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多一些诗意吧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作者:朱学坤 邮箱:zhuxuekun@sina.com

 

     语文教学:多一些诗意吧!

         ——兼与周迪谦先生商榷

                       朱学坤

不少语文课,上成了没有语文的语文课。

真正的语文课要有诗意。

每个学科都有其特色。数学有强烈的逻辑性,理化生地有明显的的知识性,语文的突出特点就是诗意。语文的本色是诗意,语文的活力、灵魂和生命是诗意,语文的最高境界也是诗意,同时,语文的希望、语文的出路还是诗意……

语文要进行语言训练,可训练若不在富有情感意味的“真实”环境中进行,就变成了机械操作;语文要进行思想教育,可思想教育若不在学生的心灵感动中进行,就是赤裸裸的思想灌输;语文要进行智力培养、人格培育,要促使学生成人、成才,可如果没有诗意的安抚慰藉润泽滋养,这些都将落空。没有诗意的语文课是苍白的、枯燥的、令人厌恶的语文课,是没有语文的语文课。

罗曼·罗兰认为,一个民族的政治生命只是那个民族存亡的浅层部分;要了解其内在的生命,其行动的根源,就必须到文学艺术中去寻找。而诗意就是文学艺术的最集中的表现,是内在生命最本质的体现。一个人不经过以“上下而求索”的屈原、“欲为圣明除弊事”的韩愈、“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为公”的孙中山等为代表的民族精神的陶冶,不经过从老庄孔孟到李杜欧苏,从《诗经》到《红楼梦》等为代表的民族智慧的启迪,怎么能算是一个人——一个中国人?而这些民族精神、民族智慧,最终都是以诗的意味、诗的情趣、诗的力量……去作用于人的情感和灵魂。所以,德国启蒙主义时期的学者尔格•哈曼强调“诗是人类的母语”,而德国的又一位哲学家谢林也说:“不管是在人类的开端还是人类的目的地,诗都是人的女教师。”人类就是由于诗歌这“母语”和“女教师”的教导和哺育,才留下民族的灵魂和根基,才求得进步和发展的。当今,人的诗意化和社会的诗意化非常淡薄,甚至连语文课也那么功利实用,这是莫大的悲哀。大众的情趣永远趋向肤浅、庸俗、低级,如果连语文课也不能在诗意的浸润下给人以深刻、高尚和雅致,那么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将何所寄托?我国的一位学者指出:“现实生活世界的中心是人,生活着的人,诗意化的世界,实质上应是诗意化的人;人的诗意化,世界才能最终诗意化。这是工业技术再发达,也不一定能解决世界意义问题的原因所在。”(刘小枫:《诗化哲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6页)如果说世界的诗意化是遥远而又巨大的工程,那么,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语文教学的诗意化应该是不容忽视和推卸的责任。

那么,什么是诗意呢?先看诗是什么。美国文艺理论家布斯在其《小说修辞学》中有这样一个对话:“鲍斯韦尔:那么,先生,诗到底是什么呢?约翰逊:啊,先生,说诗不是什么要容易得多。我们知道光是什么,但是要真正说清楚光是什么,却很不容易。”说“诗”是什么都不容易,要说清“诗意”是什么就更不容易了。“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黑格尔《美学》)“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不是谈天气;“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雨雪,能饮一杯无。”不是一封短简或便条;“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也并不是老翁在雪野中独自垂钓。意蕴,用德国诗人歌德的话说,就是艺术作品的“内在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而这些在具体的作品里都不是一句话能够说清楚的。

