到2020年的30年间,知识总量将翻三番),基础知识仍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更新知识的能力。语文教育要由以知识积累为取向,转到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为取向。语文教育应该立足于促进人的发展,立足于促进每个学生一生的发展,特别是要教他们学会学习,有自觉更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着力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

 语文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小学语文是语文的普及教育、基础教育,重在为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语文教育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是做人的根本;二要打好语文知识的基础,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语文能力;三要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人文素养;四要培育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健康的个性,培育学生的创造力;五要重视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和语文学习习惯。 

 (四)强调学生进行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

 首先要更新观念,语文教学要切实由教师的教(包括不必要的讲、满堂问、过多的控制和限制等等),转到学生自主的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教练,是辅导员,学生是主角,是主人。“教”完全是为了“学”,要服从于、服务于学生的学。其次,学生的自主学习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从范围上说,是全员,包括每个学生。从时间来说,是全程,体现在教学的各个阶段。从形式上说,读、思、议、写、口语交际,多种多样。要在教学中充满富有个性和积极思维的语文学习活动。再者,社会处处皆语文,社会生活处处用语文。语文是最开放的、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的学科。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使其成为一泓活水,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 

 (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创新精神,是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创新人才的需要,也是语文教育的强项和职责。阅读总是伴随着思维和情感,思接千载,浮想联翩,情绪跌宕,感情起伏;作文也总是伴随着思维和情感,用心布局谋篇,用情表达所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在读写训练中,在训练语言的同时也训练了思维,培养了语感,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大纲修订的主要方面

  (一)关于前言

  这是教学大纲的“纲”。主要讲了以下几点:1.给语文定性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给小学语文定位棗“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并从提高个人素养和日后学习、发展,从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从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等方面,强调语文是个人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民族文化的根,体现了民族的凝聚力,十分重要;3.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棗“三个面向”,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教育理论;4.改革的途径棗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

 修订后的大纲没有十分明确地提出语文学科的性质,但是强调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揭示了语文的工具性和小学语文的基础性。在叙述中还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我们要从个人一生发展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充分认识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 

 (二)关于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要达到的总目标。它同教学要求共同构成教学大纲的核心部分。

 在教学目的中,首先讲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棗“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这一点非常重要,体现了先进的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以人为本,教育完全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学习和执行修订后的教学大纲,首先要努力实现教育观的转变,由注重分数、着眼当前,转变到注重发展、关注长远。要通过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为学生的日后学习乃至终身学习、一生发展打好基础。教育观的转变,是领会教学大纲的前提,更是胜任语文教学、改进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条件。

 接着,讲了语文教学的特定目的,包括能力、情感、习惯等方面。在能力上提出: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情感态度上提出: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在习惯上要求: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此次修订,突出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这既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应引起重视。情感态度的目的要求,也是这次修订增加的,它不仅关系到对母语的态度和对民族文化的感情,而且要上升到语文是一个国家的黏合剂、是民族的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热爱祖国的语言和文化,是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目的中,还讲了各门学科共同的教学目的,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智力因素方面,诸如,进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创造力;非智力因素方面,诸如,在思想、信念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在审美观上,培养爱美的情趣;在健全人格上,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此次修订,明确提出进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发展个性,培育创造力,这是时代的要求,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学目的的三段文字,第一段讲语文教学的出发点,或者说是最终目的;第二段讲语文本身的教学目的和一般发展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应贯穿在语文教学始终。语文本身的目的,要全面实现,特别是情感、习惯方面的目的不可小视,它不仅关系到语文学习能力的高低,而且关系到学生日后学习和一生的发展,要在教学中增强这方面的意识,采取切实措施,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感情,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一般发展的目的重在育人,非常重要,但一定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现。它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是水乳交融、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同时实现培养语文能力和促进一般发展的目的。 

 (三)关于教学内容和要求

 与试用版教学大纲相比,修订版大纲这一章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很大变化。

 在形式上,把试用版第二章“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第三章“教学内容和教学提示”,第四章“课外活动”,第六章“各年级的具体教学要求”,这四章中有关教学内容和要求的叙述,一并放在一章里阐述。修订版大纲“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章包括四个部分:教学的总要求,各年段的要求,课文,语文实践活动。这样编排有以下好处:1.避免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交叉。先讲小学阶段的总要求,再讲各年段的要求,再讲课文和语文实践活动,把要求和内容分开叙述,眉目清楚,且总要求和年段要求连起来讲,既体现了要求的阶段性,又体现了总要求和阶段要求之间的联系。2.由各年级教学要求改为各年段的要求,在教学要求上避免统得过死,增加了弹性,给教师留有在一个年段之内调整教学要求的空间,也给不同程度的学生留有发展的空间。3.将课外活动改为语文实践活动,旨在打破课内、课外的界限,鼓励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拓展内容、形式与渠道,做到教学内容贴近现实生活,形式生动活泼,媒体灵活多样,与自然、社会联系的渠道畅通。

