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生“消受得了”的语文课堂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2015-09-07 手机版 | ||||
创造学生“消受得了”的语文课堂 ——“千课万人”中学语文“新课标课堂”研讨观摩反刍 ——东湖开发区教研室张中祥 名师齐聚西湖美,千课荟萃万人醉。勤把珍珠细罗列,燕瘦环肥任追随。——《杭州观课》 11月1日至4日,在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区7所初中学校13位教师赴杭州参加了由浙江大学理学部继续教育中心组织的“千课万人”全国中学语文“新课标课堂”研讨观摩会。 在为期四天的研讨活动中,主办方为我们提供了一场场精彩的教研盛宴,共有研讨课9节,主题报告4场,互动交流4场,以及活动承办方——杭州市建兰中学备课组经验介绍等。授课内容涉及散文阅读、小说阅读、科学小品阅读、现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以及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微作文教学等。 本次活动规模不大,但规格不低。参加大会的有来自吉林、陕西、湖北、湖南、安徽、浙江、重庆等省的骨干教师400余人。活动邀请到的专家有北京教科院特级教师李卫东、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巢宗祺、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孙绍振、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吴丹青、湖北名师胡明道、余映潮等。此外,活动还聚集了杭州文晖中学校长、特级教师赵群筠,及其弟子“全国运河赛课节”一等奖获得者杨晓迪,著名特级教师吴丹青的学生“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杭州市建兰中学校长饶美红,以及杭州教坛新秀马小平、叶晓峰等浙派名师和教坛翘楚。 本次研讨活动的组织形式不是单纯的观课,也不是单纯的听报告,而是将课堂教学和相应的小专题报告相结合。参加活动的特级教师们不仅是报告者,也是授课者,既有师生同台,如赵群筠与学生杨晓迪,吴丹青与学生饶美红,分别主讲了《微点小博》《安塞腰鼓》《雨巷》《孔乙己》;也有授课与报告“二合一”,如北京名师李卫东主讲了《记承天寺夜游》,湖北名师余映潮主讲了《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并分别作了新课标专题报告。湖北名师胡明道在报告中列举了《黄河颂》《散步》《邹忌讽齐王纳谏》《孙权劝学》《拿来主义》《口技》《皇帝的新装》《变色龙》《威尼斯》《丑小鸭》《天上的街市》等十余个教学案例,娓娓道来,重点突出。这样的报告让人感到具体实在,物超所值。 专家阵容纵贯南北,教学理念辐射东西,真知灼见不绝于耳,学术争鸣异彩纷呈,令与会者大开眼界,大饱耳福,这样的观摩活动让人不仅收获于一时,也会不断回味,反复咀嚼,以至受益于终身。 一、开放性——争鸣的价值在于引发思考。 大凡教师培训,多具某种程度的封闭性,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人员组成等方面总会相对追求“高举旗帜”“志同道合”,培训的目标总会比较明确地指向自己认同和推广的“我这一个”而不是“其他那些个”。比如你去山东杜郎口中学考察,看到的自然是“分组围坐”、“学案导学”、“小组展示”等亮点元素,其间出现的课例、报告、交流、资料等皆具“这一个”之鲜明特征。而且在商业化运作的情况下有些地方可能出现明显的排他性,标新立异夺人眼球,揶揄否定排斥异己等扭曲现象极有出现的可能。 而“千课万人”却并不设定统一的理念模式,有话题无主题,有视点无观点,搭建的是“以课会友”的简单平台,不标榜这一个,不贩卖那一个,是骡子是马,大家都牵出来遛一遛。至于观众,喜欢什么、接受什么,全凭自己的思考做自由的取舍。荟萃南北名师,聚集东西骨干,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开放的舞台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和思考的空间。 争鸣举隅1:小组合作学习和学案导学是时下热点概念,推广者、学习者和实验者甚众。南京师大赵凯教授从学习心理的特点出发,明确指出“杜郎口中学真正将课堂还给了学生”“东庐中学将导学案用活了”。而余映潮老师则旗帜鲜明地说“凡长期、频繁地运用小组讨论方法的课堂,都是喧闹浮躁的课堂”“都只是让一部分有优势的学生占有时间的课堂” “凡是使用导学案的课堂都势必低效”。