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语文教学中的“有无互补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2015-09-09 手机版 | ||||
株洲健坤外国语学校 罗佑开 邮编:412300 【内容摘要】本文拟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从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各年级之间的关系,语文知识前后联系等方面,选用教学实践的典型例子,论述了有无互补的辩证关系,意在探讨让学生主动完成教学过程的更科学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有无互补 辩证 语文教学 最近执教高二语文唐诗宋词单元,那几个含有“无”字的奇境妙趣,总叫人回味无穷:“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这四个“无”字处所含的内容大大超出那些已有的描写句,给人的艺术感染力,比已“有”的描写句更强烈、更深刻。 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三处写到“我实是无话可说”,“无话可说”与“有话要说”相比,那压抑更重,那悲哀更浓,那愤怒更烈!那是更多的“有”啊! 由此,我自然想起《红楼梦》中一联语“假作真处真亦假,无为有时有亦无”。这一联语道出了“有”和“无”的辩证关系。 更远一些的哲学思维,还有庄子的一段话:“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故古人之贵夫无为也。” “有”和“无”,是一组矛盾概念,反映了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及其相互关系。列宁说“矛盾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即辩证的矛盾,而不是字面上,臆造出来的矛盾”。“有”和“无”互相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一个统一体中,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互相贯通,互相渗透,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 基于上述实践感悟及理论支持,下面就语文教学中的“有无互补”辩证关系作些漫谈,聊为一抛。 一、师生之间的“有无互补” 首先,从教学时间上看。我们把课堂45分钟看作一个圆,看作师生共同拥有的一个圆。师生矛盾双方都在挤占这个有限的圆。老师的“有声”说教,便是学生“无声”填灌,老师的“无声”之时,便是学生“有声”活动;老师满堂灌,便是学生的的满堂无思维、无主动,更无创造性可言。 “学习是一个过程”,要充分体现这个“过程”,要让学生自己体验这个“过程”,主动完成这个“过程”,自觉总结这个“过程”,一定要把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 教育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学生在一节课内,脑力工作节律是起伏变化的,有“兴奋波峰”,也有“疲劳低谷”的曲线。因此,艺术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有动有静、有张有弛,开合有度,富于节奏感。急时如崖上飞瀑,奔腾而下,一泻千里,激起学生“沉睡”的思维;缓时似林中清泉,悠然出涧,涓涓流淌,浸润学生“干涸”的心田;有时可人为的“垒坝筑堤”,造成暂时的“断流”,以期“蓄势”后造成“抽刀断水水更流”之效。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就“时间”要素而言,也必须给学生留下几段空白,成为一种“召唤结构”,形成对学生“期待视野”的强烈呼应,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种急缓错落有致,虚实相映生辉的和谐美。 其次,从教学空间上看。我们把教室、讲台、黑板看作一个个不同的圆。同样,对于这些有限的圆,老师的“多”便是学生的“少”,老师的“无”,便是学生的“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讲台似乎成了教师“神圣不可侵犯的土地。”他们一节课往往坚守“讲台”阵地,寸步不离,只顾自己滔滔不绝的讲解,这反倒给某些开小差、做小动作、打瞌睡的学生以可乘之机,所以教学效果并不见佳。其实,有些时候“风流不在谈锋健,袖手无言味最长。”随着教学活动的进程,教师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站位”,学生自学时可下讲台巡视,学生讨论时可走到他们中间去倾听参与;有时为了让学生看清楚板书内容教师应空出讲台;有的时候又应使讲台成为训练学生能力的场所,表现才干的舞台。如让学生讲台发表自己的“高见”“答同学问”“争辩交锋”“模拟表演课文情节情境”…… 黑板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空间”,教师也切忌据为已有,应该在这块“黑土地”上适当留些“空地”,让学生参与“间作”“套种”,使这片神奇的土地获得一茬茬大丰收。因此,教师在板书设计时,要借鉴吸收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理论,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神奇、求全心理和求知、释疑的强烈欲望,讲究一点“无”的空间,那将会使板书更加富有魅力,使语文教学进入更加美妙的艺术境界。 第三,从教学内容上,我们把一篇课文教学看作填充一个圆,那么让学生自己填充多少,师生共同填充多少,怎么才是老师适当的填充,同样是一个师生有无互补问题。语文教学应该摒弃面面俱到、点滴不漏的串讲分析,使课堂教学开合有度,点到为止,惜“语”如金。多留出一些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去填充。老师“无为”之处便是学生“有为”的空间。 老师精心设计甩给学生一个个“无”,往往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和紧张,使学生产生一种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达的“愤悱”状态,使学生在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探究欲望下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满足的“质”的飞跃。当学生通过峰回路转的探索最终登上豁然开朗的顶峰,体会到成功“过程”的喜悦和幸福,这种“成功激励”将会有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方面,形成良好的“态度”和“价值观”。 二、年级之间“有无互补” 广义上年级间的“有无互补”,应该包括不同学习阶段在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知识增长,心理素质培养,思维品质提高等诸多方面的内容。