 在内容、要求上,修订版大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有些方面的教学要求有所降低。

 (1)适当调整汉语拼音的教学要求。修订后的大纲规定,汉语拼音的功能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功能决定教学要求。在功能上不再强调帮助阅读,因此,在教学要求上不再提出直呼音节,做到准确拼读即可。在书写方面,要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不要求默写。大纲作出上述调整,除了需要之外,还考虑到可能,即全国特别是方言区汉语拼音教学的实际。当然,一些教改实验地区、学校,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在修订后大纲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汉语拼音的教学要求。

 (2)识字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体现认写分开,多认少写,重视写字,降低难度。小学阶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会写2500个。其中低年级认识1800个,会写1200个;中年级认识2500个,会写2000个。这样安排,体现了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及早进入汉字阅读的意图。会认的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

 要求学会的字,由以往的“四会”棗会读,会写,会讲,会用,调整为会读,会写,了解意思,能在读写中运用。在字(词)义的理解上,只要求“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不要抄、背解词,“不要考词语解释”。“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等汉字知识,是用来帮助识字、写字和查字典的”,不应占用太多教学时间,“不应列入考试的范围”。

 (3)阅读方面,减少头绪,加强综合。在理解内容方面,不再明确提出容易导致繁琐的内容分析的阅读手段或要求,例如,了解句与句、段与段、段与篇的联系,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抓住主要内容,概括中心思想。更不宜抄、背、考已经学过的课文的段落大意、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阅读,还是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但方式要灵活,要坚决纠正篇篇课文都采取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程式。理解课文内容,要坚决改变篇篇用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繁琐的课文内容分析的做法。如果能把程式化的理解内容的套路改掉,时间会大大节省,师生负担会大大减轻,阅读教学面貌会大为改观。

 (4)作文方面,一个是提法的改变。不再用作文的提法,低年级叫做写话,中高年级叫做习作。旨在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一个是淡化文体,降低要求。小学阶段的要求,在文体上没有十分突出地强调写记叙文和应用文,高年级提法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读书笔记、书信等”;在表达上没有明确提出“有中心”的要求,条理方面由“有条理”降低为“有一定条理”。这样做,旨在减少学生在作文上的压力,能无拘束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实地写出来。再一个是放缓坡度。低年级不提具体要求,只提“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如果说有要求,只有一点,就是喜欢写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果真对写话不怵、不怕,没有心理障碍,乐意写,自觉自愿地写,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中年级重点是自由表达,“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在要求上重内容,要有具体内容;轻形式,不讲形式,以利于学生自由地倾吐。在乐意写的前提下,写得出来且有具体内容,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高年级全面达到作文要求,在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的基础上,讲求一定形式,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主要是记叙文)、想象作文、简单的说明文和常用的应用文。放缓坡度,由放到收,由喜欢写到自由写到能写,比较符合小学生习作的规律,有可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2.有些方面的教学要求加以突出或强调。

 (1)在学会2500个常用汉字之外,增加认识500个常用汉字的要求。其用意是在小学阶段多认一些字,使阅读更顺畅。如果学生认识3000个常用汉字,阅读现代的书报杂志,基本上不会有文字障碍,偶尔有个把不认识的字,一查字典就能解决。为了顺利地阅读,获得更多的信息,要求认识3000个常用汉字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大纲要求学会2500个常用汉字,不仅是掌握这2500字的问题,还有在学会这些字的过程中培养识字能力的问题。学会识字的方法,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查字典的习惯,比识字本身更重要。再有,大纲十分重视写字。对写字,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不仅要做到认认真真写字,而且要做到人人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把字写好、写美观,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培养识字能力,指导学生写好字,这是应当在识字教学中加强的两个方面。

 (2)明确规定课内外阅读量和背诵篇数,注重语言的积累。修订版教学大纲第一次明确规定背诵篇数: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并在大纲后面附有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80首;第一次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大纲还明确规定了中高年级课文类型和篇数:课文一般可分精读和略读,每学期课文总数35篇左右。

