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时代的尴尬和解决方案浅探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浙江省海宁市第二中学  王豪杰 邮箱:herowhj@163.com

 

[ 内容摘要:本文提出了多媒体教学初级阶段这一概念,结合自己的实践,对这一时期存在的问题作系统阐述,并努力寻求科学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初级阶段  尴尬 脱节  误区   ]

然而,由于其自身发展的不完善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现阶段的多媒体教学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据此,我认为多媒体教育还处在他的初级阶段。

二十一世纪的曙光悄悄的照亮了人类的额头,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进程,时代赋予教育全新的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归纳的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十大趋势,其中第四条指出“现代化文字、音像、动画等都可以转换为编码信息,利用宽带光缆进行大容量、远距离的即时传送,实现了教育手段现代化,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将得到快速发展。”显然多媒体应用教学将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传媒方式向学生传递信息。一名当代教师如果能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并能依据教学大纲,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且使之和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就能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环,多媒体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尴尬之一:教育系统和时代脱节

当中国大小城镇的网巴在一夜之间像雨后春笋般的生长起来的时候,当“新新人类”(其中很大的一部分是教师眼中的废物)操着满嘴的电脑“酷”语在街头横行时,当人类已确切的进入了信息时代,知识的转移只是鼠标的一瞬点击时,当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网络教育时代的时候……作为我们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代表教师又在干些什么呢!也许我们还局限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争论中,还在狭隘的教学参考书中转悠,这应该是时代的悲哀。

1.意识脱节

条件不成熟,曲高和寡,不少基层领导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意义,甚至有抵触情绪,认为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花绡,并不能真正的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工作不到位,只是为了迎合时代作一些象征性的工作;或者是已然认识到了多媒体的优势,但觉得身价高,不愿大投入,使学校硬件无法到位,师资又缺乏,于是也就暂时搁着,抱观望态度。而一些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也由于主客观等多方面的原因,远离或是盲目的排斥多媒体。            

这其实是一种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我们的社会已开始进入数字化时代。教育,无疑要作科技的先锋。“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当今教改的必然趋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有更新观念,放远目光,抓住机遇,抢先发展,才能取得现代教育改革的主动权。

2.教师素质脱节

计算机是一门新兴、高浓度的科学。网络在九十年代初尚处在初级阶段,十年后的今天已经在全球普及,但在教师队伍中,很大一部分是“电脑盲”,令人担忧的是这部分“盲流”也包括了一些三十岁左右的青年教师,特别是一些中老年的教师,甚至根本就不具备学电脑的基本条件,如:缺乏起码的外语基础,根本无从下手。这种现象在农村尤为严重。这个问题虽然早几年前就已经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重视,也作了一些必要的补救,如组织教师电脑培训等,然而收效甚微,许多拿到计算机一级或二级证书的教师,事实上并不具备操作的技能。有些教师甚至培训好几个星期后,连最起码的字也不会打了,更不要说制作课件把学生带入多媒体或网络了。主要原因是这些培训都是速成班,至多就一二个月,而计算机技能重实践,需要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逐步掌握。

系统和时代脱节,要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必须依靠教育部门和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教育部门及基层领导应尽可能给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条件,组织教师进行长期的培训,这种培训不应仅仅是为了拿一张等级证书,或作为评选先进,审评职称的资格。作为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并不需要掌握太多理论,而应把重心放在实际操作。另一方面,现代计算机产用的Windows中文操作平台,并不是完全不可亲近。教师个人应该具有忧患意识,把学习计算机当作人生和教育事业的必修课,踏踏实实的学习,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计算机恐惧症”,切实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尴尬之二. 课件制作和实践的误区

1. 制作误区

我在制作课件中也查阅了一些资料,如科利华教学软件,K12教育网等,希望从中获取一些有价值的现成课件,虽然其中也不乏好作品,但更经常的结果是失望。首先是课件量少,没有完整的系统。其次,有的课件虽采用了较为高级的制作技术,,粗略一看,图文、声情并茂。然而自己拿到课堂上去,中看不中用,甚至洋相百出。我曾在网络上下载了一个高一语文新教材《散文两篇》,应用flash制作,动画放影效果很好,选材优美。但整个课件在制作中却脱离了这是一堂语文课这个事实,纯粹变成了图片风景展示,用这样的课件上课并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有的课件制作很完整,却有“流水帐”之嫌,貌似完整,却并没有突出本节课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也不能算是一个好课件。这种现象的背后事实上暴露了这么几种现实:

一.产出比例失调

当前公开出版的教学课件十分有限,我还没有见过一套系统性强、科学性很强、完整的教学课件。从整体上说,目前课件资源还严重不足。再则专家编制的课件往往让教师感到在教学实践中很难适用,因此更多的课件是教师一人或数人自行编制的。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而言,这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而且一些比较好的设计也因为技术的缺陷难以实现,只有采取替代或放弃的方法,这就大大降低了课件的质量。最终花了大量精力设计出来的课件亦有很大的局限性,个人色彩过重,对于课件的推广及维护的产生了很大的困难。总之,现在还缺乏完整的制作课件的体系。