至于说语文的诗意,乃至语文教学的诗意,那就更困难了。我们不妨试说之。

语文教学的诗意就是那种让人喜之不已、爱之不尽、流连忘返、依依不舍的情趣,是那种让人思索、耐人品味而又思之无穷、味之无极的情味,是那种含蓄而微妙、明朗而清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蕴,是那种纯真而轻松、朴实而飘逸、高迈而超拔、旺盛而坚定的精神,是那种让人情思绵绵、激情滚滚、余韵袅袅、思绪悠长的情绪,是那种让生命去欢腾、去烦恼、去憧憬、去悲伤、去歌颂、去诅咒的力量,是那种弃绝俗滥、远离虚伪,让人感到心灵不断净化、人格不断升华的意境,是那种令人身心彻底放松、精神高度自由、思想任意驰骋的氛围……总之“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闻一多:《说舞》)它感性中有理性,个性中有社会,知觉情感中有想象和理解,也可以说,它是积淀了理性的感性,积淀了想象、理解的感性知觉,是积淀了内容的形式。它的这种特质,它最能吸引人、召唤人,最能感染人、激发人,最能教育人、改变人。优秀教师总能创造出动人的诗意。李吉林老师总能把学生带入那逼真的情境,钱梦龙总是一课一法巧妙无比,于漪总是热切如火温婉似水,绘声绘色,鲜活生动,诗意浓厚。她讲《春》,仿佛春天来到了课堂;讲《雪》,雪野就在眼前;讲《周总理,你在哪里》,自己声泪俱下,引得满室皆泣;讲《指南录后序》,正气浩然,荡气回肠,令人感奋。即使非文学作品教学,也有浓浓的诗意。一位教师讲《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不是从论文的角度,而是从抒情散文的角度进行学习。预习时先让学生搜集有关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资料,以了解马克思遭受的不同寻常的政治迫害、经济贫困、子女病逝以及他的坚强的信念和巨大的毅力。这样,“马克思”在学生的脑海里就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具有平凡人生活和伟人贡献的真实生命体。上课后,在悲壮激昂而又明朗辉煌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之后,老师用激情的语言将学生情感引入马克思葬礼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对重点词语稍作朗读指导后,就让学生以恩格斯的身份“讲话”(朗读)。学生“讲”得激昂而又悲壮,深沉而又坚定。学生说:“读着读着,马克思的形象像雄伟壮丽的高山耸立在我心中,马克思的思想象大海的波涛激荡着我的情怀,一种崇高的美感油然而生。”

语文的诗意应丰富多彩,各具风姿,韵味独特,各擅其妙。语文的诗意就在于要表现出屈原的忧国忧民,陶潜的悠然自得,李白的飘逸雄放,杜甫的沉郁顿挫;就在于让学生感受到“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就在于展现艾青的宏畅,严辰的醇厚,贺敬之的雄浑,郭小川的奔放;就在于表现茅盾的深密,巴金的缠绵,孙犁的素淡,秦牧的厚重;就在于展现毛泽东枪炮声中马背吟诗的潇洒,鲁迅在“风雨如磐暗故园”中挥笔斥敌的坚韧,……如果把所有的作品都拆散打乱,变成“大锅菜”,如果所有的语文课都是“介绍背景、介绍作者、分段讲解、归纳中心、总结写法”,如果《项链》总是批判小资产阶级爱慕虚荣和追求享乐的思想,《雷雨》总是在揭示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麦琪的礼物》表达的是对资产阶级制度下的小人物悲惨生活的同情,……语文课就不是语文课了。钱梦龙老师讲《一件小事》,让学生围绕“课文中的‘我’是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剥削者”读书、思考、写发言稿、辩论;讲《故乡》,学生预习提出了600多个问题,上课时围绕其中的7个问题讨论;讲《驿路梨花》让学生先概述,后复述,再按顺序叙述;李镇西竟带学生边唱歌边复习复句知识;他选择时间,连续给学生朗读《悲惨世界》,让学生也像冉·阿让那样展开了一场灵魂的搏斗;他们班里的“思想节”又是那样的精彩热烈;……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毫无意义的重复,没有令人厌恶的俗套。诗意的课堂是那样的自然,因为它连着生活;诗意的课堂是那样的神圣,因为它使灵魂得到提升;诗意的课堂时时给学生以惊喜,因为它像学生的梦想一样缤纷多彩;诗意的课堂时时给学生以鼓舞,因为它从悠远的历史、从历代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那里汲取了无穷的智慧。诗意的语文教学就是这样一个极富魅力的境界。

语文的诗意应是语文教学活动整体所体现意蕴。这是师生双方对言语对象进行创造性把握和摄取,从而使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和增强时所体现出来的美。这是一种文化和文学气息特别浓厚的通过独特的生机、鲜活的张力和创造的激情所体现出来的整体意蕴,这是师生双方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对文本进行想象、体验、思考、理解、内化等一系列活动,在获得文本的精神和言语智慧时所体现出来的整体情味。这种意蕴和情味有时体现在对言语对象的沉思默想中,有时体现在在学生之间的“切磋琢磨”中;有时体现在教师的“长篇大论”中,有时体现在学生摇头晃脑的吟颂中;有时体现在形式活泼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中,有时体现在文思泉涌的课外习作中;有时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真、善、美上,有时体现在教学形式的新、活、实上;……总之,语文的诗意就是是教学独特的生机、鲜活的张力和激情的创造。有人担心课堂教学的诗意化会使教学弱化,甚至会使人的生命弱化。这种担心出于对诗意了解的肤浅。教学的诗意决不是“那种宫廷诗人似的、牧师似的文人”做派,恰恰相反,是生命活力涌动的表现,是生命追求艺术境界的表现。生命诗意化的人是生命力顽强的人。生命力薄弱的人,本身就缺乏生机和活力,不能感受周围活跃的生气,也感觉不到生活在美的精灵之中。只有生命力顽强的人,才能把自己的生命融入自然和人生,化为浓郁而绚丽的诗意。当年文天祥不慕富贵甘愿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不避死难以鲜血警醒国民、闻一多不畏成群的特务而拍案而起,都是诗意人生的表现。