浙派名师吴丹青也说“在未读作品之前就以材料覆盖学生思维是不妥当的,扼杀了自主体验的机会”,她上课前坚持“不见面”、“不预习”、“不发资料”。 争鸣举隅2:关于文本价值及其挖掘利用——《安塞腰鼓》是语文教材的热门选文,许多教师都通过出色演绎本文得以茁壮成长。杨晓迪老师紧扣“安塞腰鼓好在何处”这一主问题,在多种形式的品读过程中他组织学生“锤击课桌”模拟击鼓体验,课堂气氛热烈。孙绍振教授说:“对于作品,我们不必仰视,完全可以站起来平视,甚至爬到高处俯视”“《安塞腰鼓》一开始就高八度,全文无起伏,堆砌辞藻,声嘶力竭,等而下之。”他还说“《心田上的百合花》很一般,不是林清玄最好的文章。”余映潮说:“(有些课堂搞小组讨论)让学生站起来,鼓掌、跺脚,花样百出,丑陋不堪。” 这些争鸣意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在言说者特有的逻辑系统中,自然都有自己的道理。但凡事不可绝对,我们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文本的高与下,方式的优与劣,课堂的静与闹,收获的多与少等等,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学生能接受,能参与,有体验,有收获,这样的课堂就是有效益的课堂。 二、启发性——糟糕的,也是有价值的。 预设与生成是矛盾统一体,不仅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也体现在活动推进过程中。本次大会现场展示的9节教学观摩课例,大多按照课前预设或精彩顺利或四平八稳地完成了展示,但也出现了明显的“崩盘”情况。11月2日上午8:35—9:20,这短暂而又漫长的45分钟在杭州建兰中学崭新的报告厅里意外定格: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特级教师朱震国主讲了高一阅读课《流浪的河流》,他以唱歌暖场引入课堂,简短互动后组织分组,分配任务,提出要求:各小组自读后提出问题,下一小组负责解答,看“谁的问题更出色”“谁的回答更巧妙”“谁的协作更密切”。自学讨论后的分组提问和解答环节,教师期待的精彩PK未能形成,有的提问不明确,有的问题太琐碎,有的回答太肤浅,有的解读不靠谱,教师只好时时介入,处处点拨,学生思维的风筝在老师急切地拉扯下颤颤巍巍没有飞起来。随后举行的“互动评点”环节中,大家没有看到本该出现的特级教师朱震国的身影。负责点评的赵群筠老师说“现场提问、互动解答应该是很好的设计,理念才是关键。” 一次活动,策划与实施同样重要,“处处精彩”“圆满成功”恐怕只是一种世俗的非理性的期待。成功固然具有示范性,失败其实也有价值。至少让我感受到以下几点:一是失败出自然,这种非预设的状况呈现出一种难得的真实;二是探究无穷尽,如果老师因循守旧一讲到底,自然不会出现如此纠结的状态;三是课堂有生命,所有的预设都要与学生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和已有的学习经验相遭遇、相关联、相碰撞,才能正常展开;四是感到专家距离我们很近很真切,我们甚至可以站在名师的角度平静地思考:遇到此种情况,我该怎样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控? 对于这一节“失败的”“概念课”,我个人表示尊重,朱老师在他自己的学校和熟悉的学生中一定获得过成功,小组互动、自主质疑、PK共进是需要情感氛围的营造和操作技术的培训的。在学生不能按照预设推进时该怎么办?我看最好的选择还是组织学生静心读书,逐段概括文章内容,化长为短,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不过分拔高,不越俎代庖,让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涵泳、去咀嚼、去得出自己的解读结论。同时,作为应邀参加研讨活动的专家,作为上海市特级教师,朱震国老师在出现状况后悄然离开,似乎有失大家风范,个人觉得他完全可以坦然智慧地与观摩教师进行交流和探究,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教学理念,分享自己的成功案例,也共同剖析这节出乎意料的“概念课”,将一时的糟糕化为永远的思考。 三、丰富性——环肥燕瘦各千秋。