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必须给学生以“人文关怀”(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江苏省吴江市高级中学   钱海荣

    曾经有学生在作文中模仿《忆江南》词,写道:“读书苦,最苦是语文,阅读枯燥无味道,写作呆板假大空,能不厌语文?”

随着语文教改的日益深入,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语文教学取得了一定的实绩,但就整体而言,语文教学效率仍然偏低,学生语文能力依旧羸弱,这与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相协调;更令人担忧的是,对于语文这门课,教师觉得越来越难教,学生觉得越来越难学。

无庸讳言,我们的语文课堂大面上还是以老师教为主的“讲堂”,而不是以学生学为主的“学堂”;我们的语文老师本无必要的操心太多,因势利导的放手太少。试想,如果今天的语文老师继续像古代的经师那样紧抱着几本翻烂的课本和讲义,在课堂上一脸严肃地灌给学生,何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何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为一名在重点中学从教十余年的语文教师,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急功近利,必须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工具性的人文学科,它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汲取充盈的人文精气、滋养自己的精神家园。语文教学必须突出“人本”,体现深切的“人文关怀”。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从学生角度来看,成长与发展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其中,自我的充分发挥和实现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每个人又并不是被动的受到环境的制约,而是具有创造性、主动性,能对自己的未来作出能动的选择;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师要扮好学生实现自我的促进者角色,应该积极创造最佳条件,促使每个学生达到他所能及的最佳状态,帮助个体发现与真正的自我更相协调的学习内容和方法,营造促进学习和成长的气氛;从教育的价值取向来看,人们期望教育尽可能既有助于自我实现和个人的安宁、和谐、精神健康,也有助于社会化,重点在于更多地帮助人们有目的地、热情地生活,自我实现和内心和谐,而不是只强调灌输一种欲望,使得人愿意接受为最高价值的某种文化的社会要求。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帮助学生的自我充分发挥和实现为要旨;语文教师必须积极营造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气氛,让语文化作他们生命中的一泓请泉,滋润其一生。

一.回归人本   尊重信任你的学生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其创导者针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神学世界观,喊出“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的口号,在文学艺术与工业生产上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揭开了欧洲历史发展的崭新一页。

    我们的语言文学,浸透着中华民族个性,负载着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语文教学如果不能回归“人本”,就无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使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水乳交融、相得益彰;语文教师如果舍弃了“人文关怀”,就是舍弃了语文的灵魂。

①尊重差异

美国“球/树枝/鸟”教学方法发明者雷尼·富勒指出:“如果我们固执地透过唯一一片滤色镜去观察智慧的彩虹,那么,许多头脑将会被误认为缺乏光彩。” ①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各有各的秉赋和天性;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要重视人的价值,关怀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语文课堂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知识能力、思考方式、欣赏习惯和人文背境。正因如此,“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哈姆雷特”,对于同一篇课文,哪怕是经典名作,不同的学生肯定会有不尽相同的理解;教师应该认可并欣赏这种大同之下的小异;对于语文能力训练,不同学生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教师既要考虑到面上的沿展,又要考虑到点上的突破。与其高喊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得到“全面发展”的口号,不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扎扎实实地训练他们喜好的、有潜力的某一方面,使之今后的自我发挥打好基础。

②培育“真人”

    美国劳工部《工作要求学校做些什么》的报告中指出:“一个发育很好的头脑、一种学习的热情,以及把知识融合到工作中去的能力,是通向未来的关键。”            

    不同的时代,人才培育的内涵各不相同。教师面对的是具有鲜明个性、丰富思想的学生,要教好他们,首先必须理解他们,把他们当成一个有个性、有思想的“人”来对待,然后进行“目中有人”的教学,而不是“目中无人”的教学。           

    每个学生具有先天性的友爱、求知和创造等潜能,人的自我实现,也就是人的潜能不断得到发挥的一种动态的、形成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最主要的任务不在于传输知识,而在于科学调节学生的学习与情感需要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和形式既要充分体现教学目标,又要极大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其情感需要实现和谐的统一,从中获得乐学的体验。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将学习内化为自己的基本行为习惯,才有可能让他们搞好学习。

    语文教师要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将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位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更要着眼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培育大写的、真正的“人”。

③塑造个性

    马斯洛在他的《面向人类的心理》一书中指出:个体控制许多自己的行为,应该允许孩子对自身的发展作出更多的选择。父母与教师在满足他们生理、安全、爱、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做出明智选择时起重要作用,但绝不能试图形成或控制他们成长的方式。

    作为人文性学科的语文,其主体内容是一篇篇体现个性思想、展示个性语言的课文,当然更应该教出个性、学出个性。

    塑造有个性的学生,首先要有个性鲜明的教师。如果一位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没有独具情味的教语,那他的教学只能照本宣科、兴味索然,他的学生必然丧失活力、毫无个性。