 “吐纳英华,莫非性情。”(曹丕《典论论文》)语文教学的诗意产生于语文教师个人的整体素质:丰厚的知识功底、高深的艺术修养、激情昂扬的生活态度、表里如一进取不止的人格精神……一句话,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诗意地生活着的人。(见拙作《语文教师:诗意地生活着》《中学语文教学》2001.6)

语文教师诗意地生活着,就是真、善、美和谐统一地生活着。真,就是有真实的知识、真切的情感、真诚的人格……善,就是有爱国爱民的善意、爱科学爱智慧的善心、爱事业爱学生的善行……美,就是“对人间、对世界怀着美好的愿望和情感”并发现其中的美,就是自己的言行能使学生“感到意趣和美的存在”,就是能展现语文的美的风采和无穷的魅力……没有教师的这种诗意地生活,就没有语文的诗意。总之,语文的诗意是语文教师独特的个性、勃发的灵气和高雅的艺术情趣,是教师对语文的特殊的心情、热情和激情,是教师对教学理想境界殷切的思念、向往、追求,是教师富有感召力的精神、情操和气质,是教师做人的尺度、标准和境界,是教师深厚的知识、过人的智慧和巨大的创造,……

有人误解这种“诗意地生活”(见周迪谦《语文教师:先真实地生活吧!》《中学语文教学》2001.12)这也难怪,因为我们的生活有太多的悲哀、太多的苦难、太多的劳累,而从来没有真正地“诗意”过,所以,一见到有人说“诗意地生活”,就不免满身起鸡皮疙瘩,认为是“逃避或粉饰现实,麻痹或欺骗良知”,就认为是“矫情作秀”。岂不知,正是因为有苦难、战乱、灾荒、痛苦,才有屈原、杜甫、苏轼、秋瑾的诗意,才有毛泽东马背上哼出的诗意,才有鲁迅白色恐怖中避难在小客栈写出的诗意……这是最“真”的诗意,周先生“先真实地生活”本身就是这种“真”的诗意,与笔者所说的“诗意地生活”是一回事。不能认为“诗意”只是“绿肥红瘦的闲适”、“举杯邀月的逍遥”,诗意更多地存在于激烈动荡的现实生活中,表现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如果没有那么多生活的无奈和忧愁,没有教育的艰难和苦涩,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么如意,那么应有尽有,也许,诗意倒真的没有了。就连提倡“诗意地生活”的海德格尔也说:人“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生活在大地上。”真正的诗意,来源于理想主义、乐观主义的情怀而又正视现实直面人生,来源于冲破重重阻力去追寻教育的理想和真谛。不能因为有苦难、劳绩,就放弃对诗意的追求。也不能为了“真实地生活”,而让学生去“挣大钱娶美女”,或者让学生去写《假如我是本•拉登》,更不能正学着《春》、《绿》又讲起了“世风日下,弥漫性的腐败”。教师要做“真人”,却不可为了职称、荣誉去“摧眉折腰”;教师要说“真话”,却没有把什么都拿到课堂上宣讲的权力;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的真实,却更担负着引导人类不断追求理想的责任。教师如果被“现实”击倒,教育还有什么希望!

教师诗意地生活,是语文教学诗意化的必要条件。只有教师生活诗意化了,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诗意化,学生也才能有诗意的生活。教师诗意地生活,这不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不是虚伪、市侩的宫廷诗人的卑劣表演,于漪、李镇西等大批教师的生活和教学就是诗意的,连他们的学生的生活也都是诗意的。这里,关键是“要了解但丁,我们就必须把自己提升到但丁的水平。”(歌德,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册第638页)

朱永新教授在其《我的教育理想》中认为:“教育是一首诗,可以是田园诗,可以是古体诗,也可以是抒情诗,有各种各样的情调和内涵。”而“理想”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才能提出问题,才会自找‘麻烦’,也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教育是一首诗”,语文就应更是一首诗;一般教师尚且需要“诗意的教育生活”,语文教师则更应诗意地生活着。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教师进修学校)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