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各地的教育观念和课堂格局也不尽相同,本次研讨会上的名师课堂和专家报告也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 个人感觉6位浙江名师的课堂更为注重人文情怀,强调教师的课前功夫,他们往往会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各种资料搜罗殆尽,将各种文化元素进行精心整合,以“满汉全席”式的规格奉献给学生,课堂容量大,节奏快,学生受到的人文熏染相对较多,课堂生成层次较高,学习结束后学生受到的文化熏染和情感触动较多。 而湖北和北京的几位名师则似乎更强调能力训练,他们注重教师对教材中的训练点、能力点进行挖掘和设计,敢于取舍,主次分明,课堂教学注重突出核心内容,一般设计3-4个围绕主要问题展开的探究环节。他们敢于质疑文本,往往能将文本中存在的缺陷作为教学资源,引领学生进行比较甄别。课堂教学并不刻意追求旁征博引,课堂教学容量相对较小,学习结束后学生一般能解答某些类型的考试题。 为便于简洁表述,姑且按照本次活动的地域差异将浙江专家概为“浙派”,将湖北、北京的专家概为“北方”,不甚准确,聊博一笑。 若以画论,我觉得浙派像工笔,浓墨重彩;北方是素描,简洁朴素。 若以菜论,浙派像东坡肉,重口味,多营养;北方像干豆角,少油腻,有嚼头。 若以人论,浙派像杨玉环,雍荣华贵;北方像赵飞燕,苗条俊美。 此论确否?且看课例。 1、杭州新秀杨晓迪《安塞腰鼓》六步骤:一、直入文本,寻找主旨句“好一个安塞腰鼓”,组织多人反复品读主旨句,体会其中丰富的情感。二、理解内容,探讨“好在何处?”指导学生运用批注法自主学习。三、展示学习成果,组织学生捶桌助读,营造氛围,围绕主问题多人多轮次逐层深入品味朗读。四、视频展示安塞腰鼓表演场景,调动多种感官加深情感体验。五、讨论“为什么如此贫困地方的老百姓还能打出如此热情的鼓点?”补充介绍安塞地域特点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出示罗中立名画《父亲》,出示陕北剪纸艺术等,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涵。六、老师送一首自己的小诗学生齐读作结。 2、杭州名师赵群筠《微点小博》:整堂课以博客页面推进,文字、图片、歌曲、视频穿插其间,主要环节:看页面说微博,赏图片作微博,听歌曲议微博,读名博明事理,记生活写微博。学生参与率100%,人均参与不止一次,课堂生成的短章作品多,一些精英学生成为课堂明星。 3、杭州新秀饶美红《孔乙己》:一、回顾列举已学鲁迅作品,导入本课。二、以“孔乙己之最”为话题交流预习体会。三、根据文本说说“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着重体会其“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特殊身份。四、围绕“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用他,别人也便这么过”,体会社会的冷漠。五、品读末句,思考“孔乙己命运到底如何”。六、讨论:“是谁杀死了孔乙己?”“作者为什么要写孔乙己?”全课以多媒体补充呈现了孙伏园与鲁迅的对话,鲁迅《我之节烈观》语句,“中国人最缺诚和爱”鲁迅,《南腔北调集•经验》,组织齐读《呐喊•自序》,教师口述“老摔哥”故事等,其间师生对话不少于30分钟。 4、杭州名师吴丹青《雨巷》:一、初读识字词,连词说梗概;二、接龙式朗读全诗;三、给诗配画,你会画些什么?你会使用何种颜色?四、逐节齐读,体会感情,交流读法。讨论:去掉末节可以吗?说理由。五、补充戴望舒另一首诗《烦忧》,帮助理解作者情感。六、讨论“丁香一样的姑娘”可否改为“梅花一样的姑娘”,出示写花名句,齐读积累,理解象征手法的规律。七、写一写:雨巷让你想起什么?某句诗词、某次际遇、某种情绪、某人某物等,写后组织传阅、推荐,交流展示。课上常有佳作出风头。八、补充作者,雨巷诗人经历作品,补充赏读《偶成》。教师也出示自己的诗作抛玉引玉,有个小姑娘,先是口述,说到自己的好朋友出国去了,自己随学校搬迁到新校区,常常在天晴或者下雨的时候经过大塘耳巷(那正是戴望舒诗中的雨巷),总在怀念昔日的好友。在后边的写诗环节中,她真的现场写出了一首不错的小诗,赢得了阵阵掌声。 5、湖北名师余映潮《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三部曲:一读概括全文内容,二读明了说明方法和结构特点,三读寻找作品缺陷,交流讨论修改方法。 6、北京名师李卫东《记承天寺夜游》四步骤:一、无标点断句训练,贡献你发现的断句规律;二、自读课文,自主翻译,交流检测;三、比较辩论两组标点不同的短句的表达效果。四、补充介绍作家轶事,帮助学生理解内涵。 四、微观点——“消受得了”才能“享受得起” 1、好教师要有卓越的观念 华东师大巢宗祺教授说:“学语文就要让孩子好好读书,读书就要读一流的好文字,读含金量最高的文章。” 