二.合作错位

会制作课件的不懂得教学,懂得教学的不会制作课件,由于课件的制作需要一定的计算机技能,特别是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课件,普通任课教师个人能制作的寥寥无几,课件制作人员一般都不是从教学一线走出来的,并不懂得教学规律。这样错位合作的结果往往令人哭笑不得。

要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还需要教育部门和出版部门的大力合作,我有个设想,教育出版部门有跟教科书配套的教学参考书,那为什么不能有跟教学配套的“多媒体备课参考” ,比如一些资料,图片,电影片断,不必有完整的过程,只是一些材料就行,以光盘的形式出版,供任课教师选取作制作课件的素材。这样也有利于教育部门对多媒体教学的正确引导。

另外课件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第一线的任课教师应尽量自力更生,解决问题。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课件,可用比较流行的、功能强大的Authorware完成。这当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然而如果同学科的任课教师在合作的前提下分工负责,实现课件共享,这无疑也是个省力高效的好方法。而一般的课件不妨试试用Office2000中的PowerPoint,这一软件易学易用,效率较高,其功能虽无AuthorWare强,但效果也不错,虽是家常豆腐,但只要烹调得法,也能创造出美味。二是给课件“精减”,设计课件时应把精力集中花在每堂课的重点、难点的突破上,每一堂课突破一、二个难点够了,不必面面俱到,多媒体事实是传统课堂的延伸而已,只要真正能把教师感到难以讲清楚的问题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讲清楚就可以了。三是采取“拿来主义”,目前国内面向课堂教学的课件逐渐多起来,学校可适当抽出资金购买一些,这样使用起来就方便了。虽然现成的课件和实践应用往往有一定的距离,但这时可利用抓图、抓动画等软件截取其中所需部分,重新组合与加工,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制作的难度。当然,目前要在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多媒体教学,具备条件的学校并不多,但倘若能将现有条件充分利用起来,提高多媒体教学的使用率,还是有潜力可挖。

                  2.实践和操作误区                                  一.程序化和创造性之间关系的错位

由于多媒体课件所控制的教学过程过于严密和紧凑,往往限制了教师的临场发挥和师生之间的交流,课堂气氛显得拘谨、不灵活。学生回答中深怕回答的和计算机不一样。同时,少了粉笔的随心所欲和得心应手,压制了教师的一些突发灵感和创造,更不能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时调整教学程序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而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如果教师被自己事先设计好的课件所束缚,这样的后果往往是把教学带入僵化的死胡同。

二.蒙太奇”的幽默 

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师中,常有一些人怕操作失误,为图方便,就让计算机教师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下鼠标,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上出的课便是“流水课”,教师总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上来。更有趣的是,由于在操作电脑时多按一次键,电脑便演“蒙太奇”手法,令教者尴尬不已。我首次制作课件《归去来兮辞》时也犯了这样的错误,由于只注重外表,不注意课件的内在结构和联系,“电影”来来回回倒了好几次,学生哄堂不止。此类现象实在是多媒体教学的悲哀。究其根源,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演变成了“电脑+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并且它更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课反而是越上越死了。

现代化的技术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思想与之相适应。教师在设计课件的时候必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在课件结构上,可采用模块化思想,产用多元化的超级链接。变“线性结构”为“非线性结构”, 将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库,并注意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及其界面的人性化,使课件流向能根据教学需要而随意调度。同时,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能力较强的教师还可适当增强课件的智能化。这样的教学才可以说是挖出了多媒体教学的精髓。

    三. 重形式不重内容

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着明显的优点,加上教育部门的提倡,于是在学校里就吹起了“多媒体浮夸”风,能用媒体上课的就是有时代感有前途的好教师,各类优质课示范课非多媒体不取。于是大家都去多媒体,但能力有限条件不成熟,于是所谓的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是用投影片完全能够实现的,这样的多媒体事实上仅仅是形式上的多媒体,已经脱离了多媒体教育的意义,跟大跃进时代大炼废铁、虚报产量毫无区别。

   

三.众体皆罢,独尊多媒体

在尝到多媒体的甜头后,有的教师便对此奉若神明,于是在一些课上看到一些教师纯粹以多媒体替代小黑板与挂图之用,还自以为用了多媒体而颇为自得。如此,我以为其追求现代化的意识是好,但是还得讲点辩证法。     

任何事物有其所长,亦必有其所短。多媒体固然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如果仅仅把它理解成一种形式上的新颖,那无疑是掩埋了它的深沉价值。我认为多媒体的深沉意义在于传授知识的无限性和时代性。并且,我们在宏扬多媒体的时候,其它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必否定。如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幻灯的实景放大功能以及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很多优点亦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毕竟,教学归根结蒂还是“以人为本”,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多媒体与其它常规媒体有机配合,“和平共处”,而不要一味追赶时髦,流于虚无。

综上,是我在多媒课件探索中的一些粗浅认识和不成熟看法。总之,面对初级阶段的多媒体教学,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我相信,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我们积极探索,一定能开发其辅助教学的深沉潜力。 

参考资料

[《中学语文资历源网》《K12教育网》,《语文园地教育网》等]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