    教学个性有益于教师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也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唤醒、创造精神的培育。没有自我意识的生命个体是难言创造精神的,个性越鲜明,创造的成就也就会越辉煌。如果没有辍学打工、疯玩电脑的经历,就不会有今天的比尔·盖茨;如果没有清华大学的慧眼识才与“九·一八”事变的刺激,以语文外语两门满分、四门理科合计100分的钱伟长就进不了清华园的中文系,更不可能改行成了著名的物理学家;假如父母一定要儿子狠抓各科平衡,积极备战高考,目标直指北大,那么也绝不会有天才文学少年韩寒闪亮登场……这些人的出现,得益于开放性的社会、个性化的教学。没有这些人的出现,我们的生活就会少一份精彩、多一份单调。

    语文教师要给全体学生深情的人文关怀,“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②

二.创设环境   释放激活你的学生

教师要能够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安全”环境和无拘无束的“心理自由”环境,及时调整教与学关系,来满足学生的需要,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实现自我的生命绿洲。

①宽松气氛

马斯洛认为:“只有在真诚、理解的师生人际关系中,学生才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自由想像和创造,从而热情地汲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人格。” ③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不必一脸严肃、正襟危坐;学生无须毕恭毕敬、诚惶诚恐。教师作为一个先学者、促进者,应该引导学生走进课文,与学生同欢乐、共悲愁,尝试“师生共情”的教学。

魏书生老师在上课之前,总要用七八分钟时间,先让全体学生或高呼“紧张”、或低吟“紧张”,尽可能在七嘴八舌的“紧张”声里放松自己,然后再以“松、静、匀、乐”四式调整学生的呼吸,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使他们静气凝神,全身心地融入课堂之中,迎接新一课的到来,效果非常理想。

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具有长者风范,多一份宽容与民主,少一狭窄与武断,与学生共同商讨课文的选读、教法的采用、讲解的深浅和作业的多寡,交流教与学的信息,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之肯学乐学,以臻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②熏陶感染

法国雕塑家罗丹认为:“艺术即情感。”

语文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当然需要充沛的情感。没有情感的语文课,可以视作没有“语文”的语文课。教师不愿上这样的课,学生不喜欢听这样的课。

著名情境教育专家李吉林老师在《把握语文学习规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一文中指出:“情感是语文教育的‘渠道’‘灵魂’和‘根’。而‘教材——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便是教师的情感,老师用自己的真情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苗”。④

语文课堂必须强化文学作品的熏陶感染作用。教师可以尝试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投影仪、电脑、网络等设备,以声音、色彩、图像等形式演绎教学内容、感染学生情绪,变平面的抽象教学为立体的形象教学,给人以强烈的视听效果,将学生带入课文的佳境。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曾举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如果他教自己的诗作《乡愁》,将如此设计:首先要讲作者写这首诗的内心的想法,把创作的背景、两岸的形势讲一下,然后再来朗诵。为了加强朗诵的戏剧性,再好分组朗诵,当一组的同学读到“我在这头”的时候,另一组就回答说“母亲在那头”。接着,再讲讲诗作的格律,诗作绝非自由诗,它有韵律,就拿第一节来讲,共有“小时候”“乡愁”“这头”“那头”等四个呼应。最后讲思想感情,乡愁是一种摸不着、看不见的情感,那就得用具体的东西来落实,变抽象为形象,那就有了“邮票”、“船票”等意象。⑤

③增强“体质”

余光中先生称自己“白天教英文,晚上写中文”,却没有损害中文的韵味,是得益于他强壮的“中文体质”。在他看来,“所谓中文体质好,一方面是读书人的中文体质好,另一方面是整个社会对中文比较重视。” ⑥

这段话值得深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尽如人意,跟学生甚至语文老师的“中文体质”的羸弱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是否应该自问:长期以来,我们对于自己的语言文字有着多深的人文情怀呢?假如一个人不热爱语文,能学好语文吗?又能教好语文吗?

固然,营造钟爱语文、学好语文的良好氛围,不仅是学生、教师、学校的事情,而且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让学生、公民具有强壮的“中文体质”,才能有语文教学质的提高。

三.实现自我   放飞创造你的学生

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罗塔戈就曾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

语文教师,要善于找准时机,点燃学生头脑的火把,放飞他们的思维,让学生在浓厚的人文氛围中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和幸福,实现自我。

①驰骋想像

早在里根时代,美国小学生的一篇全国获奖作文在我国引起强烈反响,文中这样写道:一天,几个小伙伴出外找鸟蛋玩,其中的一个在草丛中发现一枚颜色特别的蛋,便好奇地拿回家去孵,等时间一到,却发现孵出来的是里根总统!不少人在赞叹外国小学生想像之大胆的同时,也在大声惊呼:我们的中小学生的想像力到那里去了?