孙绍振先生十分重视文本解读,他认为语文老师应该具备“原创性”解读能力,并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基础。他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了讲解,列举了对《背影》、《老王》、《孔乙己》等作品的“孙氏解读”。对此,我个人并不完全接受。我们知道,“诗无达诂”。其实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也是这样,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仅如此,即使是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由于不同的生活际遇,心中的哈姆雷特也会相应变化。同一部作品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解读结论也可能截然不同。孙先生作为大学教授,帮中小学教师补一下文学修养的课自然是功德无量的好事,如果我们的中小学老师真的能像孙先生所希望的那样具备“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的文本解读能力,然后能恰如其分地熏染学生,那就更是“善莫大焉”了。可是很让我们惶恐的恐怕还是为数不少的语文教师不一定具备这样“卓越”的素质。那我们是不是就完全不配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了呢?我看也不尽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打下基础”,要使学生“初步养成”“基本的”语文素养。“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的前提下 “尊重差异”、“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创造环境”、“启迪智慧”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说,小学时候,老师在语文课堂上将他的作文当作范文念给同学们听,这激发了他对于写作的浓厚兴趣,在他的心中种下了“诺奖”的火种。我们也有这样的体验,在十多年漫长的语文学习过程中,老师们眉飞色舞讲解的内容我们可能不记得了,老师们滔滔不绝灌输的知识我们可能不记得了,但他们组织的春游、编印的小报、开展的辩论、热情的表扬,我们却铭记在心,永不忘怀,尽管这些也许并不需要高深的素养就能做到,但是事实上常常是好多别班的老师没有去做,而我们的老师却乐此不疲。 素养高一些,理念新一些,我们可以做得更好的。 2、好课也要“悠着点” 浙江省第21届“春蚕奖”得主,杭州市北苑实验中学教师马小平说: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田园牧歌式”的语文课堂,帮助孩子找到幸福,并在语文的课堂上享受生命成长的幸福,是语文教学最为神圣的使命。著名特级教师吴丹青说:“为诗意人生而教育”“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型”,语文教师应追求“是什么——教什么——像什么”,她教学诗歌,教师自己就成为诗人,她的课堂就像一首色彩斑斓的诗。 丰盈、丰富、丰收,浙派名师们在自己的天地里快乐耕耘。就课堂情况而言,建兰中学的孩子们的确很优秀,大容量、快节奏的语文课堂上他们妙语连珠,激情飞扬,精彩生成展示了师生风采。 值得商榷的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空内,在孩子们与教材编者和文本作者年龄悬殊、心灵隔代的情况下,我们对教材文本价值的挖掘可以高到何种程度? 我们知道,即便是最先进的工业机械,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其机械效率总不可能达到100%。同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遵循学习本身的规律,其中既有师生主体的局限性,也有教材、知识等客体的局限性。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影响不可能一步到位,或者说读者对作品的解读不可能一步到位,即便是像《静夜思》这样的小诗,我们恐怕也是需要用一辈子去解读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收获和理解,小学低年级时可能就是读起来觉得平易近人朗朗上口,标上拼音作为识字写字的材料,孩子们会兴趣盎然。