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进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克旗新井乡农职初中      张建师

随着2001年新年钟声的敲过,人类又跨入了一个新的纪元。在这世纪之交,我们所面临的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特别是我国即将加入“WTO”,社会经济将要受到这一强有力的宏观经济杠杆的调控和制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每个人个体的认知和行为模式都要受到严重的冲击和影响。在这样的条件下,教育能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要求的、能够迎接新挑战的足够的人才,是时代对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提出的新的课题。如何面对这一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我们每一个基础教育领域的职教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结合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从当前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新世纪加快职教发展步伐的再思考三个方面谈一谈个人的粗浅认识,敬请与会的领导、专家和各位同仁指正。

一、当前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

职业技术教育由中、高等专业学校下延和渗透到基础教育领域已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在多年的艰难探索中,我们不难发现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困难重重,步伐缓慢,真可谓“举步维艰”。主要表现在农村中、初等职业教育得不到社会的认可、重视和应有支持,因而导致职业高中缺少生源,农职初中更是经常遭到非议。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当前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不高。这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最关键也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们还没有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才观和就业观中转变过来,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的口号虽然已经喊了多年,教育本身也做了诸多的探索,收到了一定的实效,但“升学成才”、“升学就业”的陈旧观念依然在很多人的意识中根深蒂固。更主要的是在我们这样经济和文化相对落后的偏远农村,人们还没有从原有的生产经营方式中转变过来,再加之生产资金有限,人们习惯于凭经验和感觉来面对市场进行生产活动,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尽管近年来农牧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有所增加,但在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上缺少积极性,有时是被动的,甚至需要采取行政命令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对农职初中的认识程度就不是很高。不论学生的基础和条件如何,家长都把希望寄托在升学上,并且认为初中的唯一任务就是保证学生升学,在义务教育阶段没有必要进行职业教育。在大多数农民的传统意识中认为,种地养畜是不用学的。农村中有一句俗话“庄稼活不用学,别人咋着咱咋着”,可以透视出人们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认识。即使学生在校接受了职业教育,掌握了一定的生产实用技术,回到家里,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和资金的限制也很难说服家长,得以推广和应用。因为农民缺少风险意识,喜欢跟在别人的后头做事,对于他们“利益驱动”才是最有效的。这样,无疑增加了农村职业教育工作的难度。现在我们旗有两所四年制农职初中,学生和家长众说纷纭。基础和条件较好有把握升学的学生,认为延长了读书年限,增加了读书的费用,还要晚毕业一年,没有什么必要;基础较差不准备升学的学生和家长还不能充分认识接受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有的甚至就不安心于农村,认为在初中多读一年,耗资费时,还要受到学校的约束;只有成绩中等的学生和家长,认为四年制增加了几分升学的把握,对四年制农职初中比较认可。无论我们如何改制,如何进行课程设置和组织教学,社会都是用是否有利于升学来进行评判。也许是认识上的偏颇,我们现在感觉是处于两难的地步。一方面,做为农职初级中学,在保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更多的合格新生的同时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我们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另一方面,社会对实行职业教育的认识不高,学校各方面的压力较大。九八年改制以前,由于教学质量的原因,外地来我校借读的学生较多,改制之后明显地减少了,现在已经有了学生外流的苗头。当前,农村的职业教育又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由于近两年来市场的作用,农产品价格走低,农村出现卖难现象,农业生产的增产不增收使得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降低,如果不在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上做文章,这一局面短时间内很难得以改善,特别是在“入世”之后,可能还会更加严重。这本来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很少,人们所采取的对策是退耕外出。在我乡,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就有一千多人退耕,有近万亩土地无人承包,占全乡耕地面积的八分之一。总之,人们的观念和意识严重地制约着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是农村职业教育缺少经费,办学条件差,严重地影响着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因而导致职业教育缺少应有的吸引力。在我们这样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普九”所需资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尚且筹集不足,再加之目前正处于初中生源的高峰期,学校的房舍设备严重不足,现有经费维持正常的教学需求已属不易,职业教育所需经费很难保证。还有一个问题是各级政府尽管认识到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他们所要安排解决的不仅仅是教育这一项事业,可以说是千头万绪,比教育更紧迫的事情有许多,职业教育尽管是发展大计,但稍拖一拖也不会造成明显的损失,更何况职教投入是一件“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情,短期内很难见到成效,因而也就无暇顾及。比如在我们乡,党委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较高,也非常重视,但限于财政状况,也只是在舆论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在职教发展上虽有一定的投入,但非常有限,远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这虽然属于社会问题,但不得以解决,就会严重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三,职业教育师资不足,职教基地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一方面,农职初中与普通初中一样核定编制,缺少职教师资编制;另一方面,缺少专业教师,影响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在我校,三年来,常规的职业技术课,都是由其它学科的教师改任或者兼任的的,很难保证教学的质量。分流以后的专业课是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聘请赤峰农牧学校的教师进行教学的。这种无偿的援助今年是最后一年,马上要面临的就是如何解决专业师资问题。同时,由于缺少资金投入,实验实习基地建设步伐滞后,水平较低,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第四,职教的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严重的制约着职教事业的发展。虽然国家出台了《职业教育法》等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但执法的力度不够,被人们称之为“软法”。原因在于,其它部门的法律大多有专门的执法机构,其强制措施和处罚手段能够得以实施。而教育法律除了《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在教育自身的努力工作下稍有些力度外,其余的效力已打了很大的折扣。同时,如前面所述,学生们在校接受了职业培训,走上社会后,一不被家长认可,二缺少资金投入,更缺少长期有力的技术支持,可谓学无用武之地,大多走的是先外出打工,再返乡务农的途径。这样,职业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社会保障。在教育内部,职业初中与普通初中一样承担着升学任务,同时还要进行职业教育,必须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忽视了升学,学校就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放弃职教,又违背了职业初中的办学宗旨。这样一来,职业初中要比普通初中投入的多,付出的更多,但在评价时却使用同一标准,尽管涉及,但所占的比例很小,社会更是忽略这一内容,只把眼光放在升学率上。这一问题不加以解决,则会影响职业初中的办学积极性,不利于职教事业的发展。