 以往语文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能力不强,原因是多方面的,阅读量太少、语言积累不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据统计,现行的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全部课文的总字数只有十四五万字。而早在50年代,原苏联四年制小学阅读课本全部课文译成中文就有九十万字。修订版大纲旨在用适当增加课文篇数的办法,引导老师们放弃进行繁琐课文内容分析的教学方法,改革并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旨在用规定课外阅读总量的办法,引起对课外阅读的重视,加强阅览室、图书馆的建设,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以较大的阅读量来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旨在用规定课内外阅读量,特别是规定背诵篇数的办法,把积累语言落到实处。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有一二百万字的阅读量,脑子里装着上百篇文章、八十首古诗,有了比较丰厚的语言积累,读写能力一定会比较强。

 (3)将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注重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这不仅仅是提法的改变,首先是认识上的变化。现代社会需要每个人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这种能力比能听、会说要求更高,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口语交际教学的任务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二是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三是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进行锻炼。总之,口语交际能力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在动态的口语交流中,不仅能培养听和说的能力,而且在不断地归纳、分辨、评价中发展了思维,提高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和深刻性。

 3.重新认识教学内容。

 习惯上,把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听说读写,把课文的词句段篇,把教材中的思考·练习、基础训练当作教学内容。这些是教学内容。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能凝固了,要发展地看,有两点需要注意。

 一点是要活用课文。课文是教学的主要凭借,是基本的教学内容。但不要把课文用死了,教死了。所谓活用,年段不同,教学重点不同。比如,同样是古诗,低年级就可以读读、背背,中年级还可以理解一下诗句,高年级再进一步,可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文体裁不同,使用也应有所不同,要根据体裁的不同特点,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的方法和形式,诗歌可以背,故事可以讲,童话、寓言可以演。课文类型不同,教法也应有所区别。精读课文的教学有示范作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略读课文的教学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教材中的每篇课文,学生都要读通、读熟,精读课文还要读出感情,有些还要能够背诵。但在理解上,不应是逐词、逐句、逐段地串讲、串问,一定要根据大纲的年段要求,根据课文和学生的实际,突出重点、难点,要少而精。

 另一点是对教学内容的认识要宽泛。教科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中外文学名著、其他人文科学读物、科技读物,广播、电视节目,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电子音像资料,网络资源,博物馆、纪念馆,以及鲜活的现实生活,都可以经过筛选作为教学内容。在进行课文教学时,也可以适当引进相关材料,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比如,教学革命烈士诗《我的‘自白’书》,结合阅读《红岩》中的有关描写,观看电影《烈火中的永生》片断。语文是教育资源最丰富、与现实生活联系最密切的一门学科。学校、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语文教育资源,来引导学生投身语文实践,培养语文能力。

 4.加强语文实践活动。

 这次修订大纲,没有单设“课外活动”一章,而是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章里,用一节讲“语文实践活动”。其用意在于避免课内与课外人为的割裂,加强课内外的联系、沟通与融合。“语文实践活动”里讲的活动内容与形式,如参观访问、兴趣小组活动,可以作为课外活动;多数可以在课外开展,课上适当联系,如办手抄报;有些可以直接引进课堂教学中来,如课外阅读指导与交流,开故事会,演课本剧。语文教学应当是生动活泼的,充盈着丰富的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我们要改变对语文教学那种传统的理解,打破语文教学那种教师问、学生答的定势,使语文教学活起来,使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多起来。 

 (四)关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关系。江总书记在全教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思想道德素质是管方向的。无论什么时候,语文教学都要自觉地承担起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责任。这是振兴中华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应有之义,此其一。第二,对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内容要理解得宽泛一些。凡是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学生学习怎样做人的,且教学内容中本身具有的思想教育因素,都是语文学科的思想教育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方面的,道德品质方面的,科学思想方法的,审美的及其他人文方面的。第三,也是关键的一点,是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这就要发挥语文教学的优势,体现语文学科特点。比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再如,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规定的情境,入境,进而入情,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作者同喜同悲,同爱同憎,甚至能收到震撼心灵、影响一生的教育效果。其间,文与道的关系是,从语言文字入手,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情感受到陶冶,思想得到升华;而思想、情感的升华,又促进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实现语文能力和思想、情感的共同提高。