外国中小学生的想像力要比我们的中小学生丰富,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深究原因,除了国情不同的因素外,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差异不容忽视。语文,是靠语言来描述情景、塑造形象的,语言又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两者密不可分;展开想像,是语文教学思维训练的重要内容。因此,语文与人们的想像联想关系紧密,很难设想一个没有丰富想像力的人能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武汉教育学院韦志成教授说:“一系列教学环节无非就是调动学生的想像;开讲语的精心设计,诱发学生的想像;指导学生预习课文,启发学生的想像;设疑问难,点拨解惑,激发学生的想像;教师精讲,画龙点睛,启发学生的想像……”



语文课堂必须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像天地,让学生自由地驰骋他们的想像,释放自己,创造人生。

②独立见解

语文课堂,要让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形成独立的“人”。

宁鸿彬老师向学生明确提出了语文课堂“三·三”原则,即“三不迷信”(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人,不迷信教师)、“三欢迎”(欢迎上课随时质疑,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意见,欢迎提出与老师不同的观点)和“三允许”(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不同意见),在语文教学创造性思维训练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⑦

语言和文学,都具化鲜明的个性,可以说,个性是语文的生命。对于语言文学的研习,当然应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此,鲁迅在论及《红楼梦》时形象地说过:“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在教《胡同文化》一文时,作者对胡同文化情感非常复杂:有对胡同往日辉煌的怀恋,有对胡同的衰败的无可奈何,有对胡同文化的逐渐消失的伤感,有对冲击胡同文化的商品经济大潮不可抗拒之势的赞叹,有对胡同及胡同文化将归入虾蟆陵、乌衣巷之列的怅望低徊……这些情感在课文原文中就有,学生也能够理解;至于说作者对胡同文化有所保留的评价,完全可以让学生随着自己人生阅历的增加,见仁见智,不断充实。

越是经典之作,越经得起见仁见智。例如小说《项链》中有关玛蒂尔德悲剧的主题探讨,就有多种说法,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创造空间。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作品,只要尊重原作,完全可以各持己见,无须教师、教参一言定终身。

③鼓励创造

时代呼唤富有创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有无创造能力,是衡量未来人才优劣的重要标准。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基础;创造能力的培养,有赖于规范、有序的创造性思维训练。语文课堂要具有良好的人文氛围,成为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最佳场所。

在教鲁迅先生的名篇《祝福》时,有关祥林嫂之死的理解,笔者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哪些人与祥林嫂之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引导学生去发现各色人等,如鲁四老爷、四婶、大伯、卫老婆子、柳妈等。接着再提出一个问题:“祥林嫂对自己的死应不应该负责任?”经过深入思考,就有学生富有创意地指出祥林嫂对自己的死应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她面对婆婆的逼嫁,以死抗争来捍卫自己所谓的“贞节”;她把自己所受的种种压迫归结于自己的“真傻”;最可悲的是她竟然迷信柳妈的一派胡言,到土地庙去捐一道门槛去代替“一世罪名”的自己让人践踏,以求一生的轻松。一番高论博得了师生的共同赞扬。在赞赏之余,笔者投影了鲁迅的挚友许寿裳先生的一段精辟论述:“(《祝福》)描写一个旧社会中的女牺牲者,极其深刻,使知人世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祥林嫂被封建礼教所吞噬,更为可悲的是祥林嫂也不自觉加入了残害她自己的人群之中,而且至死不悟。引出这样富有创造性的答案,让全体学生深化了对文章的理解,教学效果很好。

再如,对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所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学生总是觉得很难把握。如果单纯的说李白“寄情山水,品德高洁”、“不愿与权贵奸佞同流合污”,不仅将原本丰满的诗人形象简单化,而且与历史的真实出入颇多。笔者引入颇有代表性的论文《梦境,宫廷生活的投影》(陆精康先生著,《语文学习》1999年第1期),要求学生参阅《李白全集》中部分诗篇,以此为一个研究性课题去寻找答案。一个月后,学生写出一批颇有见解的小论文,并制成网络课件,在省内外多种场合进行展示,并载入国家教育部关于研究性课题的通报之中,受到广泛好评。

参考文献:

①《学习的革命》,戈登·德莱顿、珍妮特·沃斯著,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8月第1版

②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和谐的教育的一些想法》,《给老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③《中国教育学刊》1995年第2期

④《人民教育》2000年9期P30-31

⑤《中文体质与文化复兴·余光中访谈录》,人大书报中心《中学语文教与学》2001年第9期,P9~10

⑥余光中《自豪与自幸——我的国文启蒙》

⑦陈治国《宁鸿彬语文教育改革评介》,《当代中国语文教育改革名家评介》成都出版社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