第五,地区经济的相对落后严重地影响着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职教与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职教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反过来,经济的发展又能为职教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我们所处的是以农牧为主的经济类型区,特别是在农村牧区,工业欠发达,人们又没有从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中转变过来,对人才的需求不是那么强烈,职业教育缺少应有的市场,因而也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职教与经济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的格局。

二、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马克思曾经指出:“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邓小平又进一步阐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党中央把科教兴国做为一项经济发展战略,人们又提出“科教兴农”、“科教兴旗、兴乡”的战略口号。江泽民总书记曾多次指出:“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教育对于经济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劳动者作为生产力中的智能因素,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主导作用,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必然决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我国已经基本构建起市场经济的框架,在更广阔的领域参与国际竞争。市场经济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各方面的建设人才。当前,我国农村正在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随着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农牧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劳动者素质的需求也就越来越高。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特别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无论是二战前的英国、德国,还是二战后的日本和美国,以及亚洲四小龙的掘起,其发展都与职教的快速发展有极密切的关系。因此教育必须改变以往的办学模式,面向社会办教育,这样教育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自身才能得到发展,形成教育与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这一意义上讲,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职业教育不仅是必要的,同时也是刻不容缓的。

其次,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职业教育也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落实科教兴农战略,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必须从农村长远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统筹安排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并进一步强调:“农村中小学要注重全面素质教育,要在适当阶段增加农业和其它实用技术教育内容,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面向社会需求,合理调整中学教育结构,积极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就功能而言,教育不仅要服务于社会,而且要服务于学生个体。素质教育的根本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即:一是教会学生做人,二是要教会学生做事。前者属于德育的范畴,而教会学生做事就是教给学生一种生存的本领,这是教育尤其是职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因为,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每一个人都必须积极主动的去适应社会,而社会永远不可能去适应某一个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同样是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自然法则制约的。做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清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金字塔”结构,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掌握高科技的专家和学者,而更多的则是处于“金字塔”底层的具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同时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及技能领域的差异是谁也不能否认的客观现实,再好的教育也不能保证人人升学。因此,我们不能关起门来办教育,要着眼于社会的需要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为每个孩子都编织成才之梦。所以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职业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农村牧区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好途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宗旨,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

