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新思维“七法”(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李红 主要内容摘要:当今社会人才的培养重在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训练。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呢?本文分别从7个方面阐述了这一问题。且每一类型都举一实例加以说明。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创新,允许他们“别出心裁”,“标新立异”。”这样做,不但使学生从另一角度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然在教学中不能图形式,搞花架子,为“创造”而“创造”,而应把培养学生创造行思维同指导学生更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结合起来,做到两全其美,使创新思维训练落到实处。 关键词语: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异中求同、填补空白、转换角度、反弹琵琶、延伸想象、融情假设、质疑问难。 人才竞争的焦点在哪里?无疑是在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上。只有具备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人,才能领导和把握科技发展的潮流,才能在社会的浪尖上纵横驰骋。所谓创新,就是求异,就是要创造出不同于现有的东西,推陈出新。创新能力就是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创造新东西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是当前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呢?笔者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七法”,以供同行们参考: 一、 异中求同 有的课文,作者告诉了我们一种想法或做法,教师可让学生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争辩,从而在求异的基础上再求同。如学完《跳水》一课后,我让学生思考:除了船长用枪吓唬孩子让他跳水脱险的办法外,还有哪些其他办法。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可以让孩子慢慢退回来拉住绳子;有的说可在甲板上铺条毯子,让孩子往甲板上跳;有的说赶快张开鱼网,让孩子往网上条;有的说赶快派几个力气大的水手,盯住孩子,孩子掉下来时马上接住……接着,我再提出问题:同学们的这些办法和船长的办法,哪一种好,联系课文说说为什么。经过讨论争辩学生明白,“孩子已爬上了最高的横木……他往下一看,脚底下就摇晃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孩子自己退回来是不可能的,用毯子、鱼网来不及,也不够安全,用手接则十分危险,万一接不住,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只有船长的办法最安全、最实用。这样做,使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的镇定、机智的性格有了更深的认识。 二、填补空白 教材里的课文大多数出自名家之手,有时作者根据文学创作的需要有意识地留下一些空白。教师可抓住这些意味深长的空白,让学生去想象、补充、再创造,如《高大的背影》一课,当骑三轮车的叔叔做了好事,不要妈妈一分钱时,课文只写了妈妈说的半句话:“哎!你这人真是……”当时妈妈的神态、心情以及下面的话都省略了。教学时,可启发学生,想想当时妈妈的神态怎样,“真是”下面还会说什么话,叔叔会怎样回答,妈妈当时的心理有会怎样想,等等。 三、转换角度 有的课文,作者已从某一角度讲清的道理,但教师不妨让学生转换一下角度,让他们在“横看成岭”之后再“侧看成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如学完《小音乐家杨科》一课后,我让学生说说假如杨科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会怎样。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有的说杨科的爸爸、妈妈一定会给他买一把很好的小提琴,供他练习;有的说杨科的爸爸、妈妈一定会让他上少年宫,请最好的老师教他小提琴;有的说杨科一定会在各种文艺会演中得奖;有的说杨科开了一场小提琴独奏音乐会,演出获得圆满成功……这样做,不但使学生从另一角度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反弹琵琶 有的课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的思路来一个急转弯,“反弹琵琶”,以反衬正。如在学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后,我提出问题:如果董存瑞没有把暗堡炸掉会怎么样。学生说将会有更多的战士牺牲,隆化的敌人还将耀武扬威一段时间,人民还会继续受苦受难……这样做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董存瑞英勇壮举的伟大,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延伸想象 “想象是创造力。”一切创造都离不开想象。教材中有许多课文的结尾言已尽但意无穷,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延伸情节,培养创造性思维。如《詹天佑》一课,可根据课文结尾处“可以看到一座铜像”这一句延伸情节,让学生想象雕塑家会把詹天佑塑成什么样子,让他带者什么样的目光和表情,前来瞻仰的游人会怀着怎样的心情,等等。 六、融情假设 有的课文学完后,教师可让学生进入情境,假设自己是文中的一员,该怎么办。如学了《草地夜行》一课后,述说“假如我是小红军”;学了《小青石》后,述说“我的小黑石”等,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看法,展开合理想象。 七、质疑问难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创新,允许他们“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如教《飞夺泸定桥》一课时,我让学生质疑,大多数学生只是提出不懂的字、词,一个学生却提出:“为什么敌人不把铁链也炸掉,让红军过不来,而只抽掉木板呢?”问题提出后,学生都陷入了沉思。这个问题确实有一定难度,而且有新意。我首先肯定了这个学生爱动脑筋,然后让学生细读课文,分析敌人当时的心理状态。最后学生明白了,当时敌人认为抽掉木板,只剩下十三根铁链,再加上山高水急,重兵防守,即使是飞也飞不过来,哪里还用得着炸铁链,这就更说明了夺桥的困难之大,从而更突出了红军英勇无畏的精神。 总之,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找准“创造点”,长期坚持训练,学生必将受益无穷。但是在教学中不能图形式,搞花架子,为“创造”而“创造”,而应把培养学生创造行思维同指导学生更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结合起来,做到两全其美。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