 2.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关系。首要的一点是教师要从思想上十分明确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只有确立了这样的学生观,教师才有可能在教学中还学生主人的地位,才有可能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导师,在教学过程中起指导、引导、诱导、辅导的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基础,是前提,没有“学”无所谓“教”。反之,强调学生的“学”,不是说教师的“教”可有可无。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的指导不得力,学生的活动就带有很大随意性,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难以实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喜爱语文学科并保持学习的热情;指导学习语文的方法,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教学要面向全体,即每个有差异的个体,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发展与提高。最终达到“用不着教”,能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有独立见解,有自学能力。

 3.知识、能力、情感的关系。情感是文章的主旨。“披文入情”,充盈着丰富的情感生活,是语文教学的个性与灵魂。语文教学要克服“重分析、轻感悟”的弊端,反其道而行之,突出情感,加强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通过加强默读、自读自悟和加强朗读、培养语感,把理解语言和体会思想感情结合起来,使学生凭借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体会到丰富的思想感情,并在感悟语言的基础上,学习积累和运用语言,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

 4.课内与课外的关系。目前的语文教学,课本内与课本外、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分别隔着一道高墙。今后的语文教学,不仅要加强语文课内与课外的联系,而且要加强校内外的沟通,学科间的融合,变封闭为开放,使语文教学成为一泓活水。在教学内容上,不惟书,现实生活中适合的语文教育资源皆可用。在教学形式、渠道上,一切有利于学生形成语文能力、发展创造思维、增长智慧才干的皆可行。使语文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联系现实生活学,学了为现实生活服务。

 5.提高教师素质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的问题。”提高教师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关键。提高教师素质,首要的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特别是要热爱每一个孩子,使每个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仅语文能力逐步提高,而且热爱生活,学习求知,学习做事,学习与人共处,学习如何做人,打下较好的继续学习和持续发展的基础。教师的责任重大,祖国的未来在你手上,每个孩子的前途在你手上。就拿培养创造思维、创造人才来说,教师很可能在一件小事上发掘了一个孩子的某方面的才能,也很可能在这件小事上扼杀了一个天才。其次,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文化修养和业务水平。在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社会,教师不学习,很快会落在时代的后面,落在自己学生的后面。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特别是当前,要加强教研、科研,勇于实践,树立先进教学思想,运用科学教学方法,破陈旧、落后、繁琐、低效的语文教学方法、模式,使语文课成为学生爱学、学生学好、学生会学的一门课程。 

 (五)关于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着导向作用。以往把学生考试的分数作为评估教与学的惟一标准,在导向上出了偏差。教学评估不改革,师生有后顾之忧,素质教育有夭折的危险。这次修订大纲,第一次增加了“教学评估”一章,足以说明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改进教学评估,最重要的是解决认识问题。首先,要明确评估教学的目的,即通过评估及时得到反馈,以利教师改进教学,这是最主要的目的。其次,要树立全面的质量观。教学水平一般地说同考试分数成正比,但是如果教学评估重知识、轻能力,重书面、轻语文实践,高分数不一定等于高质量。我们提倡的是既打好基础,又培养能力的语文质量观。再有,要用发展的眼光,动态地评估教与学。要充分发挥评估对教与学的激励作用。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看一时的情形,更要看发展,应当不断地给师生以新的希望,在动态的评估中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加自信。认识问题解决了,方法的改进并不难。一是做到全程评估。不能只抓期中、期末,特别要重视对平日教与学情况的考察。一是做到全面评估。不仅看知识,还要看能力、情感、态度、习惯;不仅采取书面的形式,还包括口头的,以及课外阅读、练笔和参加语文活动等方面的评价。对学生进行测试,要防止超纲,不要用难题、怪题、偏题和繁琐机械的题目考学生,教学评价要对教学起好的导向作用。 

 (六)关于教学设备

 增写这一章,以期引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校长对配备必要的教学设备予以关注,并不断配置相应的教学设备。这些设备包括:必要的教具和教学辅助资料,电教设备,计算机及辅助器材,各类图书、报刊等等。其中要着重抓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配备充足的图书,既要有一定的量,又要有一定的质,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优秀少儿读物、其他人文科学读物、科技读物应占比较大的比重。备足且充分利用这些图书,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就有了基本保证,学生的读写能力就有望得到较大的提高。二是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这是教学发展的大趋势。但是,现代化教学手段一定要运用得当、恰到好处,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千万不要画蛇添足、喧宾夺主。三是教师要不断学习,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总之,修订后的大纲体现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体现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应当认真学习、领会,并以这部大纲为指导,大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