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加,我们在人生的某些节点上想起这首诗时可能会不断产生新的、甚至刻骨铭心的情愫。如果编者或老师用倾其明显多于学生的人生阅历、情感体验和学习经验所获得的解读结论对学生进行高密度的“温情轰炸”,恐怕“不一定”甚至“一定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可能产生的虚假繁荣势必欲速不达。文本价值的开掘深度和人文熏染所要提升的高度必须科学合理。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调整脚步与学生结伴而行就近引领,而不是居高临下“遥控”指挥。 目前我们武汉市的中考语文试卷阅读题目的选材和命题难度不小,导致初中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和阅读训练在难度上争先恐后,师生家长深受其苦。常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活泼开朗、能说会道的孩子语文考试成绩一塌糊涂,更为可怕的是我们似乎难以找到有效改善的途径,在社会上造成语文成绩“靠天收”的畸形观念,深重的学科危机令不少语文老师处境尴尬,此种现象值得引起重视并切实扭转。 3、让文本学习更纯粹 传统语文教学一般总喜欢在课首介绍作家作品、写作背景等,以前多由老师根据教学参考书摘要介绍给学生,现在也有不少教师利用导学案,发动学生事先预习,利用教辅资料或者上网搜索整理,然后在预习交流环节组织呈现。 本次观摩会上8节阅读教学研讨课中《金色花》《孔乙己》《记承天寺夜游》是在课首介绍了作家泰戈尔、鲁迅、苏轼,《雨巷》是在课尾补充介绍当地作家“雨巷诗人”戴望舒,《心田上的百合花》是在课尾组织学生“猜作者”,《安塞腰鼓》、《流浪的河流》、《海洋是未来的粮仓》自始至终没有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吴丹青说:正如吃鸡蛋不必认识母鸡一样,阅读和学习文章也不一定要知道作者是谁。我也觉得,时代背景之类的文本之外的材料势必暗示解读方向,干扰学习者的自由自主解读。有些作品可以完全不介绍,有些则可以放在合适的时机,少数必须介绍的也要避免由教师合盘托出。作品才是关键,我们要学习和探究的恰恰主要是文本本身,而不是作家的社会声誉、历史成就等附属物。当然,如果学生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对某些作家的生平事迹和艺术成就等产生了兴趣,主动进行拓展和研究,那显然是值得珍惜和鼓励的。 4、干豆角需蒸五花肉 任何经过挑选的文本都有其自身的工具价值和人文价值,分清主次,化繁为简,进行必要的加工整合,引导学生或囫囵吞枣,或细嚼慢咽,靠近之,消解之,吸纳之,总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要务之一。 本人才疏学浅,不敢对名师大家稍有不敬,只是悄悄觉得本次活动中“北方的”似乎稍稍浅了些。 像《海洋是未来的粮仓》这样的文本,如果仅仅变成技能训练的载体,就难免有买椟还珠之憾。教学本文完全可以有一点旁征博引,引领学生有一点对现实的关注和对未来的前瞻。人口多,粮食短缺,我们应该怎么办?从逻辑上讲要么减少人口数量,要么增加粮食供给。与前者相关的思路有计划生育、战争瘟疫、移居外星等。而增加粮食供给的思路也不止一种。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立足现有耕地提高单产是其一;开发地球南极、北极,扩大能量来源,是其一;大力发展航天事业,向地球之外找答案,又是其一;本文介绍的向陆地之外、浅海之外的深海进军,又是其一。文本关于深海资源开发前景的描述更是令人大开眼界。组织学生静下心来认真读书,组织学生打开思路尽情交流,既进行必要的知识训练,又提供生动的交流平台,也许会更好一些吧。 像《记承天寺夜游》这样的文本,仅仅作为断句、标点训练的工具,只引导学生体会写景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妙处,恐怕也是不够的。文章中还有更为重要的抒情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我们如果适当引导学生“旁逸斜出”一下,组织适宜的深度解读也许会更丰满。 武汉有道农家土菜似乎很受欢迎——干豆角蒸五花肉,不油腻,不乏味,荤瘦搭配,有滋有味。小时候苦坏了,长大了也就这么点出息,时不时就想起餐桌上的事来,哈喇子直流。不好意思,让您见笑了。要是语文教学也能这样那就太好了。 张中祥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