三、新世纪加快职教发展步伐的再思考

首先,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我们必须着眼于社会的需要,确定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农村初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提高综合办学效益为目标,进一步强化管理,不断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加大职教工作力度,面向社会,全面育人。要做到“普教与职教一起抓,升学教育与从业教育并重”,在保证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的前提下,根据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开拓精神、科技示范能力、能够带动当地农牧两业科技进步、适应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实用型”初级人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的意识,送走国家的,培养自己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农职初中也应该成为一个乡镇的科学文化传播中心、科技培训中心和新技术新品种示范推广中心。只有这样,学校教育才能更好地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服务。

其次,要想方设法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观念,努力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为职教事业的发展扫清思想障碍。一是要积极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做好社会工作,引导广大农牧民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极大的热情关心和支持职教事业。二是要做好教育内部的工作,引导教师从社会需求的高度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进行全方位的思维,尽快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不再用升学这单一的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学生,围绕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面向社会,全面育人。要通过耐心细致的教育说服工作,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明确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找准自己的社会位置,从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等多方面进行思考,客观实际地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使学生明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和“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道理,不在升学这一棵树上吊死,走全面发展的成才之路。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难度非常大,但又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做为一个职教工作者要不畏困难,迎难而上,采取多种有效的途径和手段,以“传教士”的精神努力做好这项工作。

第三,努力创设全社会都来关心职教事业的良好的社会氛围,为职教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社会保障。职教是社会事业,首先应该是政府行为,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只靠教育自身是无法实现的。首先,要加大教育执法力度,出台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规范职教实施与发展过程中的各项行为,为职教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其次,要加大职教经费的投入,为职教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再者,要建立开放型的职业教育和服务体系,政府、学校、金融等有关部门要协同配合,给予学有所成的毕业生以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发展科技示范户,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一方面帮助优秀毕业生通过科技手段走上富裕之路,另一方面用以教育广大农牧民,提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有,就是要改变以往的评价手段,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进行安排部署和检查评估,由过去的单纯注重升学率变为考评学校的综合办学效益,以充分调动职业学校的办学积极性。

第四,职业学校要进一步强化管理,深入进行教育科研,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综合办学效益,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一方面,要像普通学校一样,抓好学科教学,确保升学率。另一方面,要按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要求,开足开好职业教育课,深入开展职教科研活动,积极探索有效的职教途径,最大限度的提高职业教育效果,从而提高农职初中的综合办学效益,以赢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加快农村初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

第五,在办学模式上,应以林西县大营子中学综合初中的办学模式为主,以初中四年制为主体,进行多次分流,在确保完成初级中等义务教育的前提下,增加学制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的社会需求。在教学方式上,应注重常规渗透与分流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基础年级的常规教学以基础理论为主,分流后的强化培训应针对社会的实际需要,瞄准市场,以实用新技术为主。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生产实际,提倡教材的多样性,以乡土教材为主。在教学时间的调配上要做到因时而宜,因内容而宜,因对象而宜,增强其灵活性,做到既不冲击学科教学,又能保证职业教育的数与量以及实际教学效果。

第六,在办学体制上,应采取开放型的办学体制。一是要搞好上联,农职初中要与高一级的职业教育学校建立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构建整体的职教网络,沟通人才培养的渠道,另一方面争取一定的技术支持,增强职教的效果。二是要搞好下幅射,建立有效的职教毕业生跟踪服务体系,对取得成效的毕业生给予长期的技术扶持,确保培训内容的推广应用并收到实效,以激发农牧民参与支持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三是在职教师资的调配上应采取专职与聘用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基础课教师以专职为主,以确保常规教学的正常开展,分流后的强化培训,因其专业性较强,应以聘任各级各类专业学校教师及有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教学为宜,这样,既能保证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又能缓解职教师资短缺的矛盾,还能减少人员编制和职教经费开支,可谓一举多得。四是在职教基地的建设上,应遵循少而精的原则,高标准进行建设,以增强其示范性,在管理和经营方式上要灵活多样,以减轻学校的压力,确保主要精力用于教学和管理上,实习基地可幅射到农牧业生产科技示范户,并协同有关部门给予一定的政策、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

总之,进入新世纪,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职教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困难重重。但经过所有献身于职教事业的职教人的不懈努力,处在困境中的职教事业一定能获得长足的发展,迎来辉煌灿烂的明天!

二00一年三月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