限于篇幅,就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序列而言,可以考虑这样几点; 1、课文内容的“有无互补”。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通观高中1-6册的语文教材,还要关注这些教材与初中语文教学及高考复习的宏观联系,在这种联系中确定自己所用教材的取舍内容。以本册的“有”补充他册的“无”,以他册的“有”补充本册的“无”。在教学内容上有所侧重,避免重复劳动。例如《过秦论》和《六国论》是两篇史实互补的史论文章,而《过秦论》编在高中语文第二册,《六国论》编在第三册,在分析《过秦论》第二段各国诸候“争割地而赂秦”时,老师不必以自己精彩的讲解得出结论,可以让学生“不求甚解”,留待学习《六国论》时得以补充。又例如高中一册课文鲁迅的《<呐喊>自序》,其中鲁迅关于自己弃医从文,创作小说以疗救精神愚弱的国民等内容和其他年级多篇与鲁迅有关的课文联系密切,这里的“有”是其他课文的“无”,处理教材时,教师应把它作为教学重点,以利于后来的教学。 2、文史知识介绍的“有无互补”,“知人论世”、“辨裁识体”、“追根溯源”、“引经据典”是阅读教学理解作品的重要条件,例如苏轼的作品,初中有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高中三册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石钟山记》,高中四册有他的《赤壁赋》,有关苏轼的知人论世的文史知识作家简介、写作背景(暂且归入文史常识范畴)对理解这些重要篇章是十分必要的,十分有用的。有关苏轼的“乌台诗案”,有关“文赤壁”、“武赤壁”,有关“苏堤”,有关密州、黄州、惠州、琼州等诸多文史知识,应该有适当的介绍,了解他的流芳政绩,了解他的命途多舛,了解他的达观思想,就能正确认识评价他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他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他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如果能让学生通过不同年级的介绍,在高三迎考前对苏轼及其作品和思想,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较为深层的理解把握,就像填满一个“圆”吧,也不失为迎考多储备了一个硬件。苏轼其人只有一个,其作品出现在不同年级,关于他的文史知识介绍,不可以多次重复,必然存在一个轻重互补,详略互补,有无互补关系。 3、语言知识的“有无互补”。 高考前复习第一部分“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有两个首排的内容:(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2)识记常用汉字的字形。如果说里的“常用汉字”整体是一个“圆”,那么,平常语文教学中每篇课文的相关汉字是填充这个“圆”的许多“点“,要使这许多“点”成为学生心中“有”的东西,必须明确哪些是他们不应该有的“无”。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取,必有所舍。因此,语文教师,面对一篇课文,就应该站在的全局高度,帮助学生掌握应该有的“点”以利用学生们将来完成“圆”的集合。 再例如关于文言文阅读中的文言语法知识: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词类活用,“使动”、“意动”等等,在学生没有相应的语言现象积累时,过早地将这些术语放在考试题目中去考他们。以老师之“昭昭”,去考学生之“昏昏”,必定费力不讨好,事倍功半。教学这类前后关联,系统性强的语法知识,应该循序渐进地用有无互补的辩证眼光安排不同年级的教学内容。 三、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技术的“有无互补” 的确,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出现,为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我们应该“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努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相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我们既要看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又要看到它的“工具本质”,从而防止技术至上主义;从而挖掘和发挥传统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认识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同样具有独特的生命力。简言之,客观地实现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技术二者的“有无互补”。 笔者曾经用上述两种方式教学过《我的空中楼阁》这个散文名篇,先是老师连课本都不带,全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倾注自己多年以来对这篇佳作的喜爱之情,亲切自然地引领学生运用想象逐段品尝、朗读,渐入佳境,触摸作者李乐薇那颗对安静、自由生活的向往之心。那效果可佳:一堂课下来,几位记性好的同学居然背得差不多! 去年,我又在一所普通高中教学这篇课文,本想追赶时代潮流,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那配音朗读更为动听,屏幕上那精致的小屋,那白墙、蓝窗,那绿荫如盖的树,那宛如眉黛的山,一张张色彩鲜艳的画面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兴奋了他们的神采。然而却淡化了老师的情绪感染,消散了学生的个性思维,那堂课实在没有品出个“味”! 再举一例,去年在高一教学“想像、联想”这一写作材料时,老师从山上挖来原生态竹根,并由竹根创作了三首短诗,以引导学生随物赋形,产生联想老师不用多媒体播放“二泉映月”,而是亲自拉几个不同情感色彩二胡曲子,引导学生“配乐联想”,老师还编拟一首“联想吟”,以歌诀的形式强化学生对“联想”功用的认识,这堂课可能是不少学生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再举例,最近教《离骚》(节选),老师摘取一些紫苏和观音草带进课堂,让学生们牢记“香草美人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刺奸佞”的艺术手法,让充满浓郁香气的花草拌和着屈原的高洁人格沁入学生的心脾。满教室那实实在在的香气,是多媒体无法取代的。 以上不厌其烦的举例是为强调传统教学手段中的某些有效之法,却是现代教学技术无法取代的,并无厚此薄彼之意。 “传统”与“现代”,各有优劣,运用之妙,存乎其心。前者之“有”,可能是后者之“无”,前者之“无”,或许是后者之“有”,二者兼用,有无互补,才是科学的辩证方